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8|回复: 1

让“春节晚会”的“伪民俗”成为历史!(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 22: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茉莉花蕊 提交日期:2004-1-22 22:14:00  


  
  
  
  春节晚会的衰落,与春节文化的回归——让“春节晚会”的“伪民俗”成为历史!
  
  春节联欢晚会为什么越来越失去观众?春节的气氛为什么越来越冷清?
  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伴随着春节晚会的兴起与衰落,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也伴随着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以及大众传播的危机。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或者说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电视进入家庭之前,
  春节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是人际交往的最佳时机。
  哪时候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思想上相对禁锢,政治色彩浓厚,
  过春节便成了人们放松、解脱、沟通的最佳形式。
  那时候过春节依然保留着串门拜年的传统风俗,
  同事(当时称“同志”)之间可以大大方方地放下平时的政治面孔,
  在面对面“拱手”拜年、问候闲聊的人际沟通中化解平时的紧张和矛盾。
  一家人也可以在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文化形式中得到活跃。
  但是,随着春节晚会的越办越火,首先就是串门拜年的传统受到冲击。
  接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是城市禁放烟花爆竹的实行。
  电视中的春节晚会,首先割裂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人际交往,
  进而割裂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一家人虽然在形式上相聚在一起,但所作的只是围在一起看春节晚会。
  在思想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已经被淡化了,
  取而代之的是人与大众传播的思想交流。
  春节晚会潜移默化地把社会割裂成了一个个孤立的个人,
  电视把春节文化变成了对这些孤立个人的“思想格式化”。
  
  春节晚会的兴起,除了20世纪80年代电视这种新兴文化娱乐形式因素外,
  从内容上来讲,在改革开放初期也的确有不少新的突破。
  例如,港台流行歌曲的引进,往往是首先在春节晚会上获得“突破”,
  社会上一些新文化形式的出现,往往也是在春节晚会上得到“认可”。
  春节晚会上的节目内容,往往能引领一年的文化潮流。
  文化上的“超前”是那个年代春节晚会的生命力源泉,
  人们甚至没有感到自己被“思想格式化”了,
  相反,恐怕还会感到那是接受“新思想”的一种“启蒙”。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政治改革的滞后,
  春节晚会的节目内容,也逐渐失去了文化上的“超前”吸引力,
  甚至那些整天坐在电视机前,与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交流的人,
  也被看成是百无聊赖、落后于时代的“沙发土豆”。
  
  春节晚会的没落,与禁放规定的松动,将是春节传统文化回归的契机。
  我们不要总是抱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的大举“入侵”,
  毕竟那些注重人际交往的西方节日,
  才更符合人类对人性情感需求,才更符合节日的文化真谛。
  拒绝大众转播“思想格式化”的春节晚会,
  回归重视人际交往、情感释放的春节传统文化,将是必然趋势。
  我们应该提倡一场“关上电视放鞭炮”的恢复传统春节文化运动。
  让“春节晚会”这种“新民俗”、或“伪民俗”成为历史!
  
发表于 2004-1-23 2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让“春节晚会”的“伪民俗”成为历史!(转贴)

首先给兄台拜年!

兄台如果把春节联欢晚会当做一个喜庆节目,给春节添彩头的,别把它太当回事,也就没有那么严重了。晚会的政治色彩不仅在春节晚会,平日亦然,中国特色,没办法,^_^^_^

西方节日在中国总是只有外皮,没有深入骨子里。移植西方节日,情人节一枝花(其实有几个人送?),圣诞节一张卡,沟通了人与人的亲情,正如兄言。然此种节俗却没有拜年、发压岁钱、送月饼、吃粽子那么合乎国民之心。沟通国人情感,还是国人的节日来得贴切。

祝兄台新年康健,事业发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4 04: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