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神作为戏神是南方戏种中值得研究的特例,是很有价值的.把戏神牲畜化,和生肖相牵连,一定有其文化背后的奥义.老蒙兄的研究若能坚持走下去,必有新建.
关于南戏各类声腔中的戏神,最有名的是田公元帅(即田都元帅),其职能与金鸡神一致.不同点是人/畜之分.这种分野及其传承一定地方性知识的特殊含义.这方面蒙兄比我有研究.我把自己关于南方戏神的研究性文字,贴来供参阅.
傀儡戏和所有其它民间剧种一样,拥有自己的戏神,这是傀儡戏神圣性的重要标志。宋元以后中国南戏中最有名的戏神(梨园保护神)是田都元帅,也叫田公元帅,田老爷,田相公,相公爷。有人认为,田相公就是唐玄宗的宫廷乐师雷海青,传说闽地梨园子弟将其雷字去雨存田,称为田相公。又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田公元帅就是唐玄宗的宫廷乐师即风火院的田元帅兄弟三人,老大田苟留,老二田洪义,老三田智彪。一次,汉天师降伏龙宫海藏瘦鬼,使尽法术,却不能奏效,便来求教,田元帅兄弟三人做赛舟夺旗的游戏。京中喧闹嬉戏,疫鬼乘机显形。兄弟三人成功地帮助了汉天师施法降魔,使疫患除尽。可见歌舞做戏、逐疫驱鬼是田元帅的基本功夫。田元帅可以被视为驱疫镇鬼的辟邪之神。
旧时福建傀儡戏班演出的后台,都设一小神龛,内供田公元帅的神位。泉州道士建礁时请傀儡戏班捧场,节目开演之前先唱请戏神的神词《元帅乐》:“傀儡场中爷有份,戏棚曲馆爷降临。歌舞人间爷第一,游乐天下爷无双。弟子今日虔诚相拜请,拜请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驾降临。”泉州提线木偶戏台搭好后,“周边供奉36尊木偶,其中有戏神‘相公爷’(即田公元帅)。祭天‘敬表’时,演员操作‘相公爷’。木偶拿着由道士写好的章表在舞台上边演,边诵念,俗信这样才能将章表转达给‘天公’,才会有灵应。请‘戏公爷’出场时,要焚香点烛,演毕又要举行辞神仪式,充满着神秘的宗教气氛”。[23]从傀儡戏神田公元帅在戏剧开演之前领受供奉祭拜说明,“木偶戏能在人神之间起到一种沟通的桥梁作用”。
华南许多地方(如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的不少剧种都祭祀奉田公元帅为梨园神。作为其中之一的傀儡戏,自然不脱这样的文化圈。“福建的提线木偶都供奉一个共同的祖师田公元帅;这与北方木偶艺人认唐明皇的祖师不同,它表明了福建木偶戏与南戏的密切关系,因为南戏系统多以田公元帅为戏祖”。[25]人们拜它,或者将这个戏神“喜神”化,即它能在轻松愉快中,就将邪祟镇住。黄发有先生介绍说,在闽西,当“傀儡戏开演前,艺人必先将田公元帅吊出,净台压煞,先由他驱除台面的邪气,演出‘出煞’、‘搬仙’、‘招魂’等套路,以保四方平安”。但演起来并不严肃,“客家木偶戏中有一个特殊的喜剧角色田公(又称田公元帅,俗称王溜大伯),他是善于插科打诨的机智人物,满面堆笑,随着艺人指间提线的抖动,其眼睛、口腔和舌头都能灵活地转动,着布衣草鞋,袒胸露乳,戏谑诙谐,用客家化说道白,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福建傀儡戏表演请戏神净台压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荷兰学者龙彼德指出:“田都元帅至今仍为来自闽粤的伶人所祭祀”“傀儡戏常是献给玉皇大帝看。在戏之前先有一仪式。这仪式通常在午夜以后举行。至少在福建和台湾是如此。就我在新加坡所见的情形,开始是起鼓,然后对田都元帅的木偶呼唤。接着傀儡演师以鸡血点田都元帅的嘴和腿,以及帘幕二端和戏台的四根柱。他然后放一面镜子及一把刀子于戏台上。接着他在帘幕上燃烧金纸并洒符水于幕后每一人及每一物上。然后他轻拍手掌,口诵‘啰哩连’,将代表田都元帅的木偶从架上拿下,整理它的衣服,准备把它送上舞台搬演。傀儡演师与一道士以诗句简短交换对话后,田都元帅被置于舞台上,再以他的名义向玉皇大帝呈诵表文。最后傀儡演师再次吟曲,不断地反复‘啰哩连’咒文,而田都元帅则舞于台上”。[27]据容世诚先生报道,新加坡的莆田木偶戏“北斗戏”也奉田公元帅为戏神。北斗戏一般在小孩病愈或婚礼之前,举行仪式的人家在兴安天后宫庙前搭建傀儡戏棚,傀儡戏和祭祀仪式同时进行。庙里供奉多神,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庙内也供奉戏神田公元帅。每逢需要上演目连戏或北斗戏,戏班都会将庙内田公元帅的木偶请到戏台上面,作为镇台的神像”。北斗戏演的是南斗、北斗星君和临水夫人陈靖姑降妖伏魔,扫除种种邪煞以保护宋朝太子长大成人,继承帝位的故事。其中讲到陈靖姑第七次请神伏煞,演员手持陈靖姑木偶唱道:“儿子命带诸般关煞,得过田公元帅”。显然是在夸耀田公元帅的除煞法力。(载<文艺研究>04增)
|