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0|回复: 0

你不知道的伏羲、女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後記2
好你個 "數之法,出于圓方。"!

"數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這段話出於周髀算經。所有人都把這段話解釋成三角幾何,認為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重要成果。但是,用數學解釋不了"矩出于九九八十一"。周髀算經是一部天文曆算書,而這段話又在本書卷一,所以可能還得要用天文曆法的角度來詮釋才對。原文如下﹕
昔者周公問于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
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歷度.
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
請問數安從出.
商高曰.數之法.出于圓方.
圓出于方.方出于矩.
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故折矩.
以為句.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半之一矩.
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
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
周公曰.大哉言數.
請問用矩之道.……….
這個問題我一直把它擺在一旁,直到昨天。昨天一天我看了央視10台探索頻道的四個節目錄像﹕夏商周斷代工程、黃帝古城、紅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看的過程都讓我不禁替自己寫的書拍拍手。入睡後,午夜夢迴,節目中的片段不時在腦海中浮現﹕三層蛋糕似的祭壇,黃帝時五層蛋糕似的圓祭壇,三星堆方型多層祭壇,"…九黎部落是九個不同氏族的部落集合,其下又再各分九個不同姓氏,一共是八十一個不同姓氏的聚落…. "再加上印象中的伏羲執矩畫象,夢溪筆談中的 "宋人日中測景圖"所用的L型圭表。突然之間,我懂了周髀算經中那段話的意思。回身看了下時鐘﹕2008年11月27日凌晨二時十五分。再回頭看了下仍帶著面膜入睡的老婆,輕輕將她搖醒﹕我又搞懂了"圓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原來這段話是說﹕"周公問商高﹕傳說伏羲時期根據步算創制了曆法,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商高回答說﹕天文曆法的起源非常古老,我聽說有以圓和方為代表的曆法。而以方為代表的曆法早於以圓為代表的曆法,之前更有以矩為代表的伏羲曆法,然而這還不是最早的,據說還有稱為九九八十一的九黎曆法比它更早。"根據日中測影而來的陰陽五行曆(圓)晚于看山頭日出方位的曆法,如﹕十月共工曆(方)﹔又晚于日中測影在地上標示刻度的伏羲"三圓四時曆"(矩)﹔又晚于採用八十一個刻度的日晷儀(左右圓周各四十個刻度、正下方一個刻度)的九黎曆(九九八十一)。這裏我無法確認的是九黎曆法是否真是八十一刻度的日晷儀,但是內蒙古確曾出土了漢朝的六十九刻度的日晷儀,而使用日晷儀確實可以當做計算日週期以及年週期之用,也就是曆法。


如果黃帝存在距今五千年前,那麼距今約七千年前以缺口圓玉豬龍為象徵的紅山文化(十月共工曆一年僅三百六十天,如同一圓週年有一缺口)會找到女媧廟就不奇怪了(女媧煉五色石補天)。而其它文化遺跡若在距今七千年以上,而且出現三圓祭壇,就該考慮是伏羲時期文化。至於九黎文化遺跡,至今尚待考古界努力尋找,若找到的話,應早於堯舜時期(距今四千年)甚至遠達八千年以上,畢竟它可能比伏羲文化還早。它的代表器物,我猜,可能是圓日晷儀。那為什麼不把九黎文化擺在伏羲文化之前呢?由史記及其它古書上對九黎及蚩尤的介紹都沒爹沒娘可知﹕它們並非伏羲經黃帝至堯舜禹一族。也就是和日中測影及看山頭日出角度無關。所以,九黎文化一直在中國古史(如尚書、史記)中被視為外來文化,但討論中華文化時,九黎卻又算是中華民族的成員。這只能用它們其實都代表著不同系統的天文曆法才能解釋。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的說法是對的呢?還真有!古人祭祀的禮器之一,玉琮,就是最好的證據。玉琮的造形就說明了一切﹕一個內圓外方的方柱體,在方柱邊角飾以L形紋飾(矩)。玉琮就代表自伏羲(矩)至炎帝分支為共工(方)以及黃帝、顓頊、堯、舜、禹一脈相承的陰陽五行曆(圓)。而不同系統的九黎曆法器物就有待考古發現(我以圓周共八十一刻度的圓日晷暫代)。祭祀的禮器除玉琮外,還有圓玉璧。"周禮"上說﹕蒼璧禮天,黃琮禮地。古人認為先有天後有地,因此,圓玉璧很可能就代表圓周共八十一刻度的圓日晷。




