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21|回复: 7

“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2 2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

文/朱修栐


  自然科学有造假,历史学也有造假。尽管历史学研究的是已经消失不能再现的事
物,“必须承认,绝对的真实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就像绝对真理一样”,但是,并
不是说历史学里就不存在客观事实。“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复原历
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为了探
索该学科的内在规律一样,既然如此,就绝对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否则怎么可能得出
准确的规律来呢?”(以上引文均见葛剑雄、周晓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2年8月第1版。)

  遗憾的是,在近年来的中国史学界,各种不顾历史客观事实的所谓“大胆假设”层
出不穷,史学界以外的各种“民间历史学家”也层出不穷,而且相当多一部分是和地方
经济利益或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比如诸葛亮的隐居地在湖北襄阳,史学界
基本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从1990年开始,河南南阳非要说诸葛亮隐居地是
在南阳而不是襄阳,而且不惜动用了各种宣传武器,直到今年8月发展到“万人签
名”。又如以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大有为首的一批“历史学
家”,为了证明中美洲玛雅文化来源于中国,竟认为印第安是“殷地安”,印加人是
“殷家人”,而王大有的这种“测字”,也就在史学界传为笑谈。

  而笔者最近在新华网吉林频道上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又推出了一位新“测字历史
学家”宫玉海。在这篇名为《“石破天惊”一新说──耶稣即颛顼 墓葬在扶余》的报
道中,宫玉海不但信誓旦旦地说《山海经》是“信史”,重新咬定“有邰”就是“犹
太”,“希伯来”就是“西亳来”,而且更进一步发挥,认为“颛顼”又可读作“瑞
须”,与古希腊语Jesous(即耶稣)谐音,因此,颛顼就是耶稣。

  这种“假说”,只要具有一点最起码的历史学和音韵学常识的人都可以驳斥。“有
邰”的“有”是一个前缀,加于部落专名前,是上古史常例,比如“有易”“有扈”等
等。希与西在古代读音完全不同,在《广韵》里,希的韵母属于八微,西属于十二齐,
即使在上古,按王力先生的研究,希属于微部,西属于脂部,也决不相通;希的声母在
古代属于晓母,西属于心母,也完全不同;因此说“希伯来”是“西亳来”纯属臆造。
至于“颛顼”的颛字,笔者查遍了手头的字书,从《说文解字》到《广韵》再到《中华
大字典》,都清清楚楚注明此字只有一个读音,何来“颛”又可读作“瑞”之说?

  除此之外,全文的谬说奇谈还有颇多令人捧腹之处。如说扶余人是伏羲的后代,被
派到东北修“冬宫”;说仲春季节,大地回春,阳气上升;女子怀孕后所生孩子一般智
商较高;说圣诞老人是丁令人等等。这些令人咋舌的话从多个角度证实了宫玉海的不学
无术、夸夸其谈,益显其“民间历史学家”妄人本色。

  而宫玉海抛出如此妄说,目的实在太明确不过。宫本人是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会员,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未从事过任何历史研究工作,不但对历史学一窍不通,
而且连他的中文老本行都学得糊里糊涂,否则怎么会不知道“希”和“西”古音不同这
种音韵学课上一定会讲的例子?所以,宫玉海抛出如此妄说,绝不是为了学术研究,只
不过是为了吉林的经济利益,而采取了已被河南南阳早十几年就用过的拙劣方法。何况
此等妄说不是写成论文的形式发表,而是记录在新华社记者的新闻稿里,并且堂而皇之
地放到宣传长白山旅游的网页上面,更可证明这一点。

  在自然科学界,“民间科学家”的劣迹尽人皆知,也屡屡成为媒体揭露的目标。殊
不知在人文社科领域,“民间人文学家”的数目更是不可胜计,而且尚未得到有效的揭
露和清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文学科的悲哀。

【附文】“石破天惊”一新说
      ──耶稣即颛顼 墓葬在扶余
(http://www.jl.xinhuanet.com/cbs/wh_04.htm)

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基督教中的耶稣是否真有其人?他“复活”之后到了何处?死后又葬在哪里?
……这些扑朔迷离的历史文化之谜,最近有了新解。

  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
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
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
后,回到了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
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
料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
有一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
的颛顼。”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
海经〉与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
术探讨会上引起轰动。

  宫玉海和“天下第一奇书”

