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0|回复: 0

[张志春]冬至年节的集体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8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冬至这一节令,在历代活态生存的民俗生活中,不只有着与年节相似相同的名分,有着历代传承的与年节相同相似的庆贺仪式。这一文化现象源于冬至曾为年节的集体记忆。在周代,在从神话向历史迈进的黄帝时代,冬至有着一岁之首的尊贵与辉煌。

  [关键词] 冬至 年节 集体记忆

  Collective Memory between Winter Solstice and Spring Festival

  Prof. Zhichun Zhang

  Abstract:

  In the everlasting and living reality of folk custom, the 22nd solar term—Winter Solstice not only shows the similar status and fame with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the most essential festival in China, but also shares the same celebrating ceremony. This Phenomenon reveals that Winter Solstice once was par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urned out to be only Collective Memory later on. In Zhou Dynasty, in the process from Myth to History, which was recognized as in the Period of Huangdi, Winter Solstice shared the respect of the foremost and primary festival in one year.

  Keyword:

  Winter Solstice, Spring Festival, Collective Memory

  冬至,在我们的目光中,在传统节庆的谱系里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节日。仿佛长长队列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倘若要细细追究名实的话,冬至这节日确乎有着一些特殊的色彩和意味。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似乎一直与年节,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么一点联系。这就值得我们追究了。

  一

  在笔者的记忆中,冬至是漫漫冬季中白天变长的开始,而且是以年节为白日长到正常为至。这是幼年时从母亲教的童谣中获得的这一时令智慧,且在这个层面上把冬至和年节拉在了一起。那歌谣是这样的:

  过冬至,长枣刺;

  过五豆,长斧头;

  过腊八,长杈把;

  过一年,长一椽。

  我们知道,冬至日太阳到达黄经二百七十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天长起来,黑夜一天天短下去;寒冷渐渐式微,阳气渐渐升起。童年时常听母亲吟诵的这首冬至歌谣,余音悠长而悠长,似乎现在不时响在耳边。年节似乎招手示意一般与冬至遥遥相望,仿佛久别的亲人从远处走来,在盼望中走近。而白日的长度则如一个鲜活的生命,不断地增高长大,让人欣喜。冬至则是这一切的开端,让人惊喜的幼小与开端。而这一切,都没能使冬至的名分跨越一般节令的阈限。文史资料中,这方面的描述更为清晰透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诗人杜甫在《冬至》诗中说得好:“冬至阳生春又来。”

  但是冬至有时的名分让我们存疑。这是冬至应有的名分吗?其它节日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牵连和美誉?

  其一是如年、如元旦。清人徐士宏《吴中竹枝词》就记录了“冬至大如年”这一句响彻古今的俗语,是说冬至这一节日盛大如同年节。《深泽县志》也记载着:“冬至,祀先,拜尊长,如元旦仪。”等等,这是明确将冬至名分叠加于年节的历史告白。四时八节中,屈指细数,谁敢与年相提并论呢?而能够与年比肩而立的节日,应是底气怎样充足的一个节日呢?

  如果说上述资料都是概括性的宏大叙事,那么这里选取更为亲切体验的个人叙事似更能说明问题。白居易《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初读或许以为仅写透冬至日深切的佳节思亲之情,但若结合陆游《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来读,把冬至看作天增岁月人增寿的节日来看,更深层的意味不言而喻。

  其二是亚岁。在资料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古人提起冬至来头甚大。或称“亚岁”,即仅次年节的亚岁。如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冬至献袜颂表》所颂祝的:“伏见旧仪,国家冬至……亚岁迎福,履长纳庆。”再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临安》:“冬至俗名亚岁,人家互相庆贺,一似新年。”曹植说冬至为国家节日,可见其神圣庄严;胡朴安说其俗名,可见其在民众中传播早已约定俗成,成为不思量自难忘的集体记忆。这里似说冬至在一年的种种节庆是仅次于年节,或许多少仍带着年节的风采与威仪吧。

  其三是冬至前夜称为除夕,除夜。如《江南志书》记嘉定县风俗:“冬至,邑人最重,前一日名‘节夜’,亦谓之‘除夜’……”;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予读《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卷有《卢顼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 亦谓之除夜;” 袁枚这位清代生龙活虎的浪漫诗人,白纸黑字认真地考证一番后,在《随园随笔·天时地志》中郑重其事地下了断语:“《天平广记·卢顼传》‘是日冬至除夜,卢家备粢盛之具’是冬至夜亦名除夕”;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吴中岁时杂记》记载江苏冬至风俗时说:“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云云。

