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9|回复: 17

话说网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5 14: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网语

      我说“网语”,不知是否有“自造”之嫌,但是网络的专用词汇正悄悄集结成军却是不争的事实。都知道“大虾”即所谓网上的“大侠”,“美眉”即网上“美女”,“7456”即“气死我了”,“菜鸟”即“笨蛋”,“东东”即“东西”,“88”即“b ayb ay”,表示“使我震惊”,便说“倒”或“狂倒”,意思是我已经被你气倒,或者吓倒、笑倒。据说这个“典故”来自日本的卡通片,一个卡通角色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扑通一下摔倒。类似的还有“我都无奈了”,“一般郁闷吧”,等等。

    随着上网大军的骤增,网上的语言不胫而走,慢慢地流行到社会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之中,它虽然不是民俗的,但却是大众的,虽然在语法上是不禁推敲的,但却是使用起来顺心顺手的,虽然不乏调侃之意,却是充满时代色彩的。

    存在便是合理。

    “网语”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首先,中国的语言一向以复杂著称,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语气,意思便满拧。“谁说的?”问句,意为此话是谁说的。“谁—说的!”否定句,意为此话结论不对。但是面对见字不见人的网络世界来说,表情和语气怎么表达?于是便用“我倒”这样的形体动作来告诉对方自己的心理动作。

    其次汉字输入的麻烦,使网上的交流者努力在寻找着“谈话”的捷径,于是数字便被请出来帮忙。

    因为虚拟世界的雾里看花,人们自然会借用虚构小说里的称呼来解决俊男靓女的称呼问题,半真半假,假做真来真亦假。我是“美眉”,你是“大虾”。

    从“网语”的发展趋势来看,很符合现代世界的融合特色,中文、英文、方块字、数字几种东西更加自由地被结合或互相替代,“E-meil”可以被称为“伊妹儿”,滑稽而且有趣,没人觉得有什么“不恭”,也没有人听不懂。当一些时尚的追随者还没有把时髦的“OK”说顺嘴的时候,一些把“OK”说腻了的青年人已经开始用汉字“欧科”来替代它了。而新新人类们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再见”、“baybay”、“白白”“88”哪个更加简单和适用。

    这种不伦不类不拘一格的语言体系(姑且称它为“体系”)的形成,自然是十分反叛的,因为它不符合任何的语法分类和规范用法,如果用这样的语言来完成中学作业,一定是要得0分的。但是它动摇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字定下的规矩与方圆,这种文字现象是昙花一现,还是最终形成气候?现在还很难下定论,只能留给历史去验证。但是它的出现,无疑给语言学家找到了一种话题,若干年后,我们给高科技的网络做传的时候,别忘了给它对汉文学、文字的影响写下一笔。

                             来源:《生活时报》 2002年5月14日
发表于 2002-12-5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叶春生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具体篇名忘了,说的是民间文艺的超时空传播,大致说到一个意思:民间文学是一种互动的文艺形式,过去的说书、弹词之类一旦走进电台电视,艺人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艺人与观众、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就没有了,但电脑和网络的发展,再次为讲述者和接受者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新形式。
   当然,这是在新的条件下的一个全新的交流形态了,形态变了,但作为“交流”的本质却又回复到了“互动”,也就是说,从单向回到了双向。
   网络文化算不算民间文化?我认为还是可以具体切分的,如网络语言和网络笑话之流,基本上也符合我们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其实网络就是另外一个语言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同样有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有匿名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至于“口头性”,我认为象前面流萤妹妹所列举的这些词汇,何尝不能当作网络化的“口头性”来理解呢?
   刘魁立先生说民间文学是流动的,叶春生先生说民间文学是互动的,本质上有其共通的地方,窃以为,网络文学也应是民间文学关注的话题。
发表于 2002-12-5 18: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一些研究当代文学的人就很关注网络文学并写了许多文章,我在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部分就见到很多研究网络文学的文章。不过,他们所研究的网络文学是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一类的文学,基本上还是作家文学,与施大侠所说的网络文学不是一个概念,不过还是可以参考的。施大侠是不是应该将属于民间文学的网络文学再重新命名并给以界定?
 楼主| 发表于 2002-12-5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找叶老师的文章看看

