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7|回复: 5

【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4 1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边缘
                ——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
                                               韩唐    01级中文
                 (一) 序言
本文通过对邯郸市周边佛教寺院①的历史整理并重点对禅房寺的实地调研分析邯郸市佛教寺院的历史变迁过程和现状,希以此分析北方佛教寺院的发展。

一、        邯郸市概况
    邯郸市地处河北南部连接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早的文献记录见于《春秋谷梁传》②,《史记》对邯郸的描述最早始于殷商③。近年的考古发掘已证明邯郸文明始于七千年前④,邯郸古城在商代已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国时成为赵国都城,凭借优越的地理丰富的资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邯郸便受到影响,现存响堂寺石窟保存有北齐时期的大量石刻,而邯郸周边也存有大量古代寺院。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寺院建成年代已经不可考,有记载的几所寺院为:大乘寺,位于邯郸市内修建于北朝大象年间,时为佛教大乘教派的知名寺院⑤;月爱寺,位于邯郸市东北尚璧村建于北朝大定初年⑥;禅房寺,建寺时间不详估计在唐代以前。其他如:爆台寺、龙泉寺、双塔寺等历史也十分久远但确切年代已不可查,据万历年间《邯郸县志》⑦载共有二十多所寺院修建于明代以前。

二、        本文所用文献
邯郸市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邯郸县志》成书于明朝万历元年⑧,后经郑方坤于清朝雍正八年续编。此外,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各编著《邯郸县志》,至民国二十二年张奉先重新修编。后由于战乱民国本佚失,扬肇基遂于民国二十九年重新修著共十七卷。解放后邯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修编《邯郸县志》一部于1993年出版,《邯郸市志》也于199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除此以外本文还引用邯郸市档案馆编《邯郸市大事记》一书,该书于9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他文献资料较为繁琐此处不再详列,文中引用时请参看注释。
①为叙述方便本文以后所指寺院除注明外皆为邯郸市周边地区寺院
②《春秋谷梁传》,周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546年。
③《史记*赵世家》
④磁山文化遗址显示邯郸地区七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⑤、⑥大乘寺、月爱寺的建寺时间:民国二十九年《邯郸县志》记录月爱寺中唐代开元二十六年立“月爱寺碑”、明万历三十八年二月立“月爱寺碑”,据碑文称月爱寺建于北周大定初年;大乘寺修建时间为后人传说,寺中负责人称有关文献毁于文革时期。
⑦“释道两教由来已久,古寺古观多建于唐宋其次则元明”《邯郸县志》民国二十九年本
⑧现存最早《邯郸县志》编于明万历年间,明初扬士奇《文渊图书目》记有《邯郸县志》、《邯郸县图志》。邯郸地方志编撰应在明初或之前。


三、        本文所述三处调研地简介
1、        大乘寺  该寺据说修建于北朝大象年间,当时为大乘佛教的重要寺院。后该寺饱经战火摧残屡次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邯郸市为开发旅游资源遂投入数千万资金重选寺址加以修建。并将“大乘寺”更名为“大乘玉佛寺”由已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提写寺名。目前该寺长住僧人三名,各地挂单僧人若干,信众主要为邯郸市民及周边地区居民,香火旺盛。由于原寺历史久远曾多次遭毁坏故没有遗迹残留,新寺投入巨大三期工程已完成第一期,建成山门(天王殿)、东西鼓楼、大雄宝殿、两侧配房、佛像百余尊。二期工程计划修建放生池、观音殿、卧佛殿、九龙壁等,目前观音殿已经开始动工①。
2、        月爱寺   《邯郸县志》记载不详,“邯郸县东北20里西尚璧村西头,兴建于北周大定初年,民国重修。‘文革’时被拆除,遗址为供销社酱菜厂所占”。据信徒讲月爱寺得名于一位法号“月爱” 的禅师,该寺目前为邯郸地区香火最盛的寺院之一,目前该寺住持得真法师为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邯郸市佛教协会会长。得真法师八十余岁高龄,威望颇高,是佛教中“毗卢派”的传人之一。月爱寺由各地信众捐资修建大殿、厢房等建筑,目前已颇具规模,寺中曾立有唐、宋时期碑刻但后来全部毁坏丢失。
3、        禅房寺  当地传说该寺修建于汉朝②,寺内僧人曾救过刘秀之命,但当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故此说应为讹传。禅房寺地处邯郸市西三十里群山之中,交通不便,这也是该寺在历代战乱中保存较好的原因之一。据《邯郸县志》载:“1945年邯郸解放后,各种寺、庙、观、庵相继被拆。仅存十里铺朝阳庵和南李庄禅房寺。”该寺是现代以来邯郸地区佛教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寺院,清朝末年该寺住持妙一法师为道行甚高的一代大德,他创立了佛教中影响很大的“毗卢派”。如今妙一法师的两位弟子:畅怀法师、续法法师分别为香港和邯郸市两所寺院的住持。1993年版的《邯郸县志》载:“禅房寺在县府西35里,康庄西群山之中,庙宇南向,分前、后、西三院,寺西百米处建有西台庙,东南50米处建有东台庙,东北30米处有龙王庙,寺前建有双龙桥……寺内8棵古柏……大殿东侧建有钟楼,后大殿气势磅礴,龟附石分列两旁。……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五日为庙会……,寺南200米处建有砖塔两座,高约30米。寺北200米处是僧众安葬之地,原也建有两座砖塔,在‘文革’时拆除,只有寺东50米处四棵大古柿树。康庄乡社会福利院就建在寺的原址上。”
93年时,禅房寺重新修葺,福利院归还所占土地。目前该寺长住僧人三名、长住居士三名、寺院管理人员三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禅房寺平时很少有人前往,遇到宗教节日各处赶来的信众也不超过30人,所以该寺生活条件艰苦、资金缺乏,是邯郸地区条件较差的寺院之一。另外,该寺由于地处群山之中,四周荒僻无人,私营煤窑密布,原本清净优美的环境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
①参见《邯郸市四季青大乘玉佛寺规划方案》
②当地传说刘秀领兵出征时曾败走此地,幸遇禅房寺僧人搭救得以保命。该寺原来名为“藏王寺”更名“禅房寺”。此外还有一说当时搭救刘秀性命时该寺还未成为佛教寺院,只是一个道教庙宇而已,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该寺才成为佛教寺院。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16: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二)

