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7|回复: 2

从东渡苑修建看地域文化建构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22: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东渡苑修建看地域文化建构的误区
周雨烨
●摘要:东渡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是纪念鉴真东渡在此成功启航的一所大型纪念馆,修建于1994年,同年以东渡苑为依托修建了东渡寺。但二者建成以来,一直乏人问津。本文意在解析东渡苑在地域文化建构时出现的误区。本文首先就信仰、文化与地域认同的关系进行分析,地域文化、信仰是地方居民产生地域认同的基础,而地域认同反过来也能提高对地域文化、信仰的关注程度,成为地方文化、信仰发展的推动力。其次,东渡苑作为东渡启航地,为张家港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张家港也想借此将其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提升其地域认同感。但是,东渡苑在建立认同感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鉴真的影响力不够,政府建立认同感时过于功利性、缺乏有效和有力的建构,以及由于民间认同的缺失对其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认同;建构;文化;信仰

东渡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启航处,古黄泗浦的所在地。由于鉴真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东渡启航之地也就具有了相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鉴于此,1994年市政府决定建造东渡苑和鉴真东渡纪念馆,东渡寺也在1994年经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建。但是,东渡苑与东渡寺建成之后,一直冷冷清清,地域认同的程度很低,这不禁使人思索存在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信仰、文化与地域认同的关系
“认同”(identity)原本是一个哲学的研究范畴,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identityidentification)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形式[1]。认同不等于认可,后者只是确认或承认,不意味着接受和赞同。认同也不同于趋同或同化,无论是趋同还是同化,都是指走向相同的过程,而认同指的是确认相同的过程[2]。而当我们能区别生活世界中不同的地域时,地域的基本概念便已初步形成[3]。结合二者的概念来看,地域认同可以被定义为“在地域环境的条件下个体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它包括了个体对地域的意向、态度、意志以及经验。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身上贴何种地域的标签,但他内心对所选择的地域是否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却是不确定的。所以人们必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属于哪里?”比如当地人在说起自己的家乡时是何种态度,外出求学的年轻人是否愿意回家乡成家立业,当地人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女同样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扎根等等,这都是决定地域认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地域认同往往与地域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地域文化是文化的区域性表现,其内容可分析为地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包括人工自然环境、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区域宗教神话以及地方的教育制度、政治组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等[4]。在这其中地域信仰又占非常大的比重。比如人们说到扬州就会想起大明寺,说起杭州就会想起雷峰塔。再例如宝鸡是炎帝的故乡,商丘是火神的故乡,山东省济宁市被称为孔孟之乡。这种自然而然的联想不仅是扩大地域知名度的法宝,更是地域认同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地域文化、信仰和地域认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地域文化、信仰是时间、经验、记忆的沉淀,赋予地方居民以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通过这种文化、信仰方面的价值挖掘来凝聚地域认同意识,起到一种纽带的作用;而地域认同反过来也能提高对地域文化、信仰的关注程度,利用地方特色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信仰中的优势内容,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地方文化、信仰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由此观之,地处东渡启航之地的东渡苑,以鉴真大师和东渡故事作为依托,既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更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东渡苑在建造的过程中是否着重考虑其文化因素,它的建成给人以何种印象,它是否能进入信仰的领域,以此成为张家港地域认同的标志,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索的。

