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回复: 2

一个大三学生的胡思乱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9 23: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天比较关心一个宏大的问题,各位见笑了。
      
    华北地区的庙会,更注重的是它的经济功能。如今的庙会已经发展为庙市,成为一个城乡物资交流的场合。而说到庙会我感觉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那就是职业赶庙人,是他们组成了庙会的无限丰富性。
     在庙会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时的去卖点东西的人,比如赶在自己家附近的庙会上去卖点自己家里出产的东西换一些钱币。另外的一种就是以庙会经济活动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赶庙人。

     关于职业赶庙人,首先是对他们身份的一个确认。庙会上的物资交流离不开这些人的贡献,他们是民间的第三产业(这里用经济学上的划分方法)经营者,其主要成员是农村中的一部分农民。
    这里说的农民就他们又可以仔细区分:

     第一种:或许可以称为物质经营者。他们或者从城镇里的一些批发市场或通过其他经营渠道批发一些商品,或者自己本身是农村的手工业者,自己生产一些东西,然后运送到庙会上面出售,他们主要依赖庙会为的经营场所,偶尔在不去赶庙会的时候,在家里也进行一些买卖活动。
     第二种,或许可以称为非物质经营者。他们从事一些非买卖性的经营。一部分从事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射气球,套圈等。另外一部分从事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比如弹球。

    围绕他们的活动我觉得有很多的问题值得研究,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比如:
     他们的经营很显然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哪里有庙会他们就去哪里,华北地区不同的村落之间庙会的时间分布很开放,庙会之间的时间差使得他们有了相当充足的机会。他们一般都有一个本子,记载着不同的村落的庙会的时间。而且这种需求还催生了一些个人和机构印刷了一些如庙会大全之类的印刷品。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民间组织和民间管理与官方的组织的问题,是不是也有一个民间权威和政府权威之间的关系。单纯从这些印刷品来看,这里面有一个庙会的民间传播过程问题,或者也可以说和民间记忆有关系。
   更深远一点说和民众的生活有关系,历史系的赵世瑜老师写了一本《狂欢与日常》写的明清以来的庙会,他关注的点仍然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角度。看的书不多,别的咱基本不懂。
   
   关于我想的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一个学术上的角度来展开,所以只能算是我的胡思乱想而已,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好的看法?
发表于 2004-5-31 12: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个大三学生的胡思乱想

我感觉这些职业赶庙人(我不知道这个名称怎么来的,感觉不是很确切,姑且沿用)是庙会繁荣的晴雨表,在河南南部,庙会或者是乡镇所在地的物资交流会(乡民们称之为“会”)中一个亮点就是炸油条的摊子,这些人每天开着拖拉机或者三轮车在各个乡镇之间奔波。而对于乡民来说,评价每一次会是否兴盛,就要看油条摊子的多少。根据这个,乡民在头一天就可以知道这次的会兴不兴盛。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个大三学生的胡思乱想

这个是我自己想的,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他们。按道理说他们是农民,也有自己的地。庙会也是他们的副业,但是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是一种职业了。其实他们的名称确实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我个人先这么称呼的。或许叫专业赶庙人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20: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