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5|回复: 13

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4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理旧物,发现了去年复习考研时写给同是学民俗学的同学的一封信,现在看来还有点意思,于是想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也算是自学了差不多一年的民俗了,很想和你聊一聊我对民俗学的感受。不知道你是什么原因想学民俗这个专业的,不仅仅是因为参考书相对来说少一些吧。那是什么吸引我们的呢?是出于对古老而神秘的风俗和禁忌的好奇,还是被清新刚健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所感动?恐怕也说不太清楚。是啊,去年我想考民俗也没想太多,只是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又不太难,自己有些兴趣就可以了,总比要背那些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要好得多。可是,什么是民俗学呢?民俗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从来就没想过,就更不会对民俗学有什么清楚的认识。如今,确定要考研,民俗学很可能会成为我一生的目标,现在时间又很充足,不能不让我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前一阵子我看了一本书,乌丙安先生新出版的《民俗学原理》很受启发。书中乌老说到:“民俗学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成了边缘学科,而且是把它的边缘性质扩大到几乎完全依附于相近相邻的强势学科的方面,使研究领域,所使用的理论方法,甚至是研究成果的文本表述也几乎都展示出这些强势学科的特点……史前民俗的研究和有试以来的民俗文化的研究成了考古学、历史学的边缘;多民族的经济民俗、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成了人类学、民族学的边缘;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歌舞戏曲的研究也成了文艺学的边缘。民俗学的意见方法从来就是人类学的和民族志的调查方法,直到人类学界已经发现了他们的作业方法严重的弊端的时候,民俗学依然使用这种方法。民俗学完成的不是本学科的自身的任务常常是为相邻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乌老的担忧很有道理,民俗学的确是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哀,似乎只有退守到民间文艺学这个领域里,民俗学才能保留有一点自己的尊严。可是,民俗学当然是不仅仅是民间文艺学这一个研究领域呀,它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丰富得多得多,也可能就是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太多了,研究者被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迷乱了眼睛,而没有想到民俗事象后面的奥秘。也很可能是因为光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民俗事象就够研究者研究好一阵子了,哪还用得着,或者说有时间想到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学科理论呢。有一位教外国文学的老师曾对我的一个同学说:“民俗,唉,你说它是什么吧,它又什么都不是,你说它不是什么吧,它又什么都是。唉……”是啊,这话一语中的,道出了民俗学的尴尬境地。
     乌老在指出这种情况时,也没提出什么好的办法,他的关于民俗个体的养成的章节的论述指出了在把民俗作为研究对象时忽略了民俗的主体是“人”的事实。并描述了从小孩的出生到成人的习俗化过程,再到成人的再习俗化过程,直至最后死亡所经历的一系列的习俗从接受、习得并转化为自己和本民族的个性的过程。看来是一个比较新的方式,虽然其中强调的习俗在个人的个性养成过程中的作用等这些因素可以说为民俗学开辟了一个较新的途径,可是仔细想来还只不过是把以前的诞生、婚丧礼仪以及口头文学的东西,按着个人的成长顺序重新整合了一下,并无实质性的创新。而就连乌老自己也说民俗学现在迫切要求的是要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他说:“应该意识到研究对象的范围的广狭不是问题,因为许多学科在研究对象都有重复的地方,但这并不防碍本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样主要的不同就是对不同研究对象的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不同的视角当然就是用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了。
     经济学中有很多经济规律,最近又听说了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定律,(经济学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定律)社会学中有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等等每个学科都可以拿出来许许多多自己的理论定律什么的,就连文艺理论中也有一些关于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律、接受规律、鉴赏规律等等,可是民俗学有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我了解的还不多,我现在只知道民俗信仰中巫术的相似律和接触律,其余的大的成系统的理论就没有了。我很希望,民俗学也象其他学科一样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按照我们**的理论,对于这个问题是这么解释的……”而不是我们整天就是给别人讲述:“按照**的习俗,**是**做的”这样有什么意义吗?
    近日来我突发奇想,想对如今社会上的信用危机尤其是商业企业不讲究信用的问题用民俗学来解释一下。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他们的做法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是市场法制观念不健全,社会学会说这是社会越轨行为,是社会失范造成的。可是为什么就我们国家的假货那么多呢?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普遍理论恐怕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一问题。那么,能不能也用民俗学来解释一下呢?我想,不是有句俗语吗?--“无奸不商”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重农抑商的思想写照,因为农民人口的众多和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使得农业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而商业只属于亚文化,商人阶层用今天的话说,其实就是弱势群体,尽管他们可能腰缠万贯,但他们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甚至是普通农民的心理都有一种无意识的对自己劳动者的身份的自豪感和社会的认同感。可是,商人却没有。“无奸不商”,社会从一开始就给商人贴上了一个标签--“只要是商人,那就是奸诈的,就是不讲究公平、信用,甚至是不讲道德的。”于是,无论商人怎样标榜自己买卖公平,都无济于事,社会心理中还对他们有敌视还怀疑的思想。按照标签理论,一旦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自己的心理中就会形成了一个新的自我概念,他们以后就有可能按照这种概念去行动。商人会认为,既然你们一定要说我不道德,那我就不道德好了,反正我也不会吃亏,吃亏上当的也是你们,于是,可能是偶尔的“越轨行为”就会发展成为习惯性的持久的行为,并且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行业内部或群体的习俗惯制而延续下去了。而这种持久的行为反而也更加证明了那句俗语的正确性,于是人们也就更加确信这句话,这样就造成了“无奸不商”这种意识在非商人阶层和商人阶层的两个阶层中都不断的得到强化,从而变成带有俗信性质的东西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健全,法制规范和管理也在不断的加强,可是由于“无奸不商”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商人的坑蒙拐骗行为还是屡见不鲜。
     这只是我的一点点突发奇想,不知道正不正确,其中借用了社会学的标签理论,我是试图让民俗学也把别的学科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而不是尽为他人做无私奉献了。前几天找到考研网有一个北师的论坛,其中有一个想考民俗的同学提到,我们国家产的白象牌香烟在欧洲打开不了市场,是因为白象在欧洲是不祥的象征,所以没有人愿意买这个牌子的香烟。由此,他想到民俗学的作用,并因此想要研究经济民俗学。我想,这中做法其实还是为他人做嫁衣,民俗学的目的成了为经济学服务,这岂不是又本末倒置了吗?什么时候民俗学才能自己独立的站起来呢?
     唠叨了这么多,不知道你烦了没有。这只是我近来对民俗学的一点想法,个人意见不知道是对是错,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下。今天说的也不少了,不过好象还有很多没说,以后再聊吧。
    遥祝,平安快乐,开学后一切顺利!!
    明天就是中秋了,祝中秋节快乐!!

