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7|回复: 0

民间信仰的命运:广西田阳敢壮山的个案(徐赣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徐赣丽,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旅游。

【摘要】民间文化既可以看作是民族文化的根,也可以看作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边缘文化、亚文化。尤其是民间信仰,往往既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又可能包含许多有违现代科学观念的成分,即通常政府所批判和限制的“封建迷信”和“精神鸦片”,是具有欺骗性、危害性和伪造的。因此,政府的管理者通常对此进行规范,学者也小心回避,民众更是隐秘而不公开地进行祭拜等相关的信仰活动。但是,有的时候,“拉大旗做虎皮”,对民间信仰加以特别的包装,赋予特殊的名称和意义,就可能使之改头换面,得到政府的许可,并被正面宣传,成为扩大民族或地方影响,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契机。本文所要讨论的“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诞生,就集中体现了民间信仰的这种命运。广西田阳敢壮山因为历史上是有名的歌圩,人们在山上的祭祀活动较盛。近年被认定为是“布洛陀文化遗址”,于是从民间信仰的地位一跃成为壮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布洛陀信仰及其文化开始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通过媒体的宣传和地方政府的组织,那里每年定期举行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祭祀壮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并举办文艺、体育和贸易活动。参与者人数呈历年递增趋势,至今达数十万之多。
传统的发明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主要围绕民俗旅游开发而进行,但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明,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而是为了凝聚壮族民心,强化民族认同感,恢复民族自信心和重建民族文化。与别处不同的还有,在这个事件当中,充当传统的发明的主角是以追求学术真实性为己任的学者们。因为作为民间信仰的布洛陀祭祀活动,是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管理相对抗的,曾经被当地政府强力打压。在敢壮山到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转变过程中,全国知名学者和民族文化精英们积极参与,加以学术认证,重新定位布洛陀文化。“布洛陀”经过产业策划,如今成为了具有现实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保护的对象。这一现象,对于探讨民间信仰的命运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也可籍此窥见民间文化的命运。
【关键词】民间信仰;布洛陀;敢壮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