张家港与东渡苑
笔者的家乡张家港市,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建县于1962年,撤县建市于1986年,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及有效的管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短短四十多年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经济发展之后,张家港又从文化方面着手,积极寻找其文化根源及独特性。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下,打出“长江文化”牌,举办了(张家港)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张家港)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积极开展凤凰镇河阳山歌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得到“中国吴歌之乡”的美誉,并且出版了相应的歌集。可见,在文化寻根方面,张家港的确下了一番功夫。我们在张家港建设东渡苑,以及后来的东渡寺上面也的确可以看出张家港对于地域认同的重视和追求。
张家港的塘桥镇,是古黄泗浦所在地。黄泗浦,是古老的出江大港,北通长江,南连大运河。相传为战国时期春申君浚凿。黄泗浦在唐代属于江南道苏州府管辖,是东南亚、日本官商船只进出港口。凡是介绍唐代高僧鉴真东渡的史料,无一例外都会提到黄泗浦,因为它是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成功的启航地。天宝年间,鉴真受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开始东渡。经历十年,前后东渡六次,而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公元753年,受日本国使大使特进藤原清河的邀请,年近七十、双目失明的鉴真决定再度启程。而由于当时扬州城内道俗皆云鉴真欲再度东渡,考虑到鉴真是得道高僧,年事已高,并且东渡困难重重,扬州城上下都不希望这位老人再去冒如此大的风险,因此防护甚固。而黄泗浦离扬州有较远的一段距离,又是通往日本的官商船进出港口,众人便秘密在此打点,并于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九日自此出发。对鉴真和尚一行东渡的经过,日本淡水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东征传》是现有文献中距离鉴真时间最近、记载最为翔实的一篇文献[5]。关于黄泗浦,书中记载道:“讫,乘船下至苏州黄泗浦。”[6](汪向荣注:黄泗浦,群本原作“黄洫津”,今据观本校改。安藤更生博士考证黄泗浦为今常熟之黄泗。)[7]这是关于东渡与黄泗浦最早也是最可信的记载,故在建国后的书籍资料中也都将黄泗浦作为鉴真东渡的启航地。从此,黄泗浦、张家港便与鉴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鉴真东渡历经千辛万苦,在前五次失败后最终在黄泗浦完成东渡大业,所以黄泗浦也被人看作是一个吉祥之地。建在此处的东渡苑的建设也就得到了张家港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东渡苑的的建成颇有一段历史渊源。1963年,为了纪念鉴真大师,鉴真大师逝世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在黄泗浦口设石质经幢一座。以此为基础,1994年,张家港市政府决定在此处建立东渡苑。东渡苑规划面积15公顷,总投资2000万元,由东渡纪念馆、东渡桥、碑亭和经幢等建筑组成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纪念鉴真大师的场所。2001年,东渡苑一期建成。2004年冬,张家港市人民政府重修鉴真东渡纪念馆,对原馆、碑、亭、桥全面修缮,兴建广场、照壁、门阙、洪济亭,馆内两侧长廊置鉴真形迹图及书法雕刻。
修建至今,东渡苑内部已经基本完善,其设施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1)苑内主体建筑鉴真东渡纪念馆。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
2)石质经幢。正面篆刻四个大字:“古黄泗浦”,右侧为:“唐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启航处”,左侧落款为“鉴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年纪念委员会  1963年”。
3)正殿门楣上的匾额。书有“鉴真东渡纪念馆”几个大字,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初题写。
4)正殿,包括鉴真大师铜像、壁画、木刻书屏及各类文物、展品。鉴真大师的铜像安放于正殿大厅正中,为扬州大明寺于1996年所赠送。殿内有7幅壁画,记录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的艰难行程和鉴真生平简介及东渡路线。正殿后面墙壁上挂有6块木刻书屏,内容为《东征传》节选,记载了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正殿两侧,展出了鹿苑徐家湾及许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红烧土等实物,同时还展出有关鉴真的一些资料、书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赠送的纪念品。
5诗碑两块。分别为郭沫若和阿倍仲麻吕所书。一块刻着郭沫若在1963年3月书写的“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另一块刻着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在陪伴鉴真第六次东渡时,在船上创作的诗:“万里长空色绀青,举头一望起乡情。遥怀今夕春日野,叁笠山巅皓月升”,这首诗在日本广为流传。
6)仿唐东渡古船。2005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拍摄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特地在东渡苑造了一条极具唐代风格的东渡古船。该片于200510月在张家港市开机,并在东渡苑、凤凰山、香山等地实地拍摄。拍摄完毕后,该船于20067月放置于东渡苑,供观瞻游览。
另外,考虑到鉴真和尚是佛教的住持,有一定的宗教影响力。1994年,东渡寺经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建。寺中的标志性设施是矗立在东渡寺的山门前,由苏州原寒山寺方丈性空大和尚题写“东渡苑”三个大字的仿古牌楼。2003年,东渡寺开始着手建造唐代风格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厢房。东渡寺的修建至今已有十四年,规模较之张家港市其他几座寺庙已经很大,如今仍在逐步完善之中。

