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2|回复: 13

【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1 2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初接触民俗学是听了一位老师的课,他告诉我民俗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当然,现在我知道不是这样),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我似乎我点明白,但真正学习起来的时候,却总是很疑惑。我所学的不是社会学,不是人类学,不是文化史,我所学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希望通过阅读民俗学的著作(我也不知道我读的是不是著作)来揭开心中的疑惑。可是不读不要紧,一读就更不明白了。这门可爱的学科有什么理论体系呢?我迷惑了,我又试图总结一下,甚至是自我创造一下!不行,完全摸不到北,我还是不知道它的理论体系是什么。
民俗学的学者们总是在强调这门学科的独立性,可是它的理论是如此的单薄。你要是单薄你就去借用一下一些成熟的理论呀,再可是,学者们却又害怕一用这些理论就会被社会学,人类学所吞了!哈哈,多么矛盾的心理!
我现在学得很迷糊!请原谅我发这么多的牢骚,可是我真的想知道我学的是什么,我该往哪里用力?
各位,我真心 请教。请不要很含糊的告诉我,我只想知道民俗学到底是什么,它的理论体系是什么,他可不可以是人类学的分支,我们怎样学,它有那些经典著作,它需要变革或者说转型吗?
学生愚昧,希望各位指点。
发表于 2003-10-22 14: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体系?

想这个做什么?一个学科里头可以有各种理论,这种方法,为什么要一个纲领性的理论体系呢?
就民俗学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各国的也因为自己所偏重的方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日本这边是比较明确的,简而言之就是平民的历史。但是如果把这个放到民间文学,也就是口承文艺上就很难适用了。虽然如此,也没见日本民俗学者为了这个“平民历史”的研究不能准确全面的涵盖民间文化研究而苦恼不已呀!
把自己想要做的问题钻进去做好了就行了,管他什么理论体系呢!
发表于 2003-11-1 0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还是应该有的,但这个体系恐怕很难建立起来。现在的民俗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甚至于有些杂乱,所以我们如果要尝试建立规范的许可体系首先必须要清理我们的研究对象。
发表于 2003-11-1 2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想民俗学者和其他学者一样受到过学术训练,都擅长把知识理论化和体系化。有人别有用心说民俗学没有理论体系是对民俗学者的污蔑。但应该承认,民俗学在理论建构上确实与许多其他学科相交织、混杂。一些民俗爱好者本来就缺少理论素养,进一步使得民俗学缺乏“灵魂”。加上某些学者自己的自卑,使得其理论体系不太发达,所以才需要后学不断建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3-11-8 17: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对于斑竹的话,我似乎明白了点,也理解了点。不过,我认为民俗学学者还是一直在回避这一问题,他们害怕谈理论体系,一谈到此地就象阿q被人提起头上的癞子。在回答我的问题时候,我觉得大家都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在和我兜圈子。如果民俗学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干嘛不明确阐明呢。直接对我说 有 ,然后在告诉我是什么,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能说服人的办法。
一个学科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承认自己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会挡住后来者探索的热情。在盲目的自大中会丧失许多发展的机遇。

发表于 2003-11-10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前辈们是不能回答你了,要是他们能回答,晚辈们今天也就不会有此困惑了。
这个问题也许需要吾等后辈们穷一生之力而回答之、解决之。
再不解决,也许再也不会有后辈来问这个问题了。
因为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
因此,也就根本不会有后辈了。
发表于 2003-11-11 11: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辈妄言,各位海涵!

     任何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导和优化实践!民俗学同样如此。
体系的建立是便于开展研究,易于深化,和配合传承。但是固定的体系必然制约海阔天空般的思维畅游,比如我们有了民俗学的框框,在进行某些跨学科研究的时候就势必要进行复杂的归类和论证工作,以便在广阔的学科体系中为自己的理论找到一个位置。这种前期工作往往使人在不断确立和推翻的过程中陷入迷茫与困顿甚至被磨去原有的激情。
    由此,晚辈认为,一个民俗学的研究者或者爱好者更重要的工作是踏实深入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个案越积累越多,研究的方法、心得自然愈加丰富,我们自己便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基于共同的民族心理,每一位中国的民俗学者的个人理论在碰撞与交流中必然会形成诸多共识,各种分支理论自然地由分散走向融合,形成根基扎实,包罗万象的属于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那一天的到来也就标志着中国民俗学的成熟!
发表于 2003-11-11 15: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风雪伶兄说的极是。
学科边界太清晰是没必要的,但大致的一个范围还是应该有,那么,我们有吗?答案是有。
学科体系与方法、理论,我们有吗?答案是有。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们中的许多成分,都是伪体系、伪方法、伪理论。
理论体系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大量具体的工作中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为了要有一个体系而试图去建立一个体系,舍去了具体工作,最后一定是失败的。但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许多“知名学者”舍具体研究对象于不顾,总在孜孜于宏大的体系建设,总在开会,总在呼吁,居然还认为民俗学必须是一级学科。也不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具体工作,解决过什么具体问题,就想拉山头、划地盘。
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1 1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同意刘宗迪先生的观点。
以前的民俗学所重视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所缺少的是理论的阐述。当然,这在学科建立之初是必须的,它的成长必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可是 ,在今天,民俗学学者还是从事描述性的研究就会阻碍这门学科的发展。在最近的看书和听课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陈旧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民俗学研究了,或者说严重的束缚了我们的研究,也使我们的学习充满了困惑和无助。
有人说,我们需要对民俗学进行颠覆才能获得新生。而这种颠覆,我觉得,首先应该就是在理论上的颠覆,重新探讨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这类基础性的东西。不彻底的破除阻碍民俗学发展的旧观念,不构件民俗学自己的理论体系,说什么要民俗学有多大的发展,我想只能是空谈。民俗学还是象打游击战一样,东一锤,西一锤,到最后可能会连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都搞不清!

发表于 2003-11-11 22: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野魂 于 2003-11-11 19:30 写道:
我同意刘宗迪先生的观点。
以前的民俗学所重视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所缺少的是理论的阐述。当然,这在学科建立之初是必须的,它的成长必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可是 ,在今天,民俗学学者还是从事描述性的研究就会阻碍?......

什么叫描述性研究呢?费解费解!
发表于 2003-12-13 2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对民俗学及其家绝望了,管他有没有理论体系,说他有那是玷污理论这个词。我见过的所谓民俗学的前辈是这样一些人,文化遗民,自恋的怀旧患者,最后,犬儒主义者。当然,我还真希望有人说我孤陋寡闻。
发表于 2003-12-13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小痞子 于 2003-12-13 20:19 写道:
我见过的所谓民俗学的前辈是这样一些人,文化遗民,自恋的怀旧患者,最后,犬儒主义者。

小痞子,“某种程度”上,你说得倒也不差。但五分钟的热度适足以使人成为英雄、更关键的却在“能挺”。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摧毁一个旧世界以后、记着建起一个新的来。
[ 本帖由 桃花庵主 于 2003-12-13 20:4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16 18: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各位前辈,民俗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想描述性研究可能就是如江绍原《发须爪》这样的研究,在这方面,我们的前辈学者们作过很多工作。在今天看来,反而少了。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有的,各位也不必如此激愤。记得刘魁立先生在谈到民间文学时曾经说过,过去曾很机械地将民间文学分入到“官方文化”与“非官方文化”的区分中“非官方文化”这一方,现在随着研究的发展,这种分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局限性。只是新的更合理的分法还未出来。民俗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应该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有些相似。
发表于 2003-12-16 2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啊?

描述性的研究,就是踏踏实实的研究的意思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