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5|回复: 1

【转帖】民俗摄影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5 1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摄影杂谈

                    出处:东方热线  作者:东方热线

在黄土地上过年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算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日子了。这天,各乡镇的秧歌队都要进城闹社火。入夜,皓月当空,彩灯齐明,鼓乐喧天,鞭炮声声,万家空巷,人流如潮。“转九曲”是陕北春节期间独有的群众娱乐活动。“转九曲”又叫“转灯”。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图阵,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小油灯。“九曲”像个大的城廓,九曲回廊没有重复路径。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认为这是一种古代战争军事斗阵图。入夜,转九曲开始了,几百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活到九十九”,人们随后从入口而进,顺利地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而出,这意味着这一年将消灾祛病平平安安(见上图)。因此,在这里转九曲男女老少不限,为官为民都参加,成千上万的人前呼后拥,迂回于九曲回廊之中。

在这里,转九曲还有一种“偷灯”的特殊习俗,当然这种“偷灯”行为是默许的,甚至带有某种鼓励色彩。小小的油灯对年轻的媳妇另有一种吸引力,传说,偷个绿灯生女子,偷个红灯生儿子。守灯人不时高喊:“偷灯养小子哩!”故意挑逗年轻媳妇偷灯。

“打花”是这里灯节晚上一项重要的活动,这是一种古老的烟火。人们用风箱烧火,把铁和铜熔化,再把熔化的铁水、铜水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迅速向空中抛撒,此时光芒四射,极为壮观。火塔塔边的唢呐演奏是这里元宵之夜一大景观(见题图)。花灯之下,十字街头,人们用大煤块垒成宝塔状的火塔,引火点燃,唢呐班子围坐在火塔前,听众或立,或蹲,或席地而坐,或靠于墙下、崖畔,聆听唢呐演奏。火熊熊,曲声声,两支唢呐、一面小鼓,一对小镲、一个乳锣,开始了那传统曲牌的演奏,高昂铿锵的唢呐曲、清脆明晰的锣鼓点在黄土高原峡谷上萦绕。

说起火塔塔,在陕北最好的要算神木县的火塔塔了(见左下图)。神木盛产精煤,这里的煤易燃、少灰,油光明亮,放在手上像能攥出油。过年时,家家户户都用煤块堆成塔状的火塔,中间放些木柴刨花,除夕点燃彻夜不息,人们在火塔塔边祭祖迎神,孩子们围着火塔塔嬉戏玩耍。正月十五街道上各家商号都要搭起丈余高的大火塔,人们围着火塔塔闹秧歌。

在拍摄陕北年俗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幅好的民俗摄影作品,不仅是作者自身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群众内心情感的刻画,这就要求摄影家的情感和人民群众的情感融为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







正月十五献“锥巴”

陕西关中的民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有一种用小麦面蒸制的锥巴馍,用来祭祀祖先和供献给家宅诸神,也是可供吃用的食物。

锥巴馍,其形状像旧时妇女纳鞋底的锥子,关中西部叫做“锥巴”。不同地域的人们还根据它的不同形状,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在关中从西到东,做这种馍所使用的原料和制作的方法以及做成的形状是一个样儿,都是用小麦面蒸制,其形状长圆有尾,前边粘两个黑豆做眼睛。为了好吃起见,生活殷实之家,在馍内包些用肉末和葱花做成的馅儿,一般家庭不包馅儿蒸成锥巴馍就成。锥巴馍每年只蒸一次,可用处却甚为广泛。

锥巴用于祭祀神灵。正月十五清晨,全家人就在院中燃放鞭炮,给自家的土地、灶君等家宅六神看香燃烛,供献锥巴(见图1、图2、图3)。或献三个或献六个,形式是下边平放两个,上边再摞一个。供到第二天清晨取下来由全家食用。如果村中有神庙,还要到庙中供献锥巴,进行祭祀,以祈祝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锥巴用于祈儿求女。村中缺儿少女的妇女,专选人丁兴旺的家庭,偷一个锥巴,揣在怀中匆匆回家,将锥巴吃掉,目的是为了怀胎生子。千阳一带每年十五前要给未过门的媳妇送两只花灯,每只灯内放置两个尾巴相连的锥巴馍,这种尾巴相连的锥巴显然有着生殖的内涵(图4)。新媳妇过门后,头一年正月十五以前要去亲戚家住几天,叫做“躲灯”。正月十六大清早由亲戚送回婆家,亲戚除了送衣物和两只灯笼外,必须送十二个锥巴。有趣的是送入院内后,本家的姑嫂取一个锥巴从洞房的窗户格里扔到新媳妇的炕上,大家一齐涌进房内看,锥巴底若是朝上就说新媳妇头胎会生女子,若是底朝下,就说新媳妇头胎保准生儿子。这种古老的预卜习俗反映出民间的生殖崇拜观念。