三 东渡苑——张家港一张擦不亮的名片
东渡启航之地,是古黄泗浦的独特之处,也是张家港值得引以为傲之处。张家港之所以建设东渡苑,继而建设东渡寺,其目的就是要让东渡苑成为张家港一张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名片。其中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正如上文所说,张家港市政府建立东渡苑和东渡寺的初衷是想要纪念鉴真,并继承、发扬他六渡重洋,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鉴真和尚的时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坐船也是相当危险的,更何况是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前五次东渡皆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在这其间鉴真还痛失爱徒,贫病交加又使他双目失明。在这样的劫难面前,鉴真依然能坚持东渡,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日人民。日本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不惜生命”,就是说鉴真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生命,克服重重困难,到日本来,为日本佛教的发展,为日本整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8与之相应,“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与鉴真精神可谓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并得以在鉴真精神的衬托下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
其次便是促进中日交流。解放之后,由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日益扩大与增加,人们广泛要求了解两国人民以前的友谊和交往,以及在这一友谊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于是,对鉴真史料的发掘,遗址的探索等工作,都受到了重视[9]。如今在张家港的日资企业已有百余家,张家港作为中国最适宜人居的地区之一、中国首家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仅为日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尊重彼此的习惯和信仰。东渡苑无疑可以成为联系张家港与日本友人交流的一条纽带。
当然,建设东渡苑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希望其能促进张家港市旅游业,提高知名度,增加张家港的文化底蕴,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前人们对张家港的认知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新兴工业化城市的的层面上,对其文化内涵认知尚浅。近年来张家港在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包括东渡苑和东渡寺的修建,都是希望人们能看到张家港更富内涵、更多元化的面貌。另外,张家港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小型城市,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有历史价值的旅游资源十分有限,故东渡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方面的空缺,成为拉动张家港旅游的一条线路。

但从当前的情况看来,东渡苑似乎成了张家港一张擦不亮的名片,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东渡苑和东渡寺修建过程已有十多年,如今已经基本完善,但前来参观的大多是日本访问团,张家港市民甚至是塘桥镇当地民众去的却很少,平时也只有一些当地中小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笔者于2008101日早与家人前往东渡苑参观时,发现情况仍是如此。东渡苑周边的道路正在整修,附近的路况和环境都不太理想。苑内游客本就不多,受此影响,如今更是寥寥无几,苑内负责管理的只有一个看门人和一个在古船上收费的人,没有负责讲解的人员,与其说是一个纪念馆,不如说是一个受冷落的街心公园来得更为贴切。东渡苑对面的东渡寺情况则要稍好一些,因为是佛教之地,平时会有当地香客前来上香或做法事。或许是由于笔者拜访的时间尚早,到达东渡寺时寺内除了几位僧人以外别无他人。而国庆节这种黄金周一般都是寺庙香客如云的日子,东渡寺的境遇可见一斑。而与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于东渡苑外广场边的一座颇具特色的唐风茶楼,开业虽只有几年,却已在港城小有名声,许多人在周末都会从市区驱车前来喝早茶,即使是碰到这种糟糕的外围道路情况,茶楼每天依然是门庭若市,而人们吃完早点后,通常宁可在茶楼里悠闲地喝上一杯茶,听上一曲古筝,也不愿去东渡苑内走走看看。这不禁使人思考:为什么东渡苑和东渡寺会受到如此的冷落呢?

