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6|回复: 10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7 12: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内蒙师大民俗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敖其教授在民俗学硕士学位点1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是对我们民俗学发展历程的最新总结。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发展历程

                   敖 其    教授

一、民俗学学科历史沿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学科奠基人哈•丹碧扎拉桑教授对《蒙古风俗鉴》进行系统研究以来,使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蒙古民俗研究再现生机。1982年开始著名蒙古学家巴雅尔教授、著名学者纳•赛西雅拉图教授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1994年扎格尔教授率先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俗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为独立设立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扎格尔教授和敖其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整合当时蒙古语言文学系和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的相关专家申报民俗学硕士学位点,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99年开始正式招生。民俗学学科是我校重点优先发展的特色学科,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3年我校以民俗学学科为依托成立了社会学民俗学系,2006年扩展为社会学民俗学学院。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我校设立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为民俗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民俗学硕士学位点的研究方向
我校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了以蒙古民俗与民俗学、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本学科点不仅在自治区独树一帜,并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在全国高等院校民俗学研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蒙古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是边缘性交叉学科。它是以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蒙古民族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与地位,曾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源远流长的蒙古民俗不仅是蒙古民族辉煌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思维特点、审美追求和心理定式的表体特征。研究蒙古民俗,不仅要从历史的典籍与文献中寻本溯源,更主要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阐释其产生、演变和发展规律,揭示其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作为蒙古民俗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但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以蒙古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祭祀诗文、祝赞词、英雄史诗、世俗三律、箴言、谚语、谜语及民歌与民间舞蹈、好来宝等艺术形式和民族绘画,雕塑及民间剪纸、雕刻等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一个侧面为世人完整地再现了它的历史文化足迹。
蒙古民间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所含盖面的广泛性及体载的多样性等方面。譬如,以“江格尔”为代表的英雄史诗,以祭祀诗文、祝赞词、世俗三律为特征的韵文体等均集中表现出了上述特点。就民俗艺术而言,其特点不仅反映在其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上,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等方面。因而,所创造的民俗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整个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束美丽的奇苑。同时,本研究方向在建树具有自身特点的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理论框架与学术体系方面充分发挥了整体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走在了本学科的前沿。
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从历史的演变与发展来看,蒙古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其文化的发展具有多元辩证的特点。历史上在我国北方草原先后叠出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部族和延续至今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与蒙古民族在原始信仰、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把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对研究蒙古民俗不但具有连续性和互补性,而且对拓宽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在于所含盖内容历史跨度大、涉足地域广、民族多。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特点。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本研究领域可上溯到远古的石器时期和华夏文明,下续至今天的北方各民族。追其源头、顺其史脉、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兴衰与始末、进行系统地发掘与研究,对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乃至对整个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认识意义重大。特别是对那些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历史沿革与融合而陆续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搜集与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游牧文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民俗研究的对象主要源于民间的生活文化,民间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就蒙古族民俗而言,诸如气贯长虹的史诗,悠扬浑厚的长调民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及重礼谦恭、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等无不体现出其深层的民族品德与精神。探讨和研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另外,将民俗学与旅游业,民俗学与生态建设和都市化建设等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国家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俗学学位点的学术队伍建设
我校民俗学学位点的学术队伍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由少至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导师队伍从一开始的2名导师发展成为与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学位点交叉形成的11名导师。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学校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团英研究员、内蒙古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乔玉光研究员正式聘为民俗学硕士学位点研究生导师。
同时先后将国内外著名的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专家聘请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他们有英国剑桥大学的汉弗莱院士、戴维•史密斯博士、蒙古国科学院恩和图布兴院士、勤•宝力道院士、白嘎理赛航博士、国内著名学者郑杭生教授、乌丙安教授、杨圣敏教授、沈关宝教授、宋林飞教授、郝苏民教授、陶立璠教授、叶春生教授、马戎教授、刘铁梁教授、陈勤建教授、关信平教授、麻国庆教授、康保成教授、高丙中教授、雷洪教授、色音教授、陈昌文教授、田兆元教授、邢莉教授等专家。这些专家的加盟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我校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及相关硕士学位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我们的研究生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理论修养。
在队伍建设中,以事业发展为己任,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民俗学学科的长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同行的赞誉。蒙古民俗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四、民俗学及相关硕士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
我校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开始扎格尔教授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上,以民俗学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获得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位点是自治区高校迄今为止唯一的民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已招收11届89名硕士学位研究生。已毕业7届56名,均获硕士学位。在民俗学学科的带动下,2003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招收6届 62名研究生,已毕业3届26名,均获硕士学位。2005年人类学获硕士学位授权,招收3届20名研究生。毕业生中有10余人考上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就业率达95.1%,其中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有36名,占就业人数的46.5%;在科研机构工作的6名,占7.5%;在新闻媒体、文化部门工作的11名,占14.5%;考入公务员的有16名,占20.8%;还有4名在中学任教,占5.35%。这充分说明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作为应用型学科,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充分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譬如,2008年5名研究生参加了奥运祥云小屋志愿者工作,使用蒙、汉、英三种语言向世人展示了内蒙古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奥组委和文化部的嘉奖。2009年20余名研究生用不同方式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草原文化节、亚洲艺术节的相关活动,有3名研究生荣幸的参加了国庆60周年彩车展示,为内蒙古各民族赢得了荣誉。在刚刚结束的“ 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讲解大赛”中民俗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布和朝鲁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全面展示了民俗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民俗学硕士学位点的教学情况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校在蒙古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开设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课程,同时有一部分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以民间文学研究作为毕业论文,获得硕士学位。进入90年代,本科教学中民俗学内容比重不断加大,除上述课程外,增设了文化人类学、宗教文化学等课程。
目前,民俗学学科在硕士、本科两个层面上用蒙、汉两种语言开设20余门课程。其中,民俗学概论、民俗学史、蒙古民俗研究、民俗学研究方法、社会学概论、人类学理论、北方民族文化、文化遗产学、文献民俗、民间文学、蒙古族宗教文化等10余门学位基础课程和学位专业课。蒙古民间信仰、文化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基本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敖其教授主持的《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课分别于2006年、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蒙古民俗》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蒙古民俗、民俗学概论、蒙古民间文学导论、民间文学概论、北方民族史、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文化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课程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重点建设课程。