             (二)正文
一、        禅房寺调研

禅房寺坐落在邯郸市西三十里的群山之中,这里环境清净优美、人烟稀少,即便是炎热的夏季寺院里仍是一派清凉、宁静的气氛。我到达时寺院住持悟边法师因为生病不在寺院,悟边师傅时续法法师的二弟子,也就是妙一法师“毗卢派”的第三代弟子。由于悟边师傅的生病,我没有获得太多有关“毗卢派”的资料,只是从周围人的口中了解了该派大致的发展状况,将在后文中叙述。这次调研主要访问了寺院中的悟真和尚、寺院管理人员刘师傅及几名长住寺院的居士。下面将分别叙述该寺情况。

1、 寺院历史、遗迹
关于禅房寺的历史众说纷纭,但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大多是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传说是该寺营救刘秀的故事。据说当时刘秀领兵作战遇到危险,为逃避敌军追捕逃入群山之中。当时他困饿交加、走投无路,正在发愁之际巧遇了禅房寺的僧人,于是便藏身寺庙之中平安脱险。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成为一朝天子,这个曾经救过他的寺院便更名为“藏王寺”,由于“藏王”与“禅房”谐音①该寺改名为“禅房寺”。据说当时此地有村庄名为“姬庄”,这里的人都属于一个姓“姬”的家族,刘秀脱险后也曾在这里住过。但现在附近地区已经找不到姓“姬”的人了,禅房寺的刘师傅介绍说,历史上某朝有皇室成员的名字里有“姬”字,于是“姬庄”居民改姓为“乔”,现在禅房寺附近地区乔姓人家确实很多,他们便是原先“姬庄”居民的后代。刘师傅说,改姓之事是以前他在一户乔姓人家的祖谱上看到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这个传说已经无从考证,但如果是真的话那么禅房寺的前身便很可能是一座道教庙宇而不是佛教寺院。
在和刘师傅的谈话中我还听说93年重修大殿时曾挖出佛像、石砖等文物,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当时一批善男信女发愿重修禅房寺,于是捐资重盖大殿,在打地基的时候挖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据刘师傅回忆,当时地基开挖一米深时土质仍很松软不适合建筑于是继续深挖,这时工人们挖出了一大片平整的石砖地面来。这些石头非常平整细致,而且面积很大,估计是古代寺院大殿的地面。工人们扒开阻碍施工的石砖继续向下挖,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距地面两米深时再次挖出大面积的平整地面,这次的石头比上一层更加严整,且他们大小整齐保存完好。于是工人们再一次扒开阻碍施工的石头,继续深挖,大约又挖了一米左右时人们吃惊的发现地下原来有一个大坑,里面全是砸毁的石刻佛像,这些佛像没有头且大多被砸毁。刘师傅始终在挖掘的现场,据他讲这些佛像当时杂乱地堆放在坑中,数量很大,但当时大殿的地基已经挖了三米多深,修寺的经费已经不足,于是他们决定把挖出的几块残碎佛像起出大坑,剩下的不再开挖,工人们将大坑填满,只将阻碍施工的上层石砖和挖出的佛像起出,其余的都留在泥土之中。现在禅房寺的大殿就建在上面。
经寺院管理人员同意,我将93年挖出一直堆放在前殿角落里的残损佛像取出清洗干净,这些零碎的石块出奇的重,经过不断擦拭终于显出原先的样子。更令人激
①当地方言中“藏王”与“禅房”非常相似,几乎听不出区别。
动的是在一尊佛像的残存底座上还留有文字,但能够辨认的只有“罗”“氏”两个字。
我将这些佛像拍照并带到邯郸市文物局,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定雕刻佛像的材料均为红砂石并根据一尊佛像的服饰推测这些佛像的铸造时间应在唐朝以后。除了佛像,当时挖出的石砖寺院也保存下来,但这些石砖都被用在了建筑房屋上,只能看到铺在房屋地上的一些。
大殿地下的石坑中到底还有多少佛像已经无人知道,也许后人再也不会挖开地下三米多深的大坑了。在向刘师傅和当地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打听大殿下挖出的石砖和佛像时却得到了更令人惊讶的回答。老人说,现在的禅房寺严格来说并不在寺院旧址上,由于文革时期寺院旧址全部被毁他们在开始重修之时将大殿等建筑在原来的基础上向西北移了二十米左右,这样一来现在的大殿正好在旧址的院墙外面,属于旧禅房寺的菜园。这片挖出佛像的地方原本是寺院僧人种菜的地方,从来没人听说过这里有过寺院建筑,而地下挖出的这些石砖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大殿地面就更加不得而知了,更何况这些石砖有两层之多,说明这片地方曾经盖过大殿而且年代较为久远。至于地下三米深处的大坑,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说应该是当时毁佛留下的,这些佛像被砸毁,头部与身体分别埋入两个坑中,所以在寺院附近应该还有一个专埋佛像头部的大坑。到底这些佛像为什么被毁,现在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这些坑中的佛像是否其中一次的遗址呢?也许只有挖出深埋地下的全部佛像才能得到答案吧!
访问时刘师傅还告诉我,这些年不断有人在禅房寺附近拣到古币,而在文革砸毁寺院时曾挖出两大筐古币,可惜的是这两大筐古币早已不知下落。刘师傅把这几年来寺院陆续发现的古币摆在我面前,拍照时我发现其中大部分古币的年号十分陌生,有些甚至在《辞海》上都没有对应的朝代。这些钱币中较早的有:“景元德宝”(三国时魏国元帝年号)、“大观通宝”(北宋徽宗)、“治平通宝”(北宋英宗)、“禅元符宝”、“元通?宝”、“天元圣宝”、“熙元宁宝”等。后面的几种钱币所刻年号我十分陌生,并且没有查到属于什么朝代。就已知的最早钱币来看三国时此处就该有人生活,据刘师傅说这些钱币大多是从石缝中发现的,都是在寺院盖房子时挖出的石头中找到,而且往往相同年号的钱币在相同的地点发现,比如“元通?宝”一次就发现了四枚之多。在调研中我发现禅房寺是背山而建,坐北朝南,而寺院盖房子时所挖的地面都是过去经由挖土机开挖过的山坡,所以按照寺院的原貌这些钱币过去应该时埋在地下很深的地方,而且发现钱币的地点都围绕在大殿的周围,也许这些钱币分别对应了大殿下挖出的石砖佛像的朝代。如今露出地面的古币很多都被人拣走,禅房寺保留的只有不到三十
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调研中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就是寺院中历代僧人的墓葬。任何年代较早的佛教寺院都会有专属本寺的墓地,禅房寺也不例外。在《邯郸县志》中记录了禅房寺的两个墓地及位置,然而寺院在修建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了第三个墓地。
原先禅房寺的两个墓地分别为寺北的年代较久远的墓地和寺南的近代墓地。寺北墓地原有古代石塔两座解放后拆除,这在当地上年纪的人口中得到证实。据说寺北的墓地是禅房寺历代僧人的埋葬之地,原先有很多石碑,解放后这些石碑和石塔被毁,成了一片玉米地,站在这里很难让人想到脚下曾是一片埋葬了许多代僧人的墓地。寺南的墓地为妙一法师的墓地,从他之后禅房寺的僧人全都埋于此处。据当地老人讲,妙一法师圆寂后在寺南立塔,文革时期人们用开矿的火药将塔炸毁,妙一法师的尸骨也被炸碎,人头滚落塔边,当时村里一位老人不忍于此便趁黑夜偷偷将妙一法师的头颅拣回塔的废墟之中,却对外宣称已将妙一法师的尸骨运回老家。96年禅房寺集资重修妙一法师塔时在废墟中意外的发现了妙一法师的头颅,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原来的高僧已经化为一堆朽骨且破损严重,令人感叹。
禅房寺发现的第三处墓地就在大殿后面,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坡地,原来的僧人在这里种菜,重修大殿时人们意外发现挖土机挖掉的这片坡地下竟然有残破的袈裟碎片和许多瓦片。据刘师傅回忆,当时露出地面的有三座墓穴,棺木早已腐烂,就是尸骨也有一部分化为白色骨灰,而在泥土中人们发现了几片袈裟碎片和僧人穿戴袈裟时用的铜制扣子。现在寺院没有继续开挖大殿后面的山坡,被毁掉的墓穴已经移往寺南的墓地,而这片地下沉睡的僧人到底生活于什么时代就不得而知了。
综观邯郸地区的佛教寺院,几乎所有寺院都曾遭到拆毁,尤其是文革期间,地处北京外围的河北损失尤为巨大。不仅是禅房寺,邯郸周边其他寺院被毁更为严重,相比之下位置偏僻的禅房寺成为保存旧时建筑较多的寺院。在禅房寺大殿外随处可见过去被砸毁的石碑碎片,刘师傅介绍说这些石碑碎片是当时被砸毁运走后一些善良的村民偷偷保存下来的。其中有一块光绪十八年的石碑保存较好,碑文如下:
           “ 新铸铜佛碑记”
“窃思修寺建塔善士争先好?佛信神老妪尤甚,如兹寺之前后二殿,前辈善人屡次修补,非不输于可观,但右有禅房左无方丈,则阴盛阳衰,不惟地气,不和?庙貌亦觉减色。寺有丈老方阑与其令徒可顺①等立志成功,他务未逞先修庙宇五间,欲铸铜佛,预备如金一品,溯自前五六年,即祈善男信女募化钱铜以防费用,虽若不足僧附益之。熔铸??至今已毕,铜有三百余斤,钱花一千余串?勒石垂名,望后人睹此而兴义举于斯寺,不无小补云。皇清光绪十八年??辰瓜月上?吉日立。”

