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1|回复: 12

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 2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      陈连山

吕家河民歌村是在一种非常特别的时代背景下被发现的。在现代化潮流、全球化潮流轮番轰炸全世界的时代,地方文化传统往往被视为封闭落后的象征,而遭受批判、倍受歧视。它们或者奄奄一息,成了被抢救的对象;或者已经成了僵死的文化“标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代民俗学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灰暗的前景。但是,1999年,李征康先生居然在鄂西北山区发现了一个被誉为“汉族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 。几年来,中外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考察,并发表论文,高度评价吕家河民歌的价值。我仅就吕家河民歌村的出现在民俗学领域的学术意义作一番思考。

一、活态的“有用的”民歌
在吕家河,传统民歌是十分鲜活的文化现象。既没有奄奄一息,更没有僵死,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村民中男女老少普遍喜爱民歌,并产生了众多的受人尊敬的歌手,如姚启华、姚启明、罗清云、陈小平、张占银等等。这说明,吕家河民歌的存在不是个别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具有深厚社会基础。老乡们过年要唱贺年的歌,盖房要唱“暖梁”、“暖房”的歌,结婚要唱“阳歌”,丧事要唱“阴歌”(有时候也唱“阳歌”)。据说,20世纪60年代老乡们在集体锄草的时候盛行打“薅草锣鼓”,请歌师为干农活的人们唱歌鼓劲。现在包产到户了,打“薅草锣鼓”的人才少了。唱民歌已经成为吕家河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唱民歌是一种娱乐,歌手们常常说“没有电影、电视,只能唱唱歌娱乐娱乐自己”。但是,吕家河民歌又不仅仅是娱乐,而且具有很重要的其他功能。举例来说,流行歌曲是极好的娱乐,在其他地方流行歌曲业已取代民歌的地位。但是目前,流行歌曲无法取代吕家河民歌。为什么?“歌王”姚启华对我说:“流行歌曲在我们这里没有用。”这句话很有启发性,它使我重新思考吕家河民歌的“用途”──“阴歌”用在丧事上,“阳歌”用在婚礼上,“薅草锣鼓”用在生产上,“翻田埂子”用在歌师比赛上。它们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喜欢流行歌曲,他们希望外来的客人们能带来一些流行歌曲磁带。但是流行歌曲尚未找到进入吕家河生活的切入点,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目前还无法与民歌相比。
吕家河民歌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现象,而不是僵死的古代文化化石。只有在这样的民歌村,我们才真正进入一个完整的“民歌文化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全面地认识民歌的全部社会价值。

二、丰富的传统民歌宝藏
这里的民歌曲调丰富,据四川音乐学院的蒲亨强教授统计有七十多种。根据“歌王”姚启华先生的说法,吕家河民歌的曲调应该有一百多种。
至于歌词作品就更加丰富,2002年7月8日至14日我们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在吕家河进行的七天采集工作一共搜集到大约四千首(含异文)民歌,其中包括长篇叙事诗《山伯访友》等。这个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我认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传统性质的作品。用“阴歌”的调子演唱的作品往往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传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秦始皇、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白莲教……从民歌,可以了解吕家河民众的历史大纲。这是男性听众最喜爱的作品。由于这里的老歌师几乎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无法阅读文献,所以这些历史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古老的口头文学传统中传承下来的。而表现现实生活情态的作品,如姚启华所唱的《长工十二月》、《石本上工》等作品都是表现传统的长工生活的。吕家河是1948年解放的,那时就取消了长工制度。《长工十二月》、《石本上工》等只能是1948年以前流传至今的。各种爱情歌谣中,“小奴家”、“郎君”、“象牙床”、“绣楼”等古老词汇比比皆是。这些传统民歌保存至今,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吕家河地区偏僻的地理环境。本地四周皆山,交通不便,现在仍然没有柏油马路进去。外来文化影响很小,民俗和民歌的演变也比较慢,传统的保存也比较好。如此众多的传统民歌,对于处在急剧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民俗学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更加可贵的是,在当前,吕家河的传统民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因为近年来当地政府的“民歌旅游”开发计划更加繁荣了。我们搜集到的五种手抄歌本中有四种都是1999年“吕家河民歌村”被发现以后抄录的。吕家河民歌村的开发,证明了以民歌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传统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关系,它们之间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实现共存共荣。因此,从应用民俗学角度讲,吕家河民歌村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个案。

