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15|回复: 66

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4 1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侠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你以为对你的民俗学研究而言,什么书不可不读?不管在别人眼里这书值不值得一提,上不上得了台面,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参考参考,就是没有学习参考价值,让大家笑话笑话也好哇,反正大家都穿着马甲。列这样一个书目有几桩好处:
   第一桩:给“菜鸟”买书提供一个参考菜单,尽量少买书,买该读的书。如今这书越来越厚,能不买的书尽量不买,书买多了,搬家时自己受累,在下这次就很吃了些苦头。
   第二桩:各位在江湖上拉场子卖艺,也有好些子年头,也有响当当的名头,各家的功夫源自何门何派?得自何方高人指点?亮出自家的珍藏秘籍、传家剑谱,大家也就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第三桩:最重要的,窃以为一个学科的创立及其学科规范的建立,说一千道一万,说到底,其实就是靠那么几本基本书目建立起来的,基本书目就像一个学科的常用工具箱,奠定了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问题集合、工作范例、操作路线和解题方法,因此,是一个学科赖以成立和自立的基础,基本书目对于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像《旧约·新约》对于基督教、四书五经对于儒家、《葵花宝典》、《辟邪剑谱》对于日月神教的意义是一样的。因此,往高尚说,民俗学的基本书目其实关乎民俗学学科的基本建设问题。——这才是在下张贴这一“英雄帖”的用意所在。
    建议每人列出5到10本书,少而精,因为是必读书而不是参考书,必须是自己熟读且叹为观止、获益匪浅的,每本书的后面给出必读的理由,要言不烦,一两句话说透,不可弄成书评的模样。
    每人所列书目不必害怕与前面所列的重复,如此,正可以在积累相当数量的跟帖之后,从矬子里面拔出将军来。
    who先抛砖引玉?
[ 本帖由 温柔地思想 于 2003-9-24 19:44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9-24 1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这个建议其实最初是吕老大的建议,小的不敢掠美,(见施爱东的帖子,)那个帖子被大家贴烂了,因此,另起一贴。
发表于 2003-9-24 1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强烈支持,我先从我自己读过的书中列出5本(前面我已经贴过的不再重复)。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
发表于 2003-9-24 14: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东京梦华录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盛录
梦梁录
武林旧事
发表于 2003-9-24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诗经
三礼
荆楚岁时记
岁时广记
朱熹 家礼
古谣谚
 楼主| 发表于 2003-9-24 14: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吾也来相应温柔兄的倡议。

