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2|回复: 5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31 0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
————————————————————————————————

第一讲  杨  义      中国叙事学及其研究方法              3月21日
第二讲  扎拉嘎      比较文学新概念                      4月11日
第三讲  巴莫曲布嫫  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                  9月9日
第四讲  吕  微      重读马克思与马林诺夫斯基:
                    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9月16日
第五讲  尹虎彬      文本与田野:民间信仰与民间叙事      9月23日
第六讲 史安斌      “边界写作”和身份认同:
                    全球/地方文化的调和与“第三空间”的构建    11月11日
第七讲 杨利慧       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                    11月18日



第八讲 傅  谨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12月23日


地   点: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11层西段1103室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
时   间:周二下午2:00~4:30(讲座时间60~90分钟,剩下时间讨论)
欢迎踊跃参加,备有绿茶、咖啡+小点心。

————————————————————————————————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21 04:3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0 2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第六~七讲预报


·民族文学研究所“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第六讲·
—————————————————————————————————————————
“边界写作”和身份认同:
全球/地方文化的调和与“第三空间”的构建

史安斌  博士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研究员

地点: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11层西段民族文学研究所1103会议室

时间:11月11日(周二)下午2:00~4:30(讲座时间60~90分钟,剩下时间讨论)

欢迎踊跃参加,备有绿茶、咖啡+小点心。

—————————————————————————————————————————

·主讲人简介·

史安斌博士,男,美国宾州大学比较文化和传播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ST.OLAF人文学院亚洲研究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媒体和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和媒体比较研究。

主讲课程:美国媒体和大众文化,英文新闻经典作品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简 历:

1992年、1995年先后获得北京大学英美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至1996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任讲师;1996年赴美国宾州大学学习,2001年获比较文化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其间1996至2001年任宾州大学比较文化系讲师、东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8年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作访问学者。博士毕业后,2001至2002年先在明尼苏达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后被聘为明尼苏达St.Olaf人文学院亚洲研究助理教授。

中英文著作和文章:

1) Refining Chinese-n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身份》, 美国Edwin Mellen出版社);

2)参与撰写《网络记者》和《妖魔化中国的背后》("Rethinking Chinese-ness and Remapping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A Global/Local Perspective." )Tamkang Review ;

3)"Toward a Chinese National-Popular: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China," Social Semiotics;

4)“怪异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外国文学》;

5)“先锋、现代、后现代:哈桑的文化理论和中国后现代性建设”。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21 04:33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18: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


第六讲综述

  “边界写作”和身份认同:
    全球/地方文化的调和与“第三空间”的构建

主讲人:史安斌   

————————————————————————————

“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

转自 民族文学研究所网

  
2003年11月11日,民族文学研究所“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之六开讲。来自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史安斌博士作了一场题为 “‘边界写作’和身份认同:全球/地方文化的调和与‘第三空间’的构建”的精彩演讲。


史安斌博士首先说明了“第三空间”与“边界写作”的概念与相关的理论研究。他认为,跨文化的传播历经殖民主义阶段和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阶段之后,正迎来全球文化传播的新时代。全球传播概念的提出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人员、信息和视象的跨国、跨文化和跨语际的自由流动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传播的概念。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下,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已被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全球传播”所代替。而伴随着资本、人员、信息等的自由流动,跨国、跨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业已成为全球传播的一部分,并形成了拼贴式、融入式、本土化三种主要的全球文化传播形式。

“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意即“迻译的空间”。所谓“第三”,既非此亦非彼(Neither the one nor the other)。在“第三空间”中没有统一性、一致性;在“第三空间”中固有的身份认同都将在被颠覆之后而被重新定义、重新解读。这一概念对当前这样一种崭新的全球文化的建构趋势作出了恰当的描述。“第三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去理解这纷繁、复杂的全球文化。由此还引申出“第三文化”、“第三文化人”等概念。如“第三文化”是指新型的全球文化,其中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调和,还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边界写作”(Boundary Writing)作为一种后现代话语,由“第三空间”推衍而来,同时也是“第三空间”最有力的具体化表现。它通常是指在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具有多重族籍身份或多种语言表述能力的作家或诗人,以主流和强势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以期传达一种处于边缘和弱势的“小”社会与“小”传统的地方知识和文化特质;同时立足于“边缘化”的写作优势去高度关注人类共享的生命体验,在“跨文化”的种种冲突中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藏族作家扎西达娃以及印裔英籍作家拉什迪正是“边界写作”的代表。

