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7|回复: 0

1911 中国没有“元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6 1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1 中国没有“元旦”2004年12月30日 13:23:04本报记者 种亚图 雷明薇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元旦是洋节?   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专家萧放教授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元旦作为一个节日,缺少文化内容。”   萧放教授说:“一个节日的成立,除了时间有一个特定的选择外,它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内容。但元旦现在只是个符号,没有任何的民俗内容,没有在老百姓中形成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感到元旦空洞,和星期天没太大差别。”   《辞海》中写道:“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元旦这个词,而有关史书也记载中国古代有元旦这个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每一个节日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风俗,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可为何唯独元旦缺少这些元素?  
   “这是因为现在的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萧教授解释说,“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1911年,推翻清帝统治后,孙中山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国际联系,遂取消农历纪年,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也想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推行公历纪年做了很多极端的做法,他们甚至禁止民间过农历新年,强迫老百姓按照公历过年。”萧教授说。萧教授是研究中国民俗的专家,他在这一领域已研究了长达十年,对中国民俗颇为精通。“这样的做法在近代化背景下来看没有错,但关键是节日文化与民族传统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萧教授说。“当时的政府希望老百姓按照新历法过节日,但事实上,老百姓不买你的帐,依旧按照农历初一过年。”  
    据史书记载,农历初一被称为元旦,春节被称为立春。“政府看到公历过年在民间得不到推行,为了弥补农历和阳历的差异,就将元旦移植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将农历初一叫作春节,春节本是立春之节,不是新年。”萧教授说。  
    节日的名称移过去了,但风俗却还在原地。很多老北京人依旧在春节串亲访友,放鞭炮,吃团圆饭,可在元旦却过的像星期天。“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正月元宵节时的庙会,能吃到糖葫芦、绵绵塘、还能看到杂技表演。”张大妈回想春节时一脸兴奋。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萧教授说。“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东西,所以老百姓不会重视它。它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元旦就像星期天   元旦就像星期天,睡个懒觉,逛逛街就过去了。   “元旦打算怎么过?”   “没打算怎么过,就像以前那样过呗。”七十三岁的张大妈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觉得有些奇怪。   “那以前是怎么过的?”   “也没怎么过呀,就是吃顿好饭,买点东西之类的。”张大妈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说。   张大妈自小就住在北京城,从爷爷以来,全家就再也没有离开北京城。她经历过解放前的北京城,也感受过和平解放时北京城的举城欢庆。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她亲眼看着北京城由过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可这样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却对以前北京人如何过元旦记忆模糊。   “过元旦不能和过春节相比,过春节规矩多,而且热闹。”
    张大妈谈起北京人如何过春节时滔滔不绝,她还饶有兴趣地讲起建国前皇城根前的庙会,但一提到元旦就哑口无言了。   “那元旦吃饺子吗?”   “吃呀,也有不吃的人,时间也没定死。吃不吃也没说法,全看个人。”   “那放鞭炮吗?”   “以前也放,禁放以后也就没人放了。但禁放前元旦放鞭炮的规模也不能和大年三十相提并论。”张大妈在记者的提醒下说。   2005年的元旦即将来临,记者本想让张大妈谈点北京人过元旦的风俗,却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答。然而,张大妈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北京人共同的想法,他们知道元旦是个节日,但却不知道如何度过这个节日,也不知道元旦留给他们什么东西。
   记者又采访了最喜欢各种节日的商家。元旦前夕,天伦王朝酒店推出了元旦套餐,据公关部王女士介绍,已有很多人预订了元旦套餐。但至于吃什么,商家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我总觉得元旦与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不同,缺少味道。”张大妈说。“除了放假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最近,国务院发布放假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在元旦放一天假。“元旦就像星期天,在家睡个懒觉,逛逛街也就过去了。”星期天是张大妈对元旦的最大感觉。  
    火爆圣诞节是时尚不是宗教   圣诞节是西方的宗教性节日,背后有很深的宗教信仰,它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文化积淀很厚。但是在中国,过圣诞的年轻人并不是基于宗教信仰,更多是追求时髦、新鲜的表现。   12月24日上午,兰州姑娘李妮收到她男朋友寄来的一个包裹,一张贺卡和一个形象夸张的陶瓷娃娃水杯。晚上李妮约了两个没有男朋友的女生一起出去过平安夜。李妮平时不化妆,但下午花了一个小时给自己化了漂亮的彩装。   李妮和朋友去一家布置温馨的蛋糕屋挑选了圣诞蛋糕,街旁的商家清一色的摆上了标志性的圣诞树,街上好多人都戴着圣诞帽,李妮也选了一个戴上,觉得很开心。   找个餐厅吃过晚饭,李妮她们去看刚首映的《功夫》。电影院里有好多的人,大多是情侣。看完电影已经深夜两点多了,朋友们觉得不尽兴,又跑去唱卡拉ok。一直到凌晨4点多钟,李妮才蜷缩在朋友身边,坐着出租车赶回学校。  
