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8|回复: 13

云南大学展示周之前辈篇:傅光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光宇,字雪生,男,中共产党员,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民间歌谣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楹联学会副会长。1934年1月23日午时生于四川省郫县西门外两路口乡下黄龙寺侧的农村里一个耕读世家,因中午雪霁日出,故取名光宇,号郫西鄙人。少年因家贫失学,十岁始入私塾。十三岁以同等学力考取郫县初中第一名,免交学费。解放后辍学务农。后考入成都市第二师范学校,1955年七月中师毕业,参加高考,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前身)文史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59年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2年辈安排到昆明商品检验局从事进出口农副产品检验。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1994年退休,定居丰宁小区,自号枫林散人。1999年6月发现患肝癌,手术后,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2000年11月肝癌复发,终因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10日12时55分逝世。享年67岁。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煞我也,一篇学术简介不知道怎么会审查不过,我已经很敏感的删掉些“敏感词了”,还是不行,只好用必杀技了————大家如若想了解傅光宇的学术活动和一楼删掉的若干字,请下载附件

傅光宇老师.doc

20 KB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给逝去的前辈点上一支蜡烛
candle.jpg
发表于 2010-4-5 11: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光宇,字雪生,男,中共产党员,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民间歌谣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云南楹联学会副会长。1934年1月23日午时生于四川省郫县西门外两路口乡下黄龙寺侧的农村里一个耕读世家,因中午雪霁日出,故取名光宇,号郫西鄙人。少年因家贫失学,十岁始入私塾。十三岁以同等学力考取郫县初中第一名,免交学费。解放后辍学务农。土改后考入成都市第二师范学校,1955年七月中师毕业,被保送参加高考,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前身)文史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59年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底文学所被撤销,转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 1968年12月赴弥勒东风农场。1970年5月4日作为“五七道路走全程”的战士,到弥勒县招纳公社杨柳冲村当“插队干部”。1972年辈安排到昆明商品检验局从事进出口农副产品检验。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1994年退休,定居丰宁小区,自号枫林散人。1999年6月发现患肝癌,手术后,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2000年11月肝癌复发,终因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10日12时55分逝世。享年67岁。



学术活动:

1958年9月到1959年7月,参加“搜集新民歌”运动,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学进行调查,并编写“文学史”及“文学概况”,整理作品及资料。

1959年7月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所从事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工作。

1961年年底到作协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工作。发表《从川剧<葫芦信>的改编谈起》,《“亮油柴”不容否定》,《关于<娥并与桑洛>的讨论》(傅光宇 刘延珊)

1961年至1962参加元江白族文学调查,进行白族社会历史资料和白族文人作品资料选编工作,选编白族文人作品两册。发表《对<娥并与桑洛>整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1963年发表《对<郎鲸布>整理的经验》

1979年9月调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任教。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著《哈尼族文学简介》

1980年发表《张叔盛览辨析》,《浅谈元江白族民歌》,《杨黼及其<山花碑>新探》,参著《元江白族文学简介》。

1981年参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哈尼族》,发表《热爱生活,献身人类的赞歌——读晓雪的<大黑天神>》,《火不燎原心不死,敢攀蜀道上青天——张子斋与鲁迅精神》。

1982年发表《白族民间故事》,《读白族是人马曜的<茈湖精舍诗初集>》等文章。
《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白蚩尼和百拍蒙》获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参与《略谈白族民歌中几种独特样式》获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省民间文学评奖委员会82.11.24)

1983年发表《白族文学史<修订版>》,《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参与搜集整理的《杜文秀的传说》获1979---1982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颁发1983.12)。

1984年发表《略论白族文人传说》,《试论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人类起源神话》,《民间文学界关于神话的一场争论》的文章,《盘古“垂死化身”神话探析》论文或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1984.11.30)

1985年发表《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合编《傣族民间故事选》

1986年发表《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

1987年发表赵辉壁《<读诗管见>序》注释,赵辉壁《<古香书屋诗钞>后叙》(节选)注释,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滇诗六十首(选十六首)》注释,《<娥并与桑洛>的人物刻划》,《哈尼族民歌格律试析》。《创世神话中“眼睛的象征”与“史前各文化阶段”》获“云南大学1984—198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1987.1.15)

1988年发表《大理千寻塔始建年代考》,《试析中国神话传说的“三元结构”》。

1989年发表《试论白族地方开辟神话的民族特色》,《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哈尼族迁徙史诗与古代社会》,《白族“海舌”神话与日本出云“浮岛”神话》,《从<勒俄特衣>看彝族古代社会结构》等文章。与张福三合著《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获“云南省高校1985—1987年度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1989.3)

