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2|回复: 1

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6 06: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上)

作者:刘锡诚  

--------------------------------------------------------------------------------
发表时间:2004-6-23 14:08:21 来源:民间中国 folkcn.org

[提要]  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存在过多种流派,如歌谣研究会、文学人类学派、社会—民族学派、“古史辨”人神话学、民俗学派、俗文学学派、延安学派等。作为第一个流派的歌谣研究会,是一个颇松散的团体和流派,其中持乡土研究观点的学者,如顾颉刚、常惠、董作宾、台静农、钟敬文、罗乡林、白启明、刘经菴等,在歌谣研究会流派中占主流地位。本文以董作宾的《看见她》母题研究及其他为个例,阐明乡土研究思潮,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最早的一种研究思潮和最富成果的一个研究流派。董作宾(以及顾颉刚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文学科的最初的理论基础。本文从(1)“母题”的引入和比较研究的实践、(2)家乡歌谣学应时而生、(3)考订与考订者、(4)综合研究模式的尝试四个方面,对董作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遗产和历史地位作历史的考察。

[关键词]  乡土研究  家乡歌谣学  母题  《看见她》  考订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后改作宾,字彦堂,别署平庐。河南省南阳温县董阳门村人。1915年春,考入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留校任教员。1928年游学开封,入河南育才馆肄业;从时经训先生受商简,得知甲骨文。1919年冬与同学筹办《新豫日报》,任编辑、编校,兼实业厅调查委员。1922年入北京大学作旁听生,初学甲骨文字,以油彩影写殷墟书契前编拓本。1923年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作研究生。1925年春,离北大赴福州就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1927年到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处,结识筹备负责人傅斯年。1928年因母病回南阳,在南阳中学任教。同年主持安阳殷墟发掘。1930年参加山东城子崖发掘。1932年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出国,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并在耶鲁大学讲学。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去台北。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教授、香港大学教授,创办《大陆杂志》。1963年11月23日逝世于台北。在中国考古学上被称为“甲骨四堂”之一。[1]



于1923年便进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做研究生的董作宾,先后参加了考古学会、风俗调查会、方言研究会,兼任歌谣研究会主办的《歌谣》周刊的编校,并开始在《歌谣》周刊上发表文章、崭露头角。在北大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参加过一段故宫的点查工作外,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方言和歌谣的研究上。最初在《歌谣》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如《歌谣与方言问题》(第32号,1923年11月11日出版)、《为方言进一解》(第49号,1924年4月6日出版)、《研究婴孩发音的提议》(第50号,1924年4月13日出版),并没有给这个青年学者带来多大的名声,但继而于1924年10月在《歌谣》周刊第62、63、64三期上连载的一篇关于歌谣《看见她》母题研究的长文——《一首歌谣的整理研究的尝试》,却一下子引起了歌谣研究界的关注与重视,并由此而掀起了一场笔墨讨论。



此后,董作宾的主要精力和专业是考古学,先后11次主持、参加和监察安阳殷墟的发掘,参加山东城子崖的发掘、滕县的发掘等,无暇再更多顾及他喜爱的歌谣研究,但他仍然时常有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文章和著作问世。在福州协和大学任教时,特开歌谣研究一班,[2]并作为北大歌谣研究会“輶轩使者”在福州作民歌调查,撰著了《歌谣通论》、《福州歌谣》第一章。[3]在开封中州大学任教时,发表了《〈邶风·静女〉篇“荑”的讨论》。他参与发起创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并参加了《民间文艺》周刊和《民俗》周刊的编辑工作,在《民间文艺》周刊上发表《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几首农谚“九九”的比较研究》、《闽谣篇》、《南阳歌谣》和《净土宗的歌谣化》等文章。钟敬文离开中山大学到杭州成立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他们之间又建立了联系,并在钟敬文主持的《艺风》月刊(民间专号)上发表《苦女吟》,在《逸经》上发表《西门豹故事的转化》等文。晚年,于1952年在《台湾风物》第2卷第2、3期上发表《福州岁时记》。这位把一生贡献给了考古事业的学者,也终生与民间文学和民俗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母题”的引入和比较研究的实践







在20世纪20年代之初中国歌谣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时期,董作宾对《看见她》母题的歌谣研究,把考订研究、比较研究、地理研究、民俗研究、方言研究与文艺研究诸种方法融为一炉,从理论上开启了以家乡人的视角研究家乡歌谣的先河。他在《歌谣》周刊上发表的这项关于《看见她》的研究——《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以及此后不久在同一刊物《歌谣》周刊上连续发表的顾颉刚的《吴歌甲集》及其相关研究,构成了一个可以以“乡土歌谣学”或“歌谣的乡土研究”名之的歌谣研究会学派,使刚刚有6年零8个月的歌谣征集研究运动在理论建设上迈出了无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事情是由作为《歌谣》周刊编辑的常惠先生发表在《歌谣》周刊创刊号上的一篇《对于投稿诸君进一解》引起的。常惠在文章里引用了一首叫做《隔着竹帘看见她》的歌谣在北京、北地、京兆、河北、安徽绩溪、旌德、江西丰城、江苏镇江、夏口、陕西10个省份和地方的不同变体,并写道:“我们征集了几年的歌谣:现在差不多二三千首,再拿地方来说也有22省。本应出书了,但是为什么又出周刊呢?因为有二层问题:一层还是材料太少,(因为许多谚语混在里面),二层就是整理的困难。现在关于这两层问题:我们要同时下手,一方面还要各处征集歌谣,一方面设法整理。所以每星期我们必有几首歌谣和研究歌谣的文章登出来,为引起大家的兴会来研究;再者提醒大家的记忆或因为看见我们登了这首而想起那首来了。或者虽是一首歌谣而到处的说法不同。就拿一首《隔着竹帘看见她》作例。卫大列辑的《北京歌谣》上说:‘沙土地儿,跑白马,/一跑,跑到丈人家。/大舅儿往里让,/小舅儿往里拉,/隔着竹帘儿看见她:/银盘大脸黑头发,/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瘩。’……”又写道:“从一首歌谣脱出十几首来,地方倒占了八九省,几乎传遍了国中。但是各有各的说法,即便相隔很近的地方,说法也都不同;很有研究的价值。并且我不相信只有这几首,还希望有的多。我更怕有一层:若是有人见了我们报上登的无论哪一首,‘说这首与我们家乡的简直差不多,或者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没有把它写来,那真可惜了。”[4]



