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3|回复: 9

长江大学展示周之交流篇——诗歌长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非遗学习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有一种情思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怀——诗情。

海德格尔曾热情呼喊“诗意的栖居”,而回想我们对民间文化的珍视,又何尝不是在寻求一种栖居的诗意呢?

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一首首诗歌,已经无法考证是在什么场景什么活动什么时间地点中创作的……

依稀记得是从华师之行,孙老师赠诗火凤团队那一次开始,各位师生之间,校际之间频频采用诗歌交流的方式。

课堂上,交流会上,论坛上,甚至卧铺车上,我们都曾收到老师温馨的鼓励。

特别是去年的年会期间,诗歌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美妙的夜晚,不仅各位同学与孙师写诗互励;而且我们还收到了民俗学会网的祝福,收到了田老师,柳老师真情洋溢的祝贺。

到底有多少首诗词在创作,在传承,我想已经不可数了,还希望慧子,倩儿们多多搜集,一并发到这里。就当是歌谣征集运动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世代长相续,
  事业今人接古人。
  千载东流河上水,
  波消浪涌迄于今。
                ──钟敬文《黄河游艇上有感》(《兰州吟卷》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度中国民俗学网高校论坛贡献奖
            颁奖辞


你从长江走来,青春是你永恒的脚步;
你从荆楚走来,厚重是你永不褪色的本色。
长江之畔,
荆楚大地,
屈子故里,
活跃着一群行吟的诗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们的诗句沉淀在母亲河的目光里,
他们的心跳吻合着大地脉膊的节拍。
他们是后来者,
但以太阳鸟的精神,
构筑着新版的精卫填海现实神话。
在2009年即将转身的时候,
我们铭刻、怀念、赞赏一个名字:
──长江大学!
                         中国民俗学会高校论坛推介委员会
                                 2009年12月25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老师创作

永远的感念---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答谢《中国民俗学会贺信》书
                                    小序
这是一群因为没有顾忌而大胆实践的本科大学生;
这是一群因为淡忘家乡而立志回归家园的远方游子;
这一天,2009年12月28日,他们却意外收到了来自我国最高水准的民俗学研究团体---中国民俗学会至高无上的嘉许与热情洋溢的贺信!
于是,我们想: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事件,每个人总有一些转折,让历史深刻铭记,让人们永远感念;而这封沉甸甸的镌刻了钟敬文先生名言的《中国民俗学会致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09年会贺信》,正是一个必将被历史珍藏的事件,正是一个必将寓示我们大学人生转折的美好记忆!
于是,我们想:
永远感念中国民俗学会吧,但一定不是一句空头的答谢辞!

               答谢诗
  《十九岁的青年》
         1
当2009以甲流的方式
包裹长大的校园
当2009以1024的方式
感动中国的灵魂
此刻
我们成长为十九岁的青年

当家乡已不再温馨
校园生活成了简单而轻狂的情人节
当老师已不再熟悉
浪漫学子成了孤单而冷漠的新人类
此刻
我们成长为十九岁的青年
           
来吧
亲爱的同学
让我们携手寻找一座圣殿
她是人类
她是家乡
她也是我们梦境中的自己
因为
我们是十九岁的青年
          2
您听
唐人的古琴又弹出美妙的天外之音
您看
楚人的祭祀又激起竞渡的祖先之舟
您饮
夏人的陶器又盛满生活的豪迈之酒
可是
我们并不知道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遗产

是呀
历史的延续将人类铸造
人类的记忆将历史重现
而生活
将永远饱经沧桑的嘀咕——
历史
断裂着
人类
淡忘着
前行的路啊
每一步
都那么现实那么未来
可是
我们始终在寻找
那无数个我们祖先的遗产
          3
一次偶然的会议
让世界记住
人类有多么丰厚的文化传统
人类有多么强盛的文化能量
而这些
恰好在当代的中国
被命名为
文化遗产
而这些
恰好在当代的中国
被存放在
古旧的博物馆

十九岁的青年来了
我们不相信
博物馆能容纳整个遗产的真实
我们不相信
巍巍华夏延绵不断的
只能存放在现实边上的古城之中

十九岁的青年来了
我们要记录
渗透在生活底层的一点一滴
我们要记录
表达在杰出艺人的一言一行
浓缩于僻远乡间的一人一物

这就是
十九岁的青年们
呤唱的一个句子:
传承家乡非遗,守护精神家园
这就是
北方圣殿的中国民俗学会
让我们起身致敬的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一收民俗学界前辈们的贺礼与祝词吧:
兴奋中! 热汗中

第一礼:诗礼
民俗论坛网官:英古阿格老师诗情勉励----


黄河冰冻的时候
长江依旧奔腾
当岁末寒冬肆虐的时候
你们依然热情
当天空雪花飘飘的时候
你们依然飞翔
你们是不死的太阳鸟
你们是冬天里的春天
你们是母亲河的骄子
         
总有一种感动在沉淀
总有一种情怀在升华
总有一种理想在坚定

长江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母亲是我们共有的名字
我们就是你们
    就是信仰
    就是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礼:神礼

彝族女神学者 巴莫老师神性勉励

这个冬日,大家都为长江学子的“在地行动”而感奋~~~

中国民俗学要培养Professional(专业的同时也是职业的)民俗学者应当从本科教育做起~~

孙正国老师和贵校的师生们数年来躬耕力行,团结协作,成绩斐然,在民俗学本科的教学实践上树立了标杆!

遥祝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年会马到成功!

