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6|回复: 0

温州大学民俗学研究基地之——芙蓉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09: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链接:
民俗学促古村推广 芙蓉村成研究基地
2007年11月05日 12:00:00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晟) 日前,温州大学民俗学系师生37人前往永嘉县岩头镇芙蓉村进行研究考察,并在该村设立民俗学教学研究基地。这是我市第一个研究古村落的教学研究基地。
  芙蓉村属典型的楠溪江古村落,有较浓郁的宋元气息。村中建筑按照“七星八斗”布局,房屋形制别具一格,不少传统服饰、风俗在此留存,是古代民俗研究的一块瑰宝。据介绍,在芙蓉村设立教学研究基地进行长期定点研究,不但有助村落文化的整理形成村落史,还能较典型地认识楠溪江古村落的文化价值。



芙蓉村链接:
   乡土建筑是中国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楠溪江古村落群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而芙蓉村又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个缩影�?/P>

   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荚蓉村就位于楠溪江的中心景区岩头镇的南面, 31 省道西侧。该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三块高高耸立的悬岩,其石色白中透红,每当夕阳西下时,那三块悬岩就全倒映在村中的一个大水池中,看起来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芙蓉村因此而得名。

   芙蓉村始建于唐代末年,据明弘治丁已 (1497) 编的《陈氏宗谱》载:“我陈氏铁墓之后也。由颖川折居开封,历闽浙,唐季始迁永嘉之两源。茗岙者,钱塘慕官昭远公,而芙蓉之祖,则昭公五世孙 ( 拱公 ) ,迄今六百余年。”另有村民传说,唐末,有陈氏大妻,为避乱世从永嘉城北徙,沿楠溪江到深山坳里,至芙蓉峰下,只见此处:“前有腰带水,后仑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心。”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在此筑屋定居。

   南宋末年,元军南下,直入温州。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至正元年 (1341) 重建芙蓉村。全村现基本沿袭原有格局,仍保持有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

   芙蓉村整个面积约 14 . 3 公顷,相当于 200 多亩,拥有 500 多户人家,近 3000 人口,全村有设计周密的街巷网和沟渠网。据记载,元至正元年 (1341) ,十八世祖陈贵道邀请国师李时日规划重建村落,当时的村落布局运用风水堪舆中“象”的思想,按“七星八斗”的格局规则设计。所谓“七星八斗”:“七星”就是先在村中根据天上的星宿取七个点,然后以七点为出发点,左右延伸为街巷,使每个点都成为丁字街巷的交汇点;“八斗”是根据风水堪舆中的“象”选取八点,然后挖掘成水池 ( 俗称“水塘” ) 。再通过水渠 ( 沟 ) 将水引向水池,以“斗”储水,以“水”克火,能有效防止火灾,同时也便于村民取水、洗涤之用。

   芙蓉村落大体上为少坐西朝东,纵横各四百米左右,呈正方形的村寨古城,四周筑有寨墙,寨墙用蛮石砌成,具有防御功能。围绕寨墙,全村共开七处寨门,其形制各不相同,其中东门为芙蓉村正门,形制比较庄重,称作“车门”,又叫“溪门”。它始建于明初,是一座三开间,歇商式两层楼阁建筑,上层是敞轩,设有美人靠,下层明间设有台基,便于车马出入,过去有闸门,现已失。整座门楼建筑高 8 米,门宽 1. 9 米,建筑结构端庄秀丽、飞檐翘角,曲线柔美。古时候,此门既可登楼眺望敌情,具有高度的防御功能,又是观景赏美的处所。



   进入溪门不远,左边有一座高约 50 厘米,长宽各为 2 米的平台,叫做乐台。是举行仪典时供乐队用的,古时候,每逢节庆日,或迎接达官贵人,便有乐队在此吹吹打打。

宗祠

    楠溪江流域大都是血缘村落,即每村一姓氏,芙蓉村也不例外,是单一陈姓的古村落。血缘村落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就是宗祠。芙蓉村有大小宗祠共 18 座,其中规模最大、最为气派的宗祠就是陈氏大宗祠。它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陈氏大宗祠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陈氏大宗祠的主体建筑为七开间,两进建筑,正厅左右为宽敞的廊间,与享堂正对着的是宗祠中最为精美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