常惠的文章对于稍后到《歌谣》周刊来作编校的董作宾是一个启发,他便从歌谣研究会当时已收集到的一万多首歌谣中筛选出45首同一“母题”的《看见她》歌谣,并对这些流传于不同地区、又大同小异的歌谣作了认真深入的考订和研究。这就是他的那篇《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常惠开了头但没有做下去的这个题目,由董作宾接过手来做成了一篇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大文章。



董作宾着手做这项研究,还受了另一个人的直接影响。这个人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就大声疾呼地提倡白话文学、同时也早就关注民间文学的胡适。他在一篇论写作时间与常惠文章相差无几、但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则要比常惠文章早大约十天的文章《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里第一次把“母题”这个民俗学(也是文艺学)上的术语引进了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学苑。胡适写道:“研究歌谣,有一个很有趣的法子,就是‘比较的研究法’。有许多歌谣是大同小异的。大同的地方是他们的本旨,在文学的术语上叫做‘母题’(motif)。小异的地方是随时随地地添上的枝叶细节。往往有一个‘母题’,从北方直传到南方,从江苏直传到四川 ,随地加上许多‘本地风光’;变到末了,几乎句句变了,字字变了,然而我们试把这些歌谣比较看看,剥去枝叶,仍旧可以看出他们原来同出于一个‘母题’。这种研究法,叫做‘比较研究法’。”[5]



“母题”这一术语是适应民间故事分类研究的需要而被学者应用的,最早可能是出自于德国学者科尔勒(J. Köhler)笔下,后逐渐被民俗学界所采用。[6] 胡适采用“母题”这个术语,董作宾运用这一概念来作中国歌谣的比较研究时,编制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Types of Folktale,1928)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1932_1936)的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1885_1976)的这两部划时代的著作还没有问世。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汤普森在《民俗、神话和传说标准大辞典》(Funk & Wagn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Mythology,and Legend)中对“母题”这个词条的释文。他在晚年撰著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The Folklore)一书中对“母题”作了如下论说:“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组成它的(指一个故事——笔者)可以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大多数动物故事、笑话和轶事是只含一个母题的类型。标准的幻想故事如《灰姑娘》或《白雪公主》则是包含了许多母题的类型。”[7] 在他的论述中和在学者的运用中,“母题”都是指的民间叙事体裁,如神话、传说、故事,而没有人论说过歌谣中的“母题”及其作用。



周作人在1922年4月13日发表的《歌谣》一文里说:“我们的[歌谣]研究却有两个方面,一是文艺的,一是历史的。”[8] 所谓文艺的研究,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对歌谣做诗学的研究;常说的,兴、比、赋是也。所谓历史的研究,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历史的、政治的、民俗的研究;常说的观、群、怨是也。用当年周作人的话说:“(历史的研究)大抵是属于民俗学的,便是从民歌里去考见国民的思想、风俗与迷信等,言语学上也可以得到多少参考的材料。”这篇文章发表半年多以后,他又在《歌谣》周刊的发刊词里说:“本会汇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9] 而董作宾这篇文章,却撇开这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和路数,从“母题”这一概念——后来被称为形式主义的研究切入,并以其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



他从一首儿歌的“母题”着眼,翻检了上万首歌谣(准确地说是7838首,除去了谚语等;可以认为,在歌谣研究会的同仁中,董作宾是唯一认真读过当时征集到的全部歌谣的人),找出了45首同一“母题”的《看见她》歌谣。然后对这首歌谣进行分析,析出这首歌谣的三个“母题”:



(1)是“娶了媳妇不要娘”;



(2)是“寻个女婿不成材”;



(3)是“隔着竹帘看见她”。



他对含有本“母题”的《看见她》歌谣的地理分布(当时全国24个省区中,有这个“母题”的歌谣的为12个省区,没有这个“母题”的歌谣的也是12个省区)发现了“两大语系”和“四大政区”的关系。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







原来歌谣的行踪,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尤其是水便于陆。在北可以说黄河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北方官话的领土;在南可以说长江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南方官话的领土。并且我们看了歌谣的分布,也可以得到政治区划和语言交流的关系。北方如秦晋、直鲁豫,南方如湘鄂(两湖)、苏皖赣,各因语言交通的关系而成自然的形势。这都是歌谣告诉我们的。







他又以图表的方式,把歌谣的“母题”加以分解和排比,细细地分析和认定“母题”在相邻的地区和不同的移动路线上出现的变化。从歌谣的“母题”的分布和变异作研究分析,看似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然而却得出了文艺的研究和历史的研究都所无法或很难得出的结论,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



