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0|回复: 0

代为张贴一份丛书征稿启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3 0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奇俗文库》征稿

我们的祖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上下七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份弥足珍贵的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基。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形成,人们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许多民间文化事象正急骤消逝或者迅速改变。再加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入,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甚至造成当代青年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表现出无知和背叛。比如不久前有文章说,在中国人最看重的“大年初一”这一天,离公历2月14还有将近半个月,许多城市的商店酒楼里,弥漫着的竟然不是欢渡春节而是迎接情人节的气息。与此相应的自然是一代人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心的迷茫与缺失。为此,拟推出这套丛书,名为《神奇的中国》,旨在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与神奇,指出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一代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本丛书拟从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化中,选取那些积极向上并且让人感觉到美丽、神奇的事象编辑在一起,名为《神奇的中国》。
《中华奇俗文库》拟从中国各族民间文化资源中,选取那些最优美、最奇丽、最富有特色的事象,分类分辑编纂成书。
《中华奇俗文库》主要面对青少年和渴望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读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激发出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本丛书每本纯文字稿约12—15万字。与文字相关的图片100幅左右,在书中作黑白图片使用
《中华奇俗文库》丛书不是民俗学研究专著,不是学术论文集,也不属于学术意上的田野调查报告,它是以某项田野调查为基础,将其中奇特、有趣的习俗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在给读者以审美愉悦的同时了解中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唤起他们对中华民族和民俗学的热爱之情。
著名文艺理论家刘锡诚先生在为本丛书所写的序言中说:“当你第一次踏入一个从未涉足过的民族或族群的聚居之地,你会骤然间感到进入了一个异己的陌生的王国,那里的人们所传承着的民俗,使你顿生一种惊异和新奇的感受。理性地说,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所流行的民俗,对于一个异己的民族或个人来说,都属于奇风异俗。所以说“奇风异俗”,是指风俗习惯以至民俗形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言,而不是那种自封是“高等人”者对异己民族的民俗的“猎奇”之“奇”。如果进而作一番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你就会发现,正是这个民族或族群的独特的民俗,体现了这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精神。”
因此,《中华奇俗文库》之“奇”,其中民俗自身之“奇”当然是重要的,但要想给予读者“奇”的审美愉悦,作者的语言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华奇俗文库》在对某一民俗事象的介绍时求奇不求全。比如《神奇的伐木习俗》,全书的开头部分可以对伐木习俗包括哪些内容作概要介绍,让读者对伐木人的生活有个整体印象,作为解读伐木奇俗的背景资料。之后,着重捡取伐木习俗中那些神秘、奇特、有趣的习俗逐一介绍。民俗中的民间文学部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有,要求是选出那些与风俗关系密切的、奇特有趣的简短故事或者歌谣。不能体现风俗的民间文学不选。
因选材不同,《中华奇俗文库》丛书对各卷本的写作体例中的章节安排,目录的层次级别,很难作出统一要求。篇、章、节的设置各根据各卷书的选材自定。
《中华奇俗文库》必须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不允许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中那种创作或虚构,也不需要贯穿全篇完整的故事。它的可读性在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涉及的民俗事象作动态描写。其中尽量插入一些个案调查,而不是一般性的描述。书中在介绍到民俗事象、民俗人物、民俗实物时,如生活本身具有故事性更好,没有故事不要编造。
本丛书使用图片可分为三类:1、与文字相关的民俗事象或民俗实物的照片;2、与书中民俗事象有关的典籍记载的图片;3、与书中讲述的民俗事象有关的被采访人的照片;4、本书作者田野作业现场照片或与被采访人的合影照片。其中第1、2类照片应占全部图片的90%。
这些照片可以是作者拍摄的,也可以是作者请他人拍摄的,或者是作者从资料上查取的。但所拍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假造。
书稿出版后,照片连同文字一起按版面计算稿酬,一并付给作者。有关照片的版权问题、肖像权问题等,由作者自行解决。
西苑出版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属下的综合性出版社,十几年来,在编辑出版社会科学及艺术类图书上取得了颇有影响的成就。其图书的编辑印制质量更是为图书市场所称誉。2003年春,为了配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门成立了民间文化编辑部,出版民俗、民间文化类图书。希望得到有志于民俗学、人类学研究和田野调查的专家学者的帮助与支持。
联系地址:100039  北京海淀区阜石路15号西苑出版社民间文化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68186074               联 系 人:山民   
电子邮箱:shanmin2001@163.com

                                   西苑出版社民间文化编辑部

[ 本帖由 shi 于 2003-11-13 00:44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4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