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3|回复: 0

山东民俗之枣庄庙会民俗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0 2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庙会自唐代兴起,是一种宗教和民俗的合作项目,它是一种集祀神、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活动。庙会亦称庙市,多由香火会发展而来。是庙就有神,有宗教神、自然神、民族神、地方神、英雄神等等。是神就有香火祭祀,祭祀的人多了,就有好事者立香火会。香火会规模扩大人数众多,这些人要吃、要喝、要住、要服务……就逐渐有了商品交易,形成“市”,发展成为庙市或庙会。中国是农业大国,庙神多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枣庄地区的古会、庙会(山会)起源较早,据《滕州商业志》记载,公元前415年(战国时期),滕县(今滕州市)羊庄的“北庙会”已具有相当规模。公元7年,峄县境内西北处“沧浪渊庙会”甚盛,每年三月初三前去焚香拜祷“苍老爷、苍奶奶”者络绎不绝,一直“香火甚旺”,延续至今。隋朝大业年间,峄县南的“白庙会”,滕县南的“官桥会”,都是本地最大的古庙会。唐宋时期,峄县西的“青檀寺庙会”、滕县东沙河的“香火会”盛况可观。据明代《峄县志》、《滕县志》记载,明代枣庄地区内建起各类寺、庙、坊等数以百计。寺、庙内各祀一神,每当某个寺、庙落成时,信奉这些神灵的人们,便前去烧香祈祷。每逢祀日,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道为之满,途为之塞,行商走贩云集,逐步演变成购销活动的交易场所。这些庙会、香会、骡马大会一般是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或数次的,会期三、五、七、十天以上不等。参加古会的成员主要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庙会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
    清末,枣庄境内的传统古庙会有龙头会、郭里集会、税郭会、齐村会、周村会、西集会、沧浪渊会、山亭会、徐庄会、峄城会、底阁会、青檀寺会、峨山会、曹庄会、白山会、古邵会、阴平会、仙人洞会、泥沟会、库山子会、马兰会、台儿庄会、涧头集会、侯孟会、张山子会、千山头会、周营会、邹坞会、临城会、陈郝会、东戈会、界河会、官桥会、望冢会、柴胡店会、尚岩会、庄里会、云凌阁会、滕城会等等,粗略统计,有115处之多。

  下面介绍几处枣庄地区较有影响的古庙会情况:

  千山头庙会:千山头,当地民众也称之为青山头,它地处滕州与薛城区交界处。清代文人郝质瑜在《游昭阳湖记》中写道:“东眺滕峄,而崇岭峻崦,危磴千云,乔林拂日者,则千山头也。”据文献记载,这里的庙会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每年的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从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向这里汇集。附近村庄上的住户则从九月初就开始杀猪宰羊,邀请远方的亲友故旧前来赶会。古时的庙会从九月初五开始,到十五才结束,“九九”重阳达到最高潮,实际上正会期是九月十二,当地人称赶千山头会是赶九月十二。赶会男女摩肩接踵,把山门挤得水泄不通。纯朴的赶会农民忘不了提几升粮黍,施舍给庙里,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农业丰收;文人墨客则登高望远,采菊赋诗;城里的戏班子和各种民间艺人也趁时搭台献艺……

  千山头亩会历经几百年不衰,其内容已有许多变化,如今的庙会已成为人们进行物资交流、联络感情、娱乐旅游、洽谈生意的媒介,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青檀寺庙会:青檀寺位于峄城区驻地西“冠世榴园”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有一人工修建的水库。著名峄县八景之一“青檀秋色”,指的就是这里。唐代称此山为云峰山,建有云峰寺,因山上盛产青檀树,改名青檀寺。每逢清明时节,朝拜寺会者数以万计,络绎不绝,香火甚旺。随着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青檀寺庙会由单一“清明节会”,又增加了阳历“五一”、“十一”两次。

  文昌阁香火庙会:文昌阁位于台儿庄区驻地,会期为农历二月初二。传说这一天是皇上开考之日,文人们这一天给“文昌帝君”进香,可以得到神灵庇佑,考取状元等功名。此阁为明朝末年建造,清乾隆年间重修。文昌阁香火会最大的特点,进香的人都以虔诚的心情来庙烧香,祈求子女功成名就,因为此会是文人进香会,所以,文人所用纸墨笔砚、古今书籍、课本纸张等专摆一条街,供文人学士选购。

  泰山行宫庙会:位于台儿庄区驻地,俗称泰山庙会,会期是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是泰山娘娘理香日,也是佛教界传统的香火日。泰山行宫庙会台儿庄名气最大,除临事、有病者常进香外,一般还愿都在四月初八这天,加之送子观音、送生娘娘等神奇传说,香客往往摩肩接踵。

  台儿庄四月初八泰山行宫庙会是鲁南最大的古会,方圆数百里商贾云集、百货聚展,东至郯城、邳州,西自铜山、微山,南自睢宁、灵壁,北自枣庄、滕县、费县等地商人都来赶会,有的竟在十天前即来占地盘,各地艺人也来助兴。对促进物资交流、发展地方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