:cool:
发表于 2004-6-5 13: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子不语 于 2004-6-4 23:34 写道:
“无奸不商”,社会从一开始就给商人贴上了一个标签--“只要是商人,那就是奸诈的,就是不讲究公平、信用,甚至是不讲道德的。”

子不语兄会不会是弄错了因果关系?
您认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7: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本来就说不清楚。
我觉得这是个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22: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俺这一篇小文,不求立什么理论,可能也难以自圆其说。
只求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一点思考。
发表于 2004-6-7 23: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子不語前輩您好:
      看了您對烏丙安先生所撰 <民俗學原理>之看法,我個人最近看了一些章節後也有一些感想,關於烏先生談的習俗化過程,會讓我聯想到社會學中的社會化過程,這兩個名詞似乎是有相同之處,另外關於談到人類從嬰兒階段即開始接受習俗化過程到成人年階段的種種文化洗禮便讓我想到文化人類學中所談到的一些理論與名詞,這是目前我所感受到的層面..
      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烏先生談到的民俗素,民俗鏈等名詞,這是我這一兩天在努力了解的部分,但是還是有些難懂的部分,尤其是此書舉得一些例子多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例子,讓身在台灣的我有些陌生...
     我曾經看到烏丙安先生有關俗信與迷信方面區別的文章,對此前輩您個人是否有一些見解?

                                                                             台灣   國益
 楼主| 发表于 2004-6-9 18: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这位台湾的仁兄真是客气,我哪里是什么前辈呀.我只不过是个后辈的后辈而已.
有什么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您叫我前辈真是怪不好意思的,我哪担当得起呀.