禅房寺旧址没有前殿(即一般寺院中的天王殿),只有大雄宝殿和后殿,因此僧人们为了弥补没有前殿的不足募集资金铸造了一尊铜佛,将这尊铜佛摆放在大雄宝殿前面当作前殿。按碑文的描述和当地那位八十四岁的老人回忆,寺院旧址的布局和碑文所述一样“右有禅房左无方丈”各殿位置也与碑文相符。据说这个布局早就存在,至少清朝一代没有大的变化。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旧址西北二十米处发现的大殿石砖应该是宋朝、明朝或更早就存在了。
除了这块记有时间的石碑外,寺院中还有不少砸毁的石碑,上面的碑文大多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时间更是难以考证。由于寺院生活艰苦,这些历经数十年或者几百年的文物都堆放在院子里经受着风雨的侵蚀,也许几十年后他们也会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了。
禅房寺的悠久历史始终给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觉,在这里随便摆放的一个东西也许就有许多故事。在寺院外还有两样东西不能不提,那就是一口古井和寺外的古柿树。
禅房寺的古井有许多灵异事迹,刘师傅说93年重修寺院时曾打算将井口重新修葺,于是人们掀开了井台周围四块条石的其中一块,谁知着一下子可坏了事,原本平静的井水突然暴涨,窜出井台半尺高。人们不得以只好又将条石放回原处,井水便又恢复了原来的水位。在寺上生活的居士告诉我,这口古井中的泉水一年四季水位不变,曾经有部队的研究所来人取水化验,结果显示井水中含有48种矿物质,属于质量非常高的矿泉水。
关于这口古井还有一个传说,据说禅房寺修建之初时缺少水源,原来的井已经干涸。寺院的住持僧人发愿祈求龙王降水于禅房寺以供寺院历代僧人饮用,为表诚意住持许诺水来之时将修建一座龙王庙立在井口旁边。第二天,人们走出寺门发现井————————————————————————————————————
①“方阑”为妙一法师师傅的法名;“可顺”为妙一法师的法名。