著名的印裔英籍作家拉什迪曾详细解释其引起广泛争议的小说《撒旦诗篇》的特性,这些话语亦可作为“边界写作”的定义,即是为了在崭新的、突变中的人类生存、文化、思想、政治、行动和歌唱的联动结合中,倡导呈现混原性、异质性、杂合性及其转型。“为种族混杂而欣悦,又为绝对纯粹而恐惧”(《想象的故国》)。这样的“边界写作”能使更多主流阅读社会的读者了解、认知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文化。

史安斌博士指出,“边界写作”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对于强势/弱势语言的去本土化/再本土化,带有鲜明的语言哲学及其实验意义。通过抽绎“弱势”语言,“边界写作”在语法、句法和形式规范等方面首先要突破甚至解构“强势”语言,从而向主流语言和文化输送“新颖”的思想表述。因此,“边界写作”一方面是语言的“去本土化”,发生在“强势/弱势”文化领地的“接壤地带”;另一方面,它也是语言的“再本土化”,在持续的“强势/弱势”文化遭遇和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崭新的语言变革。其次,“边界写作”是全球与地方、强势与弱势、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文化冲突、协调与和解的必然结果。坦白的说,这些具有多重族籍身份的作家无法找到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仍须诉诸于主流语言文化。但言及自己的民族与文化身份时,他们亦会断然坚持自己的母族文化传统。第三,“边界写作”已经超越了詹明信(Jamesonian)“民族寓言”的概念,并且逾越了横亘于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文学与文化之间的严格界限。相比较而言,“边界写作”代表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第三世界文学中心话语发生了大的转换,“混合”与批判性的“协调”已成为主要抗争策略。由此引发,有关“民族寓言”其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民族身份认同的现代性观念。作为“民族寓言”反讽的“边界写作”,也预示着由“多元”与“混合”组合而成的世界性趋势的到来。


进而,史安斌博士分析了拉什迪的作品《午夜的孩子》(此书曾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和达西扎娃的小说《骚动的香巴拉》,二者在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叙事手法的同时,亦刻意模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表达手法,将这些相对“新奇”的叙事手法融入其作品中。而民族语言在全球文化、第三文化的背景之下也不再是“纯粹”的了。拉什迪声称要将英语作为“去殖民化”的武器,把英语重新糅合,直到发出印度的声音;扎西达娃在作品中有意取消标点,并大量使用长句,以此来挑战汉语的常规语法、句法。史安斌博士认为,通过对二者小说进行文化间的比较分析,能更清晰地描述其文学特征、审美特征,也能更深刻地揭示“边界写作”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中的社会政治涵义。


报告会上,来自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就跨文化传播中的“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研究视角,结合我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与双语写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文作者:民族文学所南方室:周翔)

本网发布时间:2003-12-05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21 04:40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2 19: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之七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预报

第七讲   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

主讲人:杨利慧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2003年11月18日

———————————————————————
主讲人简介

杨利慧

女,1968年2月出生于新疆阜康县。1988年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辽宁大学获民俗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美国印第安那大学(Bloomington)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访问学者(2000年8月—2001年8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主讲课程:神话学、民间叙事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与方法等。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有关神话学、民间叙事学以及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工作。

代表作:

学术专著有《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等。

主要论文有《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复兴的社会背景》、《女娲神话研究史略》、《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史上的合理主义》(合著)、《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等。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21 04:44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2 19: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之七:综述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

第七讲综述

讲座题目: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

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杨利慧 博士

—————————————————————
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
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6_sws/snkx/xsjz/ylhbg.htm

