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0|回复: 4

《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0 22: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侠,我把《民间文化论坛》10月中的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整理好了,现在把它贴上论坛。一是请参加会议的大侠们过目,看有没有遗漏,或者违逆诸位原意的地方;二是请未参加会议的大侠们评议,并提出更多的意见。请大家把《民间文化论坛》的事,当成我们所有人的事。谢谢大家!


《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时间:2004年10月14日下午
地点:学苑出版社会议室
与会者: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成员、民间文化青年学者杨利慧、萧放、西村真志叶(日)、陈岗龙、陈泳超、巴莫、刘宗迪、尹虎彬、朝戈金、吕微、户晓辉、施爱东。
记录整理:施爱东


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作了开场白,简单介绍了学苑出版社接办《民间文化论坛》的缘起、宗旨,以及自己对杂志的期望。并请与会学者畅所欲言。
《论坛》主编王善民先生介绍了办刊的经过,补充说明了孟白同志对办好《论坛》的意见和愿望,决心把《论坛》办成高质量的纯学术刊物。
与会学者高度赞扬了民协和学苑出版社复办《论坛》这一举措,一致认为杂志的复办对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事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学术事件。对于杂志的未来,既寄予了希望,也表达了担忧。
学者们对王善民先生等编辑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了由衷的敬意,表示将尽自己的努力全力支持《论坛》质量的提升和工作的开展。
学者们就已经出版的两期《论坛》及未来的走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含口头意见与书面意见),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现归纳如下(不同学者的观点可能互相矛盾,本纪要不作鉴别。其中刘宗迪的书面意见较长,也较有建设性,对此,整理者不再剪辑,直接以附件形式附于纪要之后)。


一,关于热点话题的运作:
1,应该善于抓住热点话题,关注热点话题,而不是人为地制造热点,也不必每期都必须有一个热点话题。
2,学术也需要包装,不能老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有好东西,就应该适当地推广、宣传,适当地制造热点,并形成影响,让更多的同行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得怎样。不能把包装看成是商业行为的专利,有时学术也需要宣传和包装。包装过的学术,不一定都是肤浅的;深刻的思想,有时也需要包装。北大的歌谣运动、中大的民俗学运动、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对于董作宾《看见她》的讨论,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热点,它们在今天,全都成了经典。
3,有些话题很值得争鸣,但平时大家各有各的事,不一定都会就这些问题发言,有时发言了,又可能是各说各的,相互没有呼应。所以说,即使是热点话题,也还是需要组织和策划,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吸纳更多的意见,也能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力量。
4,热点话题的争鸣,如果以其自然形式,必然存在一个时间差。一篇文章出来,别人看了文章,再争鸣,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前策划,互相先看文章,不是炒好一盘上一盘,而是事先都炒好,一齐端出来。二是座谈式的交流,大家聚在一起,就某一现象发表意见,完了把意见整理出来。
5,《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就策划了许多对于热点问题的对话,户晓辉好象就参与了。这种对话,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并不是几个人坐在一起,而是虚拟空间内的笔谈,几个人的笔谈。也就是说,一个共同的话题,几个人都来写文章,大家谈出各自的思想火花,从各自擅长的领域进入命题。
6,建议每个话题设一个主持人,主持人是该问题的专家,而不是杂志编辑。主持人有权力自己组织作者和稿件,参与讨论的专家不必老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应该多多吸纳别的专业的专家参与讨论。要不来来去去老是这几个人在讨论,也是面目可憎。
7,即使是热点话题,也不一定要争鸣。完全可以是大家的观点都一致,但是不同学者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话题,一样可以是非常精彩的。
8,什么是热点?是不是大家关注的就是热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学术领域,大家的领域可能不一样,但许多共通的问题是可以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展开讨论的。
9,可以考虑出一些学术专号,不能来什么文章就发什么文章,应该有策划意识,这需要做一些组织工作,组织作者就某些专题撰写论文。
10,学术专号并不意味着这一期都得出这个专题的论文,而是说,其中起码有一组论文是围绕这一专题来展开的讨论。
11,关于笔谈的形式,赞成每期设一个主持人,主持人应该有许多自主权。三五个作者,不一定每个人一篇,可以交叉错置,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式可以灵活一点,每个主持人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总字数控制在一万五到二万之间比较合适。
12,建议不定栏目、不定主题,由主持人自己负责定题,负责约稿。