六、科研成果
以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导师为主的科研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9部,出版教材8 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代表性成果为敖其教授的《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合著、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扎格尔教授等所著的《蒙古游牧文化溯源》(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草原物质文化概论》(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何群教授的《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杨玉成教授的《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其音乐》(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10年间毕业生和在读生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1 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省部项目3 项,校厅级项目15 项,研究生创新项目 6 项。成为我区民俗民间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有生力量。
七、学术平台建设
为推动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注重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围绕民俗学学位点与学科发展我校建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民俗展厅、服饰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内蒙古工作站”、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等,同时加强了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
1)、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民俗展厅、服饰展厅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2002年学校建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民俗展厅,2004年建立了服饰展厅。在建馆的过程中99级——2004级的研究生协助导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懂得了如何团结合作,如何奉献自我,在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和工作方法。为此,上述六届学生均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上的生力军。
2)、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 其前身为蒙古民俗研究室,1990年由哈丹毕扎拉桑教授建立,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队伍的扩大,1996年更名为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现任所长敖其教授。该研究所确定了相对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即:蒙古民俗研究、游牧文化研究、蒙古民间文学研究、比较文化研究。该研究所在1999年、2002年、2005年学校科研机构评估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科研机构。
3) 人类学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5年,由陈山教授任中心主任。2003起扎格尔教授任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等。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特别是与英国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所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先后承担2项国际合作项目,对扩大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成立于2007年12月,敖其教授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整合了少数民族艺术、科学技术史、新闻学等诸学科的有生力量,结合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抢救工程,正在对“科尔沁潮尔史诗”及其传承人进行保护与抢救工作,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两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之中。“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通过国家级名录初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2004级——2009级的诸多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已整理民间民俗文化视频资料700多盘,申报宣传光盘四个。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中注重与兄弟院校和文化部门的合作。 如, 2008年3月中山大学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内蒙古工作站”在我校正式挂牌,工作站设立以来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我们积极参与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地方文化部门的主持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各类项目,使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直接为社会和文化大区建设服务。
八、学术交流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已与国内外许多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拓宽师生学术视野的同时,提高了教学与科研水平。
目前,与英国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文化研究所、蒙古国科学院游牧文化研究院、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蒙古国教育大学、乌兰巴托大学、日本外国语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诸多国内高校学术交流与实质性的合作。同时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区内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的同时,我校于2007年成功的举办了“社会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2007年与越南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在我校举办了《蒙古史诗与越南史诗比较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与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民俗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学术研讨会。结合民俗学硕士学位点10周年庆典活动,今天上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由15名毕业研究生宣读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广泛的学术联系中,我们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称赞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成就斐然,已成为西北民俗学、社会学研究重阵。
发表于 2009-12-27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系,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学院,这本身就是很伟大的,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独树一帜。
游牧文化研究的特色,无人能敌。
民俗博物馆,那样一座大楼,令人赞叹。
学生百分之四十六在高校,三十六员大将,是了不起的贡献。
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世界的眼光,开阔的胸襟,都是令人佩服的。
发表于 2009-12-27 1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田兆元 的帖子

