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4|回复: 16

长江大学展示周之“非遗进高校”——精彩活动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2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学生社团,举办活动最重要的宗旨就是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品味的提升。“非遗进高校” 是非遗社团成立之初就提出的行动理念。怎样把民间文化与校园文化做很好的结合?我们认为,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三大切合点,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必将以自己的行动 呼唤传统文化的校园回归,呼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呼唤家乡情感的深层表达。
    非遗保护说大了是全人类的事,说的不负责任是政府的事,说的好听一点是全国人民的事,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事。非遗保护如果不建立在民俗教育的基础上,终有一天会失去意义与动力。

    非遗进高校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行动层面的,把非遗作为一种展演活动搬上校园的舞台,把传承人请进大学课堂,把民间艺术传播到学生中去;另一层则是思想层面的,让大学生了解非遗,了解全球非遗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文学、艺术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把非遗纳入高校学生的学研范畴。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思想的,行动的,学术的综合作用,达到认识非遗,认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间文化,最后做到传承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5-11 22: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高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通讯员 汤波 记者 夏静 发布时间: 2007-12-16 08: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讯 近日,一场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演活动在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举办,拉开了湖北高校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帷幕。
  此次展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典型的荆楚文化风格,其中有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沙市鼓盆歌”,入选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安说鼓”、“监利秧田号子”、“滚灯”、“松滋说鼓子”、“挑担围鼓”、“荆河戏”、“石首跳三鼓”,入选湖北省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虾闹鲢”、“卸甲坪山歌”等。
  荆州市文化局局长佘新发介绍,流传于江汉平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乡土气息浓郁,利用鼓、钹、唢呐等民间乐器、表现力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民俗学价值和音乐研究价值。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沈光明教授认为,高校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进校园 马山民歌唱响长江大学(图)
【新闻来源】:荆州新闻网       

新闻提要:6月10日晚8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荆州马山民歌唱响长江大学东校区大礼堂,来自省内外的“非遗”保护专家们和长江大学学生一起观看了这场精彩的表演。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李凌云 通讯员史俊婷)6月10日晚8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荆州马山民歌唱响长江大学东校区大礼堂,来自省内外的“非遗”保护专家们和长江大学学生一起观看了这场精彩的表演。

    富有浓郁荆州民俗特色的《送竹米》、风趣幽默的《蛤蟆调》、悠扬欢快的卸甲坪山歌《山寨如今换新颜》、大气磅礴的《击缶之乐》……来自荆州市群众艺术馆的演员们,将一首首动人的民歌带给了大学生们。来自长大文学院的同学们也与民歌演唱者进行了交流,为大家演唱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十八湾水路到我家》、《土家女儿会》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歌曲。
    当晚,马山民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兆珍老人,还献唱了一曲淳朴婉转的《喇叭调》,并向大学生们呼吁:“民歌作为民间流传的文化艺术,世代口口相传,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并学习它,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存下来。”


    据悉,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在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长江大学的同时,荆州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传展板等,还将进入其他各大高校、部分社区巡回展出,让学生及普通市民了解这些文化精髓,让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 唐杰)

  (颇具民俗风味的舞蹈)
  (荆州民俗特色表演节目《送竹米》)
发表于 2010-5-12 19: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活动内容

