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回复: 1

清明时节讨论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 2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 拥抱自然和春天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4-02 09:39  责任编辑: 老北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时间节点多由阴历系统决定,唯有清明节的时间节点是由阳历系统决定的。清明节俗,主要起于唐代每年冬至后三个半月左右的寒食连清明假日。清明前后,正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光宜人的大好时节,人们结束了寒冷冬季的蛰伏,纷纷走向自然,走向郊野,感怀先人,踏青扫墓,围席而坐,对酒当歌。清明节还有“踏青节”、“秋千节”、“插柳节”、“植树节”等美丽别名。2006年5月,清明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一个文化节日,一个拥抱自然的春天的节日,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也意味着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一个节日,一个拥抱自然的春天的节日。

中国的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出现极早,《尚书·尧典》已有记载。一年细分为二十四节气,则是秦汉之间的事。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清明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的节日。

竺可桢指出,西方国家早在公元前46年就已经有了系统的太阳历,所以,他们没有二十四节气的需要,而我们的旧历则主要以阴历(月亮历)为主,阴历与阳历在时间节点上不能重合,阴历系统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才有了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手段的需要。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以辅佐阴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后来成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寒冷季节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到了唐代,清明成了一个盛大的春天仪式。扫墓和踏青游春,几乎成为清明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必不可少的习俗。清明由“气”转“节”,历千百年而不衰。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至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寒食与清明的节假日已经增加到七天之多。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到自己名下,而且兼并了与寒食节相关的其他一些节庆活动。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将清明扫墓与踏青的不同文化主题融为一体,将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联系起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

有学者认为上巳节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古时以夏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称这一天“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为大洁”。上巳之时,青年男女在野外踏青嬉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实为古代中国之“情人节”。魏晋之后将上巳改在三月三日。至唐朝,赐宴曲江,禊饮踏青,亦是此意。可见,洗濯踏青、除垢迎新是几乎所有春天节日的共同特征。

元代以降,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大好春季只剩了一个清明节。所以说,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太一样,由于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因而也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节日时间比较固定地在格里高里(Gregory)历即现行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

清明从节气上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畅拂、草长莺飞,到处生机勃勃,正是大自然显露新生的上好时节,也是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日子。人类户外活动的原始意义在于顺应天时,以主动的姿态去顺应和促进时气的运行,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的纯阳之气,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催动生命的流转。这些活动大大地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清明。“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部分地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对祖先与先烈的追悼与祭祀是传统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祭祀先人仍为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故地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

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等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祭祀点,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聚,海内外华人总是能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而民间传说中的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则是典型的感恩故事,我们可以、也应该借助于这些节日故事,提倡感恩情怀,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

因为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最好,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人们常常阖家携带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亲近自然。远足踏青中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等习俗。在传统的清明习俗中,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相传民间新火的传递也是以柳条传送。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学校都曾利用清明扫墓之际,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系列感恩活动。盛世清明,是阳光的清明、春天的清明,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清明,也是大唐盛世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当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我们更应催护新生。《乐记》曰:“清明象天,是天德清明也。”欣逢盛世,我们更有理由张开双臂拥抱这春天的清明。(施爱东)
发表于 2010-4-4 14: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临近 广西超市卖冥纸等祭祀品引争议

2010年04月02日16:21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柳州4月2日电 (记者 周潇男)清明临近,清明祭祀用品市场非常活跃。广西柳州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也卖起了清明用品,此举在部分民众间引起争议。

一些网民认为,冥纸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风俗上多少有些忌讳,超市里卖这些东西,令人感觉怪怪的,超市不应该出售此类商品。还有一些网民认为,时近清明,冥纸等祭祀用品买起来并不方便,商家推出这样的便民服务无可厚非。

记者今日走访一些超市看到,除了各种冥纸,超市还售卖元宝香烛、纸质寿衣以及纸质的家电、“豪宅大礼包”等各类清明祭祀用品,与一般门店里摆卖的售价相同。这些特殊“商品”均有条形码标识,与其他商品无异。

在超市购物的一些市民表示,清明将至,虽然不喜欢这些物品,但作为时下的“必需品”,摆卖也无妨。

在此购物的一位阿婆说,超市里卖这些东西方便了顾客。譬如祭祖时,要买烤乳猪,还要买元宝香烛、冥纸等用品,(以往)必须跑好几个地方,现超市有这些祭礼用品出售,方便了不少。

该超市负责人表示,这些商品是应广大顾客的要求而专门推出的。由于近期不少顾客反映说,清明时节,在超市的生鲜区购买烤乳猪等祭祖用品的同时,希望一次性将其他祭祀用品也买完。于是超市应顾客要求进了一批冥纸等祭祀用品,市场反映还可以。

柳州市工商部门表示,清明用品虽然容易引起部分市民反感,但属于民俗用品的范畴,在超市出售,属正常经营范围,未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