  出生于松花江畔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宫玉海,1989年离休前
任长春光机学院副研究员,后又被聘为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会员和筹建中的中
国《山海经》研究会会长。离休后宫先生“十年读一经”,独辟蹊径,从语言民族学和
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山海经》,终于有所获。“耶稣原型即颛顼”,就是他在钻
研此书时发现的。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的珍贵古籍。由于成书年代久远,语言
简练而晦涩,加上语言、环境的变化,十分难读难懂,致使该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
彩,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汉、唐以来,甚至把它列入神话、传说、小说、异闻之
类,常使研究者望而却步,一读三叹。

  深入研究后,宫玉海认为,《山海经》并非神话而是“信史”,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天下志书”,其中包含珍贵的世界古代文化史料,堪称一本难得的“博物志”。他认
为,该书是中国上古时代黄帝等几任统治者先后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后所形成的
“调查报告”,大约成书于四千多年前。

  为此,宫教授运用语言学并结合当代考古实证,把对《山海经》的破译与解开世界
文化之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他最早提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国
人后裔”、“现代人类发源于中国”、“古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世界三
大宗教皆起源于中国”、“伊甸园在中国云南”等一系列新观点,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
轰动,其中一些已被考古新发现和有关学科研究成果所证实。

  宫先生认为,上古世界本是浑然一体,正如《书经》所说的“普天下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以前的上古时代,即距今四五千年到一万年前,只有家
族与氏族,还没有形成“国”和“民族”等概念。“国”的含义与今不同,开始是“地
域”,后来是“诸侯领地”。上古人类并不愚昧穷苦,不像摩根以现代原始村落为依据
所描绘的那样,而是生活在自然物产丰富的优越环境之中,因此才能“百乐歌舞”,创
造出高度的文明。人类不仅有过共同的语言,还出于共同的“根”:现在人类大多是伏
羲、女娲、神农、轩辕的后代。古代的中央帝国曾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的中心,宏伟的巨石文化、辉煌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希腊文化、印第安文化,都与中华
文化密切相关,气息相连……

  最近,由海峡两岸史学家联名发起的“重写中华古史”的倡议,得到了海内外一百
多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热烈响应与广泛支持。他们认为,过
去习以为常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说法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
年前”。这在某种意义上,对宫玉海的上述说法也是一种印证。

  颛顼出生地点和耶稣一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宫玉海认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
上古历史的真实反映,“三皇五帝”都是中华文明史中的著名的领袖人物。他说,“三
皇”就是“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
而“五帝”则指少昊、颛顼、喾、尧、舜五人。“五帝”之后,以治水闻名的大禹开始
称王,之后又有汤王、周王,后世共称“三王”。

  宫教授说,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原型,乃是“五帝”中顺序排第二的颛顼(音
“专须”,又读“瑞须”)。他是轩辕黄帝之孙,少昊之侄儿,其父是“降居弱水”的
昌意。

  史书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帝(指颛顼)于若
水”。宫玉海说,根据专家研究,“若水”即为“西方之水”(如《山海经》和其它古
籍所载:“若木”即“西方之木”)。由此可见颛顼生于西方。后来他的领地封在扶
余,为高阳之国,方圆三百里。这和基督教所称耶稣生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是一致或至
少相似的。

  语言学上的证据:颛顼即耶稣

  宫玉海说,语言是考古的活化石。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看,颛顼和耶稣其实是同一
个名字。

  一方面,根据古汉语中“四通”之法,“颛顼”又读作“瑞须”;而“书”、
“稣”也读作“须”;所以“颛顼”又可读作“瑞稣”。另一方面,“耶稣”在古希腊
文中为Jesous,翻译成汉语为“约书亚”。宫先生在“中华文化中心说”中论证古希
腊是颛顼之子“伯鲧”的封地,所以伯鲧和其后代对先王颛顼尊称为“颛顼爷”,也是
很自然的。如人们现在仍尊称“开天劈地”的盘古为“盘王爷”,尊称关羽为“关老
爷”。在古音中,“亚”、“爷”读音相通。如伯鲧的儿子是治水的大禹,他生于西方
(古希腊),封地在山东。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仍称“读书”为“读须”。所以“颛顼
爷”与“约书亚”其实是一回事。因此,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希腊语中的“约
书亚”(耶稣)其实就是颛顼。