锥巴用于对新生儿的祝吉和护生。正月十五蒸制的锥巴有一种专门挂在新婚夫妻的炕墙上,这是一种下边两个上边一个三个摞在一起,尾巴相连的一组锥巴,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个三口之家。宝鸡县一带把这叫作“看灯娃”。“灯”谐音“等”就是“看等娃”,其文化内涵不言自明(图5)。待小两口有了孩子,就把挂在婴儿炕墙上的锥巴做成鱼和龙的形状,用这些民间的吉祥物祝福孩子长大后能成人成才(图6、图7)。挂在炕墙上的锥巴,到了二月二,放在铁锅中爆炒后食用。据说男人家吃了做农活力气大,妇女小孩吃了凡事都顺劲儿。

锥巴用来祭祀祖先。这是沿袭古时卜茧的遗风。清代关中一些地方志就有正月十五做锥巴的记述。如《华阴县志》记载:“十五日祀先,以麦面蒸作各色食品,有茧儿、眼儿等物陈于神几,亦祝蚕祈禾之意”。这里说的“茧儿”就是锥巴。











水乡“网船会”

浙江嘉兴有个“网船会”,也叫刘王庙庙会。每年三次:春节、清明节、农历八月十四。

“网船”,是江南人对小渔船的习惯称谓。因小渔船渔民大都用“丝网”“撒网”捕鱼,故人们统称小渔船为“丝网船”。“网船会”也就是小渔船的水上集会。“网船会”期间,江、浙、沪一带的船民们不论在何处作业,都会凭着江南地区便捷的水上交通,连天加夜从四面八方朝嘉兴开进,大小船只都披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汇聚到嘉兴郊区的莲泗荡,把六千多亩水面挤得只剩下一条单行航道。

“网船会”开始时,只见水上旗幡招展,鞭炮齐鸣(见图)。岸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船民们纷纷朝着心中的保护神——刘王爷烧香供奉,顶礼膜拜。接下来便是各种舞龙、舞狮、腰鼓、高跷等文艺活动。唱大戏当然是少不了的。还有船民们的水上项目“踏白船”比赛(类似于赛龙舟),参赛船只没有龙舟那么豪华,但其紧张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赛龙舟。

据史料记载,这样自发的民间水上盛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解放以来,虽历经政治运动,甚至“文革”期间拆庙禁止,亦未间断,只是规模略小而已。

“刘王爷”何许人也?传说元朝末年,江、浙一带蝗虫泛滥成灾,朝廷张榜招贤。当时,官属江淮指挥的将军刘承忠揭皇榜自荐,经批准后率领军队星夜赶赴灾区,与百姓一起日以继夜扑灭蝗虫。最后,蝗虫消灭了,立了大功的刘将军本应赴京领赏,但他看到百姓颗粒无收,生活无着,便又组织生产自救,带领部下和百姓下湖捕鱼捉蟹、摸蚌捞螺蛳度荒,后因劳累过度,不幸溺死于嘉兴莲泗荡中。百姓们对刘将军感恩戴德,为刘将军塑像,尊称为“刘王爷”。

抗日战争时期,还发生了一个故事:日本兵看到“网船会”祭祀刘王爷的隆重场面,欲将刘王爷塑像运到日本去。他们把刘王爷的神像捆绑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怎么也抬不起来,只得作罢。于是,刘王爷不肯去日本的故事,又披上了一层爱国主义的色彩。
1972年刘王庙被强行拆除,但船民们仍然在“网船会”的日子里偷偷摸摸去刘王庙旧址烧香焚纸,顶礼膜拜。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刘承忠纪念馆”,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如今,这里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农民公园(见图)。不过,老百姓还是称之为刘王庙。每年春节、清明节、农历八月十四,“网船会”仍如期举行。

刘王庙的“网船会”,我于1996年、1997年去拍了三次,还准备拍下去,深入一点。前几年我老是和影友们往外跑,搞创作,如今静下心来一想,身边可拍的东西多得很,许多题材不拍就没了,不管好不好,先拍下来,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吧。





正月走亲忙

“亲戚越走越亲”。在豫西一带的农村对这句俚语有着特殊的认同,尤其是在春节这样处处一派喜庆气氛的大节里,人们遵循着祖先传下来的俗定乡规,身穿崭新的衣服,手提各式礼品,面带内心蹦出的喜悦,从大年初二起,媳妇们携夫带子回娘家便拉开了一年中最具规模的正月大串亲的序幕。

我从199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在正月初二到初五这几天和影友们一块儿去拍“串亲”。八年来我越拍“串亲”越亲近“串亲”,镜头前走过的人们总是以不断变化的各种细节诠释着社会的进步。

