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8|回复: 0

[访谈]冯骥才:抢救民间文化的使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3 2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闲书话』 [访谈]冯骥才:抢救民间文化的使者
http://www2.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50227&flag=1



作者:柳已青 提交日期:2004-9-2 13:39:00  

     冯骥才:抢救民间文化的使者
  半岛都市报记者 刘宜庆
  
   冯骥才,一位为民请命、抵制文化粗鄙化的政协委员;一位为保护城市历史遗存而奔走呼吁的艺术家;一位摹写天津近代市井生活的小说家;一个昔日的篮球运动员;一个兼具南方的温柔与细腻、北方的硬朗与阳刚的男人。现在,他是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为己任的“唐·吉诃德”,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普查与保护。
   8月19日,记者飞抵天津,在天津小白楼繁华地段的冯骥才画室,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大家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倾听,感受他的文化脉搏和艺术情怀。
  
  
  民间文化被席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谈起民间文化保护课题,冯骥才的话语像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冯骥才说,按照国际惯例,我更乐意称民间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汇,在很多人的眼中,对民间文化有一种偏见,思维上也有定型,认为民间文化不就是乡下目不识丁的老头、老太婆摆弄的年画啊、剪纸啊,这一类的东西,觉得民间文化不能和齐白石、徐悲鸿、罗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相媲美,没有多少价值,不值得保护与尊重。
   但是,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席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间文化被淹没在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潮水中,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如何延续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间文化所面临的处境非常严峻,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强势覆盖,从表面上看文化的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的特征泯灭和消失,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崇拜美国的流行文化。
   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创造出一套成熟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的实质是消费,也可以叫做消费文化,它很容易被人接受。现在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里,我们处处可以见到美国的流行文化的符号: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好莱坞大片、NBA,摇滚唱片……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向美国的标准看齐,我们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被异文化同化。
  
  我们的文化两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在历史上看,我们的文化两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第一次是在清末,西方文化被殖民者输入到中国,那时的中国是封闭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本能上对西方文化抵制,更重要的是,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是自觉地站在民族文化的前沿,选择外来文化,比如鲁迅翻译果戈理的《死灵魂》、巴金翻译屠格涅夫、郭沫若翻译歌德、傅雷翻译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的传记、刘海粟引进的西方的美术史,那时的知识分子,头脑是清醒的,而且他们学养很高,学贯中西,他们知道哪些西方文化是我们需要的。
   第二次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后,美国的商品进来之后,商品文化跟进来。这一次,我们来不及选择,因为文革中,我们的文化传统被破坏了,而且对外来的文化有强烈的期待感,流行文化乘虚而入。
   上个世纪的上海,在三四十年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流行文化,比如张爱玲的小说、旗袍、周旋的歌、电影《马路天使》等,那时的文化人把中西结合得很好,那时的流行文化到现在还值得怀念。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点神圣感
  
   “我是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时代精神,在这么短暂的时间,把自己的传统放弃,我们民族的尊严和荣光何在?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和个性在哪里?”冯骥才很动情地说。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乡村的城镇化、生活的物质化,农耕文明向机械文明转型,民间的手工艺和产品渐渐消失了。带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原生态的民居被拆掉了,神州遍地小洋楼,什么纽约花园、罗马广场纷纷冒出来。南方的一个小镇做的建筑,有一排罗马柱,和周围的环境不伦不类;山西有一座山的岩石上,被刻上了巨大的英文“OK”,令人匪夷所思。而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一个面目,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明显地崇拜外来文化。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也变了。由于文革十年,一些好的文化传统被中断了。
   中国人的生活缺少神圣感。对待历史,胡说、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占据各个频道,神圣不起来。面对爱情,在一些美女作家的笔下,欲望横流,爱情和性不再美好。面对祖国,在游人如织的天安门广场,有几个人的心中有一种神圣庄严的感情,只不过一个旅游景点罢了。和西方人相比,我们没有宗教和信仰,什么都无所谓。
  
  民间文化给我们情感和血肉
  
   从1998年,冯骥才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文化面临的处境和命运,停止了写小说,开始关注民间文化的抢救。
   “我对民间文化有很深的感情。从文化的载体来说,传统文化有两块,一块是精英文化,包括典籍,比如24史,全唐诗,这些都是有文字记录的;一块是民间文化。我们精神的力量是在精英文化里面。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我们的血肉,我们的特征,我们的凝聚力是在民间文化里面。精英文化是一种父亲的文化,它给我们力量和思想,给我们支持。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的文化,它给我们情感和血肉,给我们一种很深厚的东西。但是,父亲也是奶奶生的,也是母体的文化培养起来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对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我想,这才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意义所在。”
  
