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回复: 1

(周筱赟)端午祭本来就是韩国的节日(转自凤凰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14: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祭本来就是韩国的节日
来自:http://blog.ifeng.com/article/2726690.html

声明:转贴并不代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观点

文/周筱赟

核心提示
  除了日本,韩国是愤青最喜欢咒骂的国家。愤青仇视韩国,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的。那一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申报的是端午祭,而非端午节,就算是端午祭源头和中国的端午节相关,但流传过去后,在韩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了更好的发展,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申遗呢?
  中国的端午节,因为留存不完整,无法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应该检讨自己,怎么能因此去仇视他国呢?难道就因为中国的端午节是最早的,所以只此一家,别人都不许开分店了?这就是愤青的强盗逻辑。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都是汉代以后,通过丝绸之路从域外传入的,但这不妨碍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愤青就喜欢这样,不懂历史就胡说八道。端午节的来源,根本和屈原没关系。宣称多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愤青们,读过几本古书?宣扬要读经的,常常连最简单的文言文都是看不懂的。

图说:韩国的端午祭并不吃粽子,更没有龙舟比赛,而是吃车轮饼、玩荡秋千。和中国的端午节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

  我早就说过,愤青打着爱国的旗号,其实就是误国,所谓的“爱国贼”是也!卢梭在其名著《知识分子》就说过:“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
  除了日本,韩国是愤青最喜欢咒骂的国家。愤青仇视韩国,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的。那一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很多媒体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称“韩国粗暴抢夺中国传统节日”,随后愤青就念念不忘了。
  韩国江陵端午祭,确实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韩国申报的是端午祭,而非端午节,这是当时热议之后很快就澄清了的问题;而且就算是端午祭源头和中国的端午节相关,但流传过去后,在韩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了更好的发展,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申遗呢?中国的端午节,因为留存不完整,无法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应该检讨自己,怎么能因此去仇视他国呢?比如愤青怎么不问问自己,除了吃粽子,你端午节是怎么过的?难道就因为中国的端午节是最早的,所以只此一家,别人都不许开分店了?这就是愤青的强盗逻辑。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都是汉代以后,通过丝绸之路从域外传入的,但这不妨碍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韩国每年的江陵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整个端午祭由韩国江陵地区独特的祭礼、舞蹈、游戏、歌曲等构成,中国有吗?中国湖南的汨罗在端午节也搞活动,可是除了当地政府找些当地人去看,有多少外地和外国的游客呢?有多少的独特性,有多少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证明端午节是中国最早,有人说端午来源于楚国的屈原。似乎以讹传讹,多传几次就成了真理了。愤青就喜欢这样,不懂历史就胡说八道。端午节纪念屈原,完全只是个很后来才出现的民间传说而已。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起来,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史记》以及此前的先秦史籍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屈原投江是在五月初五,也没有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这证明这种观念是后起的。史学界通常认为,端午节可能来源于先秦时代对“恶月”的禁忌,诸多先秦如《礼记》、《吕氏春秋》、《大戴礼》及汉代典籍如《史记》、《风俗通》、《论衡》等中都有五月是恶月的记载。闻一多的考证则认为,端午节的竞渡和吃粽子,可能来源于古代越人的习俗,和屈原无关。
  一说起中国历史,愤青们只知道中国的历史最悠久、文明最发达之类。其实,在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里,中国并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国有记载的文明史,从甲骨文算起,至多只有3400多年。而创建古代埃及第一王朝的国王美尼斯,是在公元前3100,距今5000多年,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世纪,迄今已有近4600年的历史,同时留下了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楔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距今5000多年。这些都比中国文明要久远得多。
