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1|回复: 0

温州大学展示周之温州地方民俗文化篇——“百工之乡”(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22: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州造船民俗:

       渔船是海洋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型船桨表明,浙江沿海使用渔船约有70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温州沿海渔民造船同造房子一样隆重,且十分讲究。造船时,破木料要选良辰吉日,用畜、禽、鱼敬请神灵。竖船龙骨时要放鞭炮,并在龙骨高翘的接榫部位各嵌进一枚银元或铜钱,数绺红绿布条,意为降龙伏虎。排逢竖桅时由船员高呼吉利话,燃放鞭炮,形成声势以示祛邪。还要设酒宴,分糖果,称“顺风福”。宴后由造船师傅烧高烛,放鞭炮。随后,在鞭炮齐鸣,锣鼓声中,由几十名青壮年将渔船徐徐推入海中,叫“赴水”,谐音为“富庶”,以求吉利。船主站在船头,向送行人群抛赠馒头。
14487952_26847219.jpg
“船眼”故事:
           木质渔船有一对乌黑的“船眼”,安嵌在船头的左右两侧,呈扁平半球形。是选上好的樟木精制而成,择吉日装上船头,装船眼时先在鱼眼内壁各嵌一枚银元,渔船眼珠一律朝下,意谓能看清水中鱼虾,满载而归。造船师傅装船眼时,用钉三枚,不偏不倚,三锤定音,一气呵成。渔民在船头钉上“船眼”后,以红纸(布)覆盖,称封眼,待正式下水时揭去,称“启眼”。除选吉日良辰,还要烧一锅开水,水里泡上银元,称为银汤,用以浇淋船眼,称为“洗龙目”,并依次浇船头、船桅以求吉利。
           第一个传说是,鲁班在沙滩造船,海龙王派鲨鱼将军来捣乱。鲁班举斧削出一对扁形木块,涂上黑墨,又取出七寸铁钉,咣咣咣三下,顷刻使渔船长出“眼睛”,并对他说:“你若再捣乱就把你的眼睛挖出来装到船头”,鲨鱼将军赶紧逃命。从此渔船都装上船眼,遇见鲨鱼,渔民用斧头在船眼上敲打几下,鲨鱼便知趣而退。
      另外一个传说是,有一个渔夫救了海龙王的小公主,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海龙王赐了他一双能看到鱼群的神眼,于是他每次率渔民们出海都满载而归。贪心的财主几次想收买这个渔夫,都碰了壁,便派人将他杀害。当地民众为其筑坟建祠,并依照梦示用木块仿制了他的眼睛,安在船上,竟也有同样奇效,一直沿袭下来。
      还有一个传说,有个小女孩发现一怪鱼搁浅,还流着泪水,她赶紧把怪鱼放回大海。没想到,她用黏着怪鱼泪水的手一揉眼睛,马上就看清了海里的东西。此后渔民们带上她出海,船船满载。渔霸眼红把她抢去让她帮着捕鱼,女孩不从,抠出自己的慧眼,托人交给父亲嘱之装在船头。从此,装上眼睛的渔船照样能看清鱼虾。
2006-5-4-69780-42116.jpg
wb061115026.jpg
渔船发展:
           温州洞头望海楼二楼渔船模型厅展示有渔船发展史和海洋捕捞作业方式演变史,楼里展示的,有木质渔轮、钢质渔轮,还有为渔业生产服务的水产收购船、运输船。
            从古人“刳古为舟”,发明独木舟,到如今渔民们用上现代化钢质渔轮,渔区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识海洋,利用海洋,战胜海洋,保护海洋。渔船的不断发展,既是一部辉煌的船舶科技史,渔业进化史,更是一部渔区文明发展史。
          (1)第一阶段:独木舟。古人凿木成舟,成了最早的船。(这一部分,望海楼没有实物展示)
      (2)第二阶段:木板船。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在独木舟两侧加上船板,又在船体内增设横向支撑物,就成了初始状态的木板船。这是人类征服水域的一次大飞跃。望海楼里展示的舢板等属于这一阶段的船只。
