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1|回复: 4

天河为谁而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6 1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河为谁而悬
                                             夏 敏
    飞机盘旋在郑州上空时,邻座的小伙子隔着舷窗惊呼了一声:“黄河!”,我也循声向窗外张望。夕照中的黄河,像一条身着黄袍的巨龙向东方逶迤而去。看过多次黄河,在天上看黄河,这还是第一次。
    自古以来,黄河濡养了两岸无以数计的生灵。人们亲切称它为“母亲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经黄土高原后,黄河裹挟着两岸泥沙一起东流。听人说,黄河流到开封境内,层积千百年的泥土已使整个河床高出地面8米,犹如地上的“天河”。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开封,一路上思忖着怎样找机会参观这条让人爱惧交加的“天河”。
    真正瞻望这里的黄河,是在巩义回开封的途中。站在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黄河桥头,黄河在脚下汹涌奔腾,十分壮观。两岸是高过田野的河堤。堤坝一旦溃决,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的开封城多次遭洪水淹没。战国时的开封叫大梁,是魏国国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贲率兵攻魏,大梁久克不破,遂采取决河灌城之法。三个月后,城毁魏亡。一百年后,汉代司马迁来此访古,已是一片废墟,满目荒凉,连个城门也不见踪影。开封在历史上遭受的第二次灭顶之灾是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这年李自成率部第三次攻打开封,城内守军决开黄河以拒义军,结果,洪水淹没全城,城内三十几万人多数淹死,所余仅三万余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又自城北张家湾溃决,开封再遭浩劫,死者不计其数。现在的开封是康熙元年所建。在这座城下,已有两座地下城了。
    假如没有水患,开封的景色应该更加醉人,文化累积也会更加厚实。尽管旧城屡屡被淹,但潘杨二湖依旧把皇家龙亭的美景辉映在它的柔波里。洪水和兵焚数十次骚扰开封城,但开元寺塔(俗称铁塔)仍以其通体锈色透露其昔日的风采。天灾人祸带给开封无数的苦难,但难泯大相国寺内千佛和信士的菩提之心。我从开封带回一幅8米长的《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长卷,开封城的旧时繁华依稀可辨。我在想,虽然有数不清的破坏周而复始地发生在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城,可它的文明从不曾断裂,历史从不曾褪色。失去了精神,这个城市可能早就消失得干净了。黄河之水可以涂炭生灵,却难以摧毁意志。在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参观时,我抄录了这样的诗句:“源出昆仑五派分,一支黄浊下三门;奔流吃岸河声壮,骇浪冲天月色昏。浩瀚百川秋水汇,逶迤万里海潮吞;当途揖让皆尧舜,揽辔澄清不待论”。最末两句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气魄,是一种打不垮的精神理念。
    在开封的最后一天,我特地打车去了北郊柳园口的黄河大堤。爬上大堤,回瞻脑后,不禁使人汗颜。河面黄水滔滔,脚下的开封城却显得汲汲可危。这里的黄河已完全是一条挂在“半空”的悬河。尽管它养育当地百姓,造福无数;可它毕竟虎视眈眈雄居于城市之上,随时威胁着人众安危。守堤的老者告诉我,从金代到民国的七、八百年间,黄河在开封境内决溢达338次,平均两年决口一次。而今天,上游的每一次生态破坏,都会使开封的河床“悬”得更高,决溢的危险性就更大。知此,我内心“咯噔”了一下,仿佛受到钝物的突然撞击,心想,若是没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哪会有这悬挂在开封人头顶的天河呢?
    天河为谁而悬?让我们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在这样的追问面前自醒,切莫让一边战胜自然,一边破坏自然的悲剧重演了!
发表于 2003-10-16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天河为谁而悬

黄河自古以来就水土流失,要不就不叫“黄”河了。
黄河决堤是必然的,只是周期长短问题。这是黄河历史告诉我们的自然规律。
我们今天治黄,只是加高堤坝,坝越高,险越大。
谁违背自然规律,谁就在给自己掘墓。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7 0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天河为谁而悬