  这些真正的历史学常识,愤青完全不懂,也不屑于去搞懂,在网上打架斗殴,只要谁的人身攻击语言肮脏下流就自以为取得胜利,需要什么文化呢?宣称多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愤青们,读过几本古书?宣扬要读经的,常常连最简单的文言文都是看不懂的。比如大谈《论语》者,竟然连《论语》有不同的版本,汉儒、唐儒、宋儒注疏的区别,完全一点不懂。宣称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传统文化常识的愤青,估计不懂我说的“注疏”是什么,我来略做解释吧——注就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疏就是对注解的注解。
  如果说端午之争,还算有点情有可原,因为至少有“端午”两个字相同,而其他一些韩国抢夺中国文化的说法,则完全是假得不能再假的谣言了。比如网上一度盛传,说韩国某学者称孔子是韩国人,又称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又说《红楼梦》也是韩国人写的等等。尤其可笑的是,2008年7月31日,某报国际新闻版发表了一篇报道《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称“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系朴芬庆教授曾公开发表孙文(孙中山)先生有着韩国血统的相关论文”。随后,韩国《朝鲜日报》发表声明,他们从来没有报道过这样的内容,成均馆大学历史系也根本不存在叫做朴芬庆的教授。2009年4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文通报了五起严重虚假失实的报道,对于这篇报道的来源,调查结果是:该报国际部编辑从香港媒体网站发现该稿后,未对该稿提到的最初新闻源韩国《朝鲜日报》的相关网站作进一步核实,也没有查阅第一手的外文材料,就让这一网络上的虚假新闻见报了。
  我估计,这就是某个愤青故意炮制的。对于愤青而言,重要的是发泄他们的“不高兴”,而事实真假,竟然反而完全不重要了。某个愤青炮制谣言,然后更多的思维不经过大脑的愤青到处转载,似乎转贴多了,假的就成真的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我在《“八角煮猪肉预防猪流感”纯属造谣》(http://user.qzone.qq.com/35362110/blog/1241203183)中指出,针对八角茴香能预防流感的说法,新华社早在2005年11月10日就采访过医学专家,专家警告说,虽然八角茴香是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但吃八角茴香不能直接预防流感,日常饮食中盲目过量食用八角茴香反而会导致中毒。有个网名“中医西医”的人,在博客上痛骂我:“从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你对中医确实是一窍不通,懒得说你。你继续给你的西方爸爸添屁股去吧。哗众取宠之流。看你文字就知道你就是屎壳郎,转吃大粪!”“这点要向日本学习,他们抱着中国中医的《本草纲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当宝贝埋头研究,以寻求突破和发展变成自己东洋医学,连韩国都会知道玩这个!”
  愤青辩论的典型特征,就是人身攻击加造谣。人身攻击就不去说了,他只下定论说日本、韩国把《本草纲目》当宝贝来研究,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不知道是从哪里道听途说来的。我想对于韩国,此人大概是《大长今》这样的电视剧看多了,才有此印象吧。
  不过,谣言的始作俑者愿意出来承认并道歉,却是极端罕见的。我至今只见过一个例子。
  从今年3月4日起,一个题为《暴强:女大学生狂骂浙大知名教授——郑强(转载)》的帖子,开始被疯狂转载,网民称之为“浙大女”事件。作者自称是一个浙大女生,才貌双全,有一个美国黑人男友。“浙大女”在帖子里写道,“浙大教授郑强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学校有些女生不自重,我们的女生见到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都要讨好’。”她要“猛烈回击”:“在浙大,一等女生睡豪宅别墅,二等女生睡酒店公寓,三等的就只能陪这帮猥琐中国男睡睡寝室的小床,当着一堆室友的面,肉体淫荡一下。他们不羞,我都替他们羞。去浙大路上走走你就知道了,漂亮的一个都不见,剩下的一堆可伟大了,攒巴出半生不熟的东西,怎么看都是进化不完全的恐龙。所以啊,中国男生连竞争的欲望都没有,就直接败了下来,不用劳动身心,就先整个心理性阳痿。没法子,母猪胜貂禅啊,剩下的恐龙也都是宝啊,唉!可怜的才子们。”
  这些刺激性的言论,自然引起了愤青们的激烈反应。有人扬言要对其进行“人肉搜索”。
  不过几天后,形势便急转直下,所谓“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了。这个帖子的内容,全是假的,所谓“浙大女”根本不存在。
  这个帖子最早版本来自天涯网友“河谷渔风”,IP地址来自浙江金华。《青年时报》的记者与此人取得联系。“河谷渔风”承认了这个帖子不是他转载,而是他自己炮制的,并发了一封道歉信。道歉信中申明,“首先,‘浙大女’是虚构的。其次,郑强教授的演讲也只是从网上视频中观看的。对于自己一时的愤青冲动,从而丧失道德底线的行为感到万分羞愧。”道歉信中说,“我是一个浙大罪人,请给予我一个认错与道歉的机会。因为‘浙大女’这篇网络文章给浙大与郑强教授带来恶意抹黑行为。”信中还向网民道歉,“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失德,对网民的愚弄,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河谷渔风”道歉了,而其他的愤青,还在不断造谣,先供自己意淫,再鼓动更多的愤青发泄。如此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大漠孤烟 于 2009-5-26 14:50 编辑 ]
发表于 2009-9-8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在这里说就没事,在单位这么说我就被领导扣了下乡补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