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9|回复: 11

“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0 0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的《旧约·创世记》说:“For dust thou art,and undo dust shalt thou return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和灵魂栖息的家园,每个人似乎都能嗅到死亡的气息,而天才尤其如此。《孤独者》是鲁迅在临终十一年前对自己死亡的预言,而真正临终前他也早已经预感到死亡,拼命地工作以其不留遗憾,可惜却没有人能读懂他,他的死是孤独的。
一、《孤独者》——死亡的预言
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中指出,在《孤独者》中鲁迅把自己分成两半——一个作品的两个人物,让自己面对自己的灵魂。这样,鲁迅成功地分析自己以及别的知识分子身上的一些平庸的东西——感情方面的牵挂太多,消沉了昔日的改革锐气,变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使自己不能飞得更远些。在下意识里,鲁迅是要无情解剖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割断种种牵挂,以便更高更远地飞翔。蓝棣之的第一句话我是认同的,而就《孤独者》的主题而言,我却认为鲁迅主要写的是死亡和对自己死亡的预言。
《孤独者》的开篇写道:“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这篇小说也是以写送殓始,以写送殓终。全文五节,前后两节直接写死亡,中间三节也无不与死亡有关。
周作人认为,小说第一节魏连殳的祖母之丧说的全是鲁迅自己的事情。在周作人的《<彷徨>衍义》中,他几乎引用了第一节所有的文字并评道:“这一段写得很好,也都是事实……著者在小说及散文上不少自述的部分,却似乎没有写得那么切实的,而且这一段又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所以正是很值得珍重的材料吧。”周作人还提到,虽然魏连殳的性格与范爱农有些相象,但事情却不是他的,没有人知道魏连殳的原型是谁。
小说开头,魏连殳在祖母灵堂前,“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小说结尾,“我”在亲眼见到魏连殳的死亡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为什么用字精省多变的鲁迅会在《孤独者》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相同的语句?为什么鲁迅对死亡会有这样的感情和表述?如果说魏连殳的祖母之丧就是鲁迅的祖母之丧,那么“我”目睹魏连殳的死又意味着什么?
优秀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血泪书、忏悔录”,作家在作品里不断挖掘自己,看来是洞察别人,可却触及了自己深藏的体验和意识。魏连殳在第三节对于祖母的回忆和理解即是鲁迅对于自己在祖母灵堂前失声长嚎的自行解读:“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人的一生。而且觉得这样的人还很多哩。这些人们,就使我要痛哭,但大半也是因为我那时太过于感情用事……。”也就是说,鲁迅之所以对祖母的孤独有深刻理解,原因在他自己就有很深的孤独。鲁迅分析了自己的孤独,这种孤独在魏连殳身上得到了外化。而鲁迅的潜在目标是要摆脱孤独,从亲手造成的孤独里走出来,因此,他在小说的结尾写了一个“孤独者”的死亡,也就是他自己的死亡。为什么鲁迅对于死亡会有这么强烈的偏爱和意识呢?不妨先看看鲁迅的书信和他当时的处境。
1924年9月24日,鲁迅在给李秉中的信中写道:“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然而都不实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极力遮蔽着,总还怕传染给别人……。”为什么鲁迅会说自己的灵魂里包含着“毒气”和“鬼气”(实际上即为死亡之气)?众所周知,鲁迅一直都处于险恶的环境中,当时他仍住在北京八道湾,与周作人已经严重失和,可谓内外交困,鲁迅生活得非常压抑。而他的身体也非常不好,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看到,1924年3月份,他往山本医院就诊13次,都是治疗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孤独者》的完稿时间是1925年10月17日,这一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潮运动蓬勃发展,当局使用了各种卑劣手段镇压学潮,于8月份血洗女师大,鲁迅公开支持女师大的学潮运动,被免去教育部佥事职务。此时鲁迅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9月份肺病复发,一直到10月份,鲁迅几乎每隔一天就去山本医院就诊,但工作繁重,病情一直未见好转。《孤独者》中有这样一段话:
“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愿意我活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这人已被敌人诱杀了。谁杀的呢?谁也不知道。”
这个人是谁呢?谁的死会让鲁迅发出这么伤心的感慨?当教育部武装接管女师大时,鲁迅听到许广平失踪的消息,他赶紧托人打听她的下落。鲁迅创作《孤独者》之时,正是他焦急等到许广平下落之时。从鲁迅与许广平1925年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情在一步步加深,至7月份,许广平已经昵称鲁迅为“嫩棣棣”,二人关系逐步亲密异常。当得知心爱之人可能被“诱杀”,鲁迅的悲痛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创作《孤独者》时的鲁迅可谓身心俱瘁,此时他不能不预想到自己的死亡,所有的郁垒尽泻笔端,自己也在书中死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使这样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接着,10月21日鲁迅完成了《伤逝》的创作,《伤逝》中的感伤和死亡气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孤独者》、《伤逝》的写作、发表过程在鲁迅的日记中只字未提,这是非常奇怪的。