    关于迷信和俗信,乌老在《中国民俗学》中说:“迷信是民间信仰传承的主要内容,它是对事象的因果进行的歪曲认识的观念或施行歪曲处理的神秘手段,它具有十分浓重的自发性或盲目性。同时,迷信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的麻痹作用,有极大的弊害。”“俗信原来在古代民间传承中曾经是原始信仰或迷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民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迷信的事象在流传中失去了原来神异的色彩,失去了神秘的力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的经验中找出了一些合理性,于是把这些事象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习惯。这些传统的习惯无论在行为上、口头上或心理上保留下来,直接间接的作用于生活目的,这便是俗信。……它对身会生活没有什么弊害,有的俗信往往在人民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积极的作用。”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许多俗信脱胎于迷信,而迷信是消极的,不科学的;俗信是积极的,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但我想迷信与俗信的区别,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比如,同样是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如果我们相信放鞭炮是为了赶跑怪兽,吓跑妖孽,如果不放就会招来灾难的话,那么放鞭炮就应该是迷信。而如果我们只是把放鞭炮做为渲染节日喜庆气的手段,那么放鞭炮就应该是俗信。那么同一个民俗事项到底是迷信还是俗信呢?你可能会说现在不会有人相信放鞭炮是为了赶跑怪兽吓跑妖孽了,所以放鞭炮已经由迷信脱胎换骨到俗信了,所以应该说放鞭炮是俗信。蝌蚪在变成青蛙之前就叫蝌蚪,尽管它们本就是同一种东西。有时候我觉得硬要把迷信和俗信区分得很清楚没有多大的必要,尽管依照科学这把剪刀我们能他们剪裁得很清楚。

    乌老说,民俗工作者区分迷信和俗信是很重要的,无非就是说我们要剔除迷信的糟粕,革除旧风俗,推进新生活,新风尚,移风易俗。钟老也曾指出,移风易俗光靠政府命令或强迫的方法是不行的。有效的手段是进行教育,进行说理启发。在这里就有民俗学的用武之地。老前辈们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敬佩,但我想通过几个民俗工作者进行教育说理启发就能移风易俗,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天真了。移风易俗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何况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这么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状态必然会改变,自然会选择合适的民俗形式和手段,民俗也自然会产生变异。我想民俗工作者所要做的不是什么教化和说理,而是观察出民俗变异的趋势,推导出民俗变异的规律,预测出民俗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一个有科学素质的民俗学者能做到的和应该做的。
发表于 2004-6-10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乌老在《中国民俗学》是我看的第一本入门书。通俗易懂的说。

发表于 2004-9-28 22: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我想考民俗学研究生,而且我是以一个学金融学专业的身份考的,我在努力,但却时时遭到身边人士的讥讽与嘲弄,甚至夸张到“人身攻击”,我大声地对他们高喝: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这就是理由,我的实实在在的理由。我还得努力呀!
发表于 2004-9-28 2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天道酬勤!
发表于 2004-9-29 0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这样,我以一个过来人的立场告诉你,换专业一点不难。只要你喜欢!
而且,只要努力,你的专业课一定不输那些根正苗红的选手。
你不看我们论坛上几位资深的大侠,有多少是从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转过来的?
带一点别的专业背景进入,也许能看到很多别开生面的东西。
至于别人,别人是谁?你明天还会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吗?
发表于 2004-11-4 11: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俺来回最合适不过了

>您认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肯定是先蛋後鸡嘛, 原因在于: 鸡不是最早的蛋生(卵生)动物.
发表于 2004-11-18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呵呵,我也是学经济的现在换来考民俗专业
到觉得在专业课上有很多社会学、经济方面的东东很容易打开思路的
大家一起努力
发表于 2004-11-23 22: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NO.13744  【讨论】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 2004-9-28 22:30 )

我想考民俗学研究生,而且我是以一个学金融学专业的身份考的,我在努力,但却时时遭到身边人士的讥讽与嘲弄,甚至夸张到“人身攻击”,我大声地对他们高喝: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这就是理由,我的实实在在的理由。我还得努力呀!



祝你美梦成真!
发表于 2004-11-23 2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封考研前写给同学的信

zhaoyang213  说以学金融的身份考民俗学,也没什么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5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