  卖画筹集民间文化保护基金
  
   冯骥才写过一本书《倾听俄罗斯》,在书中有一个专辑“绘画:俄罗斯作家的传统”,告诉读者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莱蒙托夫、果戈理、陀夫妥也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全是画家。冯骥才也是一位画家,而且他在写作之前就画画。
   关于文化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冯骥才说,我觉得,文学是对社会的思考,它反映的是作家的人生情感;绘画则是反映画家的人生体验,它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现在,冯骥才每天晚上都画画,天热,当进入创作状态时,汗如雨下,却浑然不觉。由于长期绘画,他的右手的手掌根和画案接触,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我的大脑随时处于被灵感点燃的状态,一画就到子夜两三点,我对自己的画作很满意,每一种颜色都是有生命的。我压抑画画的时间太久,绘画的冲动藏在心中,这一次是大爆发。”
   是什么原因使冯骥才投入到酣畅淋漓的创作当中呢?一是艺术的激情;二是责任驱使,想把画作卖掉成立“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基金”。
   “我打算在十月举办一次画展,把这些画作卖掉,我一分不留,成立基金会,用来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62岁的冯骥才,只是有一点高血糖,身体壮实,一点也不服老,“我觉得我和年轻人一样精力充沛,我体质好,年轻时我是运动员,打篮球。”冯骥才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深夜还要画画,也不觉得疲倦。冯骥才是运动员出身,身高一米九五,有一半的血统是山东人。冯骥才的父亲是宁波人,母亲是济宁人,可以说既有南方的温柔细腻,又有北方的阳刚硬朗。
   接着,冯骥才谈起了自己的人生往事。“文革”十年间,我当过工人、业务员,还作过教师。那个时代是不允许真正的绘画艺术存在的,因此,只有辍笔。特殊的时代使周围的人遭遇到不同的命运,这些人生境遇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有要记录下来、告诉后人的冲动,于是就开始写小说,而且是边写边藏、边写边烧,《雕花烟斗》就是那个时期的积累。文革后,中国文坛迎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中国的作家开始直面社会与人生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开始调整自我、反思自我,文学创作进入一段暂时的消歇期,这个空白即由绘画取代。
  
  作家的职责对社会有纠正功能
  
   在政协会议上,冯骥才多次发言说,“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作家应该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作家要给人一点梦想。”
   “我现在从事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每个月都能收到天南海北的四五百封信件,有一个人专门整理信,负责管理这些原始的资料。老百姓没有把民间文化放弃,他们有文化自觉,对民间文化是有感情的。”冯骥才希望更多的作家、文化人投入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这个工作中。
   “我在脑子里已经写完了一本小说,今年年底之前抽空写出来。”这是一本关于中西文化冲突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外国女孩。最初我把这个女孩安排在法国的沿海,鲁昂、诺曼底之类的城市,我去法国,仔细看那里的风物、习俗、建筑、自然,观察那里的细节。去年,我在维也纳住了两个月,于是,我决定让我的女主人公生活在维也纳,维也纳城市的一切,和我虚构的细节太吻合了。
   我是用心灵和大脑写小说,而不是用手。这个小说构思的时间很久,故事、人物都已经成型。有时我坐车出行,三五个小时的时间,我不说话,闭上眼睛,小说中的主人公呼之欲出。我把整个小说从脑子里掏出来,把故事默想一遍,有时会出现一些新的细节,就这样沉思默想,目的地到了,故事消失了,人物也不见了……
  
  
  
  


作者:柳已青 回复日期:2004-9-2 13:43:41    
  采访手记
   熟悉冯骥才的朋友亲切地称呼他“大冯”,尽管他有很多头衔和桂冠,尽管他是高级官员,但他的本色是艺术家。
   冯骥才很忙,接待中外来宾、艺术团体,还要挤出时间写作绘画。他拿出专门的时间接受本报的独家专访,让记者感到既兴奋,又庆幸。
   当记者走进冯骥才的画室,看到的是像小山一样堆积的书籍;各种各样的老式家具充斥其中;墙壁上挂的是冯骥才的画作,其中有一幅冯骥才自己的书法作品,“静观浮云”,传达出主人的精神世界。
   在采访中,冯骥才的话语很密集,说到兴奋处,竟然解开了短袖衬衣的扣子,向记者展示他长期绘画手掌根长出的厚厚的茧子。
   当冯骥才谈到绘画和写小说时,他由衷地说:“这样的创作过程是很美的。”其实,冯骥才所做的一切都是文化的情怀,他发现了美,创造了美。世间的艺术家多矣,冯骥才的难得和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呼吁,事事亲自做,带动了民间文化的抢救。
   在给记者的签名本上,他写了一句话:“精神至上!”这是他的生活境界。 刘宜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15: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