令人诧异的是,鲁迅描写的魏连殳的死亡情形竟然与十一年后自己的死亡情形极其相似。小说中写道:“(魏连殳)脸上也瘦削得不堪,然而面目却还是先前那样的面目,宁静地闭着嘴,合着眼,睡着似的,几乎要使我伸手到他鼻子前面,去试探他可是其实还在呼吸着。”从鲁迅的面膜石膏像上我们依稀可见鲁迅过世时的情形,鲁迅在死前体重减轻很多,非常非常瘦削。周海婴回忆父亲当初逝世时的情形是:“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姚克在见到鲁迅的遗体时觉得“先生好像是安稳地睡着,只是脸色惨白一些”。周晔对于伯父遗体的回忆是:“遗容如生,两眼紧闭,双颊稍陷,浓浓的短胡,依然有他生前的威仪。”巴金回忆时也说鲁迅死时的遗容仍如生前。如此的巧合,我们可以认为《孤独者》是鲁迅对于死亡的预言,而他没有想到的是,魏连殳死时的情形竟是十一年后自己死时情形的真实写照。那么,鲁迅在真正面对死亡时,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二、解读鲁迅的死亡
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无畏的斗士,一直都生活在血雨腥风之中,无数次面对过死亡的考验,无数次迈过了死亡的门槛。然而没有人料到,鲁迅在56岁时就离开了人世,留给国人深深的遗憾和伤痛。
冯雪峰对于鲁迅的死一直都很自责,认为当初普遍对于鲁迅病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没有非常积极地想过挽救方法,许广平事后也极为伤心悔恨。鲁迅的亲朋好友虽然都担心他的病,但没有一个人会想到鲁迅很快就会死去,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却预见到了这一点。茅盾在《纪念鲁迅先生》中提到,自1935年11月,史沫特莱就力劝鲁迅出国休养,她认为鲁迅如不及时出国休养,能否再活多少年,很成问题。她不能从医理上说鲁迅有什么病,但她凭直觉深信他的体质非常不好。1935年底,史沫特莱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但鲁迅又不肯出国了,他还列出了很多理由。实际上,这些理由都是推托之辞,那时鲁迅已经抱了必死之心。鲁迅学过医,又常年生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反正是死,一种是到国外休养过上一段休闲安逸的生活再慢慢死去,一种是尽量多做些事情却随时可能死去,面对这两种选择,以鲁迅的性格,他肯定会选择后一种。毕竟,人是为了人世间非常鲜活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而活着、而奋斗着!
鲁迅对于自己的死亡是深有预感的,在1935年3月13日致陈烟桥的信中说,如果再这样辛苦地工作下去,“大约是不能支持的”。在3月23日致曹靖华的信中,鲁迅写道:“其实是照现在的情形,大约体力也就不能持久的了,况且还要用鞭子抽我不止,唯一的结果,只有倒毙……。”1936年9月5日,鲁迅为《中流》写了题为《死》的文章,说道:“(医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倘是欧洲人,则五年前已经死掉。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又说:“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吧——但要赶快做。这‘要赶快做’的想头,是为先前所没有的。”
鲁迅写《死》实际上是预言了自己的死亡。据鲁迅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回忆,他曾对鲁迅开玩笑说日本古时的武士在每年元旦那一天都要修改遗嘱,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死去,像鲁迅这样为了自由和正义而身处险境的人,应该有日本武士的那种习惯。鲁迅当时不以为意,说他平生的言论和主张已经很够留在死后了。没有想到,鲁迅还是写出并发表了所谓的“遗嘱”,《死》中的七条“遗嘱”竟真的成为他最后和遗嘱。1936年10月17日午后,鲁迅冒风探访了一些日本朋友,与他们谈到很多鬼和自杀的问题(鲁迅9月20日写了《女吊》)。他问鹿地亘(其中的一位朋友)是否看过《死》,鹿地亘没有读过,便提起在明治中叶日本有一个斋藤绿雨的文人发表过死亡的广告,不久就死了——偶然病死了。没有想到一句玩笑竟成了谶语,两天后,即10月19日5时25分,鲁迅就离开了人世。
鲁迅对于死的预感当时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他是孤独而从容地走完了最后的心灵历程。许广平作为鲁迅十年的精神伴侣和生活伴侣,最后也没有能够读懂鲁迅,为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恨,这在她的回忆文章《最后的一天》和《我怕》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鲁迅在8月23日创作的《“这也是生活”……》中提到:“我知道她没有懂我的话。”鲁迅当时对于生活是非常留恋的,“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魏连殳曾经说过:“我……,我还得活几天……。”虽然二者的语境不一样,但单独看来,两人的话语是何其相似,均流露出对于生的执着。鲁迅逝世前,一直照常接待客人、购置图书、撰写稿件、答复来信、修订图书、参观美术展览等等。许广平在“献词”中写道:“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殊不知这是鲁迅被死的意识追迫着的缘故。鲁迅早已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他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继续从事事业的推动力量,坦然面对一切。
对待死的态度,往往便是对待生的态度,因为死是一个人一生的结论。鲁迅一直都是用生之终息的预感来面对每一项工作,并用自己为之奋斗的光辉事业为自己的一生打上了完满的句号,不留后悔,不感急躁,泰然处世——这就是最充实的人生。快要离开人世时,鲁迅留下的是:“忘记我,尽管自己生活。”雁过潭不留影,鲁迅在死的瞬间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是填平后进者前行之路的一块土。