  按照上古时代“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的
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少昊(居东方)之后,应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儿子颛
顼接任帝王位。据宫玉海分析,因为同居西方的古罗马人是黄帝重孙子,他们认为有权
接班,所以千方百计不让颛顼接班,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的极端措
施,把当地与颛顼同时出生的婴儿全部杀死。但颛顼被人们藏匿起来而获救,他因此得
名颛顼。后来的基督教中耶稣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以这段历史为原型的。“颛顼”与
“拽恤”同音,也有“拯救”之意,但他并不是“救世主”,而是“被拯救”的意思。

  犹太人根在中国西北

  据宫教授研究,不仅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中华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犹太人本身就
是从中国迁走的,犹太文化因此上和中华文化也是相通的,可称“近亲”。西方的世界
史专家也认为犹太民族是东方民族,他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西迁,于前11世纪从两河流
域迁到中东,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但该民族在此之前来源不
祥,但承认他们是东方民族。

  宫教授研究发现,犹太人的起源在中国,应在中国寻根。他们是炎帝神农氏之后,
姜姓,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所以号“有邰氏”(“犹太”即是“有
邰”)。其地应在今河南偃师一带。那一带,也是帝喾时的首都,称为“西亳”(音
“伯”)。公元前26世纪,尧执政时,舜又把“有邰氏”封到“ 来 ”(其地在陕
西武功一带)。这可能是犹太人又自称“西伯来”(即“西亳 来 ”人)的原因吧?
“这一家族于公元前15至14世纪(夏代)开始西迁,经过几个世纪,于公元前11
世纪达到中东。这和世界史上所记载的犹太民族西迁在时间上也基本吻合。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把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做了比较,也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
为犹太人来源于上古中国提供了一个佐证。例如,从宗教信仰上看,人信仰上帝耶和
华;而中国人特别是在帝喾时代,对上帝的崇拜是特别虔诚的。“上帝”一词,在我国
古已有之,而且是上古人民崇拜的神。帝喾的“喾”字,古读 go,与英语的中的
 god(上帝、圣人)相同。古籍《纲鉴易知录》中讲到喾时,说他:“帝普施利物,
不私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
服。其色郁郁,其德巍巍。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既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
雨所至,莫不服从。”这俨然是上帝的化身,耶稣的形象。由此可知,在上古时代,犹
太人的信仰其实和中国人的信仰基本上是一致的。

  颛顼死而复活与耶稣复活故事一致

  宫玉海说,“死而复活”在事情,颛顼与耶稣身上都曾发生过。 而据考证,在世
界历史上,“死而复活”的著名人物只有颛顼;宗教史上也只有耶稣一人。这难道仅仅
是一种巧合么?《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这样记载:“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
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稣。”

  宫先生解释说,“风道北来”是说传教者从北方而来(当指颛顼)。“天乃大水
泉”,“天”即“天方”,指西方。上古时中国人的方位称呼是:西方为“天方”(今
天人们所熟知的《天方夜谭》里的天方,即是西方),东方为“人方”;北方为“鬼
方”;南方为“兽方”。“泉”指源泉。这两句话说的正是《圣经》中所说的大洪水的
故事,是说洪水是从西方发源的。“蛇乃化为鱼”,是指当地居民由蛇图腾转化为美人
鱼图腾。“鱼妇”按古音与“以埽”相通,“以埽”即以色列;“鱼妇”也可以看成是
美人鱼。我国长江中就有“美人鱼”(《梦溪笔谈》等古书记载),而美人鱼图腾是波
兰人(即古籍中的“亳人”)的图腾,犹太人也来自于“亳”,所以很可能也是以美人
鱼为图腾的。这句话是说犹太人从东方西迁之后,统一为以色列国,并由蛇图腾转变为
美人鱼图腾。最后一句则指颛顼“死而复活”无疑。宫教授说,《大荒西经》记载的地
点在现今中国西部更远的地方。

  这一段话语言虽简练,但所记述的内容明显是西方也就是中东地区的一段历史。因
为“颛顼复活”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宗教课题,所以很可能当时就已成为人们庆祝的
一个盛大节日──复活节。对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上古博物志的《山海经》一书有所
记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基督教中的“复活节”则很可能是以此为蓝本。

