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2|回复: 4

透视一种流行的学术论文写作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7 23: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透视一种流行的学术论文写作方式

  
本报记者 李潇潇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第3期 2008年10月16日

  
     我们在不胜其多的“以×××为例”文章背后,看到了中国学界的躁动。种种日益严重的浮躁行为,与学界本应提倡的严肃认真、谨慎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格格不入。长此以往,中国学术有没有可能也会成为难撑大局的“小脑袋”呢?
    有这样一种日趋流行的学术论文题目形式:“××××××——以×××为例”,这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的表现形式。事实上,它本身并未发生任何错误,且很多学者也以此种方式做成了十分优秀的学术论文。问题不是出在形式上,而是出在主副题目间实质性的学术层次和逻辑关系上。
    让我们来看不同学科领域的一系列类似题目的学术论文:在社会学领域,《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在政治学领域,《超越发展型国家——以温州模式为例》;在经济学领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为例》;在行政管理学领域,《试论腐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及治理对策——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等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文章有一个共通点,即从副标题推论不出主标题的立论,这种立论宏大而阐述缩水且支撑点太小的文章,难免给人一种拐杖撬地球的感觉。通读这类文章,我们会发现,有些论文甚至只能算作是一篇地方工作报告或经验总结。此类“帽子过大、脑袋过小”的学术论文,正在用“以局部取代整体”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完全不同于微观化、实证化以及抽样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借“宏大叙事”唬人的写作方式,由此得出来的结论也难免离题万里。
    记者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读到过一篇题为《工业化发展水平与外国直接投资——以江苏省为例》的文章,此文通过研究江苏省1985—2004年间的统计数据,对江苏省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及FDI进行了检验,发现FDI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工业化发展水平。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引进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且不管文中那些数字,我们关注的是,就江苏一省的经验而言,对整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都具有代表意义吗?即使把江苏省作为一个抽样样本,那也是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而科学的结论至少应该在对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多个样本的分析基础上才能得出。其实,该文正标题直接阐明江苏引进FDI与促进该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并不见得就没有学术性。
    既然此种“研究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那么其又何以能够如此盛行?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周光辉教授。周光辉先生认为,这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不正常现象,在他指导博士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就极为常见,他对有些博士生这样说,“如果只是为了多发一篇文章,你就这么写。如果我们要研究问题,那绝对不行。”周光辉先生说,如果抛开选题因素的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学术浮躁。“我认为从技术性角度来看,这种主标题说明研究主题、副标题设定研究视角的题目类型,对于经过一定学术训练的人来说,掌握它不成问题。但这与我们常说的要‘小题大做’是两码事。归根到底,此类研究没有经过资料的积累、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同时又缺少学术规范,因而出现了很多这样空泛的、没有说服力的、没有针对性的所谓学术论文。这样的论文,我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常能看到。我看不出它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是为论文而论文罢了。” 记者采访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一位研究员也谈道,“因单纯追求论文数量而产生的许多文章,没有研究问题,未经过严格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只是空泛地得出了所谓的普遍性结论。这样的研究,对促进学术进步没有任何作用。”
    总的看来,追求学术成果数量是导致“大帽子”问题的一个主因。当前,无论你是评教授还是拿学位,都要求相应的成果数量。这种绝对的成果量化造成了“发论文热”。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先生说,“过度的学术‘量化’助长了‘量化’后学术领域的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要多发论文,那什么样的文章易发?当前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主要是万字左右的研究论文,同时这些文章也更容易被转载,尤其是论题宏大的文章;相比之下,综述、书评、调研报告、学术访谈等更重视评论性的文章就显得可有可无。由此,为了达到易发论文的“标准”,有的作者投机取巧地将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章、调研报告、经验总结等加上了一个“大檐帽”,然后将原题破折号为副标题,来迎合当前的“发文趋势”。
    我们在不胜其多的“以×××为例”文章背后,看到了中国学界的躁动。种种日益严重的浮躁行为,与学界本应提倡的严肃认真、谨慎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格格不入。长此以往,中国学术有没有可能也会成为难撑大局的“小脑袋”呢?
    因此,戒除浮躁也是学界的一个课题。除了学者自身的道德规范、学术评价体制的改进外,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正向导引作用的强化也是重要环节。当前,增加学术期刊中的评论性和批评性文章,或许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路径。在这方面,也已有刊物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如《中国社会科学内刊》,自创办即提倡发表国情调研报告、学术前沿综述,以及批评性、争论性的文章,并为此类文章正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问题,这一样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不需要加任何形式的“大帽子”。
发表于 2008-10-18 08: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当中,理论界一般利用一些成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然后采取局部重构或逆向推断的方法,进行价值判断与理论对话。因此,按某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撰写学术论文,有助于对研究结论以及证明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效率。 因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社会规律性的认识,那么,读者在阅读学术论文时,所关心的主要是研究的前提、结论,以及证明结论的方法和过程。这种规范化的证明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学者的学术人格,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遵守。
发表于 2008-10-18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rin 于 2008-10-17 23:53 发表
透视一种流行的学术论文写作方式

  
本报记者 李潇潇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第3期 2008年10月16日
  
     我们在不胜其多的“以×××为例”文章背后,看到了中国学界的躁动。种种日益严重的浮躁行为,与学界本应提倡 ...

并不是“批评”都有道理的。
这个记者显然还没有触及学术的真正痛处,以为学术就应该就事论事。
我基本同意盅毒黄兄的观点。
发表于 2008-11-25 0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免给人一种拐杖撬地球的感觉。

就这句话说两句。
普遍性与特殊性并非泾渭分明;拐杖撬地球的长度的理论也是成立的,如果支点,拐杖的长度、硬度符合条件的话。
发表于 2008-11-26 19: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尔兹在巴厘岛的斗鸡中     发现了“剧场国家”     其实我们在某个村研究  并不是说我们就研究这个村   而是在这个村中研究     个案内的概括   也可以走向通则   
    通过小地方与大社会的实践形态   也可以建构理论      并非所有的这类研究都是      拐杖撬地球
    不过      方法论还是值得反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