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9|回复: 9

北师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缔造者:钟敬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8: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东汕尾海丰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
  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1922年毕业于海丰县陆安师范。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学做白话诗。毕业后在家乡一带教小学,20年代中期到广州岭南大学国文系工作并学习 。
  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先在家乡小学教书时,就酷爱民间文学,开始搜集、整理民间传说等。后到广州岭南大学半工半读,就着手整理了《粤风》专集。
  1928年秋到杭州。先在一所高级商校教国文,后转至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任讲师。此时除继续研究民间文学发表论文及译著外,热心于散文、小品的创作,在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期间,积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文艺创作。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山散记》,新诗集《滨海的二月》,文艺短篇集《柳花集》,写了《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中国地方传说》等学术论文,并与人合创了中国民俗学会,编印了《民间》、《民俗学集镌》等刊物和丛书 。
  193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研究院学习,并继续民间文学研究,在当地《民族学研究》、《民俗学》和国内的《艺风》发表论文。
  1936年夏回杭州,从事教育和研究上作。后到桂林,在迁至桂林的无锡教育学院任教。不久赴广州,到粤北战地考察后,写了《抗日的民间老英雄》等数篇报告文学、散文。 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在广东四战区政治部任视察专员 ;与何家槐共创立了中国全国文艺抗战协会曲江分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写了报告文学集《良口之战》;中山大学由云南迁粤北坪石,他被聘为副教授,后为教授。
  1941年到中山大学文学院任教,至1947年夏,因“左”倾思想被中大当局解聘。旋转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被选为中国文学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这一期间,他写了一大批学术论文和写了纪念彭湃、冼星海、郁达夫、朱自清的文章,出版了新诗集《未来的春》,还主编了《方言文学》文集。
  1949年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候补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不久就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教授。他一如既往致力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他深入生活,涉足兄弟民族地区,写了《西北纪游诗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民谣中所表现的有觉意识》和有关鲁迅研究等一批学术论文,还有《一声春雷》、《碧云寺秋色》等散文20多篇,撰写了《近代民间文学史略》,翻译了日本学者增田涉《鲁迅的印象》一书。
  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民俗学大旗的学者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字“三大干流”的概念,较早地把民俗学现象看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的学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善于进行理论构架的人。
发表于 2010-1-11 2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先生是北师大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缔造者,也是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希望有更多的他晚年的一些民俗学思想的介绍。这对于我们当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是很有指导意义和参考意义的。
发表于 2010-1-12 14: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念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5: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说春节(萧放整理)

钟敬文(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春节要到了,大家又在谈论春节的话题,今年的春节不同寻常,千禧年与龙年难得聚首。实际上千禧年是西方文化的观念,但人们将千禧年与龙年并举,至少反映着这样一个文化现实,那就是当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外来文化大举进入的时候,我们文化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汲取有益的外来文化滋养的同时,也要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否则,我们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子孙后代。春节是民族文化的聚焦,民众的心理、情感、以及审美意识都展现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中,对春节这样的民族节日,我们要慎重对待,对有些不合时宜的节俗成分要淘汰掉,好的自然要保留,让它继续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淘汰与保留的问题上,要非常之小心,不能简单行事。如禁放鞭炮问题,炮竹起源于宗教巫术,但几千年来,它同中国人的生活、感情融铸在一起,我们应该有改良的措施,加以适当的限制,如降低鞭炮的威力,减少伤人的危险,限定燃放的时间与场所等。总之,在引导文化发展的时候,要尊重民众的感情与习惯,不要随随便便地禁止它;对于那些富有生活情趣、有益心智、有益于人际交往的节日娱乐、节日礼仪应该有意识予以传承。
春节是海内外华人共享的民俗节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过了九十七个春节,每到春节,我都要回忆儿时生活,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情感,这种特有的民族情感,只有在自己的民族节日中,才能充分体验得到。我爱过春节,希望今年的春节更红火更热闹。
(2000年,本文曾发表于《光明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先生最后的语录之一(首次发表)