水已经满了,而且不论人们如何提灌,井中水位始终保持不变,于是人们在寺院西边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感激龙王。
据刘师傅说,重修寺院之时邯郸市有一个小孩发高烧,打针吃药都没有效果。后来那家人带着孩子来到禅房寺,孩子喝了井中的泉水后没过一会就退了烧。从此各地慕名前来取水治病的人络绎不绝。
古井的年代已经没人知道,只有井口周围的四块条形石头告诉人们这口井的悠久历史。然而,在寺院外三十米处的古柿树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邯郸县志》记载寺东50米处有四棵古柿树,但后来其中的三棵被毁只有一棵保留了下来。据当地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他父亲在世时说过他小的时候这棵柿树就像现在这样粗。这父子两代人的眼中古柿树没有一点变化,由此可以猜想这棵古树最少也有千年历史了。任何来到禅房寺的人站在古树下都会明显的感觉到它那沧桑的历史,它和旁边的古寺相互映照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2、妙一法师和“毗卢派”
关于妙一法师的生平民国本《邯郸县志》有详细记录:“释修奇号妙一,俗姓李氏,刘二庄人。初应童试未售,年三十余,忽弃家远出,直至燎样阳。祝发于千山龙泉寺旋于檀柘山岫云寺受戒遂遍访诸名山入五台、经长安、过金山寺、登峨嵋峰,既乃卓锡于四川文殊院。盖足迹几遍天下矣。清光绪丙午返邯郸,时年已近六旬,意欲普度众生到处说法信从者甚多,虽妇人子孺无不知有妙一禅师者。晚居邑西之禅房寺。每时至涉县、武安、黎城等处游行如卧云山清泉寺、定晋岩禅果寺以及滴水殿与圣水寺,莫不有其弟子居之也。平曰戒律甚严,于内典皆淹贯澄澈,尤善讲华严经,足令闻者感悟。七十以后犹徒步赴彰德刊印金刚诸经分藏各寺。民国甲子示寂,寿七十有三。其时异香满空尸体不僵,面容视生前犹润,宛呈金色,藏禅房寺南。诸弟子为造浮图以志崇仰云。”①
妙一法师在当时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据一些老人回忆当时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人要想出家修行必须得到禅房寺的认可才算得到正式资格。每年各地来禅房寺挂单、修行的僧人、信众难以计数,当时的禅房寺占地六百亩,圈养的骡马有几十匹。可以想象附近几座山住满信众,牛马成群时的禅房寺是何等风光。
妙一法师除了到处宣讲佛法、广建寺院外还创立了“毗卢派”,这个派别的修证来自佛经中“毗卢支那佛”的修行法门。由于悟边师傅生病临时离开了寺院,我没有了解到过多关于“毗卢派”修行的具体方法。据寺院中的人说,妙一法师圆寂后他的徒弟从五台山等地陆续赶来并为妙一法师修建了石塔一座。妙一法师在禅房寺有两个徒弟,一个法号畅怀另一个法号续法,他们都是幼年时被妙一法师收养从小在寺院中长大的僧人。当时寺院中还有许多成年后弃家而来的僧人,妙一去世后他们继续住在禅房寺修行。解放后寺院受到政府政策影响,原先的土地、牲畜被村里分掉,许多僧人逃往海外去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其中畅怀也随众人到了香港,有续法法师留在寺院。后来,寺院被砸毁,石碑、石塔等被破坏,村民们将寺院拆毁一空,一些历史遗留下的东西也被当作盖房的材料。这时的续法也被迫离开寺院,由政府分配与一名尼姑结婚。至此,禅房寺被农业学校、敬老院、部队等先后占用,“毗卢派”弟子流亡失散。直到八十年代后政府重新落实宗教政策禅房寺才得以重建,原先被迫成家的僧人纷纷回到寺院。这时的续法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在————————————————————————————————————①《邯郸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卷十 人物志 上  方外

农村与那名妇女分屋居住了二十多年后重新回到了寺院,不过此时的寺院早已破败不堪没有了寺院的任何特征。之后,他来到邯郸市北另一座古寺兴隆寺并成为住持,后来从香港回来的畅怀法师与续法法师一同重修兴隆寺。
如今,邯郸地区佛教信仰发展迅速,信徒不断增加使得许多过去被毁的寺院得以重建,“毗卢派”的弟子重新回到寺院传播佛法。
在访问时我还听说了妙一法师的弟子与已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一段故事。在解放前的时候,赵朴初先生还是一名活动在北方地区的地下党员,有一次他和同伴在邯郸周边执行任务时被当地还乡团抓获。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几个共产党员,于是他们被捆上大石一起被扔在了禅房寺附近一座废弃的矿窑中。没过多久赵朴初的战友们相继饿死,只有他一个人还在苦苦挣扎。这时,禅房寺的一个僧人进山路过矿窑,他听到了赵朴初无力的求救声,于是扔下几块煮熟的红薯,而赵朴初也因此获救。
据说赵朴初被救之后非常感激禅房寺的僧人,于是让自己的女儿与禅房寺以位法名“亲为”的尼姑结拜姐妹。后来文革时禅房寺面临被毁的危险,亲为师傅便保留下寺院中较为珍贵的东西托人交与远在北京的赵朴初先生代为保管。后来亲为师去世,这些保存的东西也就无人提起了。

