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6|回复: 0

[转帖]“述而不作” 与“既述而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14: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述而不作” 与“既述而作”
文章来源:国学数典论坛

    西方很多学者认为荷马史诗是在现场的口头演唱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创作的,歌手既是表演者,又是创作者和诗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荷马史诗本身就提供了线索。《奥德赛》第八卷第62-73行:
传令官回来,带来令人敬爱的歌人,
缪斯宠爱他,给他幸福,也给他不幸,
夺去了他的视力,却让他甜美的歌唱。
潘托诺奥斯给他端来镶银的宽椅,放在饮宴人中间,依靠高大的立柱。
传令官把音色优美的弦琴挂在木橛上,
在他的头上方,告诉他如何伸手摘取。
再给他提来精美的食篮……
…… ……  
缪斯便鼓动歌人演唱英雄们的业绩

这里的“歌人”是指盲人行吟诗人谛摩多科斯。他被带到宴会上,唱歌助兴,其演唱的内容正是一直在流传的英雄们的奇伟事迹,而这正是史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这表明,口头传统在荷马史诗的产生中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帕里、洛德等人的推断是很有根据的。
    令人惊奇的是,在《诗经》中有一篇与上引内容极其类似的诗作,即《诗经•周颂•有瞽》:
有瞽有瞽(gǔ),在周之庭。设业设虡(jù),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táo)磬(qìng)柷(zhù)圉(yǔ)。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雝(yōng)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所谓“瞽”,郑玄注曰:“瞽,矇也”,即盲人。盲人在贵族活动的场所奏乐演说,这是其类似之一。正式开始前精心准备乐器,这是其描写的类似处之二。这是一首描写周王室祭祀祖先情景的诗,而在祭祀祖先时向众人传颂祖先的奋斗历史及其英雄业绩是当然的内容之一,这样,诸如《生民》之类具有史诗性质的诗歌不可能被忽略。就是说,在演说的内容上,它们也有相似的地方,此其三。总之,在“盲人诵诗”这一点上,荷马史诗与周族“史诗”有着相同的地方。
我们业已指出,《诗经》在编定成文以前,也曾经历了相当长的口传历史。但是,前者在持续的口头传播之后,最终被发展成宏篇巨制,成为典范性史诗,而后者却最终没有能如此,最多能称之为雏形的史诗。相似的口头传统,却导致不一样的结果,这是发人深思的。
我们注意到,“瞽”经常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尚书•胤征》曰:“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孔安国注曰:“瞽,乐官。” 事实上,以“瞽”为乐官,是中国的传统制度之一。《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六十人。” 郑玄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这就是说,“瞽”并非一般的盲人,而是国家的官员,其职责是执掌音律。以盲人作为乐官,是因为他们“目无所见,于音审也”(郑玄),就是说,他们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听力却很好,乐感很好。这样,作为乐官的中国“瞽”就与古希腊游走于各地以卖艺为生的行吟“歌人”就在身份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身份的不同导致了服务对象和职责的不同。《左传•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杜预注:“瞽盲者为诗以风刺。” 《国语•楚语上》:“……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这都表明,“瞽”作为国家官僚体系的一部份,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和君主,他们的职责是诵诗以讽谏,也就是通过吟诵征引“诗”来引导规劝君主使其在正确的方向上行事。这样一来,“瞽”与“诗”的关系就被定位在传播与被传播上,他们是“述而不作”。这就导致了业已存在的那些雏形史诗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而“歌人”则不同,作为浪迹各地的盲艺人,吟诵那些英雄传说是他们生存的手段。为了使自己的吟诵更吸引人,他们就必须不断的对传说进行改造加工,使故事更曲折动听,是人物更鲜明生动,他们是“既述而作”。而这则导致了业已存在的传说的无限发展可能。
  当然,对《生民》诸篇为什么最终没有能发展成长篇史诗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以上只是本人从“盲人诵诗”的角度提供的一个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