2003年11月18 日下午,在民文所会议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杨利慧博士做了题为“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的学术发表。这是民文所“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之七,来自民文所、文学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近50人参加了报告会。

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后影响到世界范围内诸多学科领域,与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一道成为上个世纪以迄今天依然富有生命力和强大阐释力的三大民俗学理论学派。杨利慧博士在美国印地安纳大学访学期间,与我院文学所的安德明博士一道,选修了表演理论的领军人物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教授的课程,并对他作了专题性的学术访谈。此次她的学术报告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㈠民间叙事的涵义及其研究方法;㈡表演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㈢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主张;㈣表演理论的民间叙事研究个案举例;㈤表演理论的影响;㈥表演理论的反思与批评。现综述如下:

对于民间叙事的涵义,不同的学派对其考察的重点不同。其中,基于文本研究的自然神话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心理学派以及结构主义学派等,倾向于认为民间叙事文本是“自足的事象”,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从文本出发寻找民间叙事的意义,而很少考察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持另一种研究立场的学者则认为民间叙事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民间叙事事件本身就是社会行为,并从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出发去考察文本的意义,如功能学派、表演理论学派等。
表演理论的产生有着哲学的、语言学的,以及民俗学自身的学术背景。哲学领域向实证、经验的研究转向,语言学领域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由以往关注“语言能力”到关注“语言运用”的转向,还有民俗学本身方法论的转向等,都对表演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和阿尔伯特·洛德(Albert Lord)在史诗研究中考虑情境、听众对于史诗表演的影响,还有像肯尼斯·苟思丁(Kenneth S. Goldstein) 在其专著《民俗田野工作者指南》(A Guide for Field Workers in Folklore)中强调田野作业要关注事件发生的“自然语境”等,都成为表演理论的先导。

表演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 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等,其中又以鲍曼影响最大。鲍曼在其代表作《作为表演的语言艺术》(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1977)中这样规定“表演”的本质:“表演是一种说话的模式”,是“一种交流的方式”。表演理论是以表演为中心(performance-centered),关注民间文学文本在特定语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和其形式的实际应用。其理论核心就是把民间叙事当作一个特定语境中的表演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实际的交流的过程。表演理论主要的关注视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特定语境(situated context)中的民俗表演事件(folklore as event);二是交流的实际发生过程和文本的动态而复杂的形成过程;三是讲述人、听众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四是表演的即时性和创造性(emergent quality of performance);五是表演的民族志考察。和传统的理论相比,表演理论更侧重于把民间叙事作为交流的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更关注于“作为事件的民俗”而不是“作为事象的民俗”,以表演为中心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更注重考察民间叙事的即时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它的传播与传承,更注重于个人性而不是集体性,更注重民族志背景下的实践而不是追求普遍性的分类体系或寻求功能的途径。

对于表演理论的民间叙事研究个案,杨利慧博士举了两例,一个是鲍曼在其重要著作《故事、表演和事件》(Story, Performance and Even 1986)一书中提到的关于德克萨斯的故事讲述,通过对故事讲述家贝尔(Bell)的三个不同的表演文本比较,揭示了故事讲述语境的变化对故事讲述变化的重大作用。另一个案是里根·达内尔(Regna Darnell)于1971年3月做的关于印第安人保留地的一次神话讲述。通过对此次表演事件表演情境、听众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尤其是侧重对表演者为了将听众引入和引出传统神话讲述的境地而采用的策略分析,从而强调了表演者作为有创造性的个人创造性地改变文本来适应特定的语境的作用,这里表演者是作为桥梁的中介叙事。

表演理论被称为“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它为民俗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视角的转向,使民俗学的理论关注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转型:从历史研究到现实研究,从文本到事件,从普遍性到地方性,从集体到个体,从静态到动态。另外,表演理论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贝弗莉•斯道杰 (Beverly Stoeltje) 常常关注女性在表演事件中的社会性别展示,一位博士候选人杰西卡(Jessica Anderson Turner) 力图通过对桂林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进行细致的民族志考察,以探讨其中展示的地方社会对地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认同。