东渡苑在建立认同感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今许多地区都出现了争夺文化资源、文化名人的现象,如宁夏、甘肃争夺皇甫谧的归属地,浙江萧山、诸暨和绍兴争西施,安徽涡阳和河南洛邑争老子,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争诸葛亮等等。而张家港作为东渡启航之地的事实,不仅在史料上有明确记载,并且很早就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可谓是“根正苗红”,按理说东渡苑不应该遭受这等冷遇。为了更好的了解东渡寺的情况,笔者于20093月再度拜访了东渡苑,并遇到了一位年轻的隆如师父,在与隆如师父的交谈中,笔者对东渡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能解释东渡苑现状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鉴真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建设力度的薄弱和民间认同缺失这三方面,下文就试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鉴真的影响力问题
说起佛教的高僧,人们头脑中首先浮现的应该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确实,唐僧通过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演绎在中国家喻户晓。而由于缺少相关的宣传,鉴真在中国的影响力远不如日本,除了宗教界和学术界部分知识分子以外,尚未为广大人民所知晓。关于鉴真和东渡的文字资料,在建国之前,唐李肇《国史补》中有数十字的简短记述:“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经黑海、蛇山,其徒号‘过海和尚’”[10];《全唐诗逸》中有高鹤林出使日本时悼念鉴真的一首诗《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11]宋僧赞宁《高僧传》中载有一篇鉴真传记以及少数诗歌、笔记[12]。除此以外,很少留有记载,连扬州、江都等地方志中,对他的事迹也未曾注意摘录。现今的资料主要取于日本木宫泰彦的《中日交通史》,安藤更生的《鉴真和上传之研究》等作品。而对鉴真和尚一行东渡的经过,则完全依靠日本淡水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的记载。这些材料直到建国后才慢慢译为中文,这就使得建国前中国民众获取此类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故鉴真东渡的故事为中国民众所知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十年。只有在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中日关系日渐明朗,鉴真作为联系中日两国友情的纽带,其影响力才慢慢显现出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二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访问中国。这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为互换中日友好条约批准书访问日本,造访了了位于日本奈良,由鉴真亲手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198045月国宝鉴真像回国“探亲”,都是中日两国关系史的大事记。而在此之后,有关鉴真的史料、书籍乃至影视作品才开始增多。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对于鉴真的重视开始的较晚,并且这种重视主要源于政治原因,并非像唐僧的故事那样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法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必须承认,除了在鉴真的故乡扬州,鉴真对现代国人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这是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

(二)政府建构认同感时出现的误区
影响力不够这个主观原因无法避免,但政府的建构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建构时出现的误区,是东渡寺在张家港受到冷落的一个很大原因,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缺少地域文化的研究
东渡苑既然是作为纪念鉴真东渡的场所,就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之相结合。鉴真东渡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鉴真东渡的历史背景,通过东渡传法产生的中日友好关系,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佛法、艺术、建筑、医药乃至饮食等种种方面的知识,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早在1980年,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组就出版了《鉴真研究论文集》;2000年,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又组织编写了《纪念鉴真东渡文集》;在之后的纪念鉴真的活动中,此类研究和研讨会更是层出不穷。鉴真东渡在扬州已经上升到了学术研究的层面,而这一点东渡苑是比较欠缺的。自石质经幢于1963年立于黄泗浦,迄今已有四十余年,但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内,张家港既没有举办有关的研讨会,也没有出版相关的文集。在打造凤凰镇“吴歌之乡”的形象时,张家港在河阳山歌的收集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出版了《国·河阳山歌集》和《中国·河阳宝卷集》两部歌集,书中除了山歌作品及曲谱的收录,更加入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集资料性与研究性于一身。在这一点上,东渡苑若能借鉴河阳山歌的成功经验,从这段历史财富中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对其展开专门的学术研究,便能为东渡苑自身的文化内涵加码,在建构认同感时也会更具有说服力。