  耶稣并不是基督 耶稣教非基督教

  据宫玉海介绍,按玛雅历(玛雅人为古中国移民)及《外纪》等中国古籍的记载,
黄帝应生于5120年前(公元前3113年),10岁有国(封地),寿命110
岁。其子少昊在位84年,应为94岁以上;“颛顼十岁佐少昊”,20岁继帝位,在
位78年,享年97岁。

  以此来推断,颛顼应生于4946年前,卒于4849年前。也就是说,他生于公
元前2948年。宫先生认为,生于西方的颛顼,10岁到东方建立了自己领地,20
岁继帝位,30岁又往西方传教。

  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出生日期是公元元年,有人不禁会问:既然耶稣的原型是颛顼,
但他为什么与颛顼在时间上相差了近三千年?宫先生解释说,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弄
明白:基督教并非真正的耶稣教。耶稣是创立耶稣教(颛顼教)的人,也就是颛顼;而
基督则是一位名叫“叔达”的传教士。后世的基督教是在继承古代耶稣教的基础上,进
行重新改造形成的。

  他说,上古时代,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也是天下教主,当然要负责创立宗教文
化、派人传教的工作。据中国古书记载:“舜举十六族”,“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正因为政教合一,所以不能
把“总揆百事”(管理行政事物)和“布五教于四方”(到各地进行传教)截然分开。
据记载,高阳氏的“才子”八人中,有一人名叔达(又写作叔得、季达、子都)就曾
在世界许多地方留下足迹。宫先生说,他就是“基督”。因为“叔得”之“叔”古读
为“基”,“得”也读“督”;“叔得”也就是基督。“子都”的含义是“有德行的美
男子”。他还说,后人可能是为了“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才在修建“九丘”以为崇
敬和纪念。在这里已发现了古代留下的七座金字塔(按《山海经》中的记载,应有九座
金字塔即“九丘”),其中之一的“叔得之丘”,就是为了纪念叔得(基督)而建。厄
瓜多尔首都基多,名字也来源于基督(叔达),这是印第安人带去的;巴西的里约热内
卢港口高七十多米的石像也是为纪念他而建。

  另外,西方把基督奉为新教的创始人,并且认为基督是一位“有德行的美男子”,
也和中国古代所标榜的“子都”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其实在西方,耶稣的存在与否及生
卒年也没有搞清。公元一年左右,在宗教革新的浪潮中,耶稣教改为基督教(是为新
教)。宫玉海说,为适应世俗需要,宗教改革者在对旧的教义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时,
并把2900多年前的往事拉到近前,此举为了抓住人们“事情发生的年代越近就越可
信”的心理,“新瓶装旧酒”,重新定义、重新解释了古耶稣教即“颛顼之教”的教
义。

  扶余──颛顼之领地和归宿

  《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颛顼葬于扶余。《大荒北经》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
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九嫔葬焉。”《海外北经》说:“务隅之山,帝颛
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也说:“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
于阴,四蛇卫之。”

  宫玉海认为,上述说法应是比较可信的。他说书中多处提到的“附禺”、“鲋
鱼”、“务隅”、“凫余”之山,就在吉林省扶余县境内,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为
松花江干流,南为第二松花江),北有长春岭,从地形上看就像一条大鱼。他说,这个
地名是从记音和记形两方面而来:因为它在松花江的拐弯处,因此叫“附禺”;它的地
形像一条鱼,渔猎氏族把它叫“鲋鱼”;鸟氏家族又把它叫“凫余”。

  他介绍说,上古时代实行氏族分工负责制,扶余人原是伏羲氏的一个家族,被派到
今黑龙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龙氏”(黑龙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后来,这个
家族不愿意在这个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违抗帝命,南迁到扶余县境内的松花江以南地
区。为了表示告别冬天,他们过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岭命名为“长春岭”,又在其西方
修筑了“长春城”居住。由于是“叛逆家族”,后来的扶余人老者仍自称“古之亡(逃
亡之意)人也”。这个家族离开后,统治者又把“华渚人”派到了黑龙江流域及北极圈
内,即今之赫哲人和爱斯基摩人。

  上古时代,伏羲氏定下了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一昭(东方)一穆(西
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即生于东方者必须封于西方,上一代住南则
下一代住北,反之亦然。此举当是为了不断加强中央帝国对世界的了解和管理。直到周
代,统治者还遵守这个规矩,如昭王生于东,穆王生于西,是典型的“一昭一穆”。