  沧浪渊庙会:沧浪渊位于枣庄市驻地北14公里处的北庄镇境内,四面群山环绕,在暴雨季节洪水连绵不断,水流激川数尺,渊泉有数丈之深,浪花滔滔,故名“沧浪渊”。沧浪渊北侧建有“苍郎庙”,内供“苍老爷”、“苍奶奶”等神位,传说苍郎与其妻隐居于此,专做普救众生行侠仗义的善事,被誉为活菩萨,感动上天,玉皇大帝封为“苍郎”大神。

  传说每年三月初三这一天,苍老爷必将携家眷前来沧浪渊故土看望众老乡亲,这一天,周边数百里民众源源不断前来相聚,不愿离去,至今还流传着“亲帮亲,邻帮邻,苍老爷向的是山东人”的佳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三月三前来拜祀“苍老爷”,祈求消灾赐福,即形成了沧浪渊庙会,一直延续至今。

  上述这些庙会是纯庙会,即只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举行香火会,平时不举行集市。其实,枣庄地区的许多庙会,除春秋季举行香火会外,平时还要举行集市。这就是说,在寺庙的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居住,这些常住人的生活、生产资料交流,仅仅靠春秋季庙会交流是不够的,还要靠集市交流,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枣庄地区的许多庙会,同时还兼做着集市的载体。在此试举几处。

  薛城区沙沟庙会:沙沟镇西临微山湖,位于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沙沟,春秋时名凤城。后因村中有沙河流过,更名为沙沟。清道光年间曾一度改称永安寨,取永久安宁之意。沙沟历为交通要冲、军事重镇。明弘治设递运所,嘉靖设巡检司,万历设守备府,清雍正改设都司。后一直为区、乡、公社和镇机关驻地,京沪铁路经此并设站,村内设6个村民委员会。”(见沙沟镇铭牌)

  沙沟建有天齐庙,农历每年三月十六、十月初一有庙会。每逢庙会,小商大贾,五行八作云集,赌局六蓬,戏文数台,三教九流,达官贵人,都来一览。赶会者南至安徽几个县,北至济南以远,西壤河南的开封、江苏十几个县的商人闻名前来聚会。河南豫剧,安徽、江苏的杂技,也前来演出……盛况空前。

  除春秋两次庙会外,沙沟还于农历每旬一、四、六、九逢四天的大集。

  滕州柴胡店庙会:柴胡店在封建王朝的南北驿道上,属滕县,北距滕县城23公里,南距薛城9公里,西距微山(夏镇)10公里,位于千山脚下,薛河与十字河的交汇处。这里物产丰富,不仅农副产品多,而且还是水果之乡,自明代起,刘村黄梨就负有盛名。直奉战争时,张宗昌的部队曾驻柴胡店。

  柴胡店庙会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四月二十五、十月十二共三次。除庙会外,农历每旬的一、三、六、八日,柴胡店还逢四个集。据当地老年居民讲,柴胡店庙会早于、大于与其毗连的官桥庙会,后因铁路的开通,官桥设火车站,交通方便,贸易日渐繁荣,逐渐取代了柴胡店的地位,现在柴胡店的庙会和大集已远远不如官桥的庙会和大集了。这也印证了如今流行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是十分正确的。

  像上面所叙述的沙沟、柴胡店两处的庙会和大集,枣庄地区还有许多这里不再赘述。

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今庙会的内容、规模、作用、效果,已与历史上的庙会大相径庭。今人已经按照自己的愿望利用、改造、发展了庙会。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有些庙会发展了,扩大了;而有些庙会萎缩了,消失了。比如青檀寺庙会,因经济和旅游的需要,不仅规模扩大,而且逢会的次数也增加了;同时,政府还利用青檀庙会这一载体,举行招商引资的国际“榴花会”。再比如滕州市羊庄镇的“圣山庙会”,历史上圣山上建有庙宇,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九月初九两次逢庙会,如今,圣山上的庙宇已荡然无存,山上又无旅游景点和居民,它附近的羊庄又兴盛起来。因此,“圣山庙会”便慢慢地消失了,就连当地有些人也不知道圣山逢过庙会。有些庙会虽然人们还需要它,但它在更大范围内影响了经济发展,损害人们的利益,也应取缔它。比如枣庄驻地的龙头庙会,人们虽然需要它,但其会址在市区的主要街道上,每逢会便影响全市交通。因此,取缔。民俗工作者认为,为了满足某些人的心理需求,平衡心态,可在原龙头庙会会址附近另择地逢会。当然,它的前提是以不影响交通为条件。

从枣庄地区实地考察看,庙会既吸引一般游客,也吸引虔诚香客,新时期下民间宗教信仰依然广泛存在,仍有一定比例人群将宗教信仰作为祈求平安、平衡心态的心理安慰。就这个角度,庙会恰恰为这一人群提供了奉善修好、祈福纳祥的适度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的物资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昔日庙会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作用已不很明显。但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与热兴,庙会对于活跃农村经济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峄城青檀寺庙会作为枣庄旅游的主打品牌,完全可以完善成为招商引资、宗教朝圣、民俗采风、休闲赏(榴)花、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