2 政府行为的功利性
东渡苑和东渡寺耗资逾千万,如此之大手笔,政府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鉴真和尚,考虑到东渡苑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政府更多将目光投向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和旅游事业上。
在东渡苑进门处有两个展台,专门用来展示日本友人参观东渡苑的照片和相关社论。东渡苑门前也有两块日本友人所立的石碑,一块是日本国福井县吉田郡松冈町民友好访中团访问张家港市植树纪念,立于1994615。另一块是日本国昆仑会于1994518所赠。凡是来张家港的日本访问团,几乎都会到东渡苑和东渡寺进行参观,在促进中日关系这点上,东渡苑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那些来张家港的日本人对其产生了文化认同感。但问题就在于,对于东渡苑真正要面对的群体——中国的民众,或者更具体地说,张家港的民众来说,东渡苑并未让他们产生文化认同。自从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东渡苑一直保持着异常低调的姿态,而由于处于郊区,交通相对不便,缺乏适当的宣传,与外界的交流就更加少,东渡苑的意义就仿佛只是为日本客人而存在,对于当地民众则反而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日本友人毕竟只是偶尔光临张家港,缺乏当地民众这样一个大群体,东渡苑的冷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从发展旅游事业的角度来说,张家港确实缺乏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基础,因此将东渡苑定位为一个旅游景点并不恰当。首先,张家港的地域面积相对狭小,仅为999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都用作生活和商业圈,于是旅游景点便非常有限。其次,由于历史相对短暂,市内几乎全部的生态景点,如梁丰生态园、暨阳湖生态园区、张家港公园等都是近年修建的,基本以作为本市市民早晚休闲锻炼的场所为主要导向。并且这些生态景点现代气息浓厚,缺乏自身特点,故也不具备很高的参观游览性。而诸如寺院等一些宗教场所,虽然在当地颇具人气,但由于名声远不比外地的一些名寺,所以香客往往都是本市人,也不具备作为旅游景点的资本。隆如师父在苏州的佛学院学习过较长一段时间,对苏州有较好的了解。他眼中的苏州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完美的结合体,既能在老城区看到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积淀,又能在新区看到苏州现代化的一面。而这些积淀与活力,都是张家港现在所欠缺的,而这种欠缺很大一部分又来自于历史的原因,并非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东渡苑地处郊区,交通、住宿不便,再加上整个张家港市没有什么特色景点加以配套,一个孤零零的东渡苑自然不会对游客和旅行团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们看到,在东渡苑的建设过程中,正是由于政府没有很好地实施认同感建构,只是单一地以经济为导向,甚至以政治为导向,所以造成了现在民众认同感缺失的情况,并导致旅游开发冷冷清清。
在与隆如师父的谈话中,他也反复强调着这一点:走旅游景点的路线并非是佛法的真正目的。东渡苑之所以特别,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条中日友好关系的纽带,或者是一个后来建设的旅游景点,而在于它是鉴真成功东渡的吉祥之地,它蕴含着鉴真和尚百折不挠的东渡精神,这种精神是时间也无法磨灭的。这种精神不光可以激励张家港人,更可以感染所有中国和日本民众,它才是东渡苑真正的独特之处。的确,这条路线是东渡苑尝试走但却走不通的一条道路,它在反复拷问着我们:建立东渡苑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纪念鉴真及其精神,将其精神发扬传承,还是为了刺激旅游市场,拉动地方经济,或者是借此构筑一种外交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鉴真的故事及其精神深入人心,得到普遍的认同,后者才能作为一种结果被得以实现。但我们所看到的是,对鉴真和尚本人以及这种精神的弘扬和赞颂恰恰被淡化了,缺少了这种独特精神的支撑,东渡苑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纪念堂,自然也不会得到公众的青睐和认同,又何谈有旅游效益呢?

