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2|回复: 1

牛女故事多,郧西有天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 17: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女故事多,郧西有天河
        萧 放

    盛夏时节,因为难得的机缘,我来到秦岭南坡深处、地处汉水之滨的湖北郧西,参加七夕研讨会。郧西在地理位置上属于陕南地区,北、西、南三面与陕西临界,境内水系发达,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之一。当地政府根据郧西山县山水秀美的特点与生态保护的需要,开掘本地丰富的牛郎织女传说资源,制定“旅游立县”的发展战略。他们的口号是:“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据说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河就在郧西,当地有许多与牛女传说相关的风物,清澈见底的天河依旧静静流淌,王母娘娘分隔牛女的金钗石仍然屹立河中,河滩上洒满了各色鹅卵石;远处东西山头上矗立着石公与石婆,当地人说这是牛郎与织女的化身,他们经历了万千岁月,依旧牢记当初的“海誓山盟”,相互守望。汉江是中国连接西北与中南地区的重要水利命脉,人们循此上下,它不仅是古代社会交通的要道,同时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江文化带,是中国腹地文化积淀最深厚的文化地区之一,而郧西是镶嵌在这条文化带上熠熠生辉的宝石。
    这里不仅有距今一百多万年的郧阳猿人,在郧西白龙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黄龙洞又发现距今10万年至4万年的智人牙齿化石,历史文化系列清晰。在中国地理的南北分解线,在高大幽深的秦巴山地,郧西人栖息了百万年。古老的郧西,扮演着串联楚秦沟通南北的纽带作用。要知道,在先秦时代,楚与秦可是中国地域上的两大强国,都有统一中国实力与雄心,地当“秦之咽喉,楚之门户”的郧西,其战略地位可想而知。上津是郧西县西北的连通楚秦官道上的古镇,镇边流淌着水面宽阔的金钱河,金钱河上津渡口,号称“天子渡口”,由汉水上行的人员货物需在此上岸,陆路进入关中;自关中陆路南来者,经由此处下金钱河,入汉江,经汉口进入长江。三国魏时首次在这里建立上津县。中间曾14次设县,6次设郡,2次置州,止于1947年,是湖北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所在地。上津山环水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到上津:“接秦之水,水澈见底,云绕鹤飞,仙境叠翠”。会馆、教堂、戏楼等古建筑萃然于斯,风物传说、战争传说、古老风俗仪式依然留存。我们上津旧城一户人家,亲见了以前只是耳闻或从文献上见到的“请七姐”仪式,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用一个手指抬着盖上了红布的筲箕,老婆婆点烛、上香、绕纸,跪拜,站立,口念:“正月正,麦苗青,请七姐,问年成。七姐要来早些来,莫让露水打湿了绣花鞋……”。这跟我在故乡鄂东英山采集的请七姐仪式与歌谣完全一致,湖北东西相距千里,民俗却如此相似,说明其大约有着共享的历史文化源头。鄂西北曾经在明末战争中遭张献忠部清洗,人口荡然,现在的鄂西北人大多是清初的移民,其中有较大部分来自鄂东黄州府,郧西自不例外。鄂东风俗在这里有较大影响,如岁时民俗,当地俗谚:“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团年黄州佬”。在上津这里仍然保存着完整的古城墙,形制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复修与清嘉庆年间,城砖上随处可见“嘉庆公修”字样。南北城门分别高署“达楚”、“接秦”大字,城内清代街道依然,风水最好,依山而建的的县衙,现在是郧西二中所在地,这是上津的文化区,每年从这里向省城乃至北京输送众多学子。上津又称“柳州城”,城外杨柳依依,“长堤柳浪”为上津一景。北入秦关的朋友,在此折柳送别。
     郧西人的厚重在于它有久远的历史与层峦叠嶂,郧西人的灵动在于郧西多秀水名瀑。别过了上津,我们浅游了素有“小九寨”的五龙河,五龙河原称杨家河,与美女河相伴为天河的姊妹河。虽然在洪水之后,五龙河水不及以往清澈,但在夏日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犹如飘动在峡谷中的蓝色玉带。上游拦水坝形成了壮观的大瀑布,飞溅的水花,织成银色的雨帘,透过它,我们隐约可见翠绿的群山与碧蓝的天空,刹那间,俗心尘欲,了然无存。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瀑布,因为我见过世界奇观美加之间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那里的心灵震撼终身难忘,这里的瀑布当然别具风韵,据说五龙河流域有“千潭万瀑”之誉。坝上那一方碧水,清幽平静,犹如一幅摊开的如瓦蓝天空的画布,期待着添绘人间五彩。水边的山路继续向深山蜿蜒,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未能深入传说中的五龙吐水的泉眼圣地。看来畅游只能等待来年。天河口是郧西一处名胜,由于前时洪水肆虐,交通不便,只好罢了。
     郧西七夕文化节正在紧张筹备中,宽阔的天河广场正在最后收官,织女与铜牛是广场的标志景观,七夕民俗博物馆已经开馆,七夕研讨会是文化节的前奏,研讨会上各位代表与县委领导直接交流,这在其他研讨会上是很少见的。郧西人真正将文化资源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是一条低碳、环保、符合生态保护原则的经济开发,我觉得只要适度、科学、脚踏实地,就会收到发展经济、和谐社会的双重效益。这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保护地,作为在北京生活的湖北人,我真心感谢故乡父老的奉献,对于优质水源的守护者,他们豁达大度、朴素坦诚的胸怀值得讴歌。对于来自天河的碧水,我们无以为报,期待着美丽的郧西,这方藏于深山,人们从前不大知晓的古老土地,乘着牛女传说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发表于 2010-9-22 1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请教萧放老师,您在郧西期间,以一名民俗学者和专家的身份,参与了郧西的七夕文化的考察,亲历了郧西政府为打造七夕文化所做的努力,而且你也看到了这里偶尔的“请织女”仪式活动,不知道您对这里的“七夕节”有何感受,您在这里发现了没与七夕节有关的其他的习俗?这里的人是不是把七夕节现在还当成节日来看待?如果要展示这里的七夕节文化,您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7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