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77|回复: 11

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2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维娜(广东民族研究所) 执笔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审订


       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8月7—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岭南民俗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温州大学、中南大学、广东民族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神奈川大学、爱知大学、福冈大学以及美国葳涞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共8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张铭远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致欢迎辞,刘晓春教授公布第四次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康保成教授为获奖代表颁奖。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岩本通弥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徐赣丽教授、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就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问题做大会主题发言。
       高丙中教授以河北范庄龙牌会为例,探讨迷信如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俗复兴中,乡村民众将村落的信仰界定为国家的对象,在信仰活动的空间外用文化、科技、道德来包裹以及为信仰对象建立博物馆等方式和手段,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民众现实生活中,这些个案,对于学者在思想上调整关于“迷信”的概念以及反省迷信话语的社会后果具有理论意义。
       岩本通弥教授以日本的事例为中心讨论民间信仰遗产化的困境,他基于日本的国情,对于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遗产化过程潜藏的浪漫主义、民族主义暗流所保持的清醒的警惕,他将民间信仰看作是个人的感受,而遗产化过程中联合国条约的标准化,则很可能侵犯个人的权利、自由甚至幸福,实际上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
       徐赣丽教授以广西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开发过程为例,重点探讨政府、学者以及民族文化精英为了凝聚壮族民心、强化民族认同感,将作为歌墟的敢壮山重新定位,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樱井龙彦教授所作大会发言主要关注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他认为,目前,中国政府为了民间信仰的遗产化,通过对民间信仰加以程序化和整序化等管制行为来去除其迷信的部分,并把被认为为传统文化的部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来使其遗产化。然而,文化遗产是一个极具近代性的概念,它是由国家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共机构来参与管理的,而民间信仰是作为历史上延续着的传统而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未必为国家这一概念所容纳。
       根据学者提交论文的内容,会议分为三个会场,每组集中讨论的议题分别为:地方民间信仰的个案研究、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问题、口头传统与文献中的民间信仰。
       第一组讨论问题集中于地方民间信仰的个案研究。上海大学马丹丹从迷狂的家户经验入手描述驱邪仪式中躯体化与书写的关联,探讨迷狂直面苦痛的超现实所在以及迷狂从隐喻中剥离出来的物质所在;深圳市委党校曾祥委以瑶经为主要材料研究粤北乳源东边瑶的盘古信仰;温州大学赖施虬以温州永嘉上塘镇庙会为个案,对当代卢氏信仰和庙会的组织演化进行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陈杰研究了湘西龙山县双坪村“玩菩萨”仪式,认为文化变迁是恒常的,实际上正在以新的方式发挥着新的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吴丽丽考察福建大田张公信仰,认为张公信仰强化了村落之间以及村民之间的地域认同和族亲认同,给予民众个人安全感; 华南理工大学储冬爱研究了城中村的习俗,以广州珠村扒龙舟为个案探讨社会变迁中的节庆、信仰与族群传统的重构;广东普宁大坪中学教师钟俊红基于个人在当地的长期调查,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民国至今地方民俗活动建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种种观念;广西师范大学杨树喆主要探讨壮族民间师公教,认为师公教的产生和发展,是巫傩道释儒的交融和整合;东莞理工学院阎江以东莞东坑卖身节为个案,思考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在地方政府的介入下被重构的过程;中山大学王芳辉以广东汕尾妈祖信仰为个案考察民间庙宇与地域社会的关系,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在妈祖庙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张敏对广东高州年例习俗进行考察,旨在揭示地方权力与民间习俗的互动关系,探讨民间习俗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构建和再造的过程;佛山博物馆申小红以佛山民间北帝信仰为考察中心探讨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福建三明学院蔡登秋以闽台开漳圣王信仰与闽王信仰为例解释闽台信仰体系的开放性和一元性特征;中山大学蒋明智试图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上分析龙母文化的发源地;中南大学周秋良主要研究通过比较送子观音和白衣观音的关系,探讨民间信仰中的送子观音形象;东莞理工学院贾静波以东莞若干代表性祠堂为例,讨论新时期祠堂修缮中传统意识的流失与转换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姜南根据个人在云南保山市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一定的历史资料,从中归纳出自成一体的滇西诸葛亮民间信仰系统;华东师范大学陈莹梳理了上海地区曹王信仰的发展体系;三峡大学谢国先讨论民间信仰中官方意识的渗透和影响,以实例说明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韶关学院王焰安通过对民间庙宇和民间传说的的考察,分析北江流域水神崇拜来源的种类;台湾静宜大学温宗翰透过水、火两种元素在台湾端午民间信仰祭祀仪式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台湾端午形成的基础、内涵与信仰元素的结构面向;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凌远清重点讨论新事情出现的清明网祭现象,分析该活动的文化符号、仪式与意义。
