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6|回复: 2

不要让哈利·波特文学盲目取代传统儿童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8 16: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让哈利·波特文学盲目取代传统儿童文学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8 10: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哈罗·布鲁姆:不要让哈利·波特文学盲目取代传统儿童文学

  孙康宜

  “最近在整个英语界和西方文化界里所发生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大家普遍地提倡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哈利·波特文学;人们甚至盲目地让它取代了传统的儿童文学。”


  哈罗·布鲁姆(HaroldBloom),1930年出生,是著名的耶鲁学派的批评家之一,早期研究浪漫主义诗歌,曾出版过论布莱克、雪莱、叶芝、斯蒂文斯等英美诗人的专著,1973年出版了《影响的焦虑》,在美国批评界引起巨大反响,他的重要著作还有《误读之图》、《卡巴拉犹太神秘哲学与批评》、《西方的正典》等。

  布鲁姆于1955年开始在耶鲁执教,那一年他才25岁。1983年秋,我应聘到耶鲁大学教书的时候,他已是有名的教授、学术界的泰斗,但他对人向来没有架子,对年轻人尤其和蔼可亲。

  一年前,布鲁姆突然生了一场重病,病情严重到不得不停课病休的程度。今年他的身体已逐渐恢复,又开始在学校里开课了。

  一个星期五,我和布鲁姆约好了下午两点在他的家中会面。按了门铃,只见布鲁姆的妻子Jeanne微笑着为我开门。一分钟之后,布鲁姆慢慢地从房里走了出来。我发现他不但穿了西装,还戴上了领带。这次见面,他显得格外消瘦,但眼睛依然很有神。

  “啊,你真准时,和我意料中完全一样!来,来,来,请坐在那边……”布鲁姆绅士地为我脱下大衣,慢慢走向客厅,右手指向窗前的沙发。他一面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地投下了一个友好的亲吻。

  “布鲁姆教授,很久不见,你身体看来还好……”我坐下来,拿出录音机和照相机。“很抱歉,我今天看起来有点儿像新闻记者。”我眯着眼,开口说道。

  “由于翻译滞后的原因,一般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诗人最新的也是金斯堡、阿什贝利这一代了。可否请您向中国读者推荐几位值得关注的中青年一代的美国诗人?”

  “首先,我想说的是,阿什贝利确实是一流的伟大诗人,但金斯堡,虽然他是我的老朋友,我必须坦诚地说,他其实说不上是个诗人。至于年轻一代用英语写作的诗人们,我最推崇的有两位。第一位是加拿大的女诗人AnneCarson,她今年大约52岁左右;她是一个十分杰出的诗人,她的诗风强而有力,很奔放,很有独创性。她的作品有几分近似于十九世纪的诗人爱米丽·勃朗特和狄金森。另外一位美国诗人HenriCole也十分杰出,我以为他是当前最优秀的美国年轻诗人。他的诗风具强烈的感染力和极端的形式美,有些古典的味道。他已出版了五本诗集,包括最近的《中地》。过去他两本最为有名的诗集是:《事物的外观》和《可见的人》,都是十分感人的作品;前者的书名取自美国前辈诗人斯蒂文斯的诗,后者则取自哈特·克兰的诗。HenriCole今年大约46岁左右。我看年轻一代中,大概就是以上两位诗人最为出色了。至于更年轻的作家群中,因为实在太多了,一时很难作判断。”

  “您好像在观念上和新批评派有比较多的分歧,可否请您谈谈对新批评甚或对整个现代派文学的看法?”

  “啊,这个问题恐怕要从我的教学生涯开始说起了。明年就是我在耶鲁教学五十周年了。在这漫长的五十年间,我曾经为了我的文学信念,持续地打了四次论战。我的第一次论战其实就是反新批评派的。当时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教授,但我却很大胆地批判了当时正在风行的新批评派的几个大将,其中包括一些我在耶鲁的师长们,例如布鲁克斯、维姆萨特、沃伦等人。当然,沃伦教授后来终于成了我的好友,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我之所以反对他们,主要因为他们破坏了英文诗歌里的伟大传统,那就是从乔叟、莎士比亚、EdmundSpencer、弥尔顿、布雷克、华兹华斯、雪莱、济慈、勃朗宁、丁尼生一直传承下来的固有传统。此外,我发现那些新批评家们也企图打倒早期美国的经典作家们——如惠特曼、狄金森、爱默生等。所以我这些年来完全致力于提升传统经典的工作,我想我的工作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大部分的文学经典都已经重新得到它们应得的地位了。当然这些经典也包括二十世纪的一些杰出作家———如斯蒂文斯、哈特·克兰、叶芝、劳伦斯等。你知道,我基本上反对艾略特、庞德、威廉斯等人的诗歌理论,虽然他们个别都是十分杰出的诗人。后来,在打完‘反新批评’之战后,我又转移了一个战场,那就是所谓的‘反解构’之战。其实那是一场‘反法国侵略’之战。在那场战争之中,许多我的攻击目标都是朋友兼师长,如保罗·德曼、雅克·德里达、米勒。其中主要的争论重点是有关‘意义’的阐释问题——‘诗歌怎么会存在意义’的问题。结构主义者以为诗歌的意义都是不可决定的,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不可捉摸的。但我不同意;我以为语言本身不能为我们负起思考的作用。我认为,哲学家海德格尔不能为我们阐释诗歌的意义,但莎士比亚却能,因为他早已透过他的剧本点出了诗歌的真义……总之,后来打完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反解构主义’之战后,我发现自己又进入了第三场战争,那是一场似乎永远打不完的战争——其实一直到目前,美国的校园里还普遍存在着这场战争的余波。原来,那是1967年