3、 寺院生活
禅房寺的生活非常艰苦,在调研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的饭菜仅是些最便宜的食物。一般来说,每天寺院凌晨四点准时起床上早课,大概五点半左右早课结束负责做饭的大妈便开始工作,早饭很简单就是把前一天剩下的馒头、米粥加热而已,有时候会有一些剩菜否则全是馒头稀饭,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寺院的午饭算是一天中最丰富的了,因为这时候的饭菜都是新做的,素油放的也稍多一些。据寺院里的人说他们的午饭一般是馒头、面条轮流做,菜是寺院菜地里种的丝瓜、西红柿、茄子之类。一口大铁锅一次熬上许多菜,吃饭时人们一手端着盛菜的碗一手捏着馒头,蹲在院子里消灭干净。晚饭时馒头和菜是不用做的,直接吃中午剩下的就可以了,不同处在于晚饭会做米粥,有时小米粥有时玉米粥,热气腾腾的摆在厨房供人们享用。
寺院的菜地收成很好,基本不用买,寺院里吃的开销主要集中在米面和调料上面。据我的了解仅今年前半年寺院买油买盐就花了一千四百元。白面一般四五天吃掉一袋(一袋二十五公斤,约四十五元左右)遇到宗教节日,寺院里还要招待前来拜佛的居士,人多时一天就吃掉一袋面。这样计算一下,每月寺院吃面大概六袋约合二百七十元、油盐花费大概二百三十元,共计五百元。一年下来寺院吃饭就要六千元。这对于一个位置偏僻、香客不多的寺院来说是不小的一笔开支。除此以外,寺院里做饭的大妈是从近农村雇来的,每月还要付给她一百五十元工资。这是从今年才开始的,原因是以前一直义务为寺院做饭的居士年纪太大无法干活了。这样每年还要再增加一千八百元开支,于是寺院每年花在吃上的钱就要接近八千。另外,听刘师傅说由于禅房寺不如其他寺院接受投资,无法吸引游客和创收,所以邯郸市宗教局每年不给禅房寺一分钱经费。这样一来,禅房寺的经济来源只有两条,一是居士们的布施,另外一条是靠为人超度等获得的报酬。因为禅房寺周围的农村都很贫困,人们来到寺院一般很少给钱,大多是带些水果、馒头之类上供而已。所以前一条的收入并不丰厚。而替人超度的收入又很有限,我在寺院时遇上一次超度亡灵的佛事。一家人一共十一口在寺院居住三天,共交费三百元整。且不说这些人居住在寺院时的水电消耗,单是吃饭一项这三百元钱已所剩无几了。所以禅房寺的经济困难可想而知了。
关于寺院的开销还有一项不能不提,那就是每年招待领导检查和上缴的各种费用。据刘师傅介绍,每年宗教局等机构都会派人检查几次工作,这些人来自邯郸市自然吃不惯寺院里的素菜,于是寺院还要掏钱请这些领导在周边的饭馆吃上一顿。这顿饭没有一百五十块钱应付不来,于是每年寺院招待领导就又要花费六七百元。除此以外,每年上级部门都会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据刘师傅说,今年他们已经交了一千五百元钱了,这是邯郸市周边的寺院中上交最少的一份。过去的几年里从来没有间断过,最多的一年一口气收了两千五百元。说到这里刘师傅显出无奈的表情,他说今年上级领导买车,邯郸市北的月爱寺一下就赞助了一万五,而禅房寺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为此上级领导还颇为不满。
把上面的几项主要开支加起来我们可以算出禅房寺一年花费一万多元,再加上电费等其他开销,每年寺院开支应在一万一千元以上。这个数字对大城市的居民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地处群山之中、香火又不旺的寺院而言,这笔钱可算得上一笔巨大的财富了。我在寺院居住的几天里,每天晚上寺院都没有灯光,尽管安了电灯但人们还是不舍得用电。大家都是蹲在院子里吃饭、聊天然后摸黑回房睡觉。
禅房寺的僧人生活艰苦而且没有保障,他们的衣服等日用品很少是购买的,大多数是居士们义务缝制而成或布施的。在调查中我得知他们生病后一般不敢住院,因为全部的医疗费用都要自己承担。有些年老的僧人没有依靠,到了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目前禅房寺的僧人中都是中年后出家,他们都有子女,所以一旦生病他们就会回家养病。这种现象在许多寺院都很普遍。过去的寺院一般都有收养的孩子,他们除了传承师傅的宗派还肩负着照顾师傅生活的任务,而现在寺院中已经很少见到年轻的僧人,所以寺院也面临着无人继承的问题。也许几年以后这些位置偏僻的寺院就要消失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了。
寺院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僧人们还是严格遵循着出家人的戒律,努力修持精进。每天凌晨三点四十五分,专职敲钟的僧人便敲响了竹板,人们陆续起床洗漱,四点整时第二次竹板声响起,僧人和居士们就整齐地站在大殿上开始早课。按照规矩男信徒站在大殿右侧,女信徒站在左侧,僧人有的敲磬、有的打鼓,开始唱经唱佛。早课的内容是遵循一本早课的佛教书籍进行的,大致是高声唱佛再念《阿弥陀经》和其他经咒,最后再高声唱佛。每天清晨四点,不论冬夏从不间断。
早课后是早饭时间,寺院中吃饭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他们在吃饭前必须先排队站在佛前供养诸佛和鬼神,完毕之后才可以就餐。在戒律严格的大寺院中,僧人吃饭是不准说话的,而且不论僧俗都不准剩饭,连掉在地上的饭菜都要拣起来吃掉。禅房寺的条件不允许严格执行各种规矩,大家念经咒供养佛菩萨后就端起饭碗蹲在院子里吃起来了。虽然人们边吃饭边聊天,但没有人浪费一点粮食,大家吃饭都非常小心惟恐饭菜掉在地上。
早饭之后僧人们回到自己的屋子,他们大多继续念佛或打坐,有些在院子里聊天打扫。午饭时会有人敲响竹板,僧众再次来到餐堂列队念经供养,然后才吃饭。晚饭与此相同,只是晚饭安排在晚课以后。僧人们的早、晚课是每天不能缺少的,早晚课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一些短的经咒略有不同。在我调研的期间,僧人们严格按照寺院竹板指示上殿、吃饭,生活极有规律。在上殿后大多僧人也都在自己的屋子里读经念佛,有些僧人整日念佛修行,平时很少与人说话。