   宗祠的正厅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写有许多楹联。其中有一对柱上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的就是美蓉村的鼎盛文风和好风水之间的关系。

   宗祠是人们祭祀祖宗,议论宗族事务和教育后代的地方。宗祠里除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神主外,还藏有对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圣旨、祭器、祖先像、族谱等通常也收藏于此。

    三星祠,又名宗瑚宗祠,位于芙蓉村东南角,始建于明万历丁酉年 (1598) ,是陈氏第二十八世祖宗瑚公所建。它是―座四合院式的平房木构建筑,总占地面积 1728 平方米,平面布局工整对称,前厅与后祠面为七开间,两厢面为三开间,设前后道坦,梁架结构为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屋面成悬山顶,建筑用材粗壮,结构严密,梁架搭置自如,造型古朴简洁。

   芙蓉村跟楠溪江其他古村落一样,在建村之前先按风水学进行规划,先建好街巷、沟渠,然后建房子,所以该村目前仍有良好的街巷网和沟渠网。村内除几条主要街道外,小巷纵横,道路四通八达。芙蓉村有―条主街,叫如意街 ( 当地村民出叫长塘街 ) 。如意街东头连接东溪门,西头直对芙蓉峰,伸向村中心,全长 220 米,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面,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这显然是后入重新修建过,但从那经磨损而高低不平的青砖来看,很可能系明末清初时修的。如意街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这么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

   如意街中段的南面,有一长方形的水池,东西长 43 、南北宽 13 米,叫芙蓉池 ( 当地又叫做“长塘”,所以临池的街叫“长塘街” ) 。芙蓉池处于村的中心地带,也是“七星八斗”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斗”,每到晴天的傍晚,芙蓉峰的倒影就会出现在水池中央,宛如一朵粉红色的芙蓉花,分外美丽。芙蓉池除供村民们汲水、浣纱、洗涤、养鱼之外,还起着消防池的作用。令人叫绝的是芙蓉池中的芙蓉事。该亭就建在池中偏东的地方,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二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老人们聚集闲聊的好地方,尤其是夏、秋天的晚上,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热心好客的村民还会在此免费提供茶水、避暑药等。

书院

   隋唐以后,朝廷开始以科举取士,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度,大大地刺激了楠溪江文化,使楠溪江流域迅速出现一种亦耕亦读的耕读文化,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建筑就是书院,芙蓉村也不例外。据 < 永嘉县志 ) 记载:“ ( 芙蓉书院 ) 南宋时创建,位于岩头镇芙蓉村如意街南侧,延请宿儒名师主持。至此‘家重师懦,人尚礼教,弦诵之声,遍于闾里。”'当时的书院已被元军烧毁,现存的是明晚期重建的书院。它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 3 . 2 米宽, 6 . 4 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 9 米。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书院的南侧有三开间的山长住宅,宅前有一个宽约 12 、长约 50 米的大花园,园内修竹茂密,假山起伏,―条蜿蜒的石径和水溪从中而过,花园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所以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

   除了书院,村内的一些具有启蒙作用的初级学熟比比皆是。它们大都是一些在乡文人在家“设帐授徒”或一些大户人家请有才识的文人来家传教。像康熙年间建造的司马第大屋,它在外院左侧专门建个四合院做私塾,可惜在民国时被大火烧毁,现仅留下一堵漏空花墙。 由于芙蓉村历代重视文化,“以耕读为主”,所以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科甲簪缨、珠贯蝉联”文风之盛,文运之隆,实为罕见。

民居

   芙蓉村除礼制建筑和文教建筑之外,民居建筑也各有特色,现村中还留存有明清古民居三十余处,有代表性的有司马第大屋、将军府等。司马第大屋位于芙蓉村的西北角,建于清康熙年间,共 36 个整间,仿佛是由完全相同的三幢二进四合院组成,沿中轴线人内,分别是照壁、大门、庭院、厅堂。厅堂分主次,主庭居前,每个厅堂辟一小庭分幅,大屋结构采用传统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屋面为悬山顶,所用木料考究,以梓木为主,显得凝重坚实,很少使用油漆,以表露木质特有的纹理自然美,装饰艺术精美,像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石雕,及梁枋、雀替、椽头、门窗格扇上木雕,都有干刻万镂传神之作。司马第大屋第一进的院墙和牌楼均毁于二战时期,并一直未能恢复,只留下残破的空斗墙和精美的砖漏花窗供人联想昔日的辉煌。