我也是一时有点兴趣。有时跟朋友聊天,会遇到一些好玩的说法。比如,英汉两种语言的混用,数字的谐音等等。上bbs,看到有些笑话也很有趣,还有上面的鬼故事,有时看得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真有其事。再或者网上也有“星座占卜”以及“模糊数字”的游戏,也很好玩,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民间文化”。不过,我觉得这些东西真要作研究,也跟sunny和铁屋君所说的课桌留言、厕所留言、手机短讯研究一样在方法上可能比较欠缺。还请各位大虾支着。
发表于 2002-12-5 2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网上的鬼故事跟民间流传的鬼故事还是比较不同的,有的是根本就可以说是作家文学,是作者个人的创作,带有比较强烈的个人色彩。就像《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的那些鬼故事很多不是民间文学一样,这些也不是。
当然也有很多是。
发表于 2002-12-5 2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流萤 于 2002-12-5 22:26 写道:
我也是一时有点兴趣。有时跟朋友聊天,会遇到一些好玩的说法。比如,英汉两种语言的混用,数字的谐音等等。上bbs,看到有些笑话也很有趣,还有上面的鬼故事,有时看得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真有其事。再或者网上也有“星?......

可以看看刘象愚、罗钢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一书。
发表于 2002-12-5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小人家 于 2002-12-5 22:38 写道:
网上的鬼故事跟民间流传的鬼故事还是比较不同的,有的是根本就可以说是作家文学,是作者个人的创作,带有比较强烈的个人色彩。就像《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的那些鬼故事很多不是民间文学一样,这些也不是。
......
《聊斋》虽不是民间文学,但却与民间文学渊源极深,《阅微草堂笔记》另当别论。我认为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最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2-12-5 23: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当然不能否认《聊斋》的民间文学来源。但我觉得其中饱含了蒲氏的个性化情感,单语言就是文言的,而淄博地区的普通人不会这样讲这些神幻故事。所以它是作家文学。如果做它跟民间文学关系的探讨好像未尝不可?
发表于 2002-12-6 00: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就形式而言,《阅微草堂笔记》的鬼故事更接近民间文学。
另外把口头性作为主要指标,好像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如果口头性包括语言的口语化,那是的,但主要指传播方式的话,我就有点不同意了。
有人说不能灯下看《聊斋》,我觉得没问题。但是,《阅微草堂笔记》却不止灯下看不得,就是大白天,在人少安静阴凉的地方,我也不大敢看。
发表于 2002-12-6 1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在研究鬼故事的时候,其实对考察对象是必须有所选择的。
   首先,标明了具体作者名字的故事要剔除,如“宁财神”就是网上的一个著名鬼古作者;其次,太长的故事必须剔除,故事越长,它在民间的可流传性就越差(其实明以后的“白蛇传”也是文人与民间合作的产物),而属于个人创作的可能性也越高;再次,没有故事情节的传闻必须剔除,因为传闻更多的是注重地点,而不是注重故事,夹杂了太多的个人目的。
   华南师大有个现在大三的女生因为没考上中大,编了很多中大的鬼故事,她明确地在她的鬼故事前言中说:“我之所以写下这篇小说,不在于我是神鬼论的信仰者,而在于我对现实的不满,确切地说是对某些学校的不满,希望我们学校不会如此。”据说她先是编中大鬼传闻,后来发展到专写中大鬼小说。
   剔除了这些东西之后,我们就会发现SUNNY兄提到的问题:类型化。
   类型化表现在许多方面,场景类型化,形象类型化(如女鬼一般穿白衣,可能在白衣与黑夜之间有某种视觉效果),道具类型化,不怕鬼的人物类型化,结局类型化……当你把种种类型罗列出来的时候,你又会发现,特定的场景类型可能和特定的形象类型或情节类型或母题类型有特定的关联,而特定类型的人物一定不会与某种类型的母题相关……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系数有奇妙的规律。
   同样,故事的传播规律也可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老学校的鬼故事多过新学校,名校的鬼故事对普通高校的影响大……这些看起来非常一般的规律一旦与类型化结合着看,你就又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它们之间复又有另一层次上的相关。
   其实,在网上还有许多著名的故事类型,即使作为传播个案,也很值得研究,如北大的“XXX路公共汽车上的故事”,到了中大,就变成了“14路公共汽车上的故事”,清华的“篮球场上的白衣女子”,到了中大,又变成了“马岗顶的白衣女子”了……
   越是流传广的鬼故事,越是精致而简洁(在这一点上,同意小人家的说法,《阅微草堂笔记》比《聊斋》更具有民间性)。其实鬼故事(而不是鬼小说)也象笑话一样,适合短而精,而且要善于在关键的时刻“甩包袱”。借用研究笑话的一些手法去研究鬼故事,我觉得是可取的。
   关于故事的类型化研究,可参看刘魁立先生的许多文章。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2-12-6 10:1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2-12-6 17: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原来施爱东老师换到这里来讲鬼故事了,小弟追随来也!
施老师说:“特定的场景类型可能和特定的形象类型或情节类型或母题类型有特定的关联,而特定类型的人物一定不会与某种类型的母题相关……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系数有奇妙的规律。”确实高见!
我觉得鬼故事中存在一些情节俗套,可用在不同的场景类型或母题类型中。
而一般的鬼故事按讲述追求的效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些故事追求的是当时的惊吓效果,有一些特殊的语气,节奏等,也会配合一些手势,动作,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吓到听众,即施老师所说的抖包袱。有一些是只吓听众中的一个人的,如“我的手在这”,“断指女鬼”等。这类故事可以用研究笑话的方法。
一些特定地域流传的的鬼故事,感觉和传说有一些相象,都与一些当地风物相结合,甚至可能与讲述者与听众都熟悉的人物相结合。如清华大学会讲“主楼”,昌平园会讲“图教”,北京西北讲355路公共汽车,医学院的这类传说最多。还有一些与水房相关的,如“红马甲”,与公共厕所相关的“雷锋送手纸”等。这类故事讲述追求的是一种长期效果,即听众在心里留下阴影,每次来到相关的地方,都会引发恐怖的记忆。这类故事我到觉得可以用研究传说的方法。
[ 本帖由 sunny 于 2002-12-6 17:4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2-12-6 17: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我听过一个长篇鬼故事,叫“猩红色的楼群”,好象内容跟文革还有点关系。据说最初是一本小说,但在我上高一那年,同学间传的很盛,都是脱离了文本口头流传的。我的同桌每天在上课时给我讲,讲了好几天才讲完。让我特佩服女生的叙事能力。
发表于 2002-12-6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一下这个个案如何?