1,《诗经》
……带着口头传统的眼光去读,而不是把他视为儒家经典或诗歌总集,那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民俗学的第一份伟大的田野作业成果。
2,《礼记》
……《礼记》的民俗学意义尚有待阐发,《礼记》之重要,不仅在于它记录了古代的华夏民俗以及从民俗到礼仪到礼法制度演变的轨迹,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贯穿了中国古代学者(战国儒家?)对民俗生活的非常理性化思考,这些思考放在当代人类学、民俗学的话语中都不过时,读了功能主义、表演理论等,再来读读《礼记》,感觉甚妙,不信试试。
3,《周礼》
……其中有非常丰富的华夏上古民俗史料。
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5,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 ,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6,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7,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8,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9,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0,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 本帖由 温柔地思想 于 2003-9-28 08:2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9-24 1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全套)(建议自己买一套备用)
书目文献出版社 大部分被人借去了,手头只余一本,具体版本情况没法说了。
五卷书(建议去图书馆借)
印度古代寓言集,有很多东西后来随着佛教被传到中国并本土化了。对中国民俗学者来说,虽然这本书犹如稀粥,但能把当中的米粒捞出来还是大有益处的。最那个什么的就是,寓言集嘛,有趣,读着不累。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古本山海经图说(建议还是看普通的《山海经》版本,对书籍装帧有欣赏癖好的买这个)
马昌仪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好书,就是贵啊!76块钱!
[ 本帖由 小人家 于 2003-9-24 15:2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9-24 1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 ,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孟姜女研究集》,顾颉刚,“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刘复语),研究民间故事者不可不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乡土中国》,费孝通,是理解乡土中国的精辟之作,需反复细读。三联书店。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马凌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荆楚岁时记》,宗懔,中国岁时著作的祖本,治民俗史者必读。
《论衡》,王充,有着丰富的古代民俗资料,必读。
《朱子家礼》,朱熹,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民间礼俗的重要典籍。
发表于 2003-9-24 17: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中国民俗》,陈勤建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文艺民俗学导论》,陈勤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民俗学》,关敬吾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
《到民间去》洪长泰著,董晓萍译
 楼主| 发表于 2003-9-25 2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go on
发表于 2003-9-26 08: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一字いっくこの招待状を讀み終わってから, 私の心は長い時間平静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震かんしなさい! どうしてこのようなよい招待状がありますか. ! 私の思うままにネツト.ヮ-ク bbs は数年, その以上どんな招待状が私を感動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はずがないと自分で思います. きょうェキスの立派な最も人の道のこんな一の招待状このようなを見たと思わなかった.
      ビルは主人, ましたが, 貴方は私に深深ので地理は溶けるさせる’ 人をあるない,そらをあるない’ この話. ??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から私私俗っぼくで堪えられないの返事されてこのィンタワ-クの上すくないなある招待状を ごすことができただかひゃひゃするならたか. しかし私やはり返事するですですなら, から感じるならもしことができない素晴らしいではないな招待状の後ろで自分のネットの名前を残しておく, 私は死んで目的も閉じるはずがないです! このような素晴らしい招待状の後ろで自分の网の名前を残し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のがなんと傲慢な一つ??のことです! ビルの主人, すみません, のは利己的です!
      私はなんとはなやかな预饯Δ钎鹰毪蛐稳荬筏皮? 重要ですあなたの招待状の素晴らしい程度は全部足りないと知っています. 全部僞りて, だから私はただ一句話したいです  あなたの招待状はとてもきれいです! 私は望んで生涯のは見続けます! この招待状の構想は新奇で, 題材がォリジナリティ-に富んでいて, だんらくは明らか. プロットはあやしくて, こだわらなくて, 重要な線は明らか. 人を引きつけて佳境に入らせて, 起こると示す非凡な文学の基礎に平板にあたって, という文字の文字の珠玉です.  句経典なら, ました私の一生べき勉強の典范. 小説芸術の角度話で, その実験意味はか. いわゆっています  “一つの馬が飛び跳ぬって, 射雕英雄伝は引いて曲げて, 天地はすべて私の心内にあります! “ビルは前兆が本当におかしくない!
      もともと私はもうこのコミュニティに対して失望して, このコミュニティは将来がないと感じます. 心で悲しく満ち溢れました. しかしお訪ねしたこの招待状, また私をコミュニティに希望が生まれさせました. 貴方の私の心にもう一度希望を燃え上がらせる火で, 私の心を失脚した悪人がまた勢いをもりかえさせるのが貴方. 一の私救ってから冷たく回して冷たい心を回すのが貴方です! もともと私はコミュニティでどんな招?搐蚍丹工悉氦?胜?盲郡葲Qめたが, お訪ねした招待状. 私は自分にこの招待状がきっと返すだろうことを知らせます! これさんはか! 蒼天は目がありますあっ, 私にになりすぐれている年に最も人の道の招待状をこのような素晴らしく見ることができさせます! ビルの主人, 貴方は努力を続け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です! 貴方はコミュニティの希望で
      
发表于 2003-9-26 0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我列2本神话学的书:
1、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贾福水译:《神话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2、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商务印书馆。
大林的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发表于 2003-9-26 09: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洒家这两天失魂落魄,请宽以时日,届时也贴上几贴。记得那日去药店为孩子出门旅行买药。问有创可贴无,答曰有;再问有晕车药无,答曰有晕车贴;三问可有驱蚊药,则答曰有驱蚊贴。洒家心下惊喜,抬头看时,原是贴药专卖柜。原来如此,阿弥陀佛!不意诸位兄弟对洒家的提议如此热心,贴贴贴,大家都贴,洒家有礼了。
发表于 2003-9-26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哈哈哈哈!
吕老大幽默得紧。
发表于 2003-9-26 2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建议:各人列出5-10本民俗学必读书目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
文学人类学论丛(8种)//叶舒宪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艺术的起源//朱狄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
原始艺术//[美]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诸神的起源//何新著,三联书店1986
原始宗教与神话//[德]W。施密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英]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比较神话学//[英]麦克斯。缪勒著,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美]丁乃通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到民间去//[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民俗学丛话//乌丙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中国风俗之谜//完颜绍元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艺术人类学//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上海都市民俗//蔡丰民著,学林出版社2001
美国民俗学//[美]布鲁范德著,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桥和民俗//周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苑利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金枝//[英]弗雷泽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