   司马第的南面还有一座老屋,村民称之为“将军屋”。该屋建于清道光年间,取名将军屋是因此屋是国民党第五军少将参谋长陈毓秀的故居。将军屋四面高墙,庭院较大,全由卵石铺砌。主建筑是一座规模宏敞的三合院式建筑,九间二横轩,前后二进,前横轩十间,后横轩六间,呈“ 甲 ”形,二层阁楼,重檐悬山屋顶,上覆灰色的鸳鸯瓦。整座建筑匠心别具,技艺精湛,镂空雕花,格窗工艺精致,檐廊上的南瓜垂柱使整座建筑空脱飘逸,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将军屋不仅建筑豪华气派,就连门台也精美无比,门台为重檐歇山式屋脊,饰有吻凤,砖雕细腻精致,门庭上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楹联:“礼门义路家规矩;智水仁山古画图。”横批是:“鸿禧燕贺”。

   芙蓉村现在还保存着七座寨门,南寨门也别具特色,这是一座楠溪江常见的石券门,全部用原石砌筑,非常厚重。寨墙下有水渠通过,水从西方来,这门外的水渠是村妇们洗衣、洗菜的好地方,田为这里的水流量大、水清,因此,一天到晚好不热闹,正对寨门的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谯亭,亭内供奉着天官 ( 尧 ) 、地官 ( 舜 ) 、水官 ( 禹 ) 的神像,所以人们称它为“三官亭”。亭内还设有美人靠供仁歇息,尤其是遇到下雨时,可供洗衣的妇女和跟在身边的孩子们避雨,轻盈小巧而具有人情味的谯亭与粗犷厚重的寨墙、南门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充分流露出楠溪江建筑的特色。

   芙蓉村人由于崇尚礼教、家重师儒、民情淳朴、耕读风盛,据《芙蓉陈氏宗谱》记载,历代考中进士、举人、生员的有 34 名,仅南宋晚期在临安做京官的就有 18 人,世称“十八金带”。陈虞之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

   陈虞之 (1225-1278) ,字云翁、号止所,芙蓉村人。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寒,由于勤耕苦读,于南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 登进士第,善画、工墨竹。历任扬州府学教授、淮东帅干、两浙漕干、刑工二部架阁文字、广王府记室参军、秘书省和国史院校勘等职。宋景炎元年 (1276) 二月,元军攻陷临安,南宋恭帝赵显被俘,元兵长驱而下,进犯温州。为响应右丞相文王祥号召抗元,陈虞之率领族人乡众千余人赶赴温州抗元,但因敌众我寡,陈虞之率众边战边退,布楠溪江中下游的绿嶂 土羊 和九丈时,与元乓展开了激烈的鏖战,终习寡不敌众,一直退到家乡芙蓉村厚的芙蓉崖,坚守阵地,与元军持续抗战达三年之久。最后终因弹尽粮绝,陈虞之策马从千仞之高的南崖上跳下,以身殉国,族众余下七、八百人也紧随其后,全部跳崖牺牲,后人为纪念陈虞之的英雄事迹,将二房祠堂改为陈虞之纪念馆,供人参观瞻仰。

   芙蓉古村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个缩影,古村规划建筑融自然美、人工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了楠溪江古村落建造者们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独到的审美观念。在芙蓉古村,人们大体可以领会中国古代建村曾有的严谨综合规划。街巷网络、给排水系、居住建筑、教化建筑、礼制建筑和以水池与亭子为中心的公共休闲中心,交织组成一个完挂自足的“耕读”社会。它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楹联碑记,甚至村名、街名等都保存着古代文化印迹,贯通着中华民族干百年来的文化脉络。特别是芙蓉古村在当时就有规划,且有明确的规划思想,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芙蓉古村是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建筑艺术上的积淀,是南朝以来归隐士人这一独特社会阶层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审美情怀和生命心迹在现实生活中的物化与袒露,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到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教文化”的梗概。可以说,芙蓉古村是传统中国乡土建筑的瑰宝,是山水文化与建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无限默契。蕴含在古村布局建筑中的人文精神,可为当今建筑提示一个方向,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芙蓉村这个古村落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村史在研究我国入门迁徙史、宗族史、村镇建设史、历史地理学上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