二,关于刊物的形式规范问题:
1,《论坛》下一步如果真要办成纯学术性的权威刊物的话,其形式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模板,比如:封面、目录、英文表达、内文字体、字号等等,现在都还存在问题。
2,封面应该有专业设计,现在的封面上“民间文化”几个字太沉,不抢眼,色彩对比掌握得不够好。如果设计出了好的、大气一点的封面,应该一直沿用,至少可以一年不变,除了封面上的期数、文字有变化外,别的都可以不动,每期的颜色都不必换。国外许多纯学术刊物,尤其是一些权威学术刊物基本都是这样的,封面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严格地与商业杂志划清界线。
3,现在《民间文化论坛》的英文译名有问题,至少是不严谨。英文目录问题更多。应该请专业人士给看一看,比如:请安德明、巴莫这样的人过过目。
4,现在的栏目设置太杂了,这是很不应该的,国外的纯学术刊物一般不设栏目,商业性的杂志才需要栏目。栏目的设置没有什么意义,不会有谁因为没有栏目就看不懂论文题目或者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建议取消栏目。
5,适当的一些栏目还是必要的,但不必要像现在这么庞杂。栏目要精减,有很少几个概括性的栏目就行了。
6,西村真志叶介绍了《日本民俗学》的办刊特点。如,每期文章数量不多,一般只有五、六篇,不排斥长篇的学术论文;刊物不设具体栏目;个案研究比较多,纯理论的探讨比较少;每隔5-6年有一次综述性的、动态的学术总结。
7,一致反对学术刊物出彩页,这是典型的花钱办蠢事的行为。

三,关于组稿、用稿的问题:
1,应该建立匿名评审制度。杂志社应该建立不同学科方向的专家库,论文是否达到发表水平,应该以专家意见为主。审稿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刊物能否进入正常轨道的标志,学术刊物应有多重审稿。
2,在现在这种高质量论文不多、尚需依赖主编的个人魅力来组稿的时期,不宜一步跨跃到完善的编辑体制上。比如,不宜贸然进入匿名评审的编辑轨道,否则,容易失去逐步建立的精英作者群。总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稿源的质量和高质量论文的数量来决定自己的编辑方式。
3,是否可以考虑有一些“访谈”和“对话”性质的文章?《读书》的“对话”就办得很不错。
4,用稿问题上,应该排除权力干扰。是否可以拒绝发表领导讲话,那些东西谁也不看,却还要放到最前面,面目可憎。如果非要上这些东西,能不能放到后面,和简讯、书评之类放在一起?
5,现在发的书评,许多都是吹捧文章,应该有组织地对学术著作进行恰当评论,不能老是使用自然来稿,许多都是著作者自己组织的稿件。
6,稿件不应限制篇幅,而应以质量论,好的长文章可以全文发表,不必着意限制字数。不应要求每篇稿件都在8000字左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把每篇文章都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每期不一定都要上一大堆文章,有时一期只上三五篇,也会非常有份量,这在国外的纯学术刊物中,是常见的。
7,《文学评论》每期都会有一两篇2万字的长文章,作为该期杂志的主打论文。其实不要对每篇文章的质量都寄予太大希望,每期杂志有那么三五篇好文章,这一期杂志就算很成功了。对于这些高质量的稿子,应该稿费从优,与普通稿拉开距离,不要均匀地“撒胡椒面”。
8,《论坛》可否由双月刊改为季刊?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加大选好稿的余地。
9,因为现在的各研究机构的学术体制是按杂志级别来给学术论文进行评分的,《民间文化论坛》刚刚复办,尚未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在许多单位不能被当作核心期刊。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不会把自己最好的论文投向《论坛》,因此,《论坛》就应该有一些更灵活的运作机制,以吸纳高层次人才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比如,允许发表几万字的高质量的长篇论文;相对较高的稿酬等。
10,作者圈可以相对固定。刊物就应该是学者对话的平台,人少,话题接近,才有利于对话;人太多,各说各话,难以对话。
11,不要怕作者圈小,学术史上最著名的刊物,都是少数人的对话平台。关键是要有一个这样的固定的作者群体。


附录一,刘宗迪意见:

一、学苑出版社的领导既然有眼光,舍得本钱,并把刊物定位为纯学术刊物,就应该尽量把刊物办成国内一流的学术刊物,成为海内外民间文化研究的权威。是不是核心刊物,并不重要,因为一流的学者是不在乎这些的,比如说,思想批评刊物《读书》(三联书店)、国学刊物《文史》(中华书局)、《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都是没有核心刊物名分的,但却绝对是第一流的,《民间文化论坛》完全有条件以向这些刊物看齐。
二、一个领域的高水平的刊物,关键是要能够吸收这个领域一流学者的研究成果,应该形成自己的一个相对固定的作者圈子,其实,所有好刊物(像《读书》、《文史》、《中华文史论丛》),都是有自己的作者圈子的。作者圈子稳定了,刊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了,在学术界的地位自然也就树立起来了。当然,保持作者圈子的稳定性,并不等于封闭性,其实,相反,正是这个学者圈子保证了对于新作者的鉴定能力,能够及时地把本学科中的新锐介绍给学者,应该相信学术共同体本身就有其推陈出新的能力和学者对于学术的敬畏心,好的学者不会埋没人才,也不会给滥竽充数者开绿灯。
三、同时,在文稿的专业范围上,也不应过于宽泛,应立足本位,可以适当吸收一些其他学科的文章,但不宜太多,因为过于宽泛,势必失去自己的风格,变得不伦不类,既讨不到本专业的好,也讨不到其他专业的好。如今,学术越来越专业化和制度化了。当然,立足本专业,守住专业门户,并不意味着排斥跨学科的研究,相反,应该欢迎跨学科的研究,但研究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必须是民间文化。
四、不比担心曲高和寡,民间文化研究领域并不缺少通俗性和普及性的刊物,相反,缺少的恰恰是“高精尖”的学术刊物,《民间文化论坛》应该成为本学科的“精英园地”。在学术领域中,越是精英的刊物,越是有读者的,因为研究者谁也不敢忽视本专业的顶尖刊物,比如说,国学研究者谁忽视《文史》?
五、一个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是靠数量,而是靠质量,因此,不应该追求发文的数量,不应过分限制字数。每一期应该保证有几篇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这样的长篇论文可以约稿。除此之外,可以多刊发一些书评、文献题录、信息和新人新作,对这些文章的字数则应限制。如果保证一期能够有一篇有分量的论文,那么,每一期就都是一本“经典”。
六、其实,这就是国外刊物的做法。《民间文化论坛》既然是重起炉灶,正可借此机会与国际接轨方面,正因为国内还没有这样作的,你第一个做,就是开风气之先,就一下子吸引学界的关注。
七、国外的学术刊物的一般情况是:期数较少,一般为季刊;每期的页码较多,篇幅较厚重;每期都有几篇长篇的重头文章;其他较多的是短篇的书评和消息;刊物装帧、版面设计大方朴素,色彩较少,不花哨,字体、字号也较统一(贵刊在封面、设计、版面和字体字号方面,还是太花哨了,学者不会为了好看才买你的刊物)。《民间文化论坛》在朴素大方的基础上,也可以做得让人看起来很美,比如封面可以做的古色古香又不失民间特点,每一期的封里可以装点以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皮影等等);刊物还应有一个自己的标志,比如选择一个大家公认的构图优美的吉祥图案作为刊标。

附录二,各位学者认领主持的话题: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第一期)
刘宗迪:中国现代神话学反思(第二期)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第三期)
萧 放:节日与传统
吕 微:民俗学的学术伦理问题
杨利慧:当代都市口头传统的研究
陈岗龙:不同学科对民间文学概念的理解
尹虎彬:口头理论专题
巴 莫:口承性与书写性
陈泳超:口头传统与古代典籍
朝戈金:文本问题
施爱东:顾颉刚学术思想再思考
发表于 2004-11-21 1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施大侠慷慨,单给俺开小灶,谢谢啦。
可俺还是喜欢吃大锅饭的,大锅饭热闹,又有营养,虽然碗里的汤汤水水分不清是油盐酱醋还是哪位的口水。让俺自己在一旁吃小灶,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岂非是杀风景?其实,俺的盘子里哪几根菜是从大锅饭中偷着夹出来的,各位都知道。
[ 本帖由 刘宗迪 于 2004-11-21 12:3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11-22 10: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友梅认为,《论坛》要成为精英刊物,方向上还应该对世界打开一扇窗,把介绍和引进欧美日韩的经典研究成果和最新思潮、动向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因为在民间文化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和世界各国的研究者,特别是和与中国民间文化有血缘关系的东亚各国的学者间,是需要深层的沟通和相互借鉴的。每期如果能有一小部分也好啊。
[ 本帖由 雪村友梅 于 2004-11-22 10:5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3-23 22: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期盼早一天见到她
发表于 2005-10-17 09: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间文化论坛》青年学者座谈会纪要

雪村友梅 于 2004-11-22 10:46 写道:
友梅认为,《论坛》要成为精英刊物,方向上还应该对世界打开一扇窗,把介绍和引进欧美日韩的经典研究成果和最新思潮、动向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因为在民间文化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和世界各国的研究者,特别是和与中国 ......

老师说的极是,《论坛》正在往这些方面努力,这也需要各位学者的支持和引荐。目前,《论坛》介绍了一些欧美学界的学术成果和最新动态,对于日韩学者的论文也多有登载,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位大侠一定要鼎力协助噢!友梅先生最近有好的文章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