漢代69刻度圓日晷





玉琮
玉璧



合矩以為方(女媧),環矩以為圓(伏羲)像


原來伏羲、女媧還真算是 "兄妹"
我在書中已確認伏羲是以圭表(矩)測日影制定曆法的代稱,其後衍生出黃帝、顓頊、堯、舜、禹的陰陽五行曆,也就是圓,也就是洛書。而稍晚於伏羲,另產生了以女媧為代表的曆法,其後衍生出共工曆,也就是方,也就是河圖。由周髀算經中的"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以及伏羲女媧圖中所執之器物,可知"方"指十字形。後人將這二種曆法系統以兄妹相稱,只是表示他們 "輩份"相當﹕都算是開山始祖。另外,將他們畫成人面蛇身而且互相纏繞,就代表他們和看遠山日出方位定曆法有關,而山的輪廓就像是飛翔的龍或蛇。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神話由來已久,內容大致是說﹕共工與祝融、顓頊、帝嚳等爭帝,結果共工撞了不周山,之後"天柱折、地維絕。"。造成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災害。於是女媧出面善後,煉五色石補天,又斬了大鼇四足立新四極,於是洪水漸漸退去。後人解讀這則神話由於沒有抓著要領,所以各說各話。其實他們都沒說錯,只是有如盲人摸象般,摸著象鼻的說象和蛇一樣﹔摸著耳朵的說和扇子一樣。
共工究竟是誰?
許多說法都說共工是水神,這是錯的。會有這樣的聯想,主要是因為神話的場景內只要有共工,就一定有水災。但我在書中提過﹕淹水是曆法失序的隱喻說法。在沒有治水(置閏月)的方法之前,只好更換曆法。共工究竟是誰?共工是代表不同於陰陽五行曆系統的分一年為十月的共工曆。只要他一出場,就代表原使用的陰陽五行曆失序,必須更換。
共工和誰打仗?
共工爭戰的對象是誰?其實,每一個都是。但不是一次打多個,而是不同的仗和不同的人打。注意到了嗎?和共工打仗的都是黃帝家族的成員,也就是陰陽五行曆系統。
誰打贏?
共工打贏了!這和後人講的完全不同,但我十分篤定這個結論是對的。因為 "天柱折,地維絕。"是說陰陽五行曆被破壞了中間三圓。而造成"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是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天的早期共工曆的具體描述。而女媧 "煉五色石補天"就是以五天年終日補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 "立新四極"就是說此時的共工曆已是一年五季、每季二月、每月三十六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六圓十月曆。這也就是天干的源頭。
為何要女媧來補天?
這是因為女媧是共工曆的始源代表,如同五行曆的始源代表是伏羲。因為她較伏羲後出,所以是以女性為代表。而這個曆法以看日出山頭方位為季節判斷依據,所以漢代畫像中的女媧執"方"(合矩以為方)。也就是 "河圖"的代表。
什麼是 "合矩以為方,圜矩以為圓"?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好,一直以來都以幾何作圖來解釋﹕將二把矩尺圍成一方形,將一矩尺直角固定再轉一圈成為圓形。這個解釋實在牽強,但因為數學領域的考古本來就不被重視,所以也就無人提出異見。但若以文化考古的角度來看,顯然過不了關,必須要有更可信的說法。我的看法本來是﹕合矩以為方,是指把不同指向的矩尺直角端相合成為十字型。那麼這個十字型代表什麼意思呢?假若考慮以立竿測影來看,冬至日日出竿影與日入竿影為一矩,夏至日日出竿影與日入竿影又為一矩,此二矩共同點是立竿基點,故可釋為"合矩以為方"。但這個說法並不完美,因為日出影長和日入影長連線並非直角矩形。所以,應該是﹕立竿和冬至日出影長、日入影長,以及立竿和夏至日出影長、日入影長這四個矩形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字圖案。這個方指的不只是東南西北四方向,其中還隱含了立竿本身的中方。所以說文解字注釋"十"才會寫為 "四方中央備矣"。所以漢代壁畫上女媧手執十,其實就代表執方。而到了唐代畫像上的女媧卻以訛傳訛的改執 "圓規",真是錯把馮京做馬涼了。接著看什麼是"圜矩以為圓"。伏羲時期就採用了立竿 "日中測影",共分一年為冬至、夏至、春秋分三個刻度影長。每一影長與立竿形成一矩形。到了黃帝時期,發展出了再對分的五個影長刻度,更以這五個不同長度的影長做半徑畫圓,這就是"圜矩以為圓",同時也是史記中說的﹕黃帝建立五行。另外,帝堯都城出土的四個同心圓土丘(應為五圓,第四圓待考中。)也證明這個說法是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5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