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7|回复: 1

永远的岛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5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年前,我们一家欢天喜地落户集美。每到双休日,花上几块钱往返岛内外。鹭岛由最初的神秘变得熟识,再变得麻木,现在呢,变得陌生。没来福建的时候,久仰厦门是滨海开放城市。一住岛外,慢慢知晓这开放是大打折扣的。岛外消费不便、交通不畅倒在其次,但关系到户口迁移、孩子入学、大学毕业生求职等民生大事,政策关卡就成了搁置在岛外人脖子上的一把利刃。

    早闻岛内身份证的一角印有个“特”字,那是说持证人是特区人,岛外就不是特区。出此策略者强烈而狭隘的特权意识和保守姿态可见一斑。这样的心态有意无意地会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我生活的集美与厦门岛仅一桥之隔。大桥两端的标识物让人看了真不是滋味。桥这头立着“厦门经济特区”标牌,就是说车一上桥就往“经济特区”开了;桥那边立着一把金钥匙雕塑,似乎说人到了岛内就拿到了金钥匙。晚间散步,我不愿意走到龙舟池畔。海对面的鹭岛让人勾起的是两地不平等的感觉,这如何让人快乐得起来?

    快快变成岛内人吧!我的一些同事,纷纷放弃大学教职,挤进岛内做了别的工作。更多的是通过单位在岛内寻找房源。于是前埔、金尚等岛内“边区”都入住了我们的不少同事,大学为此专设了七路班车每日接送教职工进出岛内。

    也赶一次大潮。我们在售楼人花言巧语诱惑下在岛内买了套房子。地点在“一中”和“双十”之间,目的明朗不过,想让孩子两年后有好高中可读。好梦不长,数十万元投进去后才知道那是一套得不到产权证的问题房。没有产权证,不给办户口。公安局户籍迁移须知上赫然印着这么一条:“岛外人员在岛内购买商品住房,落户政策与本市以外人员相同”。我们花大钱原来买来的原来是这么个“哑巴亏”。满心期待的孩子难过得同妈妈一道抹泪。

    岛外一向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岛外父母也爱子女啊。于是能送孩子进岛内名校读书成了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去年岛内在岛外招尖子生进入初中学习的只有外国语中学和科技中学,而且只招两个班共40人。岛外小学毕业生提前面临着残酷的成绩竞争,我那名列前茅的女儿却在那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接下来我们要为她的中考担心了。报上登载今年中招一则报道说,岛内四所重点中学除择校生外,不招岛外生。岛外孩子想上也可,请爹妈掏4万元出来。国家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分析当下教育不公情况时指出,公办学校本是公共资源,一些享受政策倾斜的重点学校却私收高额择校费、赞助费,还不用纳税或上缴。对照厦门几所重点中学,市民当然是心知肚明的。教育部门解释说,这样做是让岛外学校留住好学生,使岛内外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有意识将岛外生“沦落”为外地生,不正是长期优先发展岛内而产生教育不平等的吗?

    如今岛外生要接受良好教育,必然使家长投入更大的教育成本,政策若不扶持岛外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了掩耳盗铃的空话,由此极易产生社会不公。而教育机会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而今这种不公甚至延续到大学毕业求职人员。我们一个同事的孩子,毕业后在岛内一所学校谋得一职,突遇新政策称,父母户籍在岛外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在岛外谋职。我想,一方面是眼睛只盯住岛内的地方保护主义,一方面是失落感大增的岛外的近亲繁殖,岛内外的未来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

    上天把厦门这样一个美不胜收的地方赐予给这里的人们,但为什么偏偏有人在岛内外制造不平等?为什么环境的优美与雅致掩藏着人心的冷漠和狭隘?为什么岛外人没有权利获得真正融入这个城市的机会?手心手背都是肉,岛内岛外都是厦门,为什么只让岛内得宠,而在各种政策上把岛外弃置一边?

    从岛外看岛内,我们期待平等与尊重!
发表于 2004-7-29 1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永远的岛外

中国的教育......唉
无话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5 07: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