        第二组与会学者重点关注和讨论了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学者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学术取向以及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和学术反思。湖南科技学院李跃忠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为分析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名古屋大学陈爱国以甘肃环县皮影戏为个案,通过考察皮影戏中的各种规矩和禁忌,探讨皮影戏与民间信仰的微妙关系;黄山学院张孝进、樊嘉禄、吴兆民通过对徽州五猖戏剧本的考察,指出了从仪式到戏剧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广西民族大学陈丽琴将壮族服饰看做壮族文化的载体,探讨其中蕴含的民间信仰内涵;浙江师范大学李震以夹缬个案为例,讨论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马佳关注现代语境中,年画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权力影响下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揭示了上海民间信仰仪式美术的概念,并总结出艺术美术在仪式活动中的领导功能;名古屋大学羽贺祥二主要讨论石造文化中的民间信仰;邱彦贵、陈泳笙通过考察台湾宜兰的头城抢孤及孤栈工艺,探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工艺未来的走向;日本福冈大学田村和彦以陕西中部村落的当代墓碑为例,对由文化要素的受容引发的有关民俗活动从日常生活汲取变迁元素可能性进行思考;温州大学邱国珍、陈洁琼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通过叙述汤和信仰的产生、演变,阐释自然传承和策略运用在民间信仰中的作用和意义;温州大学韩雷叙述了民间信仰在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东京大学菅丰以日本明治神宫为考察点对象,探讨了19世纪以来日本民间信仰空间从民间的信仰空间到国家的信仰空间的变化;中山大学王晓葵以屈原为例,讨论民间信仰、精英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复杂关系;上海大学陈志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奠为例,反思新时期传统的早创造与民族国家的认同;北京大学宋红娟通过对迷信概念的发生学研究,意在通过此研究帮助公众把一直以来的主流话语中的迷信概念与它所指的社会现象分开看待;爱知大学周星主要通过对《宗教人类学》中的四篇论文进行点评,指出祖先崇拜的四个特点并建议使用民间宗教这一概念代替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陈进国梳理了上个世纪以来民间信仰研究的民俗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取向,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民间信仰的学术取向进行反思;中山大学刘晓春点评了《宗教人类学》中的四篇文章,并对民间信仰如何获得合法性进行反思,寻求民间信仰的合法生存空间;广东民族研究所陈晓毅对贵阳青岩基督教与汉族民俗宗教互动进行人类学研究,以“主”、“祖”之争为线索,描述鬼节和基督教徒追思礼拜两个语境中民俗宗教信仰者与基督教徒之间的互动现状。
         第三组讨论关注口头传统与文献中的民间信仰。北京大学陈泳超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活动圈内的传说为例,探讨民间信仰中的圣母叙事及其内在动因;北京大学姚慧弈通过田野调查阐释了山西洪洞县的马子与当地娥皇女英信仰的互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通过对粤西冼夫人传说书面书写和口头传统之间差异的考察,指出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因价值取向差异存在不同;暨南大学林玮生在吸取中外学者有关神话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神话变形的式样并对其发生原理进行阐释;广东民族研究所王维娜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归纳整理出长汀客家山歌的演唱套路和主题;佛山博物馆程宜以“丁兰刻木”为例讨论该故事的嬗变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吴祎对汉藏地区流传的“问三不问四”故事类型进行探析;该校杜芳对汉族“神蛙丈夫”故事进行研究,同时解释该故事中反映的生育信仰和婚俗;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关注中华传统节日春节,他认为春节必然成为民族文化创造重构的重要关节点,学者对此应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台湾中正大学杨玉君关注中秋节中的灶祭与社树,认为这些实际应归根于民众对土地、大树的信仰;上海大学黄景春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了秦汉魏晋时期神仙思想的继承与嬗变,并就小南一郎新神仙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纠正;河南师范大学蒋玉斌考证了古代占卜术中的镜听,认为镜听占卜的民俗基础是镜崇拜和深入民众心理的谶语;华东师范大学雷伟平从天地水三官信仰形成前的天地崇拜和巫医的角度两方考察天地水三官信仰的起源;北京师范大学萧放讨论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鬼怪精灵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宪昭解释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蚩尤的形象;华东师范大学钱婷婷以鄞州梁山伯庙为例,从该庙的祀主功能的转变探讨鄞州地区梁山伯信仰的萎缩问题。
         整个会议期间,各个小组所讨论的内容各有侧重,但能够相互支撑,彼此对话。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信仰,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民族-国家和知识分子建构成为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民俗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微教授还从不同学科对于民间信仰研究的状况出发,思考民俗学究竟能做什么?他认为,民俗学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神圣性与超越性。会议期间各位学者的精彩论述,拓展了民间信仰研究乃至民俗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讨论空间,也可以为当前的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运动提供一些颇有意味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公共文化? 我们今天建构公共文化的努力,是否最终会与我们谋求个人福祉的努力相违背? 在文化遗产化的时代,民俗学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如何参与到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怀之中?同时又不丧失民俗学自身的主体性?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综述.doc