品三 于 2003-10-16 22:41 写道:
黄河自古以来就水土流失,要不就不叫“黄”河了。
黄河决堤是必然的,只是周期长短问题。这是黄河历史告诉我们的自然规律。
我们今天治黄,只是加高堤坝,坝越高,险越大。
谁违背自然规律,谁就在给自己掘墓。

品三君所言极是!
发表于 2003-10-24 0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天河为谁而悬

黄河民俗研究:

《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
山曼 著
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99.8.--314页:照片;21CM.
RMB20.80
--------------------------------------------------------------------------------

    一条大河孕育一个民族,记叙着历史的兴衰荣辱,流传着着传统的文化和飞俗。作
者沿着黄河下游的浪迹波痕,记下了沿河地区特殊的人文风情,寻觅水浒故事和梁山好
汉的处处遗迹,见证沧桑,展示脚下行踪与心路历程。
————————————————————————————————————————

目次

前言
1.母亲河的本义
2.衣食住行土风
3.航运和渡口采风
4.防洪抢险的民俗
5.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6.《水浒传》的家乡
7.河口民俗
后记
—————————————————————————————————————————
前言

                                   一

    “文化”一词的定义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几乎使所有的研究者都有点儿眼花缭
乱,正如一棵千年大树,要弄清它的枝枝叶叶,总是费尽气力而不得要领。但是若
换一种方法,也许我们不难发现,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所作的文化研究,都离不
开人类自身的发展及其生存环境这一母题,换言之,都离不开人类的一部历史。对
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样离不开一部中国历史。
    了解中国的历史,最初人们只发现了一条途径,就是依靠古人留下的文字资料,
通常称之为文献;进入现代,有了第二条途径,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获取先人留
下的各种遗存物,靠着对这些遗存物的科学辨认,人们好像能够直接走进祖先的生
活场景,这便有了考古的资料。有些从事考古专业的人,认为事情发展到这里也就
算是尽善尽美,他们说:“考古学是主要依据实物资料(主要包括遗迹和遗存物两
大类别)来研究和复原古代社会历史的学科。同时,又与以文献为主要史料的狭义
历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人将两者的关系形容为鸟的双翼、车之两轮,相辅
相成,缺一不可。”(栾丰实《东夷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1页)
其实还有第三条途径,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用语言的、行为的、器物的方式,代代
相传的诸多民俗事象。用民俗事象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虽不如文献与考古资料那样
的“定格”而便于把握,但是它的有生命的真实又非“定格”的资料所能替代。缺
了这一方面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有了文献与考古资料,鸟儿难以飞得高
远,车子也不会走得顺利。相反,若是大家都能把文献的、考古的、民俗的资料全
面掌握、对照研究,一定会有一种新的局面被开辟出来。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
因,学界对于这第三条途径至今还缺少广泛而深刻的认识。
    民俗学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自己的成绩使学界认识,民俗资料和民俗学
的工作方法同样是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途径。
    研究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尤其离不开民俗资料和民俗学的工作方法。因
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农业的国度。农业国的发展是相对缓慢的,使民俗的传承
十分稳定,某些事象可以历数十代人大体没有改变。石磨、石碾、笨重的水车一代
又一代地留在同一个村庄、同一个家族。一个数人抬不动的石臼,不知始于何代,
直用到臼底洞穿。一件弯术做成的犁犋,直到如今在许多地方仍然没有被淘汰出局。
这样稳定的传承,既为研究古代物质文化提供了无数活的证据,又为研究中国人的
国民性展示了一个宽大无比的背景。这些代代相传的民俗事象与中国人共存并在的
时候,它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其中的一些事象消失了,甚至消失了若
干年、若干代之后,它也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忠实记录这些
民俗资料,形成丰富的资料库,细致地加以探讨,实在是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延续了数
千年的小农经济、小农意识,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全面的、彻底的冲击。但是在
人们欣喜得到了一个新天地的同时,民俗学家们却看到,借助那个发展缓慢的小农
经济的环境较完整地保存了上百年、上千年的一系列民俗事象,却在十几年中被冲
得七零八落,而且用不了几年,这些对中国人有着深远影响的民俗事象就会有可能
从生活中消失。到那时,许多本来根须明显的文化现象,都会变得像浮云一样难以
捉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俗学者们的工作,在当前显得特别重要,也特别紧
迫。这个学科本来就很重视的田野作业,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处处都带着抢救的性质,
这十几年不做,过了十几年就无从补救。这一点,民俗学工作者,人人都有切肤之
感。
   