     (3)第三阶段:木帆船。利用风力推动的木质船,最早出现于商代,是古代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岁月里,木帆船是渔民世代沿用的海洋捕捞工具。望海楼里展示的木质帆船,大多在洞头沿海使用过的,种类比较多。
     (4)第四阶段,机帆船。这是在木帆船基础上加上机动力驱动的船只。解放后,渔区渔业生产力得到解放。1955年,浙江机帆船捕鱼试验获得成功,逐步在全省推广。上世纪七十年代,洞头县实现了海洋捕捞机帆化。望海楼里展示的是几种不同船型的机帆船。
     (5)第五阶段,渔轮。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浙江一些渔民开始用上了渔轮(不过那时的渔轮,还是由木质船改过来的,属木质渔轮)。1981年洞头第一对钢质渔轮投入生产。至2000年,洞头县的远洋捕捞基本达到渔轮化。
p_large_TKcw_73f100027a492d11.jpg
p_large_ARNl_274e000129072d0d.jpg
渔船装饰:        
       温州各类传统的渔船特别注重装饰,其中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有:
        船头画:旧时木质渔船船舷两侧,一般用各种色彩油漆描绘冲腾浪花,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图案,象征着生活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后船后尾往往也是五颜六色,花团绵绣,凤凰牡丹,八仙八宝。渔船尾部左右两侧,还各画一条翘首生须,摆尾欲游的神鱼,满身血红,眼睛乌黑,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桅头旗:桅头旗是渔船的风向旗,渔民在旗杆上雕绘龙、凤、鳌的吉祥物形象。除风向旗外,渔船上还插有“蜈蚣旗”,红色、三角形,其镶边为波浪式布条,看似蜈蚣脚。以镶边颜色来别名次,镶黄边为冠,绿边次之,白边或蓝色分别居三、四名,渔民称为“举鬃悬旗”,是由渔民协会根据当年的产量和效益评比后发予的奖旗。
        船联对:温州渔区还有挂船对、写吉利条幅的船俗。船头左贴“龙头生金角”,右边为“虎口啧银牙”,横幅“独占鳌头”;船舱贴“九曲三江水,一网两船鱼”,横批“船到鱼起”;船尾贴“玉橹插进千里月,锦帆高挂一港风”,横幅为“顺风得利”。此外,大桅杆挂“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挂“二将军开路先锋”,三桅杆挂“三将军开凤挂角”;船头贴“船头压流”,船舱贴“万军主帅”,船尾贴“舵后生风”,条幅对联根据不同的词意,挂贴在船的相应部位。此外,在庆贺新船下水时也要贴吉祥船对。如:“万里乘风江海阔,千帆破浪沦溟开”、“无浪行千里,有风送万程”等。
       船菩萨:亦称船官老爷。古时,在每条渔船的后舱(称“圣常舱”)摆着一个精致的神龛,神龛内有一木刻的船官菩萨,两旁站有“顺风耳”、“千里眼”两小神仙,龛上方雕刻着祥云瑞色,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龛前放一只香炉,新船下海或渔汛出海都要用全鸡、全鸭、糕饼等隆重祭奠,捕得第一条大鱼,先供菩萨。船头菩萨有男有女,按作业形式分,大对,背对船一般供奉男菩萨,如关公、鲁班、孙悟空……女的有马祖、陈十四娘娘、顺风娘娘,舟山渔民还供奉的是位叫“木龙”的船官老爷。相传木龙是个打鱼小伙,因阿爹阿哥全部葬身鱼腹,木龙悲愤不已,到处寻找恶鲨,为亲人报仇。菩萨念其报仇心切,便施了法术,将他变成一只三道风篷的大船,大船与恶鲨较量,终获全胜,从此鲨鱼不敢靠近渔船。打鱼人仿照木龙所变的船样制造新船,还制个小菩萨,名曰“船关老爷”,放在后舱祭供,并代代相传。
NewsMedia_13999.jpg

[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0-4-28 23:4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