祈愿民俗学事业蓬勃兴旺,新人辈出!

大家都加油!!!

Cheerio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礼:教礼

海上风总版主、长江大学非遗社团教父: 田兆元老师教义性勉励

神以知来
智以藏往
长大学子
弄潮大江
保护非遗
勇以担当
楚天廖阔
伴君茁壮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丙中先生 贺电:
“祝贺你们!望长江学子再创辉煌!”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浴火重生!”

——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业宏
发表于 2010-5-12 19: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长阳行纪

临行前奏

马山民歌调查团队先行曲

其一:冬日·马山晨曲

六十里路尤咫尺,金花三朵觅真义。无门心敝梦非遗,车行鸡鸣交响曲。

其二:冬日·马山夜话

非遗由来不多时,马山民歌古西曲。寒窗无门叠母衣,夜话天明尽乡音。

其三:冬日·首访天兰

晨起不敢扰仙翁,六旬天兰犹韵风。民歌寓情更养心,此曲当羡广寒宫。

都镇湾团队行进曲

其一:冬日·都镇湾团队

(孙正国2010年1月20日)

临行伫望都镇湾,深情重负谢公主。七侠一心拜土家,喜聚武落钟离山。(这是我们赴长阳调查前,孙老师送给我们的。)

其二:冬日·都镇湾团队

(刘慧2010年1月20日)

自小长于平原中,未踏山路登高山。此去长阳若有感,吾当携带厚卷归!一来书写大山情,二来体味土家意。邻有知己六七人,还有马山太阳讯。三声拜托有实意,三声放心无虚言。公主开路无惊险,恩师静候凯旋音。(这是在大巴上,第一次感受山路十八弯时,回孙老师的诗)

其三:冬日·诗歌长阳

(孙正国2010年1月20日)

晨江紫烟漫古城,青山绿水润长阳。平原佳人须放歌,从此山川更多情。

其四:冬日·行至山脚

(刘慧2010年1月20日)

众人皆睡我独醒,两路风景揽无余。雾中丛林相偎依,山里人家若有无。

其五:马山初获佳讯

(周倩2010年1月20日)

晨访樊园夫妻殊,又拜清方祖孙图。喜闻园长邀众人,乐唱民歌难自禁。群英俊谱二十人,人人皆好马山音。

其六:冬日·说故事

(刘慧2010年1月20日)

午后A队光荣院,携礼寻访孙家香。喜见老人身硬朗,耳不聋来眼未花。长短新老十来段,善恶美丑细道来。故事大王名不虚,说唱相伴顺手来。故事里外情意满,土家儿女热心肠。明日赴约都镇湾,清江漂周助吾行。马山民歌马山响,长阳故事长阳说。

其七:冬日·喜雨

(刘慧2010年1月21日)

昨夜细雨突造访,忧心半宿恐迟行。清晨喜见雨雾开,青山秀水始露面,三人整装速上路,又聚荣院取暖阁。翁妪闲聊花牌趣,老人续谈故事佳,既有师者常挂念,又逢天公时怜惜。吾等动情且涕零,誓以激情熔寒意!

其八:冬日·四方语

(刘慧2010年1月21日)

A队客居都镇湾,B队免难至麻池。遥问马山诸金华,也至师者放心言。兵分四路心相系,时时报声放心言!

其九:冬日·思乡

(孙正国2010年1月22日)

游子行遍异域,负山渡水,已近虎年佳节。夜听都镇湾,心犹悸,还闺藏。却道公主柔肠,木兰情怀,又何堪俗子名扬?师者坐观老城,循规蹈矩,仍远牛岁寻常。日观屈子峰,忆不在,惧泪伤。闲步百姓小巷,惯看了仙女愁江。

其十:寒冬·问友

(李玲玲2010年1月22日)

顽童寻觅他乡,一览江山无限好风光。亲师坐镇凝望阁,时时挂念心中他乡客。试问远方同伴,屈峰麻池一切顺利否?寒风起,温猛骤,风寒意暖走神州。(马山祝福送大家,一切尽在不言中,等待他日乐相聚。)

其十一:冬日·乡曲

(孙正国2010年1月23日)

踏遍千山万水,寻觅仙音,邂逅民间深情,访名师冯洪黄,兴未尽,勤学唱。玲玲初展喉。尽显风采,组长何堪比较?马山秀民风淳,《月亮歌》儿,阿妹唱情哥羞。粗犷唢呐调,醉心吟,情神往。走遍田间小道,逢热心妪,喜不自禁又收获。

其十二:冬日·和谐图

(刘慧2010年1月23日)

先有土家耕作图,叔侄五人齐上阵。又展新婚欢乐曲,四面八方同庆祝。还遇主人热心肠,诚邀共进自由餐。代纯大叔烤土豆,小玉大妈蒸苞谷。排骨那个香喷喷,吃着那个乐呵呵!阳阳小妹可爱哟,成成弟弟贼调皮!莫说前面多障碍,万水千山总是情!

其十三:冬日·土家寻根

(刘慧2010年1月24日)

既知巴人发祥地,寻觅已至钟离山。喜闻渡口有高人,南曲一支响四方。吾辈实为才疏浅。原为山里多故事,哪知水上漂歌声。

(以上是寒假调查期间,身居三处的调查团队之间的简短问候。主要是,调查期间,孙老师时不时以短信形式作诗一首,吾等礼尚往来作回应。仔细推敲,我们的诗形式和内容都不符合要求啊,不过想想,有“情”,足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0: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