家乡美食与文化
        3月13日,长江非遗学社在十三教c317举行了第一届美食文化节。虽然参加的仅仅是学社的部份会员们,但大家盛情极高,在华夏民族民间的文化与饮食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与兴趣,值得讚扬的是不同地区的会员代表纷纷展现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食品,从不同的饮食文化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开始趋於成熟了。   通过对家乡的瞭解,这一代人必须为文化付出,这是无条件的。自小在大山里长大,对大山里的山山水水、土石花草充满感情,纵然多年未归,但大山我依旧记得,没有什么可以使我忘记那里的一切。无论多少年,回到家乡,进入家门,那依然是那么熟悉,不像在外地那样。熟悉了家里的一切,这是在外地的另一个家所不可比及的,纵然住再怎么几年。也许只有老家算得上是真正的避风港。   阳春三月,柳叶吐绿,枝芽翻新,江边大堤的和睦春风洋洋洒洒,吹得人春心荡漾。那个伟大的张之洞,在荆州修建的800里荆江大堤今天终於让我看到另一段-------长江第一大堤(我是这样叫的)。江边除了正在努力生长的嫩芽小草之外,还有来自附近大学的学生们,他们是踏青者,或许一个班级,还有三三两两的小情侣们。大堤上餐馆並不多,但都是做一样的食品------鱼。这里的鱼庄整排整排的,建筑並不坚固,是农家乐的那种,很简单。   说到鱼,荆州的鱼糕最为出名。传说当年刘备为了解决两位夫人的不同饮食专门研究的,鱼糕融合了鱼肉和猪肉,吃起来既能感觉到鱼肉又能体味到猪肉的鲜美味道。至此,鱼糕流传下来,成为地方的特色食品之一。鱼糕不仅作为家里的重要菜,在使用时还有一定的讲究。一个饭桌上只有一道鱼糕,分量也是有限规定的,每人吃多少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是民俗。开始吃之前,长辈未说开始,谁也不能吃的。鱼糕在一定意义上代表著富贵吉祥。这是鱼米之乡荆州的一个简简单单的方面,其实在很多方面,家乡的饮食是不与这里相符合的。   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关键所在,其代表的意义非一时一地所能完全展现的。饮食规律反映地方的风俗习惯,反映地方的特色,从侧面把地方的文化不断表达、不断申述,只有民间的习俗文化才能代表这个地区的文化。而发达的城市并不能体现,这是由于现代化把城市文明销蚀殆尽,古代城市的繁荣文化在今天并不能找到了,一点点也没有。潮流带走了每个城市应该拥有的特色文明,那些市井歌谣,市井上说大书的人,民间技艺,等等诸如此类,非物质文化正在消失,一部份被有思想有心思的人从崖边抢回,当做宝贝一样的珍惜。而如今,先人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也正在被外来和工业商品文化所侵略和挤佔。也许,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研究和发现更多的潜在和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的高呼保护文化,这是最基本的。    饮食,简言之我们吃的喝的。文化即人化。有时我在琢磨,生活该是什么样的?饮食又该是怎样的呢?长江非遗学社此次的美食文化节,虽然是一次简单的关於饮食文化交流的小会,在各个方面都不太成熟,没有经验而言,也许只是一个比较低层面的活动,不带有学术研究,不带有文化比较性质,但可以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支持与愉悦,纵然我们没有意识去解释饮食背后的文化意义,或者说当时没有心思去做思考。但,我们基本从表层面瞭解关於他乡食品的製作过程,基本的潜意识的记住那些感兴趣的东西。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话,非遗学社的干部们应该对每一种技艺加以掌握,熟悉瞭解各个地区的文化,对每种民俗加以学习。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应该是每个人的事情。虽然学社与荆州的民间艺人有著很大的交往,两者交流甚多而广,但学习民间技艺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我们並不能把全国的技艺全部学到,每个地区的核心技艺需要地方的会员或者说每位同学去学习和传承,全民动员参与学习非物质文化遗產才是最佳的选择,学社给我们的只是启示,不是代替做大家的的活儿。    2005年,韩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际引起国人愤怒,中国的人民这时才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幸好是端午际,不是端午节。一个端午际,十个端午际呢?我们不能等到人家申请我们的遗產时才觉醒,我们是最应该首先找到非物质文化遗產的,別人在中国人前提起只能给我们以羞耻。