歌谣《看见她》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的“两大语系”和“四大政区”,是董作宾的一大发现。但这还只是他这项研究的第一层面的结论。他继续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第二层面的问题——这首歌谣的发源地在哪里,即文化的移动或传播流向。作者写道:“这首歌谣的发源,可以假定在陕西的中部,因为我们见到的三原和陕西东南部两首大同小异的歌谣,实可以为南北各系一切歌谣之母。至于它的时代,现在还不易考求,且不必去妄猜。由三原顺流而下沿着黄河,分布于河北三府,西而山西晋城,北而直隶南宫,似乎都是河北的派别,这是第一支。南阳,单独成为一派,可以说是第二支。第三支由唐县北传至毗邻的完县,东传到南阳,南传到赵县,到宁晋;宁晋又分歧为两小支,一经束鹿到山东的威海卫,再传到莱阳。一则迳达山东的泰安而北至长山,东抵莱芜。第四支由武清到北京。”董作宾认定的《看见她》南北各系之母的三原和陕西那首歌谣的原文是这样的:







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丈人丈母没在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价。/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白白儿手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去说与你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陕西三原张安人搜集







燕雀燕,双屹岔,/你骑骡子我压马,/看谁先到丈人家。/进的门磕一头就走呀!/大姨子留,小姨子拉,/拉拉扯扯就坐下,/油漆桌子搌布摸,/乌木筷子厅哩(疑为里——引者注)川,/四个菜碟单摆下,/坐煎酒,泡桂花。/风摆门帘看见她:/白白脸,黑头发,/包包嘴,糯米牙,/白白手,红指甲,/银镯子,十两八,/银筒箍,珐琅花,/缎子鞋,打子花,/还是奴家亲手扎,/步步走路踩莲花。/走路好像风摆柳,/立下就像一股香,/坐下就像活娘娘。/我回去,先与爹娘夸一夸,/卖房卖地要娶她。/娶回来莫当人看待,/一天三根香,三天九根香;/后来三天下了炕,/扫脚地,腰吊腿长,/尻子跟着捗攎!——陕西(东南部)王焕猷搜集[10]







至于南系,即长江流域,他认为有两大干:一是成都,一是南京。成都一干的来源是从陕西输入的,其传播途径是:沿岷江、扬子江而下,直到湖北的汉阳;往北到夏口;往南溯长江、入洞庭、逆沅江而上,达沅陵、芷江。南京一干,向上传到北岸的安徽和县,向下传到南岸的江苏丹徒(镇江)和南通。一分支入安徽、越巢湖而合肥、而霍山;另一分支逆运河而淮阴、而涟水,再渡鄱阳而江西丰城。



笔者不敢轻言董作宾在撰作此文时,是否受了西方人类学派以及继之而起的传播学派的直接影响。但董文发表之前不久,《歌谣》周刊就曾连续发表了家斌所译的安德鲁·兰(Andrew Lang)所著的《民歌(Ballad)》长文。[11] 兰之所论,其根据尽管大多是以在欧洲大陆传播的、有故事情节的民歌(Ballad,我们通常称为“叙事歌”者——引者注),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歌谣中的“相似”,不过是原始“遗留物”的传递的观点,而非《看见她》这类抒情的短歌,但他所采用的比较研究的方法,无疑在当时还是为学界耳目一新、可供借鉴的。我们从董作宾文中看到的,作者以歌谣的“母题”为切入点而对流传于各地的《看见她》歌谣所作的比较研究及其结论,倒是更多地表达了与在世界范围内取以进化论为哲学基础的人类学派而代之的传播学派相当接近的观点,而在此之前,以进化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文学人类学派正在我国学界传播得如火如荼。



一个相同“母题”的故事,能在世界不同地区产生和传递,是何种原因所致,至今也没有获得解决。正如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戈登淮塞(Alexander Goldenweiser)在《社会科学史纲·文化人类学》一书中所说:“同时吾人亦有多种证例,不易获得切实之结论。魔妖故事(Magic Flight)即为一例。此故事虽未普及全世界,但其分布之广,即谓之传播全球,亦无不可。惟考其内容则颇为复杂。此种故事我人是否能目为由数处独自发展者,抑或仅从一处发展者观?其内容之复杂,我人能否视为在一地上一次发明后,全由传播而普及于各处?解决此种问题极为不易,尤其上述之故事,至今仍无定谳。”[12] 一个相同“母题”的故事的相似问题固然复杂,一个相同“母题”的歌谣的相似或几近同一,看来也非易事。不同地区的歌谣仅仅是传播所致吗?董作宾从《看见她》“母题”的比较研究中,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行的途径,尽管未必是唯一的途径。







家乡歌谣学应时而生







北大歌谣征集处于1918年初成立后,自5月20日起由刘半农编订《歌谣选》在《北大日刊》上逐日发表,前后共发表了147首。其时就已经遇到了文字和注解出现歧义的问题。举例来说,民国七年(1918)《北大日刊》第256号上发表了常惠和刘半农、罗家伦和刘半农的通信,就歌谣中涉及的北京旗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惯用名词的问题进行讨论:







半农先生:



歌谣选(61)说有六件事,是北京高等旗人家中之所必具。与惠所知,微有不合。即如第一项的“凉棚”,北京人都叫它“天棚”,决没有叫作“凉棚”的。这个名目上的差异,虽然无关宏旨,然而它已经成了一处地方的习惯名,在普通文字中,或可随便改得,在于歌谣之中,就断断改不得的。要是改了,就失了研究歌谣的本旨了。



第二项的“水缸”。北京谁家没有盛水的缸,何必要单说高等旗人家中才有呢。其实是摆在院子中间,养金鱼的缸。北京人都叫它“鱼缸”。



第四项的“先生”。北京在前清的时候,“先生”二字不很常有。因为是在皇上脚底下的地方,有钱的,人人都可称“老爷”。即使没有老“字”,也要称“爷”。再拿“先生”说吧,若是教书的“先生”,就称他“老师”或“师老爷”。若是管帐的“先生”,就称他“帐房先生”或“师爷”。决没有单叫“先生”的。



