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7 0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研究成果】
一、毕业(学位)论文
1、《儒道思想与古代文学》(学士论文,1986,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灵感论与物感说的比较研究——关于其宗教原型、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初步探讨》(硕士论文,1989,昆明,云南大学)
3、《巳午七九: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博士论文,2002,天津,南开大学)
二、出版专著
1、《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37.4万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20万字,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
3、《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参编,主要撰稿人,撰写13篇,承担总字数15,6780,其中原文1,8905字,校注、品读13,7875字:句道兴《搜神记·田昆仑》、张说《梁四公记》、张荐《灵怪集·郭翰》、戴孚《广异记·汝阴人》、《广异记·安南猎者》、薛用弱《集异记·裴越客》、佚名《会昌解颐录·峡口道士》、皇甫氏《原化记·吴堪》、郑还古《博异志·李黄》、段成式《酉阳杂俎·长须国》、《酉阳杂俎·叶限》、张读《宣室志·李徵》、陆勋《集异记·崔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8月版,上下卷,李剑国主编)
4、《干将莫邪传说研究》(10万字,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出版,2009年7月)
三、发表论文
1、《屈赋的系统分析》(《江汉论坛》1985年第7期)
2、《中国古代的虹霓神和射日神》(以笔名“李茂荪”发表,《求索》1989年第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
3、《昆仑:鲧禹所造之大地》(《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4期,第12-20页;★1994年3月获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云南省青年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
4、《“水”的洗礼:洪水神话的洗罪功能》(收入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编、李子贤主编《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
5、《释“巫”》(《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第9-17页)
6、《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第101-109页;◆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2000年12月获云南省政府第五次(1996-1998)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生命树、不死药与巫的关系》(合作,《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73-77页)
8、《女鸟故事的民俗文化渊源》(《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第4-18页;★2004年12月获天津市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候人兮猗:望夫石母题的原型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2000年7月,天津;收入《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412-423页)
10、《寒食习俗与介子推传说考辨》(■中国俗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2002年9月,成都)
11、《前人对寒食习俗的解释及其内在矛盾》(《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5期,第39-44页)
12、《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塗山氏传说》(《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2期,第42-53页)
13、《重九登高》(《寻根》2003年第5期,第50-54页)
14、《寒食习俗源于求雨礼俗考》(《民俗学刊》第5辑,第101-119页,澳门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5、《“江妃二女”故事的民俗学阐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辑,第178-185页,巴蜀书社2004年9月版)
16、《炎帝与关公的历时性传承》(■2004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明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第156-178页,2004年10月,天津;收入《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580-600页;亦见《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30页)20000字
17、《〈海录碎事〉引〈荆楚岁时记〉条目辨证》(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5辑,第250-25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8、《月令:中国文化的时空图式》(■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论文,第170-180页,2005年2月,北京;收入《节日文化论文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98-221页)18000字。
19、《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36-43页)
20、《〈老子〉“受垢忍辱”思想及相关文本的讨论》(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第6辑,第79-8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收入《沧海求珠——张文勋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纪念文集》,施惟达、段炳昌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393-401页。9000字)
21、《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2期,第29-38页。13500字)
22、《弃老型故事及其佤族异文研究》(■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6年8月8日-15日,云南思茅)(收入《文化·宗教·民俗: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杜巍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48-267页)
23、《〈荆楚岁时记〉“人日”文本辨证》(■第二届东岳论坛会议论文,收入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66-77页。10700字)
24、《弃老型故事的类别和文化内涵》(《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35-40页。13800字)
25、《晋唐小说螺女故事考论》(《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第41-50页。15400字)(◆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155-163页)(收入陈勤建主编《文艺民俗学论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22-140页)(★2009年7月获云南省政府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发〔2009〕124号)
26、《〈山海经〉文献性质综论》(第二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发言,2007年10月11日-14日,四川成都,《会议论文集》,第138-155页。21746字)
27、《〈荆楚岁时记〉岁首占候风俗的文献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25日,第18-23页。10000字)
28、《杵动天开:佤族〈司岗里〉神话与木鼓文化综论》,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发言,2008年4月27日-5月5日,云南临沧。
29、《弃老型故事及佤族异文研究》(收入《文化·宗教·民俗: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杜巍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48-267页。20664字)
30、《〈荆楚岁时记〉的撰述、文本及其文化背景》(载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新国学》第7卷,巴蜀书社2008年6月版,第41-56页。12000字)
31、《〈梁四公记〉的文本、史实与故事》(载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79-91页。19000字)
32、《〈山海经〉文献性质综论》(载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第5辑,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220-236页。22000字)
33、《莫一大王故事的文献考论》(载广西《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69-79页。20000字)(修改稿在俗文化与俗文学现代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办, 2009年6月27日,台湾台中市,见《会议论文》第58-73页;分会主持人。)
34、《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学术论文/报告系列〉7种评介》(载《东亚文献研究》第4辑,第185-198页,韩国忠州市,忠州大学校,2009年6月。13100字)。
四、评论:
1、《望断水天无尽处,返虚入浑意遽然——张文勋先生的治学之道》(合作,《云南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第92-97页)
2、《〈唐前志怪小说史〉的修订与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研究》(《光明日报》集团《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3日,第11版)
3、《中华书局版〈唐诗纪事校笺〉校对献疑》(以笔名“李茂荪”发表),载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9888&type=1010),首发 于2008年10月11日
五、杂著和教材
1、《民族审美文化》(撰写第二、五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07年10月重印)
2、《中西文化知识》(副主编,撰写两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全省重点统编教材)
3、《高校应用文写作》(副主编,撰写一章,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4、《新编经济应用写作》(参编,撰写一章,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