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0|回复: 0

周宣王时童谣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0 09: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宣王时童谣新解

——“厌弧箕服”考

王一兵

西周宣王时有一首著名的童谣(“厌弧箕服,实亡周国。”),引出了一个著名的故事(“褒姒误国”),然而却很可能是误解,这就是本文要考证的内容。
《史记。周本纪》记载:“宣王之时童女谣曰:‘厌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很显然,,这是把童谣中预言周国灭亡的不祥之物“厌弧箕服”与褒姒联系到了一起,从而把亡国的罪名加到了褒姒身上。
且不说“女人误国”之说是否公允,亦不论这首以童谣形式出现的预言是否准确,仅就“厌弧箕服”这四个字深究下去,就会发现不少疑点,因为,厌为山桑,弧即弓;箕,通“其”,草名;服通“菔”,即箭袋。所谓“厌弧箕服”,就是指用山桑木制成的弓和用其草编成的箭袋这两样东西。《周礼。弓人》有言:“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意次之,厌桑次之,桔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知可作弓干的材料就有柘、意、厌桑、桔、木瓜,荆、竹七种。《释名。释兵》亦言:“其受矢之器,以皮曰服,柔服之义也;织竹曰笮,相迫笮之名也。”并未提到其草。而童谣何以不取柘、意、桔、木瓜、荆、竹而单取厌为弧?又何以不取皮、竹而单取其为菔?按照预言的用字规律,这四个字应该不是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属特定的隐喻。那么,它究竟隐喻什么呢?
细阅西周宣王时史料,能使周国灭亡的,当然应该是权倾朝野的大臣,而宣王朝的重臣之中,可堪此喻的仅有两人,一为召伯虎,一为兮伯吉甫。召伯始封地为燕,故召伯虎应该可称燕虎,此本古人称谓通例,犹商鞅本名公孙鞅,因功封于商,故称商鞅;又因是卫国人,故又可称卫鞅。而兮伯吉甫又名兮甲,即尹吉甫,简称吉甫。《史记。周本纪》曾载召伯虎在国人暴动时,“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用自己亲儿子的性命换回了周厉王太子静的性命,又与周公一起“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可见召公在宣王朝的地位。《诗经。大雅。江汉》还描述了他率军战胜淮夷之事。《诗经。小雅。六月》则记载了兮伯吉甫率军反攻严狁至于太原的事情,时为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这两人皆有青铜遗物传世。召伯虎有召伯虎簋(又名调生簋),兮伯吉甫有兮甲盘。
从上古音韵学来说,“厌弧”与燕虎,“箕服”与吉甫古音相通。厌,谈部影纽;燕,元部影纽,厌燕双声。弧,鱼部匣纽;虎,鱼部晓纽,弧虎叠韵。箕,之部见纽;吉,质部见纽,箕吉亦为双声。服,职部并纽;父,鱼部帮纽,帮并同属唇音。
如果以上假说成立,那么,这首童谣是何人所作?作者为什么对召伯虎与兮伯吉甫有如此深仇大恨呢?通过分析这二人为数不多的史料,笔者发现,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点——淮夷。
《诗经。大雅。江汉》云:
江汉浮浮,
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
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
既设我游。
匪安匪舒,
淮夷来铺。

程俊英先生《诗经译注》的译文为:

长江汉水流滔滔,
壮士出征逞英豪。
不贪安逸非游遨,
誓把淮夷来征讨。
驾起戎车如飞跑,
树起战旗随风飘。
不求安逸不辞劳,
陈师淮夷除凶暴。

由这段诗文可以推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无独有偶,兮伯吉甫也与淮夷有关系。
兮甲盘有关铭文及郭沫若释文为:
王令甲政(征)    (治)成周四方    (积)至于南淮尸(夷)。淮尸(夷)旧我    (布)    (贿)人,母(    )敢不出其    (布)其    (积)其进人其    (    ),母(    )敢不即    (次)即    (市),敢不用令,则即井(刑)    (扑)伐。
大意是说,周宣王命令兮甲负责洛阳附近直到南方淮夷地区的赋税征收事宜。淮夷本来就是向周王朝进贡的人,不敢不交他们的钱币、粮食、仆役、珍藏,不敢不从军、贸易。如果他们胆敢不听从命令,可立即征伐。
可谓杀气腾腾。
因此,对于强迫淮夷进贡、服役,动不动就向淮夷炫耀武力甚至大加挞伐的召伯虎和兮伯吉甫两人,淮夷人民怎能不义愤填膺呢?但是,畏于二人当时的权势,他们只能通过一首童谣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愤慨。而周宣王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把这首童谣按照字面意思进行了曲解,以致使它的真实含义泯没了2800多年,直到今天才大白于天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