参考书目:
《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鲁迅日记》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年
《回望鲁迅丛书》孙郁 黄乔生主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7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蓝棣之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6
《鲁迅景宋通信集——<两地书>的原信》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6
《鲁迅与我七十年》周海婴著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1.9
《鲁迅传》林非  刘再复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12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著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12
《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周晔编著  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 2001.8
《鲁迅:晚年情怀》王彬彬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5

[ 本帖由 淇园之竹 于 2003-1-10 12:15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10 0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现代诗话小说”之作业:“孤独者”之死

查遍了图书馆的相关资料,我也未能把这篇论文写好,可能是因为自己太不擅长抽象和思辨。这篇论文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可结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真是遗憾,希望大家能多加指导!!
发表于 2003-1-10 0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之作业:“孤独者”之死

    提个想法供商榷。我觉得不是不擅长抽象思辨,就是写论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没掌握。论文也有八股,一开始会很烦人,觉得有些束缚,但是慢慢会觉得有助于理清思路。到时候再放开了写,就游刃有余了。我自己也写得不好,不敢再多嘴了,共勉吧。
 楼主| 发表于 2003-1-10 1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之作业:“孤独者”之死

谢谢Pangjc大侠的精心指正!以后我会多学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同时参照文本细细品读,争取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3-1-10 1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Pangjc 于 2003-1-10 02:40 写道:
我觉得不是不擅长抽象思辨,就是写论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没掌握。论文也有八股,一开始会很烦人,觉得有些束缚,但是慢慢会觉得有助于理清思路。到时候再放开了写,就游刃有余了。
大侠说的极是,只是写论文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楼主| 发表于 2003-1-10 1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欧梵:死亡

李欧梵:死亡

李欧梵

中国人的禁忌之一是谈死,然而我偏要谈。由于这个不成文的文化禁忌,中国文学中缺乏对死亡深入的想象;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缺乏对死亡深入的理解;而中国宗教,对死亡虽然提出种种解脱之道,却不能教人如何真正面对死亡。中国的电影导演目前还拍不出像英玛褒曼早期的作品:处处面对死亡的威胁和诱惑。

什么是死亡?

这二十年来科学界颇有争议。一般人认为的死亡是心跳和呼吸停止之说已经被推翻(因为心和肺是可以换的),新的说法是必须人脑的功能完全丧失,才算是真正的死亡,所以,某种植物人算是死亡,而另一种脑力未失的植物人不算死亡。对一个学文学的人而言,脑代表的不但是知觉和意识,也是幻想,失去了这些功能,对死亡本身当然无法理解和感受,所以有人说:死亡是一片空白,一无所知;但也有人说:死亡开启了另一扇门户,是超越人的知觉以外的,也就是比人脑的功能更高一层的。持此种说法的人往往相信宗教和上帝的存在,因为上帝本来就在人所能理解和感受的一切之上。

然而英玛褒曼影片中所表现的恰是这个矛盾:正因为知道上帝存在于理解的世界之上,所以更感到与上帝的沟通不可能,所以这种困境中的焦虑,就变成了上帝已死的悲观。有了这种悲观的心境,才拍出好电影。

英玛褒曼一辈子的艺术,都是以“死着”作为主题,而张艺谋和其他中国导演的作品,都在表现如何“活着”。不但“死着”没有观众,而且不少人的哲学都是好死不如赖活,得过且过,过日子。所以吃的场面特多,甚至在《悲情城市》中的那一家人也是以吃饭来对抗历史的悲剧。