  按照这个规矩,生于西方分颛顼必须到东方来建自己的领地。中国许多史书都说:
“颛顼十岁佐少昊”(少昊是黄帝之子,颛顼之伯父),“少昊孺帝颛顼”,就说明颛
顼十岁时即有领地。宫玉海说,大约4900多年前,颛顼受命到扶余来建国(领
地)。这使得一部分扶余人迁到现在长春市一带,他们把地名带到新址,就是“长春
堡”(长春市的前身,以此推断,长春历史已有4900多年了)。

  另据《扶余县志》和当地考古资料证实,当地发现了五六千年以上的古墓葬群,从
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均有文物出土,其中还有黄帝时代的彩陶。但是,由于缺乏与历
史研究相结合,并没有确定出其具体归属。这会不会就是颛顼和扶余人留下的呢?

  世界著名神学家、德国的霍尔根·凯斯顿在其《耶稣在印度》一书中坚信:耶稣
“复活”之后,经过克什米尔逃到了印度。宫玉海认为,耶稣(颛顼)“复活”后回归
东方是可信的,但不是到了印度。因为他“复活”之后最大的可能是回到中国。因此
《山海经》中所说颛顼葬在扶余(故国),也是完全可能、并有迹可寻的。另有一些古
籍记载,颛顼死后葬在“濮阳”,传统观点认为是今河南省的濮阳。宫玉海说,“濮
阳”应为“濮水之阳(南)”,也就是将扶余地方。因为扶余的北松花江,在《山海
经》中原叫“濮水”(有卜奎地名为证),“濮阳”就是““濮水之阳(南)”。这
和《山海经》中的记载也是一致的。

  “圣诞节”应为“众圣之诞”

  现在基督徒们所普遍过的12月25日“圣诞节”,到底是不是耶稣诞辰之日呢?

  宫玉海教授认为,耶稣(颛顼)的诞辰有可能是在12月25日,但更准确地说,
“圣诞节”不仅仅是“颛顼之诞”,更应是“众圣之诞”。据了解,西方对这一天到底
是不是耶稣的诞辰之日也还没有搞清楚。我国一些专家则认为,现行的“圣诞日”是后
人推定的。宫先生解释说,按上古时代的习俗,“仲春二月令会男女,是时也,奔者不
禁。”在男女相会中,即会有“无夫而生子”(没结婚而怀孕)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视
为合法。另外,根据古代的优生优育法,男女一般也在仲春二三月间结婚,因为为仲春
季节,大地回春,阳气上升;女子怀孕后所生孩子一般智商较高。九个月后,一般在农
历十一月前后生子,这段时间是为生育的旺盛时期,古时的圣人就多出生在这段时间
里。正因为前后延续一段时间,所以世界各地的“圣诞节”并不统一,而是从11月末
到来年1月中旬的都有。

  至于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原型,宫玉海也有新说:地处北极圈附近的格
陵兰人,基本是赫哲人(爱斯基摩人,按古音可读“赫哲”)。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代替
扶余人为“冬官”的“华渚人”。现在西方学者也认为“圣诞老人”和白雪公主是格陵
兰人,而格陵兰人即是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丁令人”。

  宫玉海说,这些身为“冬官”者规规矩矩听命于中央帝国,在北极圈地区生活。但
按规定,每年冬天他们都要赶着驯鹿拉的车,给作为“天下共主”的中央帝国统治者进
贡送礼。后来,因为各种条件所限(强大起来的丹麦、英国人等半路打劫),本该送给
中国统治者的礼物截下。后来,这段往事中的格陵兰人逐渐演化成今天专给小朋友送礼
物的“圣诞老人”。由于年代久远,“圣诞老人”的故事,中国人已经淡忘了。(完)

(XYS200312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发表于 2003-12-22 22: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唉——
发表于 2003-12-22 23: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爱死宫玉海了,他真是混迹学界一笑星啊。有了这种人,新闻记者还怕没稿写吗?反倒是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们将失去多少乐趣啊?
发表于 2003-12-23 0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这个宫玉海真真能砍,他还说过《山海经〉里面的“寿麻”就是索马里,并以此证明他家老祖宗在好几千年之前就到非洲殖民了,只是不知道黄皮肤的华夏后代为什么变黑了,是被赤道的毒日头晒得吧。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4 18: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外星人创造了中华民族?

