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6 0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面世
贺信贺词
-----------------------------------------
祝 贺 词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刘魁立
尊敬的陶立璠主编 杨亮才 丘桓兴、莫福山副主编
参加今天的《中国民俗大系》首发式,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向参与这部规模宏大、资料丰富、体系严整的民俗志书编纂工作的诸位先生表示衷心地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部涵盖全国各省区各民族(包括台湾省在内)的民俗事象和整个民俗生活的描述和学理的解读,实在是一件工程浩大同时也是功德无量的创举,我钦佩各位的奋斗精神,也钦佩各位的学术造诣。对于我和我的同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汇编和对资料有深度的可资参考的分析;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这将是认识自己的民俗文化传统,认识中国广大基层社会生活方式的一面反映真实的镜子;对于日本、韩国、东南亚许多近邻以及欧美学术界乃至世界的广大读者来说,也是认识中国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如果仔细地分析社会的知识体系,我们会看到仿佛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知识。一种是所谓知识界的知识体系,另一种则是广大民众所掌握、所享用的知识体系,即通常所说的民间文化的知识体系。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只有前一种被认定的知识或文化,这种知识往往是通过文字或者书本的形式传播开来,而且它的传习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带有强制性的,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所谓义务教育不及格是要重新学习的。而民间的知识体系,则是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潜移默化的形式传习的。这种知识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都贯穿着这一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精髓。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民间知识体系不被看作是知识,不被看作是文化。我们通常把不识字、没有经过学校教育的人说成是没有文化,在这里充分反映了所谓知识界对于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的歪曲和漠视,充分地反映了无数个时代的知识界对于广大民众及其知识体系的“傲慢与偏见”,即使那些极有抱负的、有极可贵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有着走向民间的良好志向和行动,也多少带有自上而下要教育民众的色彩。在当今时代,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强势文化浸染的现实中,在民族文化遭到破坏的危机面前,我们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贵,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健康发展,为了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地要关注和关爱民间文化传统,要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如今到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文化界要向所谓没有文化的人学习文化。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中国民俗大系》的出版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好的教材,或许它的意义不止于此,它将会在我们的民俗学史上,在我们的文化建设当中留下一页可纪念的、可称道的华章。我再次向各位表示我衷心地祝贺,希望随着这部书的出版将会有更多、更深入的学理探讨,将会引起整个社会对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更大关注。谢谢各位。
------------------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贺《中国民俗大系》出版(贺信全文)
同志们: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民俗大系》(全31卷本,分省立卷)系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民俗文化丛书。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国内外民俗学界的极大关注。
民俗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大系》就是一套全面反映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事象的大型系列丛书,是全国各地近千名民俗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历经十年完成的。我谨代表文化部,向本书的作者和出版者表示祝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它不仅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和创作的素材,而且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劳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祝《中国民俗大系》首发式圆满成功!
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签名)
2004年12月15日
-----------------------
冯骥才先生祝贺《中国民俗大系》出版(贺信全文)
陶立璠先生主编的巨著《中国民俗大系》首次将中华民俗进行全面、整体、系统地整理和出版。从而,填补了我国民俗学的一大空白。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中华民俗千头万绪,庞博繁杂,整理成书谈何容易。陶立璠先生倾十年之力,凭借个人力量与友人的帮助,完成这一学术工程,其魄力与毅力令人敬佩。
陶立璠先生是我国当代民间文化大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注重系统性、构建严谨,方法创新,充满学术活力。请允许我在此,向立璠先生表示心怀已久的敬意,并由衷地祝贺这部巨作的出版。
冯骥才(签名)
2004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