3、 “盂兰盆节”及宗教仪式
“盂兰盆节”来自佛教经典《盂兰盆经》,经书中目键连尊者为救堕入地狱的母亲请求佛陀帮助,佛陀因此讲说此经。经中讲述了超度过去七世父母的方法,而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正是超度亡魂的日子。
我在禅房寺调研时正赶上一家人在超度死去的家人,他们这次佛事共做三天,其间每天寺中僧人都要为之念《地藏经》、《盂兰盆经》和“往生咒”等经咒。每次念经时,参加的人必须一直磕头并且要将印有“往生咒”的黄表纸放入写有亡人姓名的黄纸袋中一同烧掉。这个过程每次大概两个小时,期间僧人们或击磬、或鸣钟、或敲鼓,声音随着唱经之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
佛事从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十五日才结束。在最后一天的晚课结束后人们要再次将写有家人姓名的黄表纸烧化,不同的是这次不在大殿中进行而在殿外专门的地点进行。每座寺院的大殿旁边都会供奉有专司地狱的菩萨,据说这也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专门拯救地狱受苦之人的菩萨,他曾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在《地藏经》中有详细描述。
佛教寺院中的各种仪式和乐器无法分开,僧人们在念颂经文时往往都伴随着磬、鼓、钹等清脆的伴奏高声念唱。如果寺院规模较大僧人较多,唱颂经文时便十分宏大、悦耳。另外,现在寺院中僧人普遍修行净土法门,他们每日都要念佛以便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目前念佛的方法有许多种,如默念(不出声的默念)、高声念颂(大声念佛)、追顶念颂(速度极快声音不高的念颂)等许多,实际上念佛的声音已经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念”了而是一种“唱”。僧人们发音高低不同形成许多种“唱佛”的方法。这些与上面提到的几种结合又有许多不同念法。在某些寺院中当信众很多时一般采取轮流念颂的方法,一般是男信徒在右,女信徒在左,一边高声唱念时另一边默念;反之亦然。
除了念经念佛僧人们做的最多的事情恐怕就是磕头了,而磕头也是有要求的,首先礼拜的人要衣着整齐、庄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是在磕头的过程中眼睛要注视地面而不能抬头看着面前的佛像;在磕头时首先要双手合十,然后弯腰并将右手放于蒲团中央,此时左手仍保持不动放于胸前;待双膝跪在蒲团上后将左手放于身体左前方,手呈拳状手心向上,然后头慢慢叩下同时右手也放于蒲团右前方呈拳状手心向上,待头叩下将至蒲团时双手同时展开;起立时基本和磕头的顺序相反,先抬头同时收回左手于胸前,此时将右手放回蒲团中央,然后慢慢站起同时右手收回胸前与左手呈合十状。磕头完毕后要双手相握,同时食指相抵指向眉心,这个动作被称为“顶礼”。每次磕头完毕后都要向佛像顶礼,以示虔诚。

4、 寺院现状及总结
禅房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影响很大但又逐步衰落的寺院,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些游离于社会主潮流之外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离开家庭离开亲人,在这群山中的一块净土中艰苦地生活、追求。在他们眼中,刻苦的修行才能换来永世的快乐圆满,于是尽管禅房寺的生活艰苦、香客稀少他们还是欣然领受没有丝毫怨言。在他们的思想里环境越艰苦,修行进步越大。把这些称为佛教的思想欺骗在这里没有丝毫意义,他们纯粹的精神世界不见得比那些没有受欺骗的人更浑浊、更低级。
在调研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听到寺院不远处一座座私营煤窑发出的震天的机器轰鸣声,站在寺后的小山头上我可以看到四周密布的私营煤窑。据说我到这里的前几天,旁边的一座煤窑发生事故,几十名矿工被地下水淹没在矿井中至今尸体还泡在下面。我无意挖掘那些潜藏在地下的黑色的秘密,而禅房寺是否会在某一天突然陷入地下从此消失呢?部队的研究所在化验寺院古井中的泉水时说,只要周围没有煤矿泉水就一定不会干涸。如今,面对了周围林立的煤矿,我也把握不住这些僧人的未来了。
就在下山回家的途中,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一带煤矿上的外地民工经常守在路边打劫,周围村落的居民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下午六点以后是绝对不敢走这条山道的。我的心不由的一紧,周围煤窑的包围、道路偏僻危险,难道这座古寺真的要再次被毁弃么?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16: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三)

二、        大乘寺和月爱寺调研

1、        大乘寺调研
大乘寺为94年前后新建寺院,寺院旧址早已被公路覆盖,现在的大乘寺位于旧址西北方向原来是邯郸古时的刑场。据当地老人讲,大乘寺周围过去全是乱藏岗,很多无主的尸体和处决后的犯人便埋于此地。九十年代初,当地四季青公社为发展旅游项目和邯郸市共同投资近千万元重新修建该寺。目前该寺建筑宏伟壮观,成为邯郸市佛教信徒进行佛事的主要去处之一。
进入寺院就会发现这里的条件要远胜禅房寺许多,不单房屋布局合理外观漂亮而且室内设施也较为完备。这里的伙食比起禅房寺更是好了许多,这里的饭菜种类较多,且多为大米和各种鲜菜,这在禅房寺是无法想象的美食。在调研访谈中我发现这里的僧人做早课的时间较晚,一般都在天光大亮之后。虽然各种法器具全,僧人数量也较多,但在这里却不见了佛教寺院中固有的庄严气氛。在我与一名僧人的访谈过程中竟然发现他顺手掏出一支香烟,并且很自然地点着。这令我大感惊讶,在禅房寺虽然条件很苦,但却没有人破坏僧人基本的戒律和仪规。