小莉有个朋友住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只有一路公共汽车可以到,从车站到朋友家还要走30分钟的路,而且每天晚上9点半过后车就没有了。
这天,小莉到这个朋友家去玩,聊得高兴,差点过了时间,紧赶慢赶到了车站,总算还没到点。小莉一边等车,一边四下看了看,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灯光很暗,远处的东西都看不见。等了一会,9点半过了,车还没有来。小莉想可能晚点了吧,再等等。可是过了15分钟,车还是没有来。小莉想,再等一会,实在不行就只好回朋友家借宿了,不过真不想走那30分钟的路。正想着,远远的就看到灯火通明的车慢慢地过来了,不过不知道怎么搞的,真是慢得可以。等了好一会,车终于到了小莉面前,门开着,小莉一边跳上车一边在心里骂:“真是老爷车,这么慢!”车厢里头灯开得亮堂堂的,根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小莉坐好后正要买票,抬头一看,售票员的座位根本没有人。再看看司机座,也是空的。实际上,车上的人自有小莉一个!再看看外面,车明明是再往前走。小莉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全身凉飕飕的,“唰”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条件反射似的跑向车门,想都没想跳了下车。下车后,小莉站在路边,心惊胆颤的看着车在自己面前继续慢慢地往前走。好一会车才从面前过去,她突然看见了司机和售票员:他们正使着吃奶的劲在后面推车呢!
发表于 2002-12-6 21: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从网语变成了民间故事——典型的民间文学。老鼠变成了大象。
发表于 2002-12-6 2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话说网语

有一类如小人家所举的类鬼故事,也算一个特殊类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6: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