--------------------------------------------------------------------------------

千龙新闻网   小寒   2002-05-14  


    本文“隆重推荐”一本在河南出版的新书。该书认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黄帝是外星人。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本是天神后裔。

                          惊世奇书河南出版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裴李冈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被认为与三皇五帝的传说有极大关联。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因此把此地作为重点。

    但是,最近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的一本新书,却破译出黄帝是外星人,而中华民族都是外星移民。

    厚达500多页的《破解〈山海经〉》一书得出了一系列让13亿中国人“深感自豪”的结论:黄帝是一名外星使者,准确来说,是外星人的一种飞机,被《山海经》的记录者当作了外星首领的化身。证据是:把黄帝的黄字左右拉长、变形,正好是一架飞机的正面图,连起落架都历历在目。帝字的形状也是这样的,但它是这架飞机的平面图。

    而中华民族的另一伟大先祖舜又是什么呢?把舜字变形,正是一个“穿着太空服的宇航员”。

    该书又说,黄帝和舜其实是一个人,当外星人的那位首领乘坐他的飞机到各地巡逻,或者指挥作战时,他就是被称作黄帝;当他离开飞机,在地面上走动时,因为不能呼吸地球上的空气,必须穿着太空服,便被称作舜。

    而西王母的任务是为黄帝的太空计划制定航天交通规则,并审核、监定、批准拆除和改装一些不适用的机械。

    大禹则是一位大地测量师,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理由是他说过“七十二家”这么一句话,就代表了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13个系。

    《山海经》中频频提到的各种毒蛇,则是外星人的气垫船。因为,蛇是圆筒形的,“其音如叱呼”,那是“开动引擎、踏油门踏板不放的声音”。其它的生物则被解释为地效飞行器(肥遗)、鸭式飞机(巫)、提炼铀的容器(象),等等。鱼是水中采矿机械,烛龙是核子发电厂。类似的,还有导弹发射车、雷达天线和航天飞机等。

    总之,根据该书,在黄帝的时代,神州大地科技高度发达,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冶金、核能工程、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和引爆程序、空气动力学、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生化武器……都早已成为了现实。

                          工学硕士信口开河

    有意思的是,这种完全不顾考古学事实的出版物,并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该书作者丁振宗,据说是将近代物理学研究方法运用于《山海经》研究:“让它脱离荒诞的神话,明了主要传达的真正信息。”

    丁先生是马来西亚华裔,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低温学硕士,专门从事低温技术、风能、制冷技术以及超轻型飞机的研究。

    而掌握着向大众传播知识与文明大权的中州古籍出版社也有自己的考虑。该书责任编辑说:“丁振宗先生的这种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其意义并不在得出了一种怎样的结论,而在于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山海经》研究理念,亦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借鉴。”

    无独有偶,中国言实出版社的一本新书《破译〈山海经〉》,也提供了类似的“理念”和“方法”。该书推断出,黄帝与蚩尤大战中,黄帝驱驶的应龙,是一种飞行器,掌握高科技的蚩尤则以大雾──局部气象武器来应战。黄帝“以玉为兵”──“即便不是铀这样放射性物质,也是一种爆炸力非常强的梯恩梯——烈性炸药”。这种武器威力太大了,以致造成了波及全球的生态灾难,包括洪水、地震、怪兽并出……

    要指出的是,这样的说法其实早就不新鲜了。上个世纪末,就有过《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这样的奇书。该书出自一位社会科学博士之手,后来被首都读书界评为2000年十大伪科学著作之一。然而,此类书籍,最近又呈现出了出版热潮,并愈加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应该说,还是与市场经济进行了紧密结合。一批主要来自美国的神秘主义著述,如《上帝的指纹》、《众神的宫殿》、《破译〈圣经〉》等,是上述作品的母本。其特点是用物理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进行“考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冯·丹尼肯的《众神之车》,宣称外星人创造了人类史前文明。黄帝是外星人,与冯·丹尼肯说上帝是外星人,是一个版本。有意思的是,这批大部分由书商操纵的书,在“科学不在场”的中国市场上,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理念方法误人子弟

