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6|回复: 1

最后的乡土--世纪之交的汉语词义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7 2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的乡土--世纪之交的汉语词义变迁

--------------------------------------------------------------------------------
发表时间:2003-5-19 10:27:59 来源:《东方》
作者:向天歌  点击 23 次

引   子

      作为一个从麦田中走出来的少年,一个以汉语为术业的学子,我曾经是一个虔诚的歌唱者。我热烈而自信地讴歌我经历过的一切:大地,故乡,人民,耕耘,收获,守望……我以为,由这些汉语词汇构筑起来的图景是美好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有福的。因为他的心中有爱--勤劳、朴实的人民;有依恋和向往--故乡与田园;有欢乐和希望--耕耘、收获、健康的生活。人民,在大地上劳作,收获,生活,构成了当代国人生存的深刻背景,也是我歌唱的无尽源泉。
     
      但是,后来我悲哀地发现,这些词语已不再能让人产生共鸣,我的歌唱已少有任何聆听者和应和者。我似乎操作着一种怪异的语言,自说自话,喃喃自语。
     
      这些词语的含义正在改变。这一两年,当我试图寻觅记忆中与这些词语对应着的风景,一次次穿越父辈们悉心耕作过的田园,无论是公路两旁孤零零的村庄,还是田野上丛生的杂草,都像麦芒一样刺痛了我的双眼。
     
      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伴随着这种嬗变,我们即将面对的,是言说的尴尬和歌唱的清冷,我们不再确定自己在说些什么;我们正在失去的,是无数历史话语积累起来的一个古老民族心灵深处的梦想,我们忘记了自己到底期待着什么。

乡   村

      乡村建基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它是"故乡",是"家乡",是"衣锦"荣归的地方。我注意到,港澳同胞返回内地的证件,叫做"回乡证";城市中新建的高档住宅楼,仍愿意以"村""庄"为名。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人来说,乡村寄托着心中最深厚的情感,他可以认为,乡村是一处隐秘的花园,保存着一切美好的东西。
     
      现在,乡村沦陷了。在城市高楼的阴影下,乡村失去了往日的从容与自信。各种有关城市的传言,像风一样弥漫在村庄的上空,打破了他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安宁。大众传媒和主流话语的大肆鼓吹,使城市堂而皇之地成了进步的代名词和幸福的所在;而乡村,在城市随着高楼浮进天空的时候,仿佛也陷入了自卑与沉沦的深渊。
     
      这样,泥土的气息不再芬芳。没有人愿意照看庄稼。没有男人们抽着汗烟,骄傲地漫步在稻田中央。老人依然坐在阳光下,但神态不再幸福和安详。
     
      乡村也丧失了迷人的风景。在人们的目光中,摇曳的麦浪和金黄的稻田不再是一道动人的风景。飞鸟和野兽已经远走,蛙声与鸟鸣日渐稀少,河流变得浑浊而干涸。我看到,乡村的孩子,甚至难以找到一片游戏的树林。
     
      乡村失去了它的灵魂和财宝,内容和形式,一无所有,赤裸在大地上。对很多人来说,"故乡"这个词语已经死亡。     


粮   食

      粮食的被冷落,"粮食"作为一个褒义词的词性的衰退,是一个惨痛的事实。
     
      当人们望着满仓的粮食,他的心中充盈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忧心忡忡,满腹怨言。新打出的粮食无人理睬,一年的辛勤劳作遭到蔑视;粮食不值钱,成堆的稻麦换不来生活的必需品,那丰收还有什么意义?
     
      在汉语的语汇中,"粮食"曾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名词。麦子和稻谷的金黄,曾经孕育了我们对未来的梦想。孩子们指望粮食换来玩具和新衣。富裕的农民以囤积余粮为荣。粮食是一切财富的度量衡和价值的标尺。我们习惯了将知识称作"精神食粮",不少人仍以浪费并不值钱的粮食,包括粮食的制品(如酒)为羞耻。粮食、收获、成熟……都是振奋人心的褒义词。
     
      现在,这些词语原有的词性正在消解,词义的基础--作为本源的稻谷、麦子、玉米、高粱等的价值--已经动摇。人民对粮食不抱希望,耕耘、劳作得不到尊重,那么,沉积在汉语言中对于美好事物的记忆,以粮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传统的观念和品格,也将无处留存。


人   民

      在今天的汉语表述中,"人民"一词仍具有特定的含义。人民是"生活"的真正主语,是"热爱"的最可靠的宾词。"人民"被我们从内心深处满怀敬仰地呼唤而出,是一群可以无条件信赖的人群。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民"。我想,"人民"应具有这些含义:
     
      一、 人民扎根于大地之上,与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有"根"的一群;
     
      二、 人民在大地上辛勤劳作。正是辛勤赋予劳动以意义,不投入情,不寄寓希望的薪酬式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
     