三、中原汉族的民歌传统
在当今的中国汉族文化传统中,民歌在全部民间文学作品中通常不占主要地位(个别边远地区如青海、陕西北部除外)。民歌研究的主要对象一直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汉族、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似乎是缺乏民歌传统。但是,吕家河民歌村的出现纠正了上述错误观念。
吕家河虽然僻处鄂西北山区,但是北近中原腹地河南,南临九省通衢武汉。居民口音非常接近于豫西方言,以至于他们去武汉时往往开玩笑似的自称河南人。其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一年两熟,玉米、水稻、小麦是其主要作物。这些都非常接近于华北农村。所以,我认为吕家河是比较典型的北方汉族村庄。在吕家河这些相当典型的汉族北方农民中如此盛行民间歌谣,打破了过去流行的“中原汉族缺乏民歌”的错误观念。这是李征康先生多年田野工作的功绩。
过去民俗学界之所以出现上述错误观念,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田野调查。中国汉族农村分布如此广泛,东西南北彼此差别如此巨大,如果没有全面的田野调查,是不能真正有所了解的。吕家河民歌村的发现再次提醒我们:民俗学的根本在于田野作业。
发表于 2003-8-3 15: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陈老师终于出手了。
可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了一次,没有在那里调查,遗憾遗憾。
老师什么时候再去啊?
发表于 2003-8-3 2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连山兄早就应该就吕家河说句话,你还不知道吕家河的民歌堂挂“北京大学实习基地”的牌子呢。我们去到一地,他们口中发出频率是最高的就是你的大名,他们托我捎信,希望你早点回去看看。你的这篇文章好像收在他们编的一本书中,不知见到书没?
吕家河很值得研究,最近香港有位从事音乐研究的博士生正在以吕家河民歌做博士论文。
吕家河与伍家沟离得并不太远,为何比吕家河早出道十几年的伍家沟却在现代化的经济浪潮中远不及吕家河,不知陈兄有何高见?
 楼主| 发表于 2003-8-12 16: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故事村已经有了一个耿村,而且在袁学竣先生操持下极其著名。四川也出了一个。作为下一个的伍家沟自然吃亏。
另外,伍家沟的交通不方便大约也是原因。
相比之下的汉族民歌村就比较特别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3-8-12 16: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谢谢老兄。官山镇的周先生说,马上给我寄那本书,现在还没收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8-12 16: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本来今年6月计划再去。报告已经批复,学生已经报名。但是,“非典”把一切都搅黄了。
看看十月有没有机会吧。
发表于 2003-8-12 17: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10月若能去,是否许弟滥芋充数,跟在后面给连山兄拎个包什么的?也实习实习。
发表于 2003-8-12 20: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你就别替连山兄柃包了,自己背个擦鞋包,一路也混个路费,当然主要是保证连山皮鞋的光洁度!
发表于 2003-8-13 0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下次去谁拍照呢?
发表于 2003-12-7 2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去年以为毕业会找工作,暑假就去了报社实习,没去成吕家河。哪想到还是上了研,只是换了个地方。我想以后也不大可能去吕家河了,看到这个帖子很感慨!
其实我对民俗的东西很有兴趣,去年在一塌糊涂开了folklore版,希望各位老师、同学有空去转转,多提些意见。
精华区有一些同学写的吕家河实习记,感兴趣的话去看看吧
地址是:ytht(www.ytht.net/http://proxy2.ytht.net:8888/)——folklore——精华区——目录17——目录1——目录2
希望不会被当作广告删掉哦!!
[ 本帖由 tomatojuice 于 2003-12-7 22:2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10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_^猪头也来啦~~
要把这帮人都拉到糊涂上,那版上可就热闹大~了~~
发表于 2003-12-16 16: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哇呀猪头偶就想你兴许也在吖YY在不在吖?
发表于 2003-12-17 1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现吕家河民歌村的学术意义

不知道YY在不在哦,陈老师肯定不知道我们还在这里顶他的帖子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