那六件事,好像是五件——“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丫头”。这是北京富厚人家所惯有的,决不是高等旗人家中所独有的。再说北京的旗人,也没有高等下等的,只有穷富就是了。或讲差使红不红、或讲支派近不近。要说有钱的旗人,没有受过教育的,很多很多。他们家中,何尝没有那五样东西,那么,也可叫他高等旗人吗。



常  惠



维钧兄:



来书言习惯名之不可擅改,极是极是。但罗君来稿,当是传闻或记忆之误,未必有意代改也。至“高等旗人”四字,来稿本作“亲贵”。复以凉棚等物,较为富厚之人即可有之,不必亲贵,故用“高等”二字,以别于不富厚者。今见来书所言,亦自悔用此二字之不当也。



刘  复[13]







半农先生:



我今天在日刊上看见常维钧先生论第61章歌谣的信,同先生的回信。常先生事事求真的热心,我十分佩服。但是关于这些歌谣的来源,我还有几句话说。今年3月间,在东城我的朋友王觉生家里赴宴。这位王先生,在北京住了30几年,知道北京情形很熟。他在席上,忽然说起这个歌谣,我听了有趣得很,就记住了。今年暑假,住在西山静宜园消夏,一天,同一位商科同学李光忠先生谈起这个歌谣,他所听见的,也同我所记的一样。我以为王先生在京多年,李先生在京也有多年,两位所知的竟不谋而合,所以我以为这条是千真万真的了。那天我同先生在图书馆主任室遇见,说起先生房东(旗人)的家庭生活,我忽然想起这个歌谣来,立刻就在李守常先生桌上写给先生,当时的情形,先生大约还可以记得。总观以上的事实,这条歌谣大约不是假的,或是“传闻或记忆之误”了。当是常先生从习惯名词上说的一番话,也有道理。我自己想了一想,并且打电话去问王先生,方知道这条歌谣系旅京的南方人所编的,通行于北京的“客籍”社会。前清光绪末年更盛行于官场。所以一切名词,与习惯并不相悖,与常先生所说的,及足互相发明。再说“先生”一物,却是北京旗人家中所常有的。我有两位朋友的同居,都是旗人。他们都有不读书的儿子,却是都有“先生”呢。附书于此,聊博一笑。并请质之常先生而且代我多谢他的盛意。



罗家伦  谨白  11月22日







志希兄:



尊稿所举是通行于北京客籍社会之歌谣,常君以北京人之眼光评判之,自不能相合。亦或常君所举五种,是北京社会中原有之谣。当时旅京南人,以旗人有不读书之子,而亦居然延师,乃为增入“先生”一种,遂成尊稿所举六事,亦未可知。总之,歌谣随时代与地方为转移,并非永远不变之一物。故吾辈今日研究歌谣,常以“比较”与“搜集”并重。所谓比较,即排列多数之歌谣,用研究科学之法,以证其起源流变。虽一音一字之微,苟可讨论,亦大足增研究之兴味也。



刘  复[14]







歌谣征集处时代刘复、常惠、罗家伦三位歌谣研究学者的这次讨论,已经涉及到了研究歌谣的学人的立场问题:是家乡人研究家乡的歌谣,还是外乡人研究外乡的歌谣?二者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种差异,为日后歌谣研究会同仁们所持和倡导的学术立场的确立,起了重要的催生和奠基作用。最好的一个代表,也是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顾颉刚《吴歌甲集》中的那200来首吴歌的搜集。[15] 顾颉刚受到北大歌谣征集处征集活动和《北大日刊》发表的《歌谣选》的影响,从1918年休学在家养病,就在家乡苏州开始了向家人搜集吴歌,1919年9月完成。从1920年10月起,由《晨报》副刊主编、友人郭绍虞帮他抄录,并在《晨报》副刊上每天一首陆续发表,连续发表了三个月,用的笔名是铭坚。



一俟歌谣研究会成立、《歌谣》周刊创刊,稿件和资料日渐多了起来,家乡人研究本地歌谣和外地人研究外乡歌谣的差异问题,便日趋尖锐了。在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周围的大多数的歌谣搜集研究者,都是本地人搜集研究本地的歌谣,成为北大歌谣研究会的主导学术思潮。一些著名的歌谣搜集家和研究家,如北京的常惠、河南的刘经菴、河北的白启明、云南的张四维和孙少仙、广东的钟敬文、广西的刘策奇、贵州的申寿生等,大多都是搜集和研究家乡的歌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0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下)


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下)

作者:刘锡诚
--------------------------------------------------------------------------------
发表时间:2004-6-23 14:13:49 来源:民间中国 folkcn.org







考订与考订者







董作宾在作歌谣《看见她》母题的探讨尝试时,把对歌谣进行“考订”作为研究歌谣的最基本的一项程序,而“考订”的进行,首先是考订者资格的认定——“非歌谣的同乡不可”。他说:“考订的手续,应该分做四层:一是字,二是词,三是句,四是段。这四层功夫,首先要限制具有考订的资格的人才能着手,干脆一句话就是非歌谣的同乡不可。因为不是本地方的人就不能断定某字某词是错的;某句短了某句长了。况且关于方言用字,又非有专门学识不能考定。”考订者需要具备方言方音等多方面的知识。否则,或对一些记录的地方性字词不能索解,或对记录错误的字词无从辨别,因而产生词义或事物上的误解。比如对第27首的“换茶”的解释:







白纸扇,手中拿,/亲哥听见走人家。/黄家门前跕一跕,/大舅子扯,二舅子拉,/拉拉扯扯吃杯茶,/吃了清茶吃换茶,/八把椅子是摆家,/红漆桌子拭布拭,/十二碟,摆下它,/风吹隔眼瞧见她;/漂白袜头枝子花,/青丝头发糯米牙,/还缓三年不接她,/摇窝扁担挑娃娃。——汉阳[甲],收集者:周敏仲







对于这首歌谣中的“换茶”的解释,由于解释者的本乡和外乡身份的不同,便发生了歧义。董作宾解释说:“换,当作红。汉阳方音读ng为n,舌后收声之字,多变为舌前收声。红字在北方多侈音为黄,在南即可变音为huan。‘换茶’必是红茶之误,清茶,红茶,也同粗茶细茶相类。若‘换茶’对清茶便无所谓了。原注曲解为‘换易佳品’,似不甚妥。”许原道的来信指出董作宾的解释有误:“先生谓‘换’当作‘红’,引了许多音韵学上及音义上的证据,其实‘换(换字不知应当怎样写?)茶’,本有这样东西,并不是茶,是用芝麻、豆子、炒米、胡椒、盐一类的东西混合在一块,以开水泡之,名曰‘换茶’,上等人家,有用橘饼与白糖和在一块的,乡间有喜事或接待非常宾客用之。如此说来,换字应为形容词,实非动词,而先生说‘原注曲解为换易佳品’,似乎收集这首歌谣的人,也不知有所谓换茶似的。”但所惜的是,许先生是湖南人而非湖北人,虽然两省是近邻,但此“换茶”究竟是否如他所说的那种食品,仍不得而知。所以董作宾在发表这封信的“附记”中,一面表示感谢,一面又将信将疑:“许先生‘换茶’的解释,就令将来不能证实,也不失为方言和风俗中一个很好的材料。”[16]



考订的方法不仅能解决一些字、词、句、段的问题,而且还能借以判断和纠正地区归属上的谬误和辨识歌谣流变的形迹。胡适致信董作宾说:“此书[17] 的整理方法极好。凡能用精密方法来做学问的,不妨大胆地假设;此项假设,虽暂时没有证据,将来自有证据出来。此语未可为一般粗心人道。但可为少数小心排比事实小心求证的学者道。不然,流弊将无穷无极了!此书中有我征集的两首。其旌德一首是我的夫人念出而我写出的;她说明是从南京传去的,故我注出是南京。其绩溪一首是我的表弟曹胜之君写给我的。你在此书里(页11)说此首有北系的风味,疑是北京传去的。曹君今天见了此段,甚赞你的细心。他说此首是他的母亲从四川带回绩溪的;后来他家的人因久居汉口武昌,故又不知不觉地染了湖北的风味。你试把绩溪这一首(45)和成都(26)汉阳(乙,28)两首相比较,便可明白你的假设已得了证实了。”[18] 胡适称赞董作宾“整理的方法极好”,是用“精密的方法来做学问”。后来遭到猛烈批判的胡适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出自这封信中。



歌谣的地域特点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方言和民俗。所谓考订,当然不限于字词的解析考证,还包括史地、风俗、器用等方面的考查与判断。在《歌谣》周刊创刊的初期,除了刘半农、常惠等负责编订歌谣的编辑者和学者外,考订的问题还没有、也不可能提到研究的日程上来,显得那样迫切,但由于歌谣研究会的章程中提倡并规定“方言成语,当加以解释”,“歌词文俗,一仍其真,不可加以润色;俗字俗语,亦不可改为官话”,还规定有音无字者,用注音字母或罗马字母或国际音标注其音,并详解其义,故而,涉及到方言、民俗、史地、器用等方面的问题,相继在研究文章中被提出了来。



歌谣研究会早期成员杨世清应《歌谣》周刊编者常惠之约所写的《一首歌谣整理的经过》一文,讲他在整理一首朋友搜集来的歌谣时遇到的考订问题,在当时研究中颇具代表性。这首歌谣的原文如下:







思夫梦醒歌



绡窗外,月正东,/小奴房中冷清清;/两块铁码丁当享,/小奴房中点着灯。/一更一点梦中情,/我往河南找云成;/鱼城有鱼鱼城过,/陆铎哲城问扭宁。/好商城,到尚城,向夏城;/归德府久几不见面,/陈州伤心到二更。/二更列,到眼宁,/雪插牌房到眼城;/相爷府,东西行,/东京城里听三更。/三更列,到磁州,/俺家卫辉泪交流,/君州许下四更头。/四更列,到当山,/西晴路上共四川,/西列有个娘娘庙,/黄河两沿缺载舟。/五更列,明了天,/河南八方找个遍,/没见丈夫什么面。







正如杨世清所说,这首歌谣“表情遣词,都是非常之好”,但由于搜集者在搜集记录时“求真”的缘故,错字太多,费解的地方太多,对其进行考订,也就显得特别必要。他作为外乡人考订外乡的歌谣,自然就非常艰难。他把“铁码”改为“铁马”;“享”改作“响”。“云成”疑为“永城”,因为“云”“永”为双声字,且音近;“成”“城”同音,容易相转。“有鱼”二字未详。“哲城”疑为“枳城”。“扭宁”疑为“汝宁”,因“哲”与“枳”、“扭”与“汝”都是双声字,容易相转。以上属于字句方面的问题,而下面的,就不仅是字句而属于地理方位和历史知识的判断了。他说:“陆铎”疑为“路打”之误,“路打”即“路自”之意;因为枳城在虞城、汝宁之间,虞城至汝宁,必须经过枳城,故说“路打枳城”。尚城疑似为商城,夏城疑为项城,此因“尚”“商”一音之转,而“夏”“项”二字为双声。眼宁疑为永宁,“眼”“永”声相近。“牌房”疑为“牌坊”,“雪插”二字未详。眼城疑为偃城,君州疑为钧州,当山疑为光山,“当”“光”为垒韵字。西晴疑为西京,四川疑为淅川:“晴”与“京”为垒韵,“四”与“淅”为双声。“舟”疑为“船”。