  还可以举出一些文献例证。但这些也足以说明了冬至的名分并非是一个自足格局,它确乎极具张力,似乎在搅混或颠覆着什么,有着让人想象与联想的幅射与衍化。而且如同射线一样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让我们明确,冬至是要与年节携手结伴同车向前。也让我们困惑,冬至何以攀附年节,到底是什么缘故呢?它们有内在的联系吗?千万年的历史日月轮替春秋推衍,悠悠往事欲说当年好困惑,谁能厘清远古记忆中的冬至节庆流变史呢?

  二

  不只名分,更多的资料与活态的民俗说明冬至更有着年节一样的仪式。

  其一是饺子圣餐。任聘的《中国民间禁忌》一书径直将冬至食饺子的意涵与年节完全一致起来:“冬至日,作馄饨为食,取天开于子(按干支计算,农历十一月属子),混沌初分,人食之可益聪明”。饺子在今日人们眼中自属美食之列。张学良当年在夏威夷说过“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今天已经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语。远在日本的周星教授已将将饺子褒扬为礼仪食品和国民食品了。平常美食过把瘾且不去说它,作为春节第一餐,过大年的饺子却是固定的模式随意挪移不得的。饺子初名饨馄,作为美食,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它意味界破混沌开辟新天地的崇高意味。因而在漫长的时间链中,在幅圆广大的地域平台上,在中国人心灵最圣洁的地方,饺子都有着特别的意味。它成为不思量自难忘的一项圣餐仪式。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点上敢于和年节较真的仍是冬至,因为冬至吃饺子竟成为一个覆盖面相当广阔的话题和饮食行为。在乡村家家户户热腾腾冒着蒸气的厨房里,在城镇装修亮丽的饭店桌面上,在机关和学校的菜单上,在各种主流媒体的节庆话语中,甚至在常见常新的手机冬至祝福短信中,饺子仿佛成为冬至的意象了。

  其二祀祖,拜尊长。《深泽县志》记载着:“冬至,祀先,拜尊长,如元旦仪”;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吴中岁时杂记》记载江苏冬至风俗:“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中华风俗志·江苏仪征》:“十一月冬至节,丛火,祀家庙、福祠、灶圣,拜父母尊长”云云。祭祖拜尊并非单纯地纪念祖先,敬重长辈,而是一种权力象征和秩序象征的仪式。供桌献饭,嗑头作揖,笼罩着生命的神圣氛围。在这里,现实与过去联系起来,生命增益了常态不曾意识到的历史深度。也许是中国人特有的历史感与亲和力,与这种传承数千年的仪式有着内在的关系。

  其三是新衣贺节,亲戚往来。徐士宏《吴中竹枝词》:

  相传冬至大如年,

  贺节纷纷衣帽鲜。

  毕竟勾吴风俗美,

  家家幼小拜尊前。

  勾吴即泰伯建立的勾吴古国。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诗歌直接道出冬至如年的风俗,又是衣帽焕然一新啊,又是晚辈敬拜尊长啊,这岂不是年的庆典模式么?当居住环境从外而内都焕然一新的时候,每个人的着装也就自然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一个全民族的新衣盛会。核心节点换新衣,节日新装互相扮饰,中外一例。生命的狂欢时刻需要衣饰的辅助,需要形式上的仪典才能推出意念中的崇高。同时,新衣的鲜艳意味着每个人在天地初始时分都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被关注与赞扬的角色,特别是年幼年轻者。诗歌说得从容,冬至如年似乎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相传”,如同苏轼咏赤壁也未去考证一番,只一句“人道是周郎赤壁”今古融成一体地抒情写意。十口相传为古,在民间口头传承的历史中,冬至节庆规模之大、地位之高、享祀之隆俨然如同辞旧迎新的年节。而随着春秋轮替日月朗照,这一习俗渐渐风化消隐了,只留给我们一些远古的蛛丝马迹期待联想,而冬至节本身似也以遥遥的距离、特殊的身份展示着临近年节的预演。确乎是这样,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吴中岁时杂记》记载道:“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好友各以食物相馈赠,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迭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日必归婿家。……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谣。”