有劳田老师锁文,北大周最后一篇发得太晚,但预告已久,不得不了
还担心喧宾夺主呢,这样却好

不过鉴于锁文并下沉,很多人就找不到了,所以我把该主题稍提升了些
但绝不至于夺主。
惟愿想看的人能看到而已,何况只能看不能回,应该不会对本周主人造成什么影响

擅作主张,还请老师不要责怪
发表于 2009-12-27 1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位老师的心血凝聚其中,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视。
发表于 2009-12-27 2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好厉害呀,什么时候有机会去内蒙师大取取经就好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2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巾帼三侠 的帖子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内蒙的热情一定让你乐不思沪。
发表于 2009-12-29 15: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辈当全力学之

“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系,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学院,这本身就是很伟大的,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独树一帜。”
严重赞同田老师的评论。
英国没有注重大学教育的后果就是,在那些民俗学的巨匠身后,作为一个学科的民俗学开始沉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0年,利兹大学设立了民间生活研究专业才得以改变。
还是人家美国汤普森做得好,先把民俗学专业建成民俗学系,再办民俗学杂志,然后致力于博士生的培养,形成坚实的人才梯队。有了人,就有了学科。
内蒙古师大2003年就成立了社会学民俗学系,三年后更是扩展为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真是佩服他们的魄力和眼光,我辈当全力学之。
发表于 2009-12-29 2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吉国秀 于 2009-12-29 15:47 发表
“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系,一个以民俗学命名的学院,这本身就是很伟大的,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独树一帜。”
严重赞同田老师的评论。
英国没有注重大学教育的后果就是,在那些民俗学的巨匠身后,作为一个学科的民 ...


希望在你们学校也建立起民俗学系,并最终建立民俗学学院。希望又是一个敖其!我们民俗学学科太需要敖其这样的老师了,科学研究和组织才干俱佳。
发表于 2009-12-30 2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我热血沸腾,民俗学的骄傲
发表于 2010-1-12 14: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09-12-29 22:00 发表


希望在你们学校也建立起民俗学系,并最终建立民俗学学院。希望又是一个敖其!我们民俗学学科太需要敖其这样的老师了,科学研究和组织才干俱佳。


谢谢田老师的鼓励!一定努力才是!
发表于 2010-9-1 15: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的空白文章7

这是新加的空白文章7,可以在UBB可视化编辑器中,添加和修改文章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