      三、 人民在大地种植的不仅是庄稼,更是一种品格。人民弯腰劳作的姿态,是一种谦逊、虔诚的姿态;
     
      四、 即使在颠沛流离之中,人民也牵挂着庄稼的成长和四季的更替(同先辈们一样),保持着善良、坚贞的品格和生命的尊严。
     
      现在,人民背离井离乡,像潮水般地涌进城市。
     
      人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很快发现,这里并非一个黄金之地。当他仅仅为了一日三餐--而非梦想中的财富--忍受肉体的困顿和心灵的屈辱时,他的人生、信仰就破碎了。
     
      我无法保证在这种远离家园、无"根"的生活中,人民还能将原先的品性保持多久。很多人改头换面,成为流民。在这场生存的竞赛中,只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没有人民。
     
      我担心,当"人民"像大海边的沙洲,不断被海浪冲刷、侵蚀,逐渐消失时,我们有关"爱"的倾述,将成为语焉不详的喃喃自语,甚至是面向苍天的无力的呼喊。"爱"蜕变成一个不及物动词。


苦  难

     一提到这个词,就让人感到内心的焦灼。在它的面前,我们不得不收起充满欲望和矫情的心。
     
      苦难的魅力在于,它时刻让你倾注于生活本身(不是表面的、浮华的东西),聆听命运的心跳与呼吸;它使一个离家远行的儿子,总是在夜梦中为它牵肠挂肚,最后满腔热泪地回到父母的身边。
     
      苦难总是与人民为伴。不必追问为什么。贫困是苦难的核心内容。苦难教会人民同情和爱,勤劳与善良。这种本质性的东西,与在教育和传媒宣传中学到的行为规范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对比,两者在对待一个遭遇不幸者的同情和关怀,哪一种更加牢固,更加发自内心、不含任何表演的成份。
     
      在我的学生时代,苦难是一个人奋斗、前进的理由。家境贫寒的孩子更加努力,品性更加谦和、纯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苦出身的孩子会更有出息,更踏实可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虽不会为此感到骄傲,但绝对不会视之为羞耻。
     
       现在,苦难与恶习连在一起:失学、偷盗、吸毒、堕落。贫寒者不仅失去了借贷的信用,也失去了人格的保证。人们习惯性地将犯罪、丑恶以及不循规蹈矩的反叛归结为家境的贫困,对一个贫困者,包括沦落到城市的农民心存戒意。一个贫困的孩子几乎没有未来。


田   园

      "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千五百年前,诗人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追问。千百年来,这样的追问一直停留在人们的耳边。
     
      千百年来,拥有一块或大或小的属于自己的田园,曾是无数中国人一生的追求。田园上生长着一个朴实民族的光荣和梦想。但现在,田园成为遗弃甚至诅咒的对象。人民纷纷离家出走,即使留在家乡,也无心伺候。
     
      在陶渊明的时代,荒芜的只是他自家的田园,他因为做官而不能悉心照料;但现在,所有的田园都面临着荒芜的危险。
     
      "田园"甚至在人们的口头上也已经荒芜。早些年流行过的所谓田园牧歌的理想,尽管大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调侃,现在也似乎让人羞于启齿。
     
      对于田园,不仅需要体力上的劳作,让庄稼生长,更需要心灵的期盼与守候。需要坐在田埂上,等待庄稼的成熟,需要面对金黄的稻谷,脸上浮起灿烂的笑容。否则,杂草仍将迅速生长,田园仍将荒芜。
     
      田园不仅提供物质的粮食,也为人类提供了栖居之所,提供一道风景,一种品格和生活的方式,它也是人的精神家园。如果田园上长满了杂草,人类的心灵也将荒芜。

             选自《东方》2002-11期

发表于 2003-10-9 2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最后的乡土--世纪之交的汉语词义变迁

这是一种充满激情的思考,一种诗意的宣讲,从文中,能够看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其思索的切入角度和表达的方式,都颇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过,对于其中流露的某种过于悲伤的情调,比如,对于“理想化”的“乡村”、“田园”等遭遇现代困境之后萎缩、消亡的哀叹,我们却可以有不同的回答。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有真正纯粹的“乡村”和“田园”,那种浪漫的、温馨的、诗意的美好园地,实际上只存在于诗人的笔下,存在于疲于奔命的旅人的想象当中,所谓“近乡情怯”,其中大概也透露了对于现实与想象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距离的担忧。也就是说,想象的参与,让语词的所指与能指之间产生了距离,而且由于想象对能指的强力支配,使得这个距离无限扩大,最终导致了我们在突然觉察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之后的巨大幻灭和绝望感。吕微兄说,没有故乡,可以想象嘛!这话正道出了我们这里要说的一个根本:现代化、工业化的急剧发展及其对传统乡土社会的蚕食等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而且需要我们警醒和严肃应对——这大概也是向文所要着重表达的意思——但乡土和故园,作为一种“理想”,它既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也不会就此消亡,而会永远存在于人心中,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9: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