  冬至日如此醒目的位置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仍得到全民性的保持和记忆。官民同贺的节庆记载随处皆是。周密《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临安》:“冬至俗名亚岁,人家互相庆贺,一似新年”;《中华风俗志·江苏仪征》:“十一月冬至节,……设家宴,亲戚相贺,与元旦一例”;《江南志书》记嘉定县风俗:“冬至,邑人最重,……官府民间互相驰贺,略如元旦之仪。”

  在这些星星点点的历史文献中,在前人一再描述的文化惊奇中,我们似乎有着远远眺望的轮廓感,对冬至节的形象突然有所悟而产生新的构型。因为这些话语的字里行间弥漫开来的,或许就是在历史的烟尘所遮掩的往昔中,冬至或多或少曾有年的意味;或者在我们今天未曾开掘的某时段的文化层中,冬至节曾焕发过年节的辉煌与尊严。

  三

  果然,在历史的记忆中笔者找到了一丝线索,远古的冬至确乎被认为是一年之中颇为特殊的节日。

  《周礼》中有“祀昊天上帝于园丘”之说,注谓“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淮南子》有“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记载。以九五天子之至尊,天子公卿车骑森严,旗帜辉煌,冠冕堂皇,黄钟大吕,来到郊坛敬五方大帝,拜天拜地迎新岁,这不是给我们以相当空阔的联想余地和想象空间么?如此这般的朝贺享祀规模与级别,无疑引导着我们的思绪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延伸开去。

  据《史记·历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分别以现今农历的正月、腊月、冬月为岁首。联想到周代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新年会有可能叠加在冬至节上吗?而《诗经·豳风·七月》所描绘的周人在田禾丰熟之后庆祝狂欢的场面“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之后,不就是十一月开始过年了吧?那可是冬至所在的时间啊。“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令我们感受到了年节的狂欢热闹与庆贺祝福的味道。从历法上说,向前一点,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向后一点,秦以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初依然,那么,冬至节是否就裹掖在周历的那个岁首之中,而曾经享受到辞旧迎新的殊荣呢?清人蔡云一首七言绝句《吴觎》更是透出了尘封于历史的深层信息:

  有几人家挂喜神,

  匆匆拜节趁清晨。

  冬肥年瘦生分别,

  尚袭姬家建子春。

  诗句是说挂喜神祀祖拜尊的民俗活动热闹异常,那隆重规模似乎大于元日年节,弄得有点冬肥年瘦的味道。末句是说这原也正常,只不过重温历史的记忆,沿袭周代的年节罢了。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如甲子、乙未等。夏代的历法岁首是正月,正月属寅月,称为建寅。商改朝换代后改正朔,以夏十二月为岁首,称建丑。周代商后,仍在易正朔的思维惯性上滑行,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故曰建子。岁首是春季之始,诗句便称“建子春”。周天子以姬姓,说“姬家”直指周朝。民俗学家刘其印在《被遗忘的周历“年”——冬至节探源》率先指出了这一点。可见周文化的民族记忆是多么深沉。后来司马迁等制太初历,仍从夏历,以正月为岁首。于是冬至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似乎边缘化了。但在大众的集体记忆中,过冬至仍是那么温馨,仍是过旧年,人们仍要拜贺走访,仍新衣美食,在历史性地淡化中仍保存着那感觉,那仪式或浓或淡地惯性地延续着。

  倘若向前追溯,更有惊喜出现。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黄帝时的己酉年元旦正是冬至,是“得天之纪”,就以冬至为元旦,天地轮回以此为原点,“终而复始”了。后人看重冬至,隆重节庆,不只是“尚袭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从人文始祖黄帝时代就已开始了。

  综上所述,冬至这一节令,在历代活态生存的民俗生活中,不只有着与年节相似相同的名分,有着历代传承的与年节相同相似的庆贺仪式。这一文化现象源于冬至曾为年节的集体记忆。在周代,在从神话向历史迈进的黄帝时代,冬至有着一岁之首的尊贵与辉煌。如果现在有人说新年从冬至开始,我想那并非勉强的说辞,而是确有实据且底气十足的集体追溯与回忆。当然了,对于冬至年节原生态状貌的想象构型描绘需要更多的文献挖掘和深层解读,还需要大量田野作业和文物考古提供多重证据才行,而这一切都需要相当长度的时日。但不可怀疑的是,在我们先民的生活中,冬至曾在相当长度的时间段里成为年节活动的文化平台。虽说后来渐渐边缘化了,但往昔曾有过的印痕不断地投影于未来,以致今天仍会接受到冬至大如年的种种信息。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12-18 16:0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