   “圣诞节是西方的宗教性节日,背后有很深的宗教信仰,它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文化积淀很厚。但是在中国,过圣诞的年轻人并不是基于宗教信仰,更多是追求时髦、新鲜的表现。”萧教授说。   而商家也将圣诞节看作是挣钱的大好时机。12月25日,西单一家平日没有多少人的咖啡厅,记者竟然等了十分钟才找到位子,老板则亲自站在门口招待客人。结账时,听见服务员兴奋地和老板说,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们的流水账已经达到了13000元。
    某知名公关公司的策划总监梁女士说,目前信息化社会,国际化优势凸现,人们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心态更加开放。商家就借人们这一心态,靠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提升消费额,营造经济热点。但同时,消费者在这些节日里购物时是很“开心”的,梁女士说,这是一个商家和顾客双赢的好事。   其实不只双赢,萧教授发现了另一个赢家,那就是圣诞节本身,商家炒作无形中也扩大了圣诞节的影响。  
   然而,圣诞节后的七天便是元旦。圣诞节的火爆与元旦的冷清是否相关?是否意味着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   萧教授坚决反对将圣诞节与元旦相比。“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圣诞节却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如果相比,也只能拿春节与圣诞节相比。”   但萧教授也承认圣诞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圣诞节的影响表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强势文化有引导潮流、时尚的作用,而年轻人思想束缚少,对传统观念薄弱,觉得这很新奇、好玩,容易接受与传统文化不太一样的文化。圣诞节迎合了年轻人的需要,这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影响。”   顺其自然还是强制改变?   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变化中保存传统文化,在保存中变化传统文化。   尽管元旦没有传统的风俗文化,然而它可以通过“拿来主义”吸收新形式作为自己的风俗。  
   元旦将至,随着手机普及,短信祝福也成为互相问候的新形式。刘科就清楚地记着去年他就在元旦前发出和收到的一大堆短信祝福。随着手机飞速的更新换代,短信祝福也变成了手机发送图片贺卡祝福。方便和省事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手机祝福元旦的主要原因,而电信服务商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元旦祝福的手机短信和图片。   但高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时,也在影响着我们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前很多的风俗习惯都慢慢消失了。张大妈就记着以前小时候最爱在过年时听的评书已经没有了,现在只能在收音机里偶尔听到。
   “农历新年是在农业社会下自发形成的,而目前社会已不再是农业社会。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下,传统风俗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萧教授说。   但是,以这样的借口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丢弃传统文化吗?毕竟保持文化传统才能保持民族的特性。萧教授认为,中国过年的形式可以变化,但实质却不能变化。“春节代表着合家团圆,这是过年的实质,这要保存。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则可以适当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变化中保存传统文化,在保存中变化传统文化。”萧教授说。   但对于是否应该加大元旦的提倡力度,增强元旦的节日气氛,使元旦成为像春节、元宵节那样的节日,萧教授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元旦与我们的文化不贴近,老百姓不接受,就只能作为一个假日。一个节日形成传统是文化自发的调节过程,老百姓自己选择的结果,是顺其自然的,不能通过强制手段执行。”  
   古代拜年帖失传   南宋年间,江南地区就流行农历初一送贺卡的风俗,那种贺卡叫“拜门帖”。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拜年,互祝吉祥。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元旦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传统,贺卡成为元旦现代的最大标志。   “我上小学时同学中就流行元旦送贺卡,到了大学就更加普遍了。”刘科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四年前来到北京。   “这次元旦前几天我就寄给女友一张贺卡,祝她元旦快乐,而昨天她也回寄给我一张,中间还夹了一封信。”刘科说。刘科与女友是大学时的同学,他们也是通过贺卡确定朋友关系的。“毕业后我们一起来到北京。两年前她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原来我一直很喜欢她,只是一直鼓不起勇气。直到她回到家乡那年,我给她寄去一张元旦贺卡,才正式确定关系。”   同时,刘科把贺卡当作元旦的最大标志,认为这是与家人朋友联络感情、互相祝福的最好方式。“现在人们一年到头都很忙,无形中和朋友亲属疏远了,借着元旦送贺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点缺憾。”刘科说。   但是,将贺卡作为元旦的风俗似乎有些牵强。从记者调查来看,元旦贺卡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而在年龄大一点的人群中却寥寥无几。张大妈就至今没有向任何人送过元旦贺卡。
   “现在流行的贺卡也是从西方引进的。”萧放教授说,“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贺卡也来到中国人身边,特别是在青少年中间特别流行,但在整体上讲使用的人数还是少数,没有形成风俗。更重要的是,贺卡不是元旦特有的内容,圣诞节、情人节、教师节、生日等,都会送贺卡。”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过年送贺卡的传统,只不过那是在农历新年。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就流行农历初一送贺卡的风俗,那种贺卡叫“拜门帖”。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拜年,互祝吉祥。然而“拜门帖”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仅局限于江南一带,而且互送的范围很小,只是在达官贵人中流行。   “从历史来看,中国古时的贺卡并没有流传下来。而现在的贺卡是在八十年代出现的,因此它是从外国引进的。”同时萧教授表示,虽然两者的来源不同,但代表的祝福、祈愿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版权为《青年时讯》报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