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41|回复: 2

《人类学经典导读》中的人类学经典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0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学经典导读》作者:庄孔韶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页数:759 装帧:平装 开本: 版次:1
ISBN:9787300078786 定价:78元


人类学经典导读目录

人类学经典导读第一篇
 第一部分 人物与理论
  摩尔根和他的《古代社会》/L.A怀特(Leslie A.White) 著
  高延等欧洲人类学家对汉人社会的研究/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 著
  涂尔干及其学术遗产/张海洋陈韦帆著
  马林诺夫斯基及其文化功能论/黄剑波著
  博厄斯的文化相对观/林开世著
  米德与心理人类学的成长/潘守永雷亮中 著
  列维一斯特劳斯及其结构主义/刘源 著
  莫斯关于交换与社会的象征起源/黄应贵著
  埃文斯一普里查德的人文主义人类学/蒋斌著
  怀特重建文化进化论/刘华芹 著一
  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雷亮中黄剑波著
  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潘英海著
 第二部分 经济、生态与物质文化
  经济人类学的主题/理查德·威尔克(Ricllard R.Wilk) 著
  麦当劳在香港——消费主义、餐饮习惯变化和新儿童文化的崛起/华生(J.Watson) 著
  祭祖之猪——一个新几内亚民族生态中的仪式/罗伊·A·拉帕波特(Roy A.Rappaport) 著
  博物馆人类学的理论要义/弗罗拉·E·S·卡普兰(Flora E.S.Kaplan) 著
 第三部分 语言与文化沟通
  交际民族志及话语分析/约翰·J·甘柏兹(John J.Gumperz) 著
  从文化角度看男女性别误读/D.马尔茨(D.Maltz) R博克(R.Borker) 著
  日本人的模糊表达解读/李朝辉著·
 第四部分 田野工作
  从参与观察到观察参与/芭芭拉·特德洛克(Barbara Tedlock) 著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郝瑞(Stevan Harrell) 著
  同一场景下的两种定性研究方法——以中国四川“板板茶”的调查个案为例/刘谦著
  何处是田野?/黄剑波著
 第五部分 性、婚姻与家庭
  中国海南美孚黎族社区儿童性别偏好/雷伟立(William Lavely) 李建克李江虹著
  维多利亚时代的构想/简·F·柯利尔(Jane F.Collier) 著
  细读《金翼》/[日]柳田国男 平野义太郎 川岛武宜 仁井田隆鹤见和子 著
  台湾家庭企业的文化诠释/林舟(Joseph Basco) 著
 第六部分 族群、政治与宗教
  族群与边界/弗里德里克·巴思(Fredrik Barth) 著
  文化、差异与认同/亚当·库珀(AdalTI Kuper·) 著
  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一种解说——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导读/兰林友著
  扣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一杨庆垄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金耀基范丽珠著
  台湾民间宗教的现代趋势/李亦园著
  维克多·特纳与恩丹布的神秘仪式——《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导读/徐鲁亚著
人类学经典导读第二篇
 第一部分 教育与历史
  人类学的教育研究/J.U奥格布(J.U.Ogbu) 著
  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文化连续性、文化对比和文人角色/庄孔韶著
  个体与群体——美国民间意识形态研究/杰弗里·舒茨(Jeffrey shultz) 著-
  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导读/陈桥驿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 秋山元秀著
  社会等级与文化多元性——对施坚雅中国农民文化观的批评/武雅士(Arthur Wolf) 著
  高延及其对婆罗洲公司的研究/袁冰凌著
 第二部分 医学、公共卫生与文化
  艾滋病研究中的性、文化与权力/理查德·帕克(Riclaarcl Parker) 著
  文化与抑郁/阿瑟·克兰曼(Arthur Kleinman) 著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景军著
  中国艾滋病防治和人类学整体论原则的实践/庄孔韶著.
 第三部分 民族志撰写与文化重构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民族志文本解析/徐鲁亚 著
  后现代主义民族志的宣言——《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导读/徐鲁亚著
  从圣菲引出的路:写文化之后的十年——《写文化之后:当代人类学的认识论和实践》导读/徐鲁亚 著
  文化象征的记忆/景军(Jing Jun) 著
 第四部分 影视表现
  民族志电影:技术、实践和人类学理论/保罗·休利(Paul Hewly)著
  《人类学和摄影(1860—1920)》导读/程炜王克力 著
  《观看人类学》导读/卡尔·G·海德(Karl G Heider) 著
  人类学及其对大众媒体研究的贡献/萨拉·迪基(Sara Dickey) 著
 第五部分 人类学的理论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理论/雪莉·奥特纳(sherry Ort。ner) 著
  反思、解构与写作的政治/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 著
  人类学的重构/托马斯·H·埃里克森(Thomas H.Erickson)
  芬恩·S·尼尔森(Finn S.Nielsen) 著
  家园人类学:一个学科的不同场景/马里萨·G·S·佩拉诺(Mariza G.S.Peirano) 著
 第六部分 哲学、方法论及其他
  树本根生——《人类学的哲学之根》导读/黄剑波著
  “蝗虫”法与“鼹鼠”法——人法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评论/庄孔韶著
  布迪厄《实践理论大纲》导读/石毅著
  弗里德曼和中国汉人社会研究/施坚雅(william G Skinner) 著

[ 本帖最后由 任双霞 于 2008-12-30 00: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2-7 09: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提恩格斯说的家庭史研究的第一个权威麦克伦南?那不是类似讲经不提释迦牟尼吗?
楼主能不能转致对作者的这个疑问?作者看懂过麦克伦南的书吗?还是有什么原因必须回避吗?如果是后者,这是科学的态度吗?
我这样问因为摩尔根在《古代社会》的回驳麦氏的附录中说了没看懂麦氏给部落下的7条定义。而实际上摩尔根对7条定义的引文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残缺的摩尔根被美国的及崇美的奉为了第一人。
发表于 2009-2-7 2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不全啊……我记得还有《写文化》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