作者对于他的考订做了下面的说明:“我初上因为歌中有东京西京相爷府等字样,遂假定它起于宋时,后来觉着假定错了;因为歌中的河南,玩其语气,似指河南省而言,决不是宋时的河南府所能包括。又如汝宁、卫辉等地名,都是元时才有(见《元史》),那么,这首歌当然是起于宋以后了。因为我又假定它起于元时,但是元时的河南省,是不包括磁州、卫辉的(见《元史》),最后,我才断定它是起于明时。这有两条证据:(1)歌中的磁州,元时直隶中书省,清时属直隶省;只有明朝是属于河南省的。(见元明清三朝史)(2)由歌中的磁州、卫辉,证明这首歌是起于元以后;由歌中的钧州,证明它起于清以前。(见元明两朝史)更由钧州一地,证明这首歌是起于命洪武以后,万历以前,上下二百年。”[19]



杨世清不是这首歌谣的搜集者,即他不是本乡人整理本乡的歌谣,但他的整理、考订和说明,从另一面说明了本乡人整理研究本乡歌谣、即我们所说的乡土研究的长处,是外乡人很难达到的。后世的许多民俗学家强调本乡人整理研究本乡的歌谣,有陷入主观性的危险,从而否定乡土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外人对陌生地作客观地调查研究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本乡本土的学者的调查阐释,却也是外地人绝对无法代替的。



在其治学的初期,董作宾着力于考古和方言的研究。在《看见她》的研究中,他借助于方言和风俗等比较的方法,对各地不同属系的《看见她》文本所做的考订和对错讹的辨伪,其功夫是很深厚的。除了字句词段的考证本身而外,他还从考订和比较中,得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他在进行“段”的考订时,把歌谣分成五个段落(相当于故事中的“母题”或“情节单元”):(1)因物起兴;(2)到丈人家;(3)招待情形,(4)看见她了;(5)非娶不可。根据这五个段落逐个地对他所掌握的45首歌谣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得到的信息是:在全部5个段落(母题或情节单元)中,惟第2(到丈人家)和4(看见她)这两个段落(母题或情节单元)最为重要,每一首歌谣都具备这两个情节。这两个情节是本题的“精华”,而“起兴”、“招待”都不重要,有些歌谣甚至把“要娶”这个情节也给遗漏了。他写道:







第1段有的很长(南通6句),有的很短(南阳2句),有的简直不要了(三原等处)。第2段因何而去,颇有些形形色色。第3段招待情形,唱的人可以随口改去,有些是大姨子(陕西),有些是大嫂子(三原),有的是大舅媳妇(晋城),大舅官(南阳),大舅子(河北),大妗子(铜山),舅子(柠晋),山东的泰安莱芜,却又加倍了,生添了三舅子、四舅子两个招待员,江华的舅嫂,到威海卫又成舅母了,每一变更便多多带点地方的色彩。南京一系竟把这段完全删掉,这也足见它们的特点。第4段是全题的主脑,所以无论哪一首都有,不过形式各有不同。看见她的装束、容貌、衣饰因地而异,叙述也各有繁简。最怪的是威海卫(甲)和莱阳的两首,独他们看见是丑的,并且发下宏誓大愿,是“打十辈子光棍也不娶她”了。第5段普通是表示非娶不可的意思,以“卖田卖地要娶她”为最多。有的把尾巴变化了,有的附加了句子,有的竟附会上另外一首歌谣。像完县的两首,因为传来的是不娶便要上吊吊死(唐县),就接连上姑娘吊孝的另一首歌。[20]







董作宾在研究《看见她》时考订的方法,得到了包括胡适在内的同时代人的赞扬,同时也为中国的家乡歌谣学的建设做出了范例、打下了基础。可惜,这个好(“求真”)的学术传统,到了后来就被轻易地放弃了,甚至发展到了容许那些不懂装懂的半瓶醋的小文人们对民间的歌谣随便乱改的地步,为中国的歌谣学(大而言之中国民俗学)长期处于无法建立起科学体系和学术规范埋下了隐患。







综合研究模式的尝试







董作宾写道:“一个母题,随各处的情形而字句必有变化,变化之处,就是地方的色彩,也就是我们采风问俗的师资。所以歌谣中一字一句的异同,甚至于别字和讹误,在研究者视之都是极贵重的东西。从歌谣中得来的各地风俗,才是真确的材料,因为它是一点点从民众的口中贡献出来的。像本题一首寥寥百余字,到一地方就染了一层深深的颜色,以前他处的颜色,同时慢慢的退却。”这段话,非常简练地表述了他所建构的歌谣研究综合模式的学术理念:在研究方法上,《看见她》的研究,远远超出了文艺学的畛域,而是从文艺的比较品评中,旁及了和发现了民俗和方言是怎样成为一个具体的作品的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并因此而显示出地方色彩的差异。



(一)歌谣是民俗中的重要分子



关于歌谣《看见她》中所表现的风俗,作者将其归纳为四个节目:女子的妆束、婚姻的状况、待客的情形、器用的一斑。他列举了北京、南京、直隶、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成都、湖北、湖南、南阳、绩溪等12个地区(区域)每地一首,加以排比,从中见出各地的衣饰、婚俗、待客、器用的描述,都因其风俗的不同,而显示出各自的独特韵味。如北京(参用武清)的这首说:







脸儿大大的四方白净净的,长得赛似银盘;头发黑黝黝的梳了个大辫子;上身穿一件月白色缎子小棉袄,掐着“狗牙”的边儿,缀着银疙瘩似的纽扣儿;下身中衣是青缎子做的,裤筒紧紧扎着;脚上穿的一双小红鞋儿那有三寸!刚刚只是二寸八分,鞋面上还绣着喇叭花呢。







而直隶(参用唐、完、赵、高阳、宁晋各县)的一首:







漆黑的头发有了一大拤,鲜红的头绳把它没根扎着;有时改了妆,梳了一个大抓家,倒插些鲜花;粉头花似的脸儿,是官粉檫的;唇是红的;牙是白的;手儿也同面疙瘩一样的白;浑身全是绸衣:上穿绿衫,下穿红裤;小脚和针锥把似的,穿的是木底子鞋,还带着绒尖儿。







衣饰是风俗的内容之一。将北京的一首,与近邻的直隶的一首,两相对照,可以见出,对女子衣饰、妆束、头饰、化妆的描写,其形态、其用语、其审美、其风习,多有不同。同一个母题的《看见她》中的“她”,因其妆束的不同而显得仪态万方,民间作者的多才多艺和体验洞察能力,不能不叫人惊叹。正如作者所说的:“这一段叙述本是小学生眼中标准的未婚妻,其实可以说是该地方女子衣饰容貌的一个具体写真,也可以说是民俗文学家理想中的美人。这种风习最近须在清初或清末(?),与民国以来的风俗习惯,已有不同,若想知道彼时的情形,舍此无由。”作为民俗的载体,歌谣因其所载之旧日风习,而成为文化史、民俗史的重要材料。



12个地区的《看见她》文本,都众口一词地描绘了从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里农村流行的婚姻状态,即婚制、婚俗:



(1)早婚。从各地歌谣中所说的“小儿童”(南阳:小儿童,放白马,/一放,放到丈人家。/丈人没在屋,/舅官出来拢住马。/大马栓到梧桐树,/小马栓到栀子花。/剩下鞭子没处挂,挂到小姐绣楼ㄉㄧㄚ。——白启明搜集)、“小花孩”(河北—乙:小花孩,骑花马,/花马不走使鞭打,/一走,走到丈人家。/大舅子出来接着鞭,/二舅子出来拢住马。/大姨子扯,二姨子拉,/羞羞答答到她家,/大马栓在梧桐树,/小马栓在后园一枝花,/马鞭挂在小姐楼底下,/隔着簿帘望见她:/梳头油,带翠花,/脸上又使官粉檫,/再等三年不来娶,/老了莲蓬谢了花。——刘枝搜集)、“小相公”(汉阳—乙:小相公,骑白马,/一骑,骑到丈家,/扯的扯,拉的拉,/拉到堂屋坐一下。/格子帘,格子纱,/不是舅妈就是她。——周敏仲搜集)、“小学生”(南京:东边来了个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淀粉檫;/雪白手,银指甲;/梳了个元宝头,/戴了一头好翠花;/大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她;洋钻手圈就是他!——胡适之搜集),可以看出,主人公都是很小年纪的少年。至于大相公(绩溪)、张相公(成都),或者年龄稍长,但都是预约婚姻,与儿童定婚娶亲是一样的。[21]



(2)定婚固然由父母包办,迎娶也须禀请父母批准。婚费也要花很多的钱,非等年成好了(南通等),或卖田卖地卖房(陕西三原等)才能操办。如遇爹娘不答应,或经济不凑手,便要寻死上吊(直隶唐县等)。



作者从歌谣所描写的婚制婚俗,概括出下面的思想:“中国的婚制是父母包办式的,这首歌谣,就是它的小影。一对陌生的男女,从不曾见过一面,两地的怀想是少不了的。此歌决不是出自男子所作,大都是长年的妇女替儿童描写想象中的未婚妻的作品,一方给儿童一个婚姻的概念,一方抒发她们文学的天才,才产生出来的东西:多少还带一点自况的意味。”



至于农村待客、具体到是招待小女婿的习俗,歌谣中也写得活龙活现,恰恰印证了北大歌谣研究会成立后该流派的众学者们常常申述的那个信条:“歌谣是民俗学上的重要的资料。”[22]女婿是丈人家的娇客,款待是自不待言的。董作宾注意到,在他研究的45首歌谣的描写中,对女婿的招待以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最为周到,都有四个菜碟、酒和茶、烟的应酬。京兆、直隶、山东,只有茶、酒招待,而不预备菜。湖北、湖南则格外排场,一桌摆了12个菜碟,并且讲究什么清茶、红茶、粗茶、细茶。作者从而得出一个认识:“从待客的情形也可以看见北方的朴实,南方的奢华。”还看出:“招待的时候,男女可以互相拉扯,可以让座,劝酒递茶。虽是作者的滑稽态度,故意这样开玩笑,然而也足见男女可以公开交际。在民众社会里早已有这种思想。”董作宾的这个发现,在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上,无疑是一个新的独到的发现,此前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



(二)歌谣与语言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同步关系



在《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发表之前,董作宾已在《歌谣》周刊上发表过《歌谣与方音问题》(第32号)、《为方言进一解》(第49号)等有关歌谣与方言的文章。对《看见她》的研究,使他对歌谣与方言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他说:“由分地整理之结果,可以知语言的变迁与歌谣有同样的关系。据歌谣的传布情形,绘出地图,便也是方言地图的蓝本;因为甲地和乙地的歌谣相同,就是甲乙两地语言相通的证据;歌谣不同,也可以说就是语言不通。” 他还说:“这样看来,歌谣又是方言的顶可靠而且有价值的参考材料了。一山相隔,歌谣便自不同,一水相通,歌谣便可传布。……努力的采辑歌谣,同时就是调查方言的根本大计。”董作宾之后,歌谣采辑对方言调查起过何种作用,笔者没有做过研究,故不得而知。绘制歌谣流布地图的设想,是歌谣“母题”研究的必然和合理的结果,顺着这条“蹊径”走下去,也许我们后来的歌谣研究,会是另一番景象,不至于因只充当文艺学的“附庸”而被扭曲得残破不全;可惜的是,董作宾的这一设想,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此后80年多来的民间文艺研究者们,谁都没有去做!