3 缺乏有效和有力的建构。
张家港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城市,现代气息浓厚,文化底蕴则相对薄弱,所以政府迫切希望追求其文化根源,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气质。举办“长江文化节”也好,申办“吴歌之乡”也好,建立东渡苑和东渡寺也好,都体现出张家港对文化自身认同的强烈要求。举张家港“长江文化节”的例子来说,这是张家港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文化产业,可以说是开了保护长江文化产业的先河。破除了原先人们认为小地方活动质量不高、内容单薄的看法,真正将长江文化节做到了有声有色。张家港动用了几乎所有文化宣传手段:艺术博物馆、戏剧博物馆、艺术论坛、艺术演出,并且考虑到群众的文化需求,努力选择适应大众群体的艺术形式,使长江文化不再是阳春白雪,而真正走向了民众。同样的,在“吴歌之乡”凤凰,吴歌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也做的较为出色。不仅将吴歌推广进当地中小学的课堂,还出版了两本歌集,在当地了开展歌会,使吴歌有更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凤凰以此为契机,成功地向外界推销了自己的水蜜桃、桃花节,凤凰打响了自己的名号,逐渐为更多人所知。
而相比之下,东渡苑的文化认同建构,力度要明显弱于以上二者,东渡苑建立的时间比前二者都要早,而影响却远不如二者。2003年,鉴真东渡1250年之际,扬州大明寺为鉴真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纪念仪式。纪念活动有纪念大会、图片展览、鉴真学院奠基仪式、赵朴初诗碑揭碑仪式、鉴真书画院书画展;此外扬州市还征集了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和港澳台及日本等方面的论文25篇,举行鉴真东渡研讨会[13]。而此时的张家港东渡苑,与大明寺的热闹相比则显得更为冷清。诚然,与鉴真的故乡扬州相比,张家港作为一个启航地,底气是有些不足,但这并不能作为政府不关注的理由。当时东渡苑的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有能力组织一些简单的纪念仪式,而东渡苑在这时选择的沉默和不作为,无疑体现出政府建构力度的薄弱和不足。在这一点上我们对比苏州寒山寺来看,寒山寺之所以声名享誉海内外,除了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还要归功于寒山寺一年一度的新年撞钟仪式。据说撞钟活动最先是在1979年盛夏,由日本池田市日中友好会副会长藤尾先生在访问寒山寺时提出的。他说,寒山寺在日本家喻户晓,《枫桥夜泊》甚至被列入了日本小学教科书,日本国民又在除夕有听钟声祈求吉祥的活动,如果抓住时机推出一个活动,吸引和组织日本旅游者在除夕之夜到苏州寒山寺听钟声,不是很有意义么?苏州旅游局听从了他的建议,1979年举办了首届撞钟活动,到现在新年撞钟活动已经成了寒山寺的一项产业,更成了苏州的一个品牌。一点关注,有效的作为,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可见政府建设的重要地位。东渡寺现在也已推出新年撞钟活动,但由于寺庙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现在还尚未成气候。
同时,现在的东渡苑和东渡寺虽然已完成二期工程,但总体看来,尤其是东渡寺,还远远没有达到其所预期的效果。在硬件设施方面,寺内仍有大片空地,佛学讲堂、念佛堂、斋堂和办公室仅仅是临时场所,极为简陋。在软件方面,寺院的住持昌贵法师在一年前才接手东渡寺,管理和规划才刚刚起步。昌贵法师同时住持张家港的另一所韩山寺,在法师的努力下已经颇具规模,也有很旺的香火,对于东渡寺,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时间和资金来加以打磨,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完成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助。

(三)民间认同的缺失

东渡苑和东渡苑价值的再发现始于十四年之前,这十四年间,虽然政府方面对其给予了一定的认同,但民众层面上认同的缺失,使得东渡苑和东渡寺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东渡寺的认同问题占比较大的比重。因为鉴真首先是佛学大师,而佛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东渡寺之所以在东渡苑兴建后建造,也是考虑到了借助佛家的香火来带动东渡苑的人气。然而现实却是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看到东渡苑和东渡寺在价值的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1 东渡寺佛教气息淡薄
东渡寺建于1994年,迄今为止只有十四年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寺庙。笔者参观的时候,还在唐风茶楼里看到了东渡寺募集资金的宣传单,宣传单上显示寺内许多设施还并不完善。寺庙里的雕塑等物都是近几年才修建的,几近崭新,整体看来虽然规模比较大,但缺乏年代感。人们在参拜寺庙的时候大多冲着寺庙的名声、年代,其次才会为了一个寺庙的规模而去。张家港的寺庙虽然不多,但有一座集自然景色和佛门圣地于一身的千年古刹——凤凰山永庆寺。永庆寺始建于梁大同二年(536),梁侍御史陆孝本舍宅为寺。寺原有肉身僧像,并与河阳山绝顶的天然泉穴石井以及寺前八株数百年桧树合称为“寺之三绝”[14]。与此同时,张家港杨舍镇还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河南禅院,又称河南庙。始建于晋唐年间,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因为位于市区,交通方便,是当地民众参拜、祈福的首选之地,同时寺庙会定期举行放生仪式,在传统节日也会有相应的典礼,如新年的撞钟仪式,这些都吸引了大量当地民众和游客。而相比之下,东渡寺的历史则过于单薄,这样年轻的寺庙是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和崇敬的感情的。