歷史的故人会怪罪这一代代的人,怪罪我们没本事发觉自己的文化遗跡。难道我们打算做歷史的罪人吗?    这样说吧。非遗学社旨在“传承家乡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学社是在全球日益严峻的文化危机形势下而成立的,今年第一届家乡饮食文化节是顺应潮流和歷史使命而举办的,但是我们到会的人员並不多,为什么?难道说没带家乡特產或者说吃完了就不参加吗?这些理由是不成立的。美食与文化並非一定要有吃的东西才行,拥有一种对饮食文化的兴趣、眷恋和研究的心情才是关键所在,发现或者讲解、阐述、討论饮食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不断从这些美味佳餚里寻找一些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吃生鱼的习惯?而鱼的吃法在不同地区又各有不同,甚至有些地区不吃鱼。这就要瞭解原由,气候的原因,地域、水、地形等等因素。比如,武汉荆州一带的人常食鱼是武昌鱼(鯿鱼),十堰、襄樊、潜江一带的人常食鲤鱼、鰱鱼、汉江鱼,沿海的人喜欢吃海鱼、咸鱼。而西藏新疆地区吃鱼很少一方面与风俗有关,还与这些地区的歷史文化传统有关,不同民族的习惯都来自于生活,这也许就是差异。关於鱼仅仅是一个例子,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    美食文化节一方面展示了会员地区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导我们我接受和关注我们自己家里的文化差异。学社是一个基本的社团单位,他的能力是有限的组织活动並非有诺大的影响力,社团不是一个个大商家,也不是政府组织,他的经费主要来自会员的会费,而会费又会有多少呢?社团的活动经费只能靠自己,不来自于別的个人或组织,我们只能在社团內部做活动,给会员以课外的精神愉悦,找点儿事做,引领他们学习一些东西,引领他们去自觉。关注家乡文化遗產。美食节所开之意义其实就这多,每个社团有每个社团的特色,非遗在大学的社团中出现的最晚,这是为何?一些艺术性的社团早早成立,例如话剧社、笛簫协会、武术协会等在学校里是比较受青睞的,是大家熟知的。非遗学社是在一个巧合下產生的,虽然社会上非遗有点小热,但在长大还是新鲜的,不被人知的。我不止一次的听人说“非意识什么意思”,对此深表遗憾,既是对自己的工作的遗憾也是对这些学生的遗憾,为什么每天关注新闻却不知什么是非遗或者非物质文化遗產?在关注那些緋闻明星的时候是那么好奇,充满激情,而对於有品位的高雅的文化视而不见?关注他人有比关注自己有用吗?那些名人的家庭或者生活事我们有必要去探討和研究吗?到底是媒体在作祟还是受眾低级趣味的猎求呢?关键还在自己!    作为大学生,是要踏入社会的一群人,在閒暇之余何不参与文化的保护呢?如果我们这一代不知道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那我们的后代就更不可能知道。95后、00后的孩子们享受幸福的生活,享受来自父母赐予的基础,不像我们起码经受了八九十年代的艰苦日子,农村的孩子知道煤油灯如何用,他们知道没有点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他们可以体味艰苦岁月,而现在的后来者经不住挫折磨难,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將不会去瞭解过去的民俗,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民俗,只知道书本上是这样写的,民俗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的总称。下田做实验,参与调查看来是有点困难。    现在的各种文化充斥生活得片片面面,什么快餐文化、网络文化、逛街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那些民间的,来自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艺术表现无法在现实立足,没有扶持者,而掌握各种文化技艺的艺人们都已是高龄了,文化的继承者靠谁呢?他们或许在想,“待我百年后一起带入尘土”,那么社会將失去很多值得学习和继承的文化,真正的最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將会失去。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如何去保存这些东西,如何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代又一代……    非遗保护已经十分重要了,大学生不能仅仅学习书本上的死东西,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来,让民族的精神財富源远流长……
发表于 2010-5-12 1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美食文化节 照片