(三)文艺学的研究



歌谣的文艺学的研究,是歌谣研究会时代教授学者们的强项。董作宾的《看见她》研究,也不例外,尽管他并没有把文艺学的研究放在首位。他写道:“文艺是一种天才的表现,歌谣虽寥寥短章,要皆出自民俗文学家的锦心绣口;北方的悲壮醇朴,南方的靡丽浮华,也和一般文学有同样的趋势。明明一首歌谣,到过一处,经一处民俗的洗礼,便另换一种风趣。到水国就撑红船,在陆地便骑白马,因物起兴,与下文都有叶和烘托之妙。” 他对这首歌谣的审视与解剖,既融合了一般文艺批评的常规品评,又结合了民俗学的独特视角(如水国与陆地在歌谣中造成的意境的差异),故而他的见解与一般文艺批评相比,又更多地显出其独到的色彩。对“到丈人家”的叙述中的心理刻画,他的观察和分析可谓深切入微。他指出,按习俗,没过门的女婿是不能到丈人家的,(一般的文艺评论家也许不会顾及到这一点。)故而三原、晋城的是借端说是“赛跑”;北京的是“一跑跑到”;南阳的是“一放放到”;河北的是“一走走到”;绩溪的是“一骑骑到”;武清的是“一逛逛到”;成都的是“一踏踏到”,凡此等等,几乎所有的笔墨都意在表现主人公小女婿到丈人家去“只在有心无心之间”,而非有意为之的。董作宾在“看见她了”这个情节的描写中的这一发现,就纯属一个文艺批评家在阅读时的艺术感悟,而缺乏艺术感悟的人,是无法进入艺术批评境界的。







北大歌谣研究会是一个松散的流派,在这个大的研究群体中,至少包括了三种类型的学者:一,是受西方人类学派影响较多的学者,如周作人等;二,是重视和提倡搜集歌谣、但就其立场而言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歌谣的学者,如刘半农、胡适等;三,是乡土研究的学者,如顾颉刚、董作宾、常惠等。乡土研究在当时是一种人数最多、成绩也最显著的民间文学研究群体或流派,他们的实践和业绩将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学起点而载入史册。



2004年2月29日







注释:



[1] 综合钟柏生《董作宾传》(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史)、《董作宾生平传略》(台北中国上古秦汉学会《傅斯年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裘锡圭《董作宾》(《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2] 据江鼎伊《我与歌谣的过去和将来》,《歌谣》周刊第95号,1925年6月14日。



[3] 董作宾《福州民歌第一章》,《歌谣》周刊第88号,1925年4月26日。



[4] 常惠《对于投稿诸君进一解》,《歌谣》周刊第1号,1922年12月17日。



[5] 胡适《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作于1922年12月3日),《努力》周刊第31期,1922年12月4日。后收入《胡适文存》二集,亚东图书馆1924年11月初版。



[6] [美]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97页。



[7] [美]汤普森著,郑海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第499页。



[8] 周作人《歌谣》,《晨报》副刊1922年4月13日。《歌谣》周刊第16号(1923年4月29日)转载。《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在收入此文时,编者将《歌谣》周刊转载的时间1923年9月误为写作的时间了。



[9] 《歌谣》周刊创刊号,1922年12月17日。



[10] 这两首歌谣,载《歌谣》周刊第62号——《看见她》专号,1924年10月5日。



[11] Andrew Lang,家斌译,《民歌》,《歌谣》周刊第18、19期,1923年5月13、20日。



[12] 哥登惠塞著,陆德音译,《社会科学史纲》,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306页。



[13]《常惠君与刘复教授往来之函论歌谣选(61)》,《北大日刊》第256号,1918年11月22日。



[14] 《罗家伦君与刘复教授往来之函》,《北大日刊》第258号,1918年11月25日。



[15] 据王煦华的研究,顾颉刚所辑之吴歌,不是300来首,也不是200来首,当为198首。见《吴歌·吴歌小史》(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江苏地方文献丛书”本)《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初版。



[16] 《关于〈看见她〉的通讯(4)》,《歌谣》周刊第70号,1924年11月30日。



[17] 此处指董作宾根据在《歌谣》周刊上发表的各地歌谣《看见她》而编辑成书的《看见她》一书。此书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歌谣小丛书。出版者:北大歌谣研究会,1924年。共74页。书前有周作人的《弁言》,董作宾的《整理研究的过程》。



[18] 关于《关于〈看见她〉的通讯(4)》,《歌谣》周刊第70号,1924年11月30日。



[19] 杨世清《一首歌谣整理的经过》,《歌谣》周刊第14号,1923年4月15日。



[20] 董作宾《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经过》,《歌谣》周刊第63、64号,1924年10月12、19日。



[21] 所引《看见她》歌谣,均见《歌谣》周刊第62号——《看见她》专号(1),1924年10月5日。



[22] 此语最早出现于周作人《歌谣》周刊《发刊词》。后常惠在《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一文中对此有所改变,说:“歌谣是民俗学中的主要分子。”见《歌谣》周刊第3号,1922年11月31日。







(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5月15日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