寺院管理
大乘寺的管理与禅房寺稍有不同,在具体叙述前有必要讲传统的佛教寺院管理方式介绍一下。在传统的佛教寺院中,内部由僧人们分工管理比如戒律、知客等。在寺院外部一般都有一名山主主持。山主一般为寺院所在地附近村庄的富人,禅房寺过去山主为附近六个村庄共同推选,主要负责寺院租地、采购等外部事物。在古时候寺院可以从当地政府的每年收入中按一定比例获取资财,山主便负责与地方联络或修建寺院等工作。不过山主的最主要责任还是保证寺院僧人的生活和发展,所以山主一般都为当地乡绅担任。解放以后山主消失了,寺院的管理变成了寺院僧人与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状况。在禅房寺,由于寺院较穷,所以代表政府的人都是由那些信仰佛教的居士们兼职,比如我访谈的刘师傅就是如此。他时一家大企业的退休职工,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于是义务的为禅房寺担任管理人员。寺院每次修建等工程都由他负责安排联系。所以,在禅房寺不论政府的管理人员还是寺院的僧人都是信仰佛教的教徒,于是他们工作起来格外卖力且无私。而大乘寺的管理就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大乘寺没有长住的僧人。这里的僧人多是外地各个寺院分派而来,多属于修行时间不长的僧人。他们有些来自五台山等著名佛教胜地,有些是邯郸市周边寺院派来的。这些外地僧人一般的居住时间为三个月到半年,也许他们还会再来,也许以后再也不来。这样导致了大乘寺的僧人流动性很强,于是寺院内部的管理非常松散,这也是僧人敢在寺院中明目张胆地抽烟的主要原因。
其次,当地政府派来的管理人员对佛教不甚了解,他们来这里是政府分派的工作,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游客多赚钱。古代的山主虽然不一定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他们很少是利用寺院和僧人赚钱的,由于封建的教育山主们大多是为了求名求富而做善事才布施钱财为寺院出力。大乘寺的管理人员则由所不同,发展旅游增加收入是他们唯一的目的。这样一来,大乘寺的管理就成了企业的运做而没有了佛教寺院的庄严。另外,由于寺院资金为政府投资,所以钱物都成了政府资产,僧人不掌握寺院资产使僧人们不愿留在寺院,也使僧人没有真正控制寺院的权利。
由此看来,大乘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寺院,他是由政府借宗教名义开发的旅游项目。这在很多地方都有反映,比如佛教胜地五台山,当地政府收取每个进山的人90元“山门费”。这明显带有旅游的气息,真正的佛教徒由于这些费用而越来越少去寺院有的甚至不去了。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寺院的发展也更是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纯粹修行的僧人们只能住在禅房寺这样贫穷艰苦的地方,富裕的寺院越来越多的成了盈利的工具。

僧人生活、修行
由于大乘寺的管理问题,僧人们就显得有些“无拘无束”了。抽烟只是一个侧面的反映,还有一些素质极低的僧人也混了进来。在调研中我听说了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个身患乳腺癌的妇女在朋友的劝说下信仰了佛教,开始颂经念佛,几天后她竟然不再感到身体的不适,于是更加坚定了对佛教的信仰。一次她跑到大乘寺请师傅为她治病,一个外地来的尼姑便为这位妇女“发功”并说她的病已经被治好了,回家以后不用再吃药了,只须她多发几次功便没有问题了。最后这位女尼还要求那个妇女交八万块钱当作元气消耗费,这位妇女治病心切便立刻拿出两万元交给尼姑。后来,这位妇女停止吃药病情恶化,后悔晚矣!这件事情是我调研中正巧碰上的,这种类似邪教的出家人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住在大乘寺,真不知道应该由谁负责。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大乘寺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寺院当然使这里每个僧人也将“经济建设”置于首位。于是,这里的僧人每月领取工资便也顺礼成章了。关于僧人们的工资我没有太多了解,不敢乱说,但给寺院中几名长住僧人定期发钱则确实不假。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我不知道,但这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寺院了。也许以后这就是所有寺院发展的方向也未可知。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七月十四左右,大乘寺举行了很多宗教仪式,种类和规模远远超过禅房寺。比如放生、受幽冥戒等都吸引了不少人。我因为去禅房寺所以没有参加这里的活动,但在我走的前一天下午又来到大乘寺,这时正赶上寺院管理人员放生鸟雀,出我所望的是,没有僧人参加,只是管寺院的人将鸟笼拎到后面打开而已。然而,放生者却用冷水浇淋笼中的小鸟,结果冻死了大半,能活命飞走的不过三五只而已。看着那些在泥土中挣扎的小鸟,围观的人无不摇头叹气,真不知道这放生到底是救他们还是害他们。幸好这次放生不仅放小鸟还有许多泥鳅,当然,我一进寺院就看到大盆子旁边堆放的缺氧而死的泥鳅尸体。不知道那些活着的是否还有命等到放生的时刻。其他的仪式我没有参加,不敢乱说。但据我所知,放生的时候要非常庄严才对,僧人要并排颂念“往生咒”气氛绝对严肃。可这里的放生却完全走了样儿,仪式省略不说放生的动物还死去不少,这在戒律严格的寺院恐怕见不到的。后来我发现,大乘寺的放生等活动无一例外都是要收费的,这下就明白了,原来各种佛事只不过是为了收费而设,既然钱到了手那些佛事当然无人认真完成了。

2、 月爱寺调研
月爱寺的生活比大乘寺纯粹许多,这里的常住僧人有五六人,住持得真法师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邯郸市佛教协会会长。该寺院也是九十年代后由信众捐资重新修建起来的,原先的建筑全部毁于文革时期。寺院分为前、中、后三座大殿,前殿为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中殿是大雄宝殿供奉了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和东方极乐世界钥匙琉璃佛,殿后是观世音菩萨像;后殿供奉毗卢支那佛,这是“毗卢派”修证法门的佛。
月爱寺也是“毗卢派”的寺院,这里的僧人都要供奉妙一法师,承认禅房寺为该宗的祖庭。在月爱寺山门后就可以看到一座白色的石塔,这就是妙一祖师塔,塔前立有介绍妙一祖师生平的石碑。月爱寺的管理可以说是三所寺院中最为规范的,寺院因为建在旧址上周围的群众对寺院感情很深,村委会的管理人员也是该村村民,于是寺院管理者之间相互配合较好。月爱寺自重建以来不断修建新殿,附近的信众也越来越多,如今每到佛教重要的节日月爱寺总是人头涌动,因此该寺成为目前邯郸市香火最盛的佛教寺院。
听当地居士讲,这几年月爱寺不断接到各处居士的布施,有些富裕人家更是出手大方。我到达这里时,正看见寺院新修的念佛堂即将竣工。念佛堂位于寺院西侧,大小相当于另一个月爱寺,正面是高高的祖师塔,然后是天王殿,后面是宏伟的念佛堂,里面供奉西方三圣像①。在念佛堂的两旁是并列的二层楼厢房,这是给各地来此清修的居士们准备的居住之所。面对这些漂亮的建筑,我不觉想起了禅房寺中那一排低矮的土窑房,我住在里面的时候虽然吹着寺院里唯一的一台电扇也还是被蚊子和不远处煤窑的鼓风机折磨得无法入睡。
月爱寺的僧人大多来自邯郸地区,他们年龄相比禅房寺要年轻许多,寺院也整理得井井有条,令每一个到这里的人感到信仰的庄严。寺院伙食相对来说也好很多,由于寺院没有田地不能像禅房寺那样自给自足所以他们必须向周围的村民购买,这样该寺的开支就要比禅房寺多出许多。寺院方丈得真法师住在大殿东面一座专门盖的方丈室中,这栋建筑分为两层,一层是小型的佛堂,二层是法师的卧室。寺院的山门也很大气,两旁并列的钟楼更添威严,相比之下禅房寺则显得穷酸了许多,而大乘寺虽然有山门和钟楼,但入门处醒目的招牌上却写着:“敲钟一次,收费两元”。
在寺院仪规方面,月爱寺较为正规,在这里每个僧人都认真的修行精进。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该寺由于处于尚璧村中间,四周都被村民房屋包围,所以平时寺院里经常有当地纳凉聊天的村民。他们和寺院僧人相处融洽,平时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十分和谐的氛围。据当地人讲,月爱寺的历史十分长久,原先在寺内立有唐、宋等历代石碑,但现在却什么也找不到了。而自从有月爱寺时尚璧村就存在了,共同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寺院与当地村民已经溶为一体再也分割不开。
由于寺院主持的地位较高,月爱寺名气逐渐增大,许多家在邯郸或和邯郸有些联系的信众纷纷捐资,月爱寺的收入也越来越丰厚。据一位居士讲,经常有一些人仪此就拿出数万元供养寺院。而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件事情,邯郸市某专营殡葬的企业在市郊兴建墓地,为招揽生意该企业请月爱寺住持得真法师在开张当日前往墓园举行佛事,并且留下两名僧人长期为死者超度。这样的结合既帮助企业招揽顾客又增加的寺院的收入称得上“双赢”,但事情背后更重要的却是寺院已经有了和企业
①西方三圣:来自西方极乐世界,为首是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其次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教《无量寿经》有详细描述。