    这种抢救的工作是如此之广泛,而能够投入的人力、财力是这样的少,杯水车
薪也不能表示需要与可能之间的悬殊,这就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人和准备投入这项工
作的人,不免大声疾呼,希望工作条件改变,希望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多的帮助。
喊得久了,并无多少效果,反觉得无谓地耗去了不少可用于工作的力气。于是有所
觉悟:与其呼喊无效,不如就现有的力量积极投入到实地工作中去,埋头苦干,收
获虽不可望多多,收获到手的却完全是实实在在的颗粒。我便是在这种心情下,投
入了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面对的田野是如此广阔,不可能把该做和想做的事都做完,最可行的办法就是
从许许多多该做的事中择取重要的几项努力做下去。
    我便选定了黄河。

                                   三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人人都感觉到,人人都以为十分重要的。从民
俗学科的角度更能够感到她的重要性,因此,黄河民俗这个课题被人注目非止一日。
但是就我看到的有关这方面的著述,到目前为止,还大多是把黄河流经的省份的一
般民俗事象归并罗列在一起。这种作品无疑也是有用的,但是,这样做,势必把并
非黄河流域的一些民俗事象混进来,与以流域为范围的黄河民俗名不副实,而且又
会给人以平面的感觉,显不出黄河民俗的特色。经过了对比与思考,我决计做一部
“狭义的”黄河民俗的书。所谓“狭义的”,就是把考察的范围限在黄河干流和最
主要的支流所流经的地区,考察的项目则限于直接与黄河有关的部分。这样做,不
免有点偏执,但在几乎是漫无边际的黄河民俗中,可算是抓住了主脉,有了这主脉,
就像从根做起,来认识一棵千年古树一样,由根及干,由干及枝,由大枝而小枝,
由小枝到众多的花和更多的叶子,这就有了立体的感觉。如果能因此而树起一个框
架,使黄河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有一点系统,有一点根基,那就是喜出望外的收获
了。

                                   四

    黄河民俗的繁复博大,不是一个小的篇幅可以容纳得了的。既然以流域为范围,
我想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来作考察,形成三卷考察记。这不光是从河流的自然
状态着想,实在是从民俗方面观察,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是各有特色的。
    我从下游开始,完全是因为就近。我现在生活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从这里起
手作考察,情况比较熟悉,路途不算太远,花费也不太大。这些条件对我这样一个
年过花甲、自备经费的采风者来说,正好起步。只要起步上了路,若还来得及,我
就不想半路停下来。
    这是后话,留待以后再说,要紧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下去。

                                   五

    先作黄河下游的民俗考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下游的起始点。
    黄河下游的起始点,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河南省孟津县;一说在郑州的桃花峪。
    1977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地理》“下游”条说:
“河流在河口以上的一段称为下游河段,简称下游,与中游及河口并无严格的分界。
下游河段的特性是比降平缓、水面宽广,泥沙的沉积作用显著,河槽中往往多浅滩
及沙洲,易呈不稳定现象。”就是根据这样的标准,这本辞书的“黄河”条,对黄
河下游作了这样的解释:“孟津以下为下游,流入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1995年11月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河防词典》“下游”条的释文是:
“河流的下部河段或区域,暴雨及其产生的洪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侵蚀地表,被侵
蚀的物质经水流向下游搬运,沿程堆积形成下游冲积覆盖层,河流在覆盖层上变化。
黄河桃花峪以下河道为下游。该段河长786公里,河底坡度比较平缓,落差只有95米;
河道上宽下窄,最宽处有20公里,最窄处仅400余米;由于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河
势多变;河床逐年抬高,依靠堤防束水行洪,形成滩面高于两岸地面3—5米、部分
堤段达10米的地上河,为世界著称的‘悬河’。”
    现今通行的说法是黄河下游起始于桃花峪。从民俗考察的角度,我觉得起始于
孟津的旧说更好一些。犹豫不决之际,恰值采风到郑州,便就这个问题当面请教了
80高龄的黄河水利前辈徐老福龄,他很恳切地说:“以桃花峪为黄河下游的起始点,
是从方便修防着眼;你作民俗调查,从旧说为好,还是自孟津开始。”从实地考察
的情形来看,更确切地说,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在孟津县的白鹤镇。从这里开
始,大河流出了山地峡谷,展开在平原的地段,南岸虽有黄土堆积的邙山,但是断
断续续地已有了堤防;北岸向下不远,到孟州市(原孟县)境内,就是千里大堤的
起始处,从这一带向下,许多民俗事象的连贯性是比较明显的。
    在地理学上,河口是一个单独的河段,但在民俗考察中,黄河的河口地区虽然
也有自己的特色,却基本上可以融入下游的整体,因此在本卷中设“河口”一章。
    这样,本卷考察的范围就始于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而终于大河的入海口。

