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9|回复: 0

穿越地震灾区——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考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7: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汶川地震已过去半年,地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了新的研究课题。为深入了解地震对岷江流域经济、社会、自然等带来的巨大影响,掌握重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科学探索岷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问题,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并为四川省政府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提供有效思路和建议,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了震后首个以大学生为考察主体的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实地科学考察队——川渝两地大学生“5?12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实地科学考察队。考察人员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师生及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人员组成,共计21人。其中,学生11人,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个层次。考察涉及环境科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专业领域。重点考察地震对岷江流域自然生态、文化遗产和聚落的破坏;考察地震对羌寨、藏寨等民族社区文化生态的影响;考察地方经济社会及旅游业灾后重建规划的基本条件;考察地震遗迹的资源价值与可利用保护情况;考察岷江源头的生态质量和保护状况等。
此次科学考察活动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萍教授担任总负责,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提供资助。
本次考察于13日开始,考察时间总计达7天。
11月13日上午,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了出发仪式及简短的授旗仪式,随后考察队伍正式出发。
  在为期六天的科学考察中,考察队由成都出发,穿越7个县市,途经都江堰市、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平武县、江油市和北川县等县市,行程达1800公里左右。考察队考察队重点考察了都江堰市向峨乡、都江堰外北街、紫坪铺水库、都江堰市虹口乡、汶川县映秀镇、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县萝卜寨、松潘县上寨村、松潘县城和北川县城遗址等地点,还在都江堰市、汶川县及茂县等地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座谈。
重庆文理学院这次在地震灾区所进行的考察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黄萍教授组织的“5 .12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考察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考察活动得到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资助,考察涉及震后生态环境的变化、震后产业布局与调整、震后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重庆文理学院考察队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灾区沿线文化空间受损情况;二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三是羌族、藏族聚居区文化群落灾后变迁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考察队按照调查提纲统一行动,各位队员都细致严谨,积极主动,在考察地点认真观察记录,深入村寨进1800分钟、录像资料500分钟。这些资料使我们对“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地区民众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文化空间的变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考察队随后将根据所调查来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将提交给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和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组织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和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依据与建议。
地震灾区至今余震不断。据查,在地震灾区考察的这段时间里,灾区共发生15次余震,其中4级以上有震感的有3次。14号、15号地震震中在黑水,因考察队员们在行进的车中,对地震没有感觉。16日6点59分发生在平武的地震达5.1级,在茂县宾馆休息的队员在睡梦中被楼宇的摆晃摇醒,比较近距离地感受到地壳中岩石的位移和断裂所引起的震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