西洋文学和音乐中“死着”的感受更强,汤玛斯·曼的《威尼斯之死》是最佳的代表。舒伯特有一首弦乐四重奏,叫作《死与少女》,而他的艺术歌曲《魔王》更令我感动,描写的也是一个小孩子被死神掠走的故事。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曲》中有三首的主题是死亡,当然还有那首交响诗《死亡和转世》(“DeathandTransfiguration”)。

我故意把“Transfiguration”误译为“转世”,为了是印证整个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转世。然而,中国文化中的生和死都属于同一个世界,所以转世只不过从阳界转入阴界,结果还是在这个世界;所以,中国人的世界里鬼特别多,人鬼之间只有一界之差,而越界的例子也多得不可胜举。

中国现代作家中,似乎只有鲁迅一个人时常在作品中“越界”,不但在《朝华夕拾》中公开谈鬼,表扬无常和女鬼如何美丽,而且在《野草》中处处梦见死亡,其意象之奇特,较波德莱尔毫不逊色。不过,我猜他死后绝对见不到马克思,而更可能的是在阴暗的深渊中和自己的影子对话,他在那篇《墓志铭》的开端,就明明写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可惜法国的理论家福柯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福柯一生都在思想上作死亡游戏,最后终于染艾滋病而死,据说他在死前和一位身边友人告白:本来以为死亡的经验是如何深奥,却不料心中一片空白。当然这可能是谣言,然而我仍相信:如果福柯在写完《性史》之后写一本《死亡》的话,必定是一部最伟大的理论著作。

傅伟勋教授曾和死亡斗争过,他在动手术之前曾经对医生说:但愿他还能有十年的生命,目前他有很多事要做,很多书想写,结果他如愿以偿,恢复健康后到处讲“生死学”(也就是死亡学),而且在台湾正式建立生死学这门新学科的研究。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他童真未减,精力过人,往往不自觉地受他感召,不料最后他却在一次例行检查的小手术中体力不支而过世了。他的死,令所有的朋友们惋惜,对我而言,更确立了他独特的地位:他是我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惟一能够在身、心、理三方面正视死亡的人。

南方周末
 楼主| 发表于 2003-1-10 12: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 01: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来一副图玩
5rngYq_A1041845322_12368.jpg
发表于 2003-1-14 1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河南一带美 女众多,竹子更胜才气,何不发张自已相片,来卡通作什么
发表于 2003-1-14 15: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关于“死亡”的描述,我酷爱[俄罗斯] 阿纳托利·金的《橘莲》。因它的伤逝之情,因它哀婉凄丽的笔调,因它以触动人之心灵的哲理面对死亡。金这篇作品主要感发于其母亲的死,而生活中、生命中悄然逝去的甚至比一个躯体的毁灭更为惨烈和深蕴。金所述之死亡于我是再深刻不过。还有,金所描述的濒死态似乎是对生更为深刻的悟解。有时生与死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我对现代小说没有任何研究,也许离题太远。仅建议小竹子寒假找到这朵《橘莲》一读,你会喜欢的,如果还没有读过的话。

“如果我们一齐叹口气,地球上准能刮起一阵罕见的风暴。” (阿纳托利·金)
————————————————————————————————

但我现在更想用艾略特的“死”来说一种“写作情绪”:

“因为我亲眼见到大名鼎鼎的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只瓶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她回答说:‘我要死’”               ──艾略特《荒原》

因为脑动力涸竭,哈!

            
[ 本帖由 Sylvie 于 2003-1-14 15:08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14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红泥小火炉 于 2003-1-14 13:32 写道:
河南一带美 女众多,竹子更胜才气,何不发张自已相片,来卡通作什么
估计我的相片一上来大家非死即伤——丑女的杀伤力绝对巨大!为了让大家多活几年,而且好好地活着,小竹子是绝对不会把照片上传的 ;)
小竹子班门弄斧,只是众位高人承让,哪里来的才气——邪气倒是有的,大大的有
 楼主| 发表于 2003-1-14 15: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孤独者”之死——“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之作业

多谢Sylvie的点拨,阿纳托利·金的《橘莲》小竹子确实没有读过,有时间一定翻翻,再与大侠切磋!关于死亡,加谬《西西弗斯神话》倒是也有一些,该书开篇就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我对于死亡感兴趣,是缘于对《喧哗与骚动》中昆丁自杀的不解,后来结合自身,开始考虑一些死亡的问题,也便有了这一篇论文。其实,我对于鲁迅的理解也只是个人的理解,那么伟大的灵魂不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