合作的愿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事物都深受冲击,寺院也不例外,大乘寺变成旅游项目、月爱寺又与企业合作,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寺院在也不是过去那远离尘嚣的世外之地了。

(三) 总结
在这次调研中,我对禅房寺倾注了最多的精力,这不仅是因为该寺遗存较多、史资料丰富,主要的在于该寺代表了中国北方传统佛教寺院,是那些历史上曾风光一时但如今却面临新时代、新观念挑战的寺院的缩影。
不仅是邯郸市,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如禅房寺这样的寺院数不胜数,当时为了修行的清净建寺者往往选择风景秀丽、人迹稀少之所,他们中名气大的如五台山如今也成了旅游胜地,而那些名气稍小或没有名气的寺院则面临了巨大的困难,他们中的很多必定会消失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在禅房寺西北不远就有一座古代道观,名为“清泉”如今这座道观早已荒废,久无人居。道观旁边就是那个发生事故的小煤窑,我回来时井下浸泡已久的矿工尸体仍未有人过问。也许这些寺院也会如此,慢慢地再也吸引不到人们的视线,于是自灭于地层深处。
禅房寺、大乘寺、月爱寺,这三所寺院也许可以概括当前佛教寺院的存在现状,有的深居山林、无人关注,最后或者成为旅游景点或者自生自灭;有的成为投资项目、吸引游客,佛教信仰则变得无足重轻,最后难免因华而不实遭到遗弃;有的则是转变观念,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冲击,僧人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枯坐禅床而要想方设法宣传自己、推销自己为生存奔劳。这三种状态中月爱寺明显强于其他两种,虽然感情上我希望禅房寺的纯粹继续保留但现实的冲击却要求它必须改变自己才能生存。
调研已经结束,本想多发几句感慨但这时我又听到一种新兴的佛教活动方式。这是一种被称为“居士林”的地方,它由一位或几位信仰佛教的在家居士共同处资修建一般只有几间房屋,其中最主要的是一间宽大的念佛堂,其他都为居士居住之地。附近的佛教信众在自己空闲之时便来到“居士林”与其他人一起念佛打坐,平时便又上班工作,两不妨碍。这种地方不是佛教寺院,但它的出现说明了很多信众已经少去或不去寺院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寺院本身的问题比如旅游开发影响了宗教信仰的热情、寺院里僧人的水平等,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佛教信徒也为生活奔忙没有过去那样的闲暇整日游历寺院。“居士林”属于简易的佛教徒聚会活动之地,据我了解邯郸市目前已经有两处较大规模的“居士林”出现,吸引了很多虔诚的佛教信徒。面对这样的情况,寺院又该如何对待呢?是否以后的佛教寺院中旅游成为最大的功能呢?答案恐怕要几十年后才知晓了。

发表于 2003-12-16 1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

请问寒堂,寺院里盂兰盆节日是否有目连戏演出,丧家超度仪式有没有过桥的程序,或者别的僧徒带领丧家家属完成某种地狱想像的仪式。既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寺院举步维艰,发生了很多变迁,那么它是如何适应时代,吸引新信徒的,也就是它的宗教意旨是什么,也许宗教教义的世俗化,功利化,一定意味着某种保守观念的冲击,使其相应的仪式、宗教艺术发生了时代的诠释和展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8 0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

  据我了解,在贫困的地方寺院的宗教仪式都很简单。连戏演出、过桥是没有的,关于地狱的到还存在,不过不是很具体、很规范的仪式,大多数是拜祭各种地狱鬼神或燃放鞭炮。
  另外寺院虽然很穷,但他们不缺乏教徒信众的,在我调研时就有一些居士不断介绍人来。而现在的群众普遍不排斥宗教(尤其是一般老百姓),所以我觉得大部分寺院的意旨没有改变,不过在具体操作上逐渐改变了过去的方式(政府领导下,不改也没办法)。
  其实我个人非常敬佩那些贫穷的修行人的,在他们那里我看不到教义的世俗化、功力化,而且往往这样的地方最有吸引力。但也最穷!
发表于 2006-4-30 1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边缘——邯郸市周边地区佛教寺院历史变迁调研

本人就有一枚“禅元符宝”一枚,不知值多少钱呢?禅元符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