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27|回复: 44

广西民族大学展示周之导师篇:陈丽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 00: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民族大学展示周之导师篇:陈丽琴
陈丽琴老师.jpg


陈丽琴,女,广西大新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4月进入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5月博士后期满出站。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在国家级、省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4部,教材2部,发表论著100多万字。 

一、著作
1. 《区域民俗学》(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合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
3. 《顺德民俗解码》(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民间文学导论》(合编),民族出版社2005年;
5. 《民间文学教程》(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独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

二、主要论文
1. 《芸芸众生相,绻绻民族情——黄夏斯榕小说人物形象刍议》,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 《壮族民间叙事文学与壮族当代小说悲剧形象审美比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 《壮族民间叙事文学与壮族当代小说悲剧主题及其审美比较》,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 《女神的研究力作——评过伟的<中国女神>》,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 《试论刘三姐文化的审美特质》,刊于《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6. 《侗族民间舞蹈审美简论》,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5期;
7. 《壮族当代小说民族风情描写审美意蕴之一》,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抗战时期满族作家在桂林创作、发表小说述评》,刊于《桂林抗战文化城研究论集(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 《侗族服饰审美简论》,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0.《壮族当代小说民歌运用的价值》,民族文学研究 2004年第4期;
11.《论民间文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刊于《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论京族民间爱情故事及其审美意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3.《传统纺织文化对壮族女性的角色塑造》,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论侗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
15.《论周作人的新诗理论与创作——兼谈与其民歌研究之关系》,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6.《常剑钧剧作的诗化风格论析》,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17.《壮族服饰与社会规范》,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18.《顾颉刚与茅盾神话研究之比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9.《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策略》,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
20.《佛山木鱼歌的渊源、特色及传承保护》,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
21.《传播学视野下壮剧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剧2008年第1期;
22.《从传播学视角解读盘古神话》,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23.《传播学视域中的刘三姐传说》,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4.《壮族服饰的演变及缘由探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25.《从艺术学视角透析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
26.《传播学视阈中的黑衣壮民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7.《壮族服饰的审美意蕴论析》,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7期;
28.《我国区域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29.《<娘梅歌>和<娥并与桑洛>之比较》,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0.《侗族民间戏剧审美论析》,中国戏剧2009年第1期;
31.《西王母神话的传播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三、讲授课程
《民俗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文化艺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广西本土作家文学研究》、
《壮侗与东南亚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田野调查》、《作家文学与民俗》 

四、科研项目
1. 《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生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主持);
2.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研究——以黑衣壮为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独立完成);
3. 《从山野到都市——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参与);
4. 《壮族当代小说民族审美研究》,广西哲学社科项目(参与);
5. 《黑衣壮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广西教育厅(主持);
6. 《壮族民间叙事文学与壮族当代小说悲剧审美比较》,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独立完成);
7. 《壮族当代小说民族风情特色审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独立完成);
8. 《侗族生态审美研究》,广西教育厅项目(参与);
9. 《侗族风情审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独立完成);
10.《民间文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教育课题(独立完成);
11.《区域民俗学》,中山大学国家985项目(参与);
12.《顺德民俗研究》,广东顺德宣传部项目(参与);
13.《壮族服饰文化研究》,广西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独立完成);
14.《壮族女性民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独立完成);
15.《多学科视野下的壮族民间戏剧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项目(独立完成);
16. 《黑衣壮民间艺术的生态研究》,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独立完成)。

五、教学科研获奖
1. 《抗战时期满族作家在桂林创作、发表小说述评》,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首界优秀论文评选优秀奖(2003年);
2. 《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6年);
3. 《民间文学导论》,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

六、社会兼职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广西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写作学会会员、广西壮学学会会员。  

[ 本帖最后由 陈海霞 于 2010-1-3 01: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3 0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感觉像是在蒙古地区啊,呵呵。
像老师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3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假期陈老师到新疆和内蒙古参加学术会议去了,如此辽阔的背景,还有骆驼,应该是在大草原拍照的。
发表于 2010-1-3 0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发表于 2010-1-3 0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生态研究”是陈老师的在研项目,研究工作是现在进行时。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0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丽琴老师在学术上成果多多,我们作为学生的真是辜负她了,一定要好好努力了
发表于 2010-1-3 0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霞别吓我啊,呵呵。丽琴老师胸怀宽广,我们现在努力还来得及,与你共勉了。
发表于 2010-1-3 1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陈海霞 的帖子

简历上说这位老师还开作家文学研究的课。
有点好奇,她是怎么讲述作家文学与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呢?
发表于 2010-1-3 1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背景,她给我们研究生开了《作家文学与民俗》这门课。主要是对作家文学进行文艺民俗学解析和研究。

[ 本帖最后由 黄尚茂 于 2010-1-3 13:2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3 16: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啦~~ 陈老师好忙啊。
发表于 2010-1-3 18: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1-3 10:29 发表
简历上说这位老师还开作家文学研究的课。
有点好奇,她是怎么讲述作家文学与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呢?


陈老师是一位诗人,她的词作我都能够背诵。是才女型学者,我是很佩服滴!
民间文学不是与作家文学分离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很多人都是作家。
发表于 2010-1-3 1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很早之前就有诗作发表了。我想这除了与老师本人的才气有关外还与老师本科就读的广西民大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有关。老师上个世纪80年代在民大读本科正是“相思湖作家群”的辉煌时期。

[ 本帖最后由 黄尚茂 于 2010-1-3 19: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3 1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1-3 06:17 PM 发表


陈老师是一位诗人,她的词作我都能够背诵。是才女型学者,我是很佩服滴!
民间文学不是与作家文学分离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很多人都是作家。

钟先生就是。
发表于 2010-1-3 1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硕果累累……

导师们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呀;向老师们学习……
发表于 2010-1-3 2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参加婚礼回来了?有没有进行红水河流域壮族婚礼现状的考察啊。在这里给我们讲点田野信息啊。

[ 本帖最后由 黄尚茂 于 2010-1-3 21:0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