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11 1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思想国际研讨会”?
昨天在会上听巴莫提及此事,心中就一直感慨。一个学者的生命就在于他的学术的延续,如果我们这班后人仅仅每逢先生的忌日聚在一起缅怀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那么,当我们的人生一个个零落之后呢?谁还会记得先生,也许就只有那些在课本上读过先生散文的中学生了。继续先生的事业,阐扬先生的学说,是对先生的最好的纪念,也应该是先生在天之灵最希望的纪念。巴莫说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弟子的建议,而是先生对我们的“绝对命令”。
在当下条件下,要筹备举行这样一次会议肯定有很多麻烦事,我认为对于这件事,我们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但无论会议规模如何,一定要是一个纯粹的学术会议,规模不一定很大,先生生前原本就不是喜欢热闹的人。论题一定要紧凑,仅仅围绕着民俗文化学,但不一定仅仅以先生本人的著述为话题,先生嘱意于这次会议,实际上也不是为的他自己,而是为了学科的发展。入会人员的专业领域不限于民俗学圈子,而可以扩大到文、史、哲、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先生提出民俗文化学的概念本来就是希望达成民俗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对话。必须出版论文集,否则一切谈论都会成为过眼烟云。这样的会议不仅仅举行一次,而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以先生名义,但可以不断转换话题,在先生的名下建立一个长期的学术论坛。以上谨陈己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