                                   六

      黄河下游河道自古善变,据记载,自远古的“禹王故道”到现行河道,4000
多年中,较大的改道迁徙有26次,大的改道变迁有7次之多。在民俗上至今影响明显
的是“明清故道”和“黄泛区”。
    明弘治七年(1494年),河决山东张秋镇,当时刘大夏治河,为防止黄河北决
侵害京杭大运河,在黄河北岸修筑了著名的太行堤,使淮河承受黄河之水的全部,
行河360年,历经明清两代,史称“明清故道”。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的钢瓦厢(今兰考县境内)决口,经东
明,到山东省的张秋镇,穿过京杭大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县入海,行河至今。
    民国27年(1938年)6月9日,国民党政府在河南省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全河
由花园口改道分流,经贾鲁河、涡河入淮。豫、皖、苏三省部分地区变成黄泛区。
民国36年(1947年)春,国民党政府堵复花园口决口口门,黄河回归现行河道,史
称“归故”。
    “明清故道”和“黄泛区”本应是下游民俗考察的范围,可惜限于时间与经费,
不能在这些地方做更多的考察,本卷的考察主要在现行黄河干流一线。这不能不使
作者感到遗憾。

                                   七

    本书的考察由作者一人完成,考察的方法基本上是手工作业,一个人背了行囊,
到一个县(区),翻阅一下地方志中有关的文字,就地求教,作一番思考,选两三
个点,坐公共汽车或步行过去,遇到了好的采访对象就多住些时,或者不宜展开采
访,赶紧奔赴下一个目标。如此到过了黄河下游干流两岸所有的县(区、市),徒
步走过上万里的路,采访过的人在数千之多。
    这样的方法不免有许多局限,所得到的材料常常带些偶然性。起初,因为只有
这一种方法可行,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上路。等到在大河两岸走得久了,渐渐
地觉悟到,这种方法自有这种方法的好处。一个人采风,一切都可以得到自由的发
挥,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没有丝毫的牵挂与拖累,遇有疑难,固然有没人商量的
缺点,但自己想通就行,用不着协调与统一。由考察到写作,始终由一个人承担,
随时积累随时调整,一步一步沿着千里长堤行走时,写作的框架同时在心中形成,
甚至某些细节都已然产生。书中的哪一部分材料丰满,哪一部分尚觉欠缺,在以后
的考察中,会很自觉地加以注意。种种情形,真如俗话所说:“如鱼饮水,冷暖自
知。”如此这般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应该有个性呢?反正到了现在,我已觉得当
初视为不得已的一种个体调查的方法,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有特色的方法,至少觉得
有顺心顺手的一面。我倘仍旧顽健,还要用这种方法在民俗采风的道路上走下去。
当前的事,是沿着我们的母亲河,继续溯流而上。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扫校

全书浏览: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prose/boteydsfqwl/ldct.html

全书下载:(zip文件)
http://61.243.91.66/book/jishi/other1/lddct/index.htm
山曼著作.jpg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9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天河为谁而悬

山曼先生给了我们绘制了一幅黄河的文化全景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