2001.12.15

地点:北京友谊医院钟先生病房。
记录人:萧放
钟敬文:
(谈到当年他和女友准备去德国时)我要是去德国,规格不一样。留在中国与中国民族、革命连在一起。要是去德国,也就是一个规矩的学者,与在中国打滚不同,学术性格不同,对西方学术既有接纳,也有抗击,不卑不亢,有自己的立场、抱负,才有作为。民俗学,洋鬼子来搞,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可来帮帮忙,但不能代替我们。我们也不能依靠它。
(说到20世纪20年代末中山大学钟被开除的打击时)中山大学开除的打击是很大的,刘大白是教育局的秘书长,他叫我去,我第一次离开广东,写海行日记时,心情很不好。杭州究竟是文化古都,它同上海近,寄钱买书,两星期有来往,书也不贵,有刘大白、钱南扬等同志。
人生要有自己的志向,保持好的劲头,也有机遇,刘大白对我去杭州有利,外在条件没有也不行。
作科学家要有一定的认真。
作文章要卖力,但不能让人看出你很卖力。用力,不要让人看出来,否则不能算高境界。你的文章要注意(针对记录人)。作文章一生的事,走了许多弯路。三、四十年代,文章按语法,所以疙疙瘩瘩。文章要流畅,科学文章准确,词藻看人天分,更精确、醒眼,要磨炼。手常练,检查,读好文章。
资料第一,理论要看到长处短处。涂尔干《宗教基本形式》应该读。我在日本读过,还思念它,所以在书店看到新卖的,我又买了一本。读一本名著,要看到长处和短处,是很受用的。你作时空观研究自己摸的,如自己种的果子吃起来特别香。基础有了,思想成熟程度,这20年重要至少你要出三本书。假如我活不到现在,很多方面不成熟。我们的研究以口承为主,碑文不是主要的。联系就是科学,知识是散的,关键要联系。


陶阳、黄泊沧、段宝林来看钟老,钟老说了下面一段话:
这次评奖(指首届山花奖学术著作奖——萧放注)说明了我们学科的成熟。
柳田是世界的学者,我比不上他。我们80年的民俗学历史,还没有产生一个柳田那样的大学者。我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们是小弟弟,柳田有民族思想,研究大和民族,感到欧美文化的压力。强调本国的文化,有民族主体的。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一个民族要在世界生存,最重要的是要有精神寄托,精神就是文化。世界各地的华人有的不会讲中国话,但还要过中国传统节日,包饺子。有些东西不是轻易禁止得了的,比如,烟花没有损害,应该保护,在过年时听到鞭炮声,心情就不一样,它同我们民族的血肉联在一起。前几年有一个哈佛学生在檀香山三代了,祖父一定要她回来学汉文,在师大端盘子。民族不怕弱,根子要旺。同经济一样重要的是文化,丢掉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的根。季先生(指季羡林)我尊重他,因为他没有忘本,虽然季有时说得过了,但有真爱。季、张岱年和我几个老头子死脑壳。年轻时总觉得外国好,其实中国好的东西多。现在年轻人没有祖宗观念。学问要有主体性,要为自己服务。我这种观念越老越强烈。做学问首先是为社会,做学问为自己,把自己看小了。前两三年民协编了一本故事选,编出来,没有他们的名字。(此句何指,是否说编故事的人没有保留记录人的名字,萧当时未详记,参考相关录音)
最近同冯骥才说,拜托三个刊物保留一个(指恢复《民间文化论坛》,钟老病重住院,仍然念念不忘。)。
发表于 2010-1-14 2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萧放 于 2010-1-14 16:07 发表
2001.12.15

地点:北京友谊医院钟先生病房。
记录人:萧放
钟敬文:
(谈到当年他和女友准备去德国时)我要是去德国,规格不一样。留在中国与中国民族、革命连在一起。要是去德国,也就是一个规矩的学者,与在 ...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0-1-14 20: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张岱年和我几个老头子死脑壳。年轻时总觉得外国好,其实中国好的东西多。现在年轻人没有祖宗观念。学问要有主体性,要为自己服务。我这种观念越老越强烈。做学问首先是为社会,做学问为自己,把自己看小了.......

受教育了,感触很深。民俗学为社会,这是该学问的第一要义。
发表于 2010-1-14 2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萧老师的记录,愈发感受到钟老的伟大~~
发表于 2010-1-14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的话简明易懂,却又值得深思学习。
发表于 2010-1-19 2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主义一直是民俗学的理想与追求,很受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8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