    因此,所谓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对于在美国泛滥了一个多世纪的同类货色,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指出:“它们提供的是简单的答案,逃避怀疑性的考察,随心所欲地利用我们的敬畏之心,使我们的经验变得一钱不值。”

    以这样的“理念”和“方法”去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恐怕是要误人子弟的。因为,《破解〈山海经〉》一类不过是迷信和伪科学的另一种花样。其特点是难以获得充足证据的支持,经不起多方面的反驳。

    萨根承认伪科学与科学一样,也有激发人们不断增长的探求神秘的好奇心的作用,但是,非理性潮流的过分强化,却是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阻碍。萨根注意到了,“在毛泽东逝世后向市场经济逐渐转变的过程中,UFO、心灵感应以及其他西方伪科学也蜂拥而至,与中国古老的祖先崇拜、占星术和算命──特别是抽签算命和用易经的六爻算命并行其道。”

    提高中国人低下的科学素养才是当下中国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但出版社起的作用却是恰恰相反,它们常常在大肆利用国民的低素养,以达到赚钱的目的。

    实际上,严肃的学者大都数不同意神创论。他们认为,达尔文发表进化论以来,自然选择的观点被普遍地接受,考古学家也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不过科学探索难免存在盲点,当科学进入新的领域时,也容易使人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怀疑真理,伪科学便会趁虚而入。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巴罗评论神创说时指出:“正如无数关于世界起源和本性的远古之谜与传说中所宣称的那样,这些故事没有任何疏漏,它们提供了任何事物的答案。他们的动机是消除由无知产生的不安全。”

    在《破译〈山海经〉》一书中,作者再次提到了三星堆文化的神秘来源问题。对此,历史学家早就发表过严正声明,称三星堆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原文化及周边诸文化对它有很大影响,虽然三星堆文明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它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一支,绝对不是什么外星人的杰作。

    据报道,继完成“夏、商、周断代史工程”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极其浩大而又激动人心考古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五”国家科技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弄清三皇五帝的真相,是工程一个重点。这项宏大的研究工程将涉及考古学、历史文献学、人类学、艺术史、语言学、宗教学、天文学、遗传学、遥感和雷达探测等二十多个自然和人文学科。

                          华夏中心死灰复燃

    “黄帝是外星人”一类说法之所以畅行,还是因为它迎合了中国人的一个死灰复燃的古老观念。

    中国曾流行一种泛政治哲学,即把自己视为世界中心。这在80年代遭到了西化主义者的彻底否定。偏激的人们甚至认为海洋文明远远优越于陆地文明,从而在一个极端的层次上形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妖魔化。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上升,随着自信心和自卑心的新一轮碰撞,一批慷慨激昂之士开始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化,并把它神圣化。其中一个办法即是借助诸方神灵,包括外星人。

    实际上,除了经济利益上的考虑,这已形成了一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氛围,在传统文化基础上“重新发现中国”的热潮很是汹涌:从八卦算命到养生术,从古代性文化到肝病资源,从鼻烟壶到象牙微雕,从编钟到形意拳,无不是为了证明中华文明的伟大而存在。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是受《易经》的启示,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正是由于熟读了《老子》。不少人在忙于考证中国人如何第一个发现美洲,时间从几百年前一直推到一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还有人说,伏羲、女娲交尾图表明中国人早就发现了生命基因图。甚至希腊文明也是中国人带去的:到大漠之野(希腊)巡狩的夏后启,把犀牛带给了那里的人民,最后变成了众神之王宙斯的形象。最有趣的结论,是考证出《圣经》中的伊甸园是在中国,对于其具体位置,四川人说是在三星堆,云南人说是在中甸。

    即便是对一些考古发现的新闻报道,也以证明中华文明的伟大为出发点。比如:《考古发现修正“亚洲人类进化落后于非洲和欧洲”的说法》、《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苏皖是世界人类的起源中心之一》,等等。总之,从感情上讲,不愿意接受中国人可能是非洲黑人的后代的推断。

    然而,我们注定了要在“思想解放”中永远走向精神胜利吗?


发表于 2003-12-24 20: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中国成了宇宙的中心啦
发表于 2003-12-29 1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历史学家”又在胡说八道(转贴)

探花兄哪里弄来这么多好玩的东东?哪里有这本书卖?我倒想去买一本来看看,下回给学生讲神话章的时候可以用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发表于 2010-3-28 2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历史学家”再讲成人童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