1990年至1994年担任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1990年发表《奕车风情》,《谈为生者招魂夫人另一种仪式》,《略论南诏文学的文化环境》,《试析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原始物质”》,《<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杨升庵与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拉玛人的“佐”崇拜》,《论民生的产生和形成》,《奕车风情》。参加修订的《白族文学史》在首届(79到89年)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优秀著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1990.1.22)

1991年发表《苗族神话,史诗之雷公实即黄帝》,《饰齿拔牙的象征》,《略论南诏文学的崛起》,《民族音乐研究的曙光—喜读<哈尼哈吧初探>》,《读沈从文改写的佛经故事》,《由传说演变成神话的实例剖析》,《大黑天神神话由来辨》,《合成式神界结构—北欧神话与中古神话之比较》获1979—1989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人民政府1991.2)

1992年发表《<望夫云>与“望夫情节”—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喜读<民间诗律>与<中外民间诗律>》等文章,参编《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993年出版《创世之光》,合编《哈尼山乡风情录》,发表《三元——中国神话结构》,《民族精神的赞歌——读杨世光的“寻根”散文》,《望帝化杜鹃鸟与图腾崇拜》,《哈尼族奕车人锥栗树崇拜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以南诏文化为例》,彝族《撒歌唱种子,播舞蹈种子之歌》注释,彝族《洛贝<节选>》注释,哈尼族《哈尼人民会唱歌,跳舞,故事的由来》注释,德昂族《<达古达楞格莱标>序歌》注释。论文《<阿诗玛>难题较量探析》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3.7.7)

1994年退休。发表《东南亚文化论》,《<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晚清云南少数民族古典诗歌理论浅述》,《也谈<金仲和阿翘>及中越文化交流》。与何永福合著的《<望夫云>与“望夫”情节》获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人民政府94.11.15)

1995年发表《安阳王传说与中越古代文化联系》,《南诏与湄公河流域古国的关系》,《“难题求婚”故事与“天女婚配型”洪水遗民神话》,《“陷湖”传说之型式及其演化》,《诸葛亮南征传说及其在缅甸的流播》,《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三元——中国神话结构》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1995.4.27)。

1996年发表《<兰坪拉玛人文化研究>序》,《<召树屯>源流辨析》,《“蛋生人”神话,传说与故事》,《“额头生人”传说考释》,《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华古典诗词》。

1997年发表《<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泼水节传说源流》,《略论云南民族与东南亚文学的交流》。

1998年发表《尝试简论》,《尚左尚右辨析》,《试析白族文人传说的文化要素》,《时代要求与文化传统——以摩梭人为例》,《“女国”神话特殊妊娠方式探析》,《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

1999年参著《民族审美文化》,参编《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云南汉语民歌》,《“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日本“撞亥子”与中国哈尼族“打石头架”的异同及其他》。

2000年主编《白族歌手杨汉与白族大本曲艺术——杨汉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文集》,发表《“无支祁”的来历》。《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民间文艺类二等奖。(2000.12.21.)

2001年发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交流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中异同》,《方丘神话析解》,《巨鳌,魔蝎鱼创世在大理地区之演变》,《我的治学经历》。2001年3月31日在体质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笑对死神》。



李琳《傅光宇学术思想研究》2007.5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发表于 2010-4-5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先生英年早逝,为云大和民俗学感到惋惜!

将眉间尺附件改造一下,可以发表,以便大家直接学习。
发表于 2010-4-6 22: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高为了表示对你工作的支持,我又来打次酱油,期待以后多出好贴啊!再表达一下对傅先生的景仰 ,都是偶们学习的榜样啊
发表于 2010-7-13 11: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教师节,我们一群新进来的研究生到傅老师家探望师母。傅老师去世一年多,房间里仍留存着淡淡的悲伤。师母一讲起老师一生的励精治学、宵肝夜食,不计个人得失,冷暖自知……说到伤心处,不禁潸然泪下。在傅老师的书房中间的书桌上,堆满了先生的手稿,高达一尺多,都是钢笔字一丝不苟地写成的。师母说先生未了的一个心愿是这些都未能整理出来……
傅老师没有上过我们的课,但那次探访却成为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治学启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学典礼。后来看先生的文章,总有一种敬仰与感动沉淀其间。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在此,默默敬奠先生的在天之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