33.5 KB

发表于 2009-8-12 2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9-8-13 08: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下一届论坛的会议信息吗?

俺比较关注论坛会议的接续问题……

坚持就是胜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08: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已经广发英雄帖了
发表于 2009-8-14 1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薪火相传呵

盼望继续参加下一届
发表于 2009-8-18 0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教授,你好!我是广西武鸣县的干部,中文专业毕业,从事新闻工作.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对民间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做了一些有关壮族始祖文化的探讨,希望得到资深学者的指点和帮助,想拜读<石造文物与民间信仰>(羽贺祥二)一文,不知有汉文版吗,是否还有类似的论文可供阅读?希望得到你的指点.谢谢!我的联系方式Email)_hjl1155@sina.com
发表于 2009-8-18 0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河 于 2009-8-18 00:24 发表
刘教授,你好!我是广西武鸣县的干部,中文专业毕业,从事新闻工作.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对民间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做了一些有关壮族始祖文化的探讨,希望得到资深学者的指点和帮助,想拜读(羽贺祥二)一文,不知有汉文版吗, ...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论坛的支持,羽贺祥二教授没有提交论文全文,只是做了口头报告。
发表于 2009-8-18 1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呵!
发表于 2009-8-19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赣丽(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从“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诞生看民间信仰的命运》一文在哪能看到,望能提供徐教授的联系方式。
发表于 2009-8-19 2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微微 于 2009-8-18 08:47 发表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论坛的支持,羽贺祥二教授没有提交论文全文,只是做了口头报告。


谢谢!
发表于 2009-8-28 1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综述中有关徐赣丽教授《从“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诞生看民间信仰的命运》一文的总结不够准确,应该是:
   徐赣丽教授《从“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诞生看民间信仰的命运》一文以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诞生为例,重点探讨学者、政府为了凝聚壮族民心、强化民族认同,将敢壮山民间信仰重新定位,使之成为壮族人文始祖信仰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徐教授的论文与高丙中教授的发言所讨论的问题有相关性,都是讨论民间信仰如何经过特殊的包装和学者的认证,变成了被国家政府承认的合法化的民族文化遗产。
   非常感谢徐赣丽教授给予纠正,谢谢。
发表于 2009-9-15 0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大学刘杰通过对1895年成都街头的民俗、谣言与教案一系列事件的展示,揭示社会底层宗教信仰民众在面对基督教冲击时所体现出的宗教情怀及维护其信仰体系平衡与争夺的种种努力。
四川大学刘杰好像没来。那组最后一个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捷,讲的好像是有关《山海经》方面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1 2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