2 人流的分散
除了上面所说的永庆寺和河南庙以外,东渡寺的“竞争对手”还远不仅此而已。由于张家港是由常熟和江阴两县分别划出的两块地方组成的,所以张家港的大部分本地居民都来自这两个地方,原有的地方认同感在这一代人心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的祖父一家都是常熟人,每年一定会回常熟看望亲戚,而常熟的兴福寺也是常去的地方。兴福寺位于城北虞山之麓,创自南齐,,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为寺,名“大慈寺”[15]。由于历史悠久,又是典型的园林式寺院,景色宜人,兴福寺每到节日都是人流不息、香火鼎盛。而位于江阴的君山寺也是比较有名、在当地人心中颇有地位的寺庙。逢年过节,大多张家港民众都会在老人的带领下回老家常熟、江阴等地走亲访友、祈福许愿。如此一来人流分散,东渡寺的气氛便更显寂寥。没有人流,便更谈不上认同感了。

3 未能与文化和风俗紧密融合
鉴真东渡的故事虽然正在为人所熟知,但这毕竟是一段千年前的历史,它真正进入大众的认知领域的时间只有几十年,东渡苑和东渡寺的建立更是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所以要让东渡文化被更多人接受,仅仅将其与千年的历史进行机械结合是不够的,在东渡苑认同感的建立过程中,官方政府的呼吁和扶持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地方乡土的认同和他者社会的认同。地方乡土的认同是建立东渡苑认同感的基础,可以增进地方凝聚力,增强地方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他者社会的认同又能使东渡苑的名声为更多人所知和熟悉,从而吸引更多人慕名而来。笔者认为,这二者的建立应该取决于东渡苑与文化和风俗的紧密融合。

要使东渡苑进入一种文化领域,需要做两方面的努力,一为教育的渗透,二为媒体的影响。笔者目前正在参与一项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的艺术图案艺术造型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的课题,受原材料、工艺和市场的限制,徐行草编在当代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但就影响力来说,徐行草编无疑打响了自己的牌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其融入了当地的中小学教育。当地的中小学都设有草编劳技课,并同步编写了一整套图文并茂、专门介绍草编知识及编织技艺的劳技课本。在笔者参观当地中小学时,发现这些不仅劳技课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学校内部设置的草编陈列室也颇受学生的青睐。这就为草编的推广和传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反观东渡苑,首先东渡的故事在塘桥镇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并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和编写,鉴真东渡的故事无法进入中小学的课本,学生也就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细致的了解。另外,由于东渡苑内缺乏相关人员的介绍和讲解,东渡苑在当地中小学中只是作为一个春游参观点,并没有太大的教育意义。缺少了对群众,尤其是当地学生的教育,东渡苑就缺乏了认同的主体,在认同感建立的过程中便会遭遇不小的挫折。
另外,张家港的地方媒体显然未在东渡苑的兴起上起到很大的作用。电视剧《鉴真东渡》在张家港拍摄和首映,显然是宣传东渡故事和东渡苑的极好媒介,但在2006年的热播之后,这部电视剧便似乎被打入了“冷宫”,再也无人问津。同样是反映地方文化的综艺作品,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在杭州电视台年复一年地播出,不仅是收视率的保证,更打响了杭州的名号,使其旅游事业更加兴盛。《鉴真东渡》是中国有电视以来第一部从正面反映真实的佛教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16], 2006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反响。张家港守着这样一部题材和口碑俱佳的电视剧,却没有将其作为宣传东渡文化的素材而加以充分利用,只是做一些短期宣传和表面功夫,自然不会在民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只有东渡文化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进入民众的生活,成为一种社会传统,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如上文所说,张家港的凤凰镇为打造“吴歌之乡”的文化品牌,不仅让吴歌进课堂,进教材,并且还原吴歌原生态,举办吴歌赛歌会,出版吴歌歌集,表演吴歌戏剧,并以此为契机,将吴歌融入了当地的桃花节。吴歌已然成为当地风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包括上文提到的苏州寒山寺的新年撞钟活动,同样已与当地的风俗紧密融合,成为当地最富盛名的特色活动之一。而要使东渡文化进入风俗的范畴,光靠东渡苑的修建是无法达到的,即使加上东渡寺的辅助作用也还是不够的。客观的历史、静止的建筑,必须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其特色充分展现。故笔者认为,东渡苑应该与东渡寺相结合,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开发一系列具有自身特点的、表现东渡文化的民俗活动,包括以东渡故事为内容的地方戏剧,以及一年一度的纪念鉴真大师的主题活动等。并且借助于东渡寺佛教的影响力和香火来影响东渡苑,通过开展更多与鉴真东渡有关的佛教宣传活动,让东渡文化与佛教文化共同得以发扬光大。只有让这些民俗、信仰活动与东渡苑真正融合,加上东渡文化的深入人心,东渡苑认同感的建立才能得以完成。

