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9 15: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田野和史诗
接着往下说。除了没机会田野的局限以外,在学习西方理论时也有误区存在。忘了学他们如何进入田野和从田野上升到理论的过程,甚至不顾他们在谈出这些理论时,手头有一批什么样的材料,以往有什么理论背景。因此现在也充斥着一些只有概念纠缠的理论。可能这也和没有田野经历或经验有关。
因为有《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以及即将出版的《故事歌手》,还有多次的讲座以及单篇论文介绍,以史诗传统研究为主流的帕里—洛德学说的引介很有体系。相比之下,孕育于此的民俗学领域两大理论——民族志诗学和表演理论的译介,要弱得多。而这两种理论对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可能更直接。我感觉,史诗传统即使没有现场感,读文本也多少会有些艺术感染力,而很多民间传说故事,没有现场,简直没法读。这也造成现在大量的民间故事集堆在那里,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一到田野,故事就都活了。民族志诗学和表演理论都是强调把民间叙事放回到实际情境中去研究的理论,很希望读到他们的田野研究范例本,不知少文所新近计划中对此有无举措。盼早贴新“增刊”的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