在对表演理论的众多反思与批评者中,杨利慧主要例举了琳达·戴格(Linda Degh)、安娜-利娜·斯卡拉(Anna-Leena Siikala)、周福岩等人的观点。其中,美国民俗学家琳达·戴格从自己长达10多年田野工作和定点追踪调查出发,强调只有通过对一个社区长期的、不断的对比考察才能对表演传统作出的正确评价,提出了以表演者为中心(performer –centered) 的理论框架;芬兰女学者安娜-利娜·斯卡拉则认为表演理论还应该充分重视讲述者的个性、背景,以及他们对事件的态度;中国学者周福岩针对表演理论中把表演完全看成是理性的、有意识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表演还可能是充满激情的、无意识的行为,表演理论关于形式的分析过细,既加重了学者的负担,也有悖于学理。在回溯以上学术批评史的基础上,杨利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视角,那就是如何把民间叙事文本自身的形式、意义、功能与文本的表演结合起来进行理论研究。

报告会上,与会人员就是否应该在田野工作中追寻传统的表演事件或者自然的表演语境,能否在田野与文本的互照中将叙事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结合起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作者王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硕士研究生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12 19:47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0 14: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之八开讲在即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新世纪学术前沿十讲”系列报告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主办)

第八讲 傅  谨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12月23日


地   点: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11层西段1103室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
时   间:周二下午2:00~4:30(讲座时间45~60分钟,剩下时间讨论)
欢迎踊跃参加,备有绿茶、咖啡+小点心。

———————————————————————————————————————

第八讲:主讲人简介

傅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生,文学博士,浙江衢州人。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已经出版专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戏曲美学》、《新中国戏剧史》等8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文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曾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先后还获得“全国青年优秀美学成果奖”、“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北京市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2001年度文艺评论奖等学术奖项;主持并完成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戏剧改革发展”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艺术科学2003年度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

--------------------------------------------------------------------------------

·专著简介·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作者:黄晓慧
  一本深入研究浙江省台州地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复苏的民间戏班现象,被著名学者陶东风誉之为“一本很了不起的书”的学术专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列入“田野与文本丛书”出版。这是该书作者傅谨博士持续8年之久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的成果。
  据了解,台州戏班现象进入作者视野,始于1993年12月台州地区在温岭举办首届民间职业剧团调演时,时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任职的傅谨博士,偶然间到温岭一周,看了八个戏班的表演,写了一组三篇《温岭看戏侧记》,在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自此,温岭民间职业剧团现象、台州戏班现象引起了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还专程到温岭拍摄了《温岭民间剧团》的专题片。从1993年开始,傅谨博士一直要对台州戏班作不间断的跟踪研究,几乎参加了1993年以来台州地区、市举办的每次民间剧团调演活动。在这长达7年半的时间内,每年在台州从事超出一周的田野考察活动,期间接触、访问了超过20个戏班的班主和数以百计的演职员,搜集了大量口头谈话记录与书面材料,并且与台州市(原为地区)以及所辖的各市、县、区相关的文化干部,尤其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保持长期而经常性的接触。200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则专门用20天时间,先后深入乐清市吴岙、樟北自然村和温岭市钓浜镇、石桥头镇、泽国镇等地,在温岭市青年越剧团、路桥实验越剧团等两个戏班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作业,并访问了相关人员。这本28万字的学术专著就是在以上基础上写就的。

  该书共分《历史与现状》、《戏班的构成与生活》、《戏班的经济运作》和《表演形式与演出剧目》四章,以一个戏剧理论家的视角,对台州戏班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客观地剖析了民间戏班的存在方式与内在构成,尽可能还原台州民间戏班的真实状态,由此揭示了民间戏班拥有的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渊源。


作者自述及相关书评,请浏览: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tyjj/tylz/cgll/cgll.htm
  

[ 本帖由 iel-ot 于 2003-12-21 04:45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