结语
东渡苑和东渡寺身上不仅承载着鉴真大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东渡精神,更负有将其发扬光大的使命。东渡苑和东渡寺如今的困境并非偶然,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看来,要改变今日的冷清局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从建构认同感的角度来说,政府必须走出功利至上的误区,将建设东渡苑的重点放在对其文化的建设上,加强对东渡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从学术的、专业的角度来看待鉴真东渡的历史及其影响。同时,要让东渡苑融入当地的文化及风俗,加大对鉴真及东渡故事的宣传普及,让它们走进孩子们的课堂、书本,走进大众媒体,走进当地的民俗活动,贴近人们的生活。而我们也看到,一方面,在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热播之后,在中日“融冰之旅”之后,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认可鉴真;而宗教题材的电视剧得以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也是党和政府对宗教的认识和政策发生重大改进的一个反映。另一方面,东渡苑和东渡寺自身也在努力,修寺院,做善事,以积极的面貌去面对民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片东渡启航的吉祥宝地能在一千多年后再度给东渡苑和东渡寺带来生机与活力,谱写一段东渡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月。
2)
江苏省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1月。
3)
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月。
4)
姚江滨,《东渡使者》,198003月第1版。
5)
张尉丰,《鉴真东渡》,198003月第1版。
6)
杨仪烓编著,《鉴真东渡日本》,198505年第1版。
7)
徐凤仪,《鉴真东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
余大庆,《鉴真传法东渡记》,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
9)
王东、陈鹏鸣,《鉴真东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0)
郝润华,《鉴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
周姚平著,刘建志绘,《东征和尚:鉴真大师》,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2)
韩素真,《鉴真东渡》,作家出版社,2007年。
13)
王全林,《鉴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9月。
14)
张慰丰、耿鉴庭,《鉴真东渡》,中华书局,19803月。
15)
乐敏,《鉴真东渡》,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
16)
潘立勇主编,《人文旅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
刘晖,《旅游民族学》,民族出版社,2006年。
18)
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纪念鉴真东渡文集》,2000年。
19)
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组编,《鉴真研究论文集》,扬州师院历史科,19801月。


[1]
万明钢主编,《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102页。

[3]
郭鉴,《地方文化产业经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4]
陈雅,《地方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与创新》,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
孙蔚民,《鉴真和尚东渡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
(日)真人元开著
汪向荣校注,《唐大和尚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08月第1版。

[7]
笔者注:19611118日,中共苏州地委决定,常熟县划出大义公社以北包括塘桥在内的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近50万亩耕地、34万人口归属新设置的沙洲县。故汪向荣所注的常熟黄泗浦即今天位于张家港塘桥镇的黄泗浦。


[8]走访唐招提寺:1200年前中日交流纪念》CCTV《东方时空》)20080508日。
[9]
孙蔚民,《鉴真和尚东渡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0]《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十一册),台北新兴书局,民国67(1978)—76(1987)
[11]
河世宁纂辑,《全唐诗逸》,中华书局,1985

[12](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78
[13]
记者 王学峰,中新社江苏新闻网扬州11月3日电。

[14]
(清)叶长龄等著,张家港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张家港旧志汇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

[15]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16]
杨曾文,《关于电视剧<鉴真东渡>》,唐都学刊,第23卷第6期,2007年11月。
发表于 2009-5-28 0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是我的三年级本科生的论文,可怜的徒儿手臂受伤了,祝她早日康复!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suntree 的帖子

对 好了 我们同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