你看,他们走的方式在变:架子车、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桑塔纳轿车。

你再看,他们送礼的内容在变:从篮子装的颇具民间工艺意味的各式油炸面点到自家母鸡下的鸡蛋。从集市上花几块钱割的礼肉到商场超市买的近百元的精装“牛奶+钙麦片”。

回头你再看我,八年来脖子上先后挂过华夏821、海鸥DF、富士卡、美能达700、尼康FM2、尼康F90X。

“串亲”作为一种利用节日互相走动、互相沟通,进而不断亲近的伦理民俗现象还会存在下去。尽管组成这一现象的形式随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出现更新的变化,但有一样总也不变,那就是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向往的心绪。





村里的故事

《村里的故事》这组照片是我在1998年河南浚县元宵节庙会热闹气氛中拍摄的。我没有选择热闹的宏观大场面,也没有去表现节日里的那些高跷旋舞、旱船荡漾、火龙喷焰、狮子窜跳等热闹欢快的景象。而是选择一个较为平常的西街村为切入点,抓拍村民在正月十五这天为欢庆正月十六进山朝拜前做准备和练习的各种场景。

在拍摄中,我始终用了一个广角镜头,用平视的角度,去记录这些最为平常的生活场景。

我喜欢用纪实的手法拍摄现实存在的人和事物。我认为纪实是摄影与生俱来的重要特征,照相机镜头的记录和揭示能力使它成为说明和保存事实最为便捷的手段。而不干预拍摄对象的抓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镜头影像的客观性和真实生动性。









说“跳神”

春节期间,湖北洪湖渔民的“跳神”活动,散见于洪湖岸边的穷乡僻壤。腊月小年过后,繁忙的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使用的“道具”多用木头粗制成大小、长短不一的“菩萨”,涂抹成五颜六色之后,便成了信奉者心中的“神”。

“跳神”的地方是严禁女人进入的,诡秘而阴森,不断的香火从初一燃到十五。参加者大都是中年男人和上了年纪、在家族中认为是辈份高的长者。从“请神”、“跳神”、 “跑关”到“送神”,都是祈求菩萨保佑“一年平安”、“风调雨顺”。这种沿袭下来的程序与套路,颇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见图1)。

被当地政府视为“封建迷信”的这种民间活动,随时代变迁开始从精神信仰的狭缝中走了出来,之后的内容加进了一些兵刃操练,实际上已逐渐地演变成为渔民们特有的健身强体的活动(见图2)。

从卡拉OK风行时算起,渔村的这种宗教仪式也渐为淡忘。曾舞刀弄枪的老人走了。父辈们上了年纪,脚、腿也不听使唤了。青年人追求起了时尚;孩子们穿上了西服;渔船上吉庆的大红门帘替代了“护符”,船头的大鲤鱼也寓意着“年年有余”的丰收和喜庆(见图3)。

“跳神”中曾擂得山响的牛皮大鼓,今天听起来格外单调与乏味;兵刃相见的“格杀”场面也烟消人散;木头“菩萨”被“灶王爷”吞食已化作青烟。人们开始冲破世袭封建思想的桎梏,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随之而来。渔民富了,追求精神的富足有了新的内容。







任丘大鼓

京南150公里的河北任丘有两样特色闻名全国。一是“华北明珠”白洋淀;二就是任丘大鼓了。每年春节,任丘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大鼓会,欢天喜地过大年。我为家乡自豪,每年都去拍大鼓。

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任丘大鼓遍布任丘18个乡镇百余个村庄,以青塔、天门口、长洋淀、惠伯口、石门桥的套路最全,活动最早。后来,敲大鼓成了逢年过节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

任丘大鼓较之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特点,一是个儿大,一般大鼓直径在2米左右,整张黄牛皮缝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能站开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三是协调得当。

任丘大鼓进入状态同时,佐以铙、小钹、铛铛歌等传统民间器乐随之合拍,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雷霆之韵、雄浑之情。

任丘大鼓原有套路108种,现已挖掘鼓谱84套。敲时,或鼓槌穿花,或猿臂巨舞,或龙腾虎跃,或力拔泰山,那是全身心的投入,那是大境界的陶醉。

为了表现任丘大鼓的神韵,我用广角镜头拍摄大场面表现气氛;用鱼眼镜头拍摄大鼓的特写使之夸张,表现大鼓的气势;用长焦镜头拍摄鼓手的特写镜头表现鼓手的神态……

敲不完的大鼓,拍不完的鼓魂。













[ 本帖由 路边一摄狼 于 2003-10-15 19:5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0-16 16: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民俗摄影杂谈

民俗摄影中的人文精神是很难得的
用客观的镜头如何体现民俗真正的内涵
作为民俗学的摄影科学
如何用人文的眼光关注民俗同时不过多主观评判
热爱而不盲目尊崇
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3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