  从加州伯克莱大学开始的一种‘对抗文化’的潮流,从此美国的大众文化和学术界丧失了美学的原则,逐渐被种族、性别、性倾向等考虑所支配。我曾经把这一股‘对抗文化’的潮流称为‘愤怒派’,因为属于这个派别的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愤怒,完全失去了对美学的尊重。真的,打了这么多次战争,我已经感到十分疲劳。但没料到,不久前我又不知不觉地卷入了第四个战争。我看,最近在整个英语界和西方文化界里所发生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大家普遍地提倡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哈利·波特文学;人们甚至盲目地让它取代了传统的儿童文学。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最为令人感到可耻、愚昧的文化潮流。我因而也加入了这场文化争论——例如,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中,我都强烈地攻击这种HarryPotter文学,而且也会继续反对下去。此外,最近美国国家图书奖居然颁给了畅销书作者斯蒂芬·金。这是一个三流的作家,他完全不懂得何谓美学,也不懂得什么是人生的认识论终极价值。他完全投合大众之所好,这是我感到最不可救药的。从前曾经有人称我是一个‘抬杠批评家’,我想,或许还有些道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批评家,所以没有人会请我参加他们的社团或俱乐部。”

  “那么,哈罗,您理想中的前辈批评家是谁呢?”

  “哦,在西方批评史中,我所尊敬的英雄人物就是约翰生,罗斯金,裴特尔,王尔德,KennethBurke,NorthropFrye,燕卜逊,还有我的好友GeorgeWilsonKnight(已于1985年去世)。总之,我的立场一直是,诗歌绝不可被政治化。”他说这话时,面部的表情显出了几分沉重。我看得出,他正在为英美大众文化的价值观感到忧虑。

  “没想到您会崇拜文学批评家燕卜逊。燕卜逊不就是您所讨厌的新批评派的其中一员吗?”

  “哦,燕卜逊虽然被归纳为新批评派的一员,但他的文学观点比维姆萨特等人高明太多了。我很尊敬燕卜逊,因为他基本上是尊重传统文化的。我知道中国人一直很欣赏燕卜逊,主要是因为他从前住在中国,也曾在中国教过很多年的书,他因此也对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吧。”

  就这样,我们的访谈无形中转到了中国文化。布鲁姆告诉我,他一向很崇拜中国文化,在康乃尔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曾经学过两年的中国语文。他说,他读过《诗经》、《楚辞》、李白、杜甫等经典作品的英译,知道古代中国曾经出过和但丁一样的伟大诗人。他也读过不少有关儒家、道家、佛教的书籍,所以一直很羡慕中国那种悠久而成熟的文化传统。他以为,在西方,除了苏格拉底以外,真的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孔子的文化修养。他还顺便告诉我,他多年来在耶鲁最好的朋友就是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史景迁。他说,史景迁的妻子金安平博士(也在耶鲁执教)正在开始撰写一部有关孔子的书,他为此事感到高兴,因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是有必要持续下去的。

  “啊,如果您真的那么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在最近所出版的Genius(《天才》)一书中,并没介绍任何一位中国作家呢?”我忍不住问道,“您既然收入了日本《源氏物语》的作者紫氏部,为何偏偏漏掉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呢?”

  一听到这样一个问题,布鲁姆很快地反应道:“啊,那怎么说呢?那实在是因为我对中国文学知道得不够多、不够透彻,才不敢随便谈论的缘故啊。中国传统如此地久远,如此地复杂,我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足够能力来研究它。除非我能到中国去住个一年半载的,否则绝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国文化。但我今年已经73岁了,加上身体又如此衰弱,恐怕这一辈子是去不了中国了。反之,日本《源氏物语》的英译本早已经进入了英语的世界中,我很年轻时就开始阅读ArthurWaley的节译本,后来又读了Seidensticker的全译本,加上该书对于西方读者来说,较为容易掌握,所以我很自然地就把它包括在我的那本书中了。”

  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有人打电话来问布鲁姆,问他什么时候要到墨西哥去领奖。这时,布鲁姆忙着站起来接电话,Jeanne就趁机走过来,悄悄地在我的耳边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哈罗刚得到了有名的AlfonsoReyes奖,他下个星期要去墨西哥的Monterrey城领奖,我要陪他去呢。”据说,那个文学奖是为了纪念墨西哥的伟大作家AlphonsoReyes(1889-1959)而设的。著名小说家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就曾经得过那个奖。

  于是,我走过去,伸出双手向布鲁姆说声恭喜。这时突然想起了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的结尾两句:

  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确实,眼前的布鲁姆拥有那“高山”似的文学修养,岂是平常人所能仰及?我只是徒然效法他那“清芬”的学养罢了。

  在开车返回的途中,我再一次鼓励自己必须更加勤奋阅读文学经典。那条求知的路确实很长,很长……

  转载自《书城》11月号,本文有删节。 

发表于 2003-12-18 1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要让哈利·波特文学盲目取代传统儿童文学

哈利有什么不好?

哈利波特.doc

22.53 KB

发表于 2004-6-21 08: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要让哈利·波特文学盲目取代传统儿童文学

那为什么不反思一下问什么传统儿童文学这么容易的被取代,这么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8: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