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9|回复: 1

璀璨夺目的蒙古族服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3 15: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璀璨夺目的蒙古族服饰
             撰稿者:敖  其
                     张丽辉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服饰文化创造性地传承了北方草原诸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诸因素,形成了适合蒙古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方式的完整的服饰文化体系。特别是在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制了具有引领服饰潮流作用的,永恒生命力的服饰,蒙古服饰以其奢华艳丽、气势恢弘、华贵考究的风格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譬如:蒙古帝国时期的变线袍、交领长袍、兽皮搭呼;元代的质孙服、罟罟冠以及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哈屯创造的斗篷、北元时期的半壁等服饰无不显现蒙古服饰的魅力与永恒的生命力。
清代,清政府出于统治需求,对蒙古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鼓励各部落独立发展,同时随着在蒙古高原大面积的垦荒出现了大批的蒙古族农民,从而使部落间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蒙古族不同部落服饰的独有特点,使之延续至今。譬如:保留远古狩猎文化符号诸特征的巴尔虎部服饰;传递着多种文化信息布里亚特服,其独特而丰富的款式演绎出蒙古族服饰端庄的神韵,长袍的三色镶边,妇女长袍的分割式结构与褶子都传承着部落服饰的古老特点,长袍三色镶边寓意深厚,蓝色代表着天空的宽广与高远,黑色代表着土地的博大与富饶,红色代表着部族的精神与朝气,已成为民族服饰的标志和象征;以图案的对称美和采用多种刺绣手法将自然界的花草、水鸟、云纹巧妙地融于服饰之中是科尔沁等部族服饰的鲜明特征;完整地传承蒙古族传统色泽文化是乌珠穆沁服饰有别于其他部族的最大特征;传承元代宫廷服饰文化特征是察哈尔部、苏尼特部、阿巴嘎部服饰的明显特征;既保留宫廷服饰高贵与华美的气质,又体现守(守护成吉思汗陵)陵人服饰独有的庄严与肃穆的风格是鄂尔多斯部服饰的特点;体现蒙古族服饰的古典风格是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喀尔喀部服饰的特征;将蒙古服饰与异文化有效整合在一起是穆斯林蒙古部服饰、青海蒙古部服饰的特征。
蒙古服饰主要由头饰、各种冠饰、袍服(单袍、夹袍、棉袍、吊面皮袍、白茬皮袍、熏皮皮袍)、坎肩(罕吉雅日、奥吉、奥吉木格)搭呼、披风、靴子(香牛皮靴、马靴、马海、毡靴),以及银鞘蒙古刀、火镰、褡裢、香荷包等各种配饰组成。
蒙古各部服饰均有男女老幼、已婚未婚、四季服饰、礼仪服饰、日常服饰之区别。
蒙古族女性佩戴的华美头饰是已婚妇女的重要标志。由于部落不同,头饰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巴尔虎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类似羊角形,“哈卜其格”、“塔图尔”均用白银镶制,嵌有各类宝石,保留着图腾崇拜的痕迹;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由两条缀珊瑚额箍、银质簪钗和垂链组成;形成了简洁精美的特点;察哈尔头饰,围箍中间嵌数个鎏金花座,镶珊瑚、松石珠。两侧镂花银饰连接珍珠流穗,额箍后面为一弯月形錾花饰片,接珊瑚、松石珠编成的网状后帘精巧别致。鄂尔多斯头饰以嵌珊瑚、绿松石的錾花银饰为核心,由上百粒珊瑚珠摆列成梯形后帘和左右对称的侧饰组成的头饰重量约10至15公斤,富贵而奢华,具有“头饰之冠”之美誉。
佩戴头饰时需穿着与其相应的带袖箍或其他装饰的长袍、敖吉(长坎肩)、敖吉木格(短坎肩)以及配带各种配饰,这也是已婚妇女的身份标识。
蒙古族的冠饰形状多样,其中也蕴含着各种文化含义。布里亚特的红樱帽上用手针缝制的线条代表着不同父系的联盟,红樱帽穗代表太阳,寓示着部族成员头顶红日,象太阳般生生不息。栖鹰冠是白海青图腾的象征,罟罟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能显示出妇女的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
腰带、银鞘蒙古刀、火镰、褡裢则是男士的重要标志,腰带不仅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骑马远行时起到保护五脏六腑的作用。蒙古刀与火镰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装饰作用和象征男性勇敢而如同火一般顽强,永远为民族传递香火,延续生命。

[ 本帖最后由 敖其 于 2010-12-23 15: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5: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璀璨夺目的蒙古族服饰(图片欣赏)

达呼(内蒙古文化厅提供).jpg (达呼)
布里亚特男袍.jpg (布里亚特男袍)
布里亚特女袍.jpg (布里亚特女袍)
布里亚特女皮袍1.jpg (布里亚特女皮袍)

[ 本帖最后由 敖其 于 2010-12-23 16:0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8 10: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