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3|回复: 0

现代乌饭食俗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 17: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乌饭食俗初探

乌饭是我家乡一种比较独特的食品。乌饭系糯米用植物色素染色而成,通体乌黑,放青色光泽,米粒较硬,有一种独特清香,有多种食用方式。而且,在本地吃乌饭也是有一定的习惯的,即一般在四月初八食用。那么这一食俗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将做一个简单的考证。
我收集一些与乌米饭有关的传说,大致有以下三个版本:

1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剩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

2 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
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掉。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该树即南烛树或称南天烛,一名青精树)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3 这个版本大致是版本1和版本2的混合体,只是将1中的主人公换为了2中的主人公。
版本1的说法比较牵强,附会的意思比较浓重。版本3明显是民间在故事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种版本。版本2相对来说则显得有据可考。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最早记载宜兴地区乌饭的著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相关章节中这样说道:” 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宗都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这句话中的“释宗”指的就是佛教。而目莲救母恰恰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目莲的母亲在地狱中受难,那她受的是什么难呢?是他的母亲害怕其他恶鬼抢走她的食物,从而起了贪念,于是食物一入口便化为炭火。这个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传达的信息是:有恶鬼抢食,所以吃不到饭。那么,解决之道是什么呢?当然,目莲是以《盂兰盆经》超度,但这样的做法对于民间来说似乎是难以理解的,按照民间朴素的想法,自然是让恶鬼不想吃那些食物,而如开头所描述的乌饭的形态来看,乌饭在外形,的确有一些欺骗性,所以它很适合做为一种骗鬼的道具,这样看来,第二个版本的确是顺理成章的了。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目莲救母的故事被改变为多种民间曲艺形式,是各种地方戏常见的题材,这些民间曲艺对于民俗的形成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当然,还有一个最最不能忽视的细节是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四月初八,是佛祖的降生之日,也称浴佛节,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吃乌饭,乌饭显然与佛教有着相当的联系。腊八粥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它也是与佛教有观的,在特定的日子所吃的特殊的食物以纪念特殊的事件。这样看来,基本可以认为,现代的乌米饭食俗是受佛教影响产生的。
那么,这个习俗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如上文所说,乌米饭食俗,应当是一种浴佛节的关联活动,要讨论其起源,那么要考证的便是浴佛节的起源时间。从相关资料来看,浴佛节成为民间节日,大致是宋朝(另外,目莲救母的杂剧在宋时已出现,这个记载出自《东京梦华路》瓦舍一章)。“宋代,民间积极参加这一活动(浴佛节),人们竞相参加…….可见围绕着”“浴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民俗活动。”这段话摘自《汉族风俗史,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卷》461p,这样看来现在的乌饭食俗大致是宋代左右出现的,那有没有相关资料可以做旁证呢?有的,宋•葛胜仲《四月八日蒙文饷黑饭》有这么一句:热际初尝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所以基本可以认定,宋代已经出现了乌饭食俗。

但值得注意的是,乌饭的出现比乌饭要早得多,有的资料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那时做为寒食节食品,其实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为什么呢?因为,明清也有清明节吃乌饭的习俗,另外一个旁证是,用于给清明传统食物青团上色的一种被称为“绿巨头”的植物大概也在与制作乌饭所用的南竺差不多时候出现,而且一般会一起采摘。此外,乌饭系糯米制品,比较耐饥,而且可以事先加工,直接食用,放几天也不坏,这道符合寒食节不生火的要求。当然,我收集的比较明确的有提及乌饭的,还是出现在唐代,从本文最重要的参考文章《且说乌 饭》(百度搜索乌饭后,第一页,第六条便是)所提到的《赠李白》: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以及唐代陈藏器曰:“乌饭法: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梗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医殳玉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来看,至迟到唐代已经有了乌饭。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在获得更多资料后完善这篇文章

(本文节选自南京师大社发院文博专业蒋正同学的民俗学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5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