几张有代表性的

美食与文化

美食与文化
发表于 2010-5-12 1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美食文化节 照片

几张有代表的

美食与文化

美食与文化
发表于 2010-5-12 19: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美食文化节 照片

几张代表性的
2783.jpg
5780.jpg
发表于 2010-5-12 1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纪念活动 英雄林

今日我们种下的是英雄的记忆与精神;
今天我们栽下的是希望与智慧;
今天我们满怀心情;
今天我们获得永久的活力;

收获果实;
源于那一份真诚;
收获果实;
源于那一份希望;

珍重;
我的朋友;
珍重;
我的兄弟们;

待到后来;
非遗和你们一起;
和你们一起成长;
把记忆留给大家;
留给你我。
20100328_0a01bdecd476ababa93d5uaMbIHlcF9I.jpg
20100328_e322494b5d7ba2c5b9ff6yRq7W1mU69q.jpg
20100328_55acc4618d31e9055560kicCHfPJJb4i.jpg
20100328_26b8988ce2d76cf9829ey1XAGAyw421i.jpg
发表于 2010-5-12 1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纪念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网 作者 刘慧
2010年3月28日,三位英雄离开我们的第185天了。
刚好半年时间。

昨天在泮池边举行了换届仪式。
今天,也刚好是非遗社新干部上任第一天。

新一届策划经典:“春天为英雄歌唱”——大学生团体成年礼活动。

“英雄林”揭幕仪式,让我们又沐成人礼。

第一次是在送英雄的烛光晚会上。
第二次是在孙老师的成人礼课堂上。
这是第三次。在“英雄林”的揭幕仪式上。

今天,非遗社也种下了三棵树。以缅怀三位英雄。

一曰:非遗树。
一曰:智慧树。
一曰:希望树。

非遗树者,传承的是英雄们的精神。
智慧树者,延续的是英雄们的品格。
希望树者,意蕴的是非遗社的明天。


三棵树,呈一三角形。
象征者十九岁青年的一份决心!
当如三角形一样,
坚固不动摇!

记住今天这又一特殊的日子。

十九岁的青年,任重而道远。

又一岁,
非遗社,
当高唱《生命》之歌,
立志成人成才!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0-3-28 15:14 编辑 ]
[1].jpg
发表于 2010-5-12 19: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纪念活动

春天为英雄歌唱-----三·二八英雄林忆事

是谁
让我们从此坚强
是谁
让大地如此苍翠
是谁
让春天由此沸腾


是1024
是十九岁的青年
是我们心中神圣的梦想


如果还有眼泪
那一定不是悲伤
如果还有英雄
那一定不是远离
如果还有纪念
那一定不是警示
因为-----
在古都的南湖路边
从此
有一片亘古常青的树林
名叫
英雄林!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0-3-28 21:05 编辑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发表于 2010-5-12 1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问道武当 的帖子

大有忧国忧民之情啊!
发表于 2010-5-12 1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纪念活动

“英雄林”活动并非由我社策划,但我社积极参与了。3月28日上午9时许,在艺术学院门口,《荆州日报》、沙市冬泳队及长江大学,还有长江非遗社和其他社团,主要组成人员为09级艺术学院学生。此次活动旨在纪念10.24英雄大学生群体,宣扬英雄精神。英雄林纪念碑揭幕后,全部人员到学校门口两边植树。我社5名成员植树三棵,命名为“英雄树”“智慧树”“希望树”。活动表明了我社对英雄们的缅怀之情,展示了我社生机勃勃的活力,表明我社将有极大地发展空间,非遗工作定会越做越好。
发表于 2010-5-12 1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祭英雄

清明祭祀。4月5日上午9:00,我社组织干部前往沙市革命烈士陵园祭拜烈士。因为大多数人有事,所以参加人员不多。首先,我们祭拜烈士公墓,并献上鲜花。然后,参拜公墓两边的烈士墓。最后,合影留念。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节日之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10-5-12 19: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祭英雄

照片,合影纪念
02.jpg
03.jpg
04.jpg